讀《道德經說什麼》,悟自然之道,助力個人成長、助力幸福生活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僅僅5000餘字究竟揭示了怎樣的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以及人生之道?!老子為2000多年來的後人提供了怎樣的世界觀、方法論與為人處世之道?!《道德經》具有怎樣的現實指導意義?!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由樊登讀書與樂培心理共同主辦的《閱見讀書會》第15期活動,主題就是學習與討論韓鵬傑教授多年力作《道德經說什麼》一書,本人在長期誦讀《道德經》原著100遍、認真聆聽韓教授解讀此書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體語談一些個人想法與觀點,以期與廣大書友交流分享。

讀《道德經說什麼》,悟自然之道,助力個人成長、助力幸福生活

  一、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陰陽既對立又統一是自然之道

  公元前5世紀,人類文明史上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類最聰明的人一起誕生了,人類進入軸星時代,中國出了孔子、孟子、韓非子,印度出了釋迦牟尼,古希臘出了哲學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當古希臘哲學家在希臘海邊思考的時候,印度哲學家在恆河邊打坐,中國哲學家在黃河邊散步,而這些人類最聰明的人在探索自然規律過程中竟然還進行了恰當分工:希臘哲學家主要考慮人和物的關係(自然哲學為主);中國哲學家主要考慮人和人的關係(社會哲學為主);印度哲學家主要考慮人與自己的關係(人生哲學為主)。這很好地解釋了近代工業文明為什麼首先出現在西方社會而同時代的滿清政府把科技當作“奇技淫巧”,中國社會為什麼主要注重人文與人倫而錯過了近代工業文明,印度社會主要注重個人心靈與靈性建設。至於為什麼軸星時代會在公元前5世紀出現且古代哲學家探索規律會有如此分工,人們還在不斷研究,如李約瑟難題等非本文探討內容。

  在這個軸星時代的老子超越自然哲學、社會哲學與人生哲學提出了涵蓋世界本原的“道”的概念。按照韓鵬傑教授解讀,《道德經》所述的“道”,既指哲學層面的“天道”(本原、規律)又指人道(方向目標、規則境界、邊界底線);“德”就是按照道去做。道在前、德在後,做任何事都要按照道去做就是德。《道德經》八十一章,韓教授認為第一章是序言,第二章是目錄,餘下七十九章是展開與論述。《道德經》主要論述了自然規律中呈現“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既對立又統一的萬物辯證本質。這就是自然之道。人類社會本質上是大自然的一員,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自然之道涵蓋了社會之道和人生之道,道本質上就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讀《道德經說什麼》,悟自然之道,助力個人成長、助力幸福生活

  二、當代自然辯證法以科學與實證方法揭示了《道德經》所說的自然之道

  恩格斯在19世紀自然科學和哲學重大進展基礎上創立了當代自然辯證法。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是“科學的世紀”:1828年尿素實現了有機物與無機物的統一,尤其是1869年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表;1850年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實現了物質運動的統一;細胞學說實現了動植物的統一;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認為辯證法不僅是思維方法而且是適用於一切現象的普遍原則,是一種宇宙觀、自然觀,這是哲學思想的進步。

  自然辯證法是研究自然界發展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學科,其主要觀點是自然界是物質的;運動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矛盾是運動發展的源泉,矛盾即對立統一,研究對象最本質的矛盾規定了事物本質屬性;這種矛盾支配著一切事物和整個宇宙發展,包括整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的精神世界,這是普遍法則,這是自然之道。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對象性關係,形成了人類社會、形成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從本質上屬於整個自然界,也必然受自然之道約束,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可經象統治異族一樣。

  現代自然辯證法揭示的自然之道顯示:自然界是以系統方式存在,一切事物不是系統就是系統的組成部分。系統由各要素構成,各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相互作用關係就是系統結構,功能是系統內在結構在外部環境中的表現,環境是與系統有著物質、能量、信息交流和相互影響但又不屬於系統構成成分的所有要素總和。所有系統具有整體性、開放性(目前為止沒有發現絕對孤立系統)、層次性。

  現代自然辯證法揭示的自然之道顯示:自然界不僅系統性存在還在不斷演化,演化是結構功能的改變,即“質變”;是由已而生的自發性改變;是事物趨向穩定態的不可逆變化。由已而生的自組織進化本質上是微觀漲落、非線性正反饋及足夠的環境負熵共同作用的結果,呈現隨機性與多樣性的統一,無論天體、地質、生命、精神世界、人類社會都受制於這一自然演化之道。演化是進化與退化並存、相互包含、互為前提與條件;漲落是自組織微觀基礎;非線性正反饋是自組織的作用機制;開放與遠離平衡是自組織外部條件。由於事物內部微觀基礎與外部環境多樣性決定演化進程充滿偶然性,而這種偶然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現代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與突變論+超循環理論、混沌理論組成“新三論”,是“自組織理論”的科學依據。

讀《道德經說什麼》,悟自然之道,助力個人成長、助力幸福生活

  三、遵循自然之道,內在清明外在隨順,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盡人事聽天命,創造幸福生活

  此時此刻當下的你和我一樣,由你的內在世界和你的外在世界組成。內在世界就是你的精神世界(抽象為人心)由3+1組成:認知系統與知識結構(智商)、情緒情感系統(情商)、意志品質系統(意志力),三者共同構成人格系統;外在世界是你的物質系統(抽象為身及身外系統)由4+1組成:事業(工作)、財富、關係(婚姻與家庭)、健康及在此基礎上的個人追求的價值意義。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共同組成了一個“你”。

  按照自然之道,“你”是一個與外界不斷交換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開放性系統,“你”是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獨特個體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的內在3+1與外在4+1相互關係狀態決定了“你”的人格品質、社會適應能力與社會價值。這就是自然辯證法所揭示的系統的開放性、整體性與層次性在“你”這個系統上的真正體現。按照自然之道,你不僅是作為一個系統性存在(活著),還在不斷演化(個人成長),即“你”的內在3+1與外在4+1各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不斷演化。而這種演化的由已而生自然發生的,其本質是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對立統一矛盾關係導致“你”這個系統短暫平衡趨向不平衡,再向平衡發展的不可逆變化。而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這個矛盾的本質是“你”的內在世界品質、心性無法適應外在世界4+1而造成的,開放與遠離平衡是矛盾產生的前提條件。由於“你”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及外在環境多樣性決定了“你”的個人成長充滿偶然性,這種偶然性又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遵循自然之道,人生的不幸福來自於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不和諧,人生的幸福真的來自於內在。外在世界外在環境不可控(無常),內在世界相對可控可調,大海航行調帆不調風;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不一致是經常的,放下評斷可以獲得幸福生活,內在世界決定外在世界的各人面向。人生的智慧就在於內在世界一方面要誠實以對,不要壓抑否認逃避(心理學可以做到),另一方面提升你的內在世界品質,淨化心靈、完善人格、提高德行、昇華境界(國學可以做到);面對外在世界與外在環境的不確性不可控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專注投入不問結果本身就是幸福。這就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所詮釋的人生智慧:儒家講內在清明外在隨順、盡人事聽天命、世事我曾搏過成敗不必在我;佛家講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道家講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祝願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了悟“自然之道”,創造幸福生活,內在不斷精進,外在全力以赴,活出生命的光輝與境界、活出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交流分享#人生哲理#心理學#國學#哲學#今日頭條#頭條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