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需要澆幾遍水?都是什麼時候後需要澆水?

賣柚子的小夥子


小麥需要澆幾遍水?都是什麼時候需要澆水?

小麥的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小麥在我國分為兩種,一種是冬小麥,一種是春小麥。小夥子的家鄉在豫北地區以種植冬小麥為主,今天小夥子就以冬小麥為例,那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小麥澆水的問題。


小麥的需水規律:

依據小麥的需水規律來調整小麥澆水的時間,不但可以滿足小麥對水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節約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1.小麥在播種至拔節期前,需水量少。

冬小麥一般在十月上旬播種完畢,在第二年的三月中旬左右小麥開始進入拔節期。在這一段時間,小麥的需水量佔整個生育期的35%—40%,平均每公頃每天消耗水量約為6立方米。


2.小麥拔節期至抽穗期期間,需水量較大,達到第一次的臨界值。

小麥拔節期至抽水期期間大約25到30天,總需水量佔整個生育期的20%—25%,平均每公頃每天消耗水量約為33立方米—51立方米。

3.小麥抽穗期到成熟期,需水量達到最高峰。

小麥抽穗期到成熟期大約35到40天,總需水量佔整個生育期的26%—42%,平均每公頃每天消耗水量約為60立方米。

根據小麥需水的規律,小麥地澆水至少需要三次。

小麥澆水的時間安排:

1.第一次澆水時間在小麥播種前或者播種後。

根據土地的墒情,選擇播種前或者播種後進行澆水。澆水的原則是澆足澆透,灌足底墒水。另外,在小麥種之前,對土地一定要深翻細整,在翻地的同時施入有機肥和複合肥。土壤要求平整,疏鬆透氣。

2.第二次澆水的時間在入冬前或者小麥拔節期。

小麥的第二次澆水要根據土壤的墒情來決定:土壤墒情差的田地,在入冬前澆封凍水效果較好。土壤墒情好的田地,在拔節期澆水效果較好。

3.第三次澆水的時間選擇在小麥的孕穗期和灌漿期。

在小麥的孕穗期,需水量最大,一定要澆透。充足的供水可以減少小麥弱花的退化。以及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數。

小麥的灌漿水一般在小麥揚花後10到15天的時候,小麥的灌漿水一定要澆好。這個時間的澆水不但保證了生理用水,同時也改善田間的小氣候。可以減輕乾熱風對小麥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延緩葉片和根系的衰老,增加粒重和提高小麥蛋白質的含量。



綜上所述,小麥澆水的管理,一定要根據小麥對水的需求規律來澆灌。在澆水的同時,要根據土壤的墒情,適時追肥來保證小麥對水和營養元素的需求。再配合病蟲害的管理,以達到小麥高產的要求。


賣柚子的小夥子


小麥需要澆幾遍水?都是什麼時候後需要澆水?

晏子家鄉有農諺:“麥喜八十三場雨”,就是說麥子最喜歡在農曆八月份、十月份和來年三月份下一場透雨。這三場雨對小麥的豐產重至關重要。八月雨是墒情雨,以使小麥足墒播種,促使小麥苗全苗旺;十月雨是封凍水,確保小麥安全越冬;三月雨是返青水,確保小麥快速返青生長。

這三場水是小麥豐產的關鍵,但也不是說小麥一生只需要澆三次水,主要還是要看當地的雨水情況,雨水充足當然不必澆水,而天氣過於乾旱,澆水的次數就相對要多。從小麥生長期需水情況來說,從播種到越冬,耗水量僅佔總耗水量的10%左右;從越冬到返青期,約佔15%左右;而從返青到拔節,約佔18%左右;從拔節到開花,約佔37%左右;從抽穗到成熟,約佔20%左右。所以,需水最多的是拔節後。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足墒播種的問題,如果小麥播種時墒情不好,出苗不好或者出苗弱,播種後10天左右澆一次水,可以促進出苗率,保證苗齊苗壯。越冬水的道理是,寒冷來臨時提前澆水,使水分降低一部分土壤和外界的溫差,讓小麥不會因土壤溫度驟降低出現生長停滯現象。春天轉暖後溫度快速回升,小麥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需要充足的水分維持正常生長,所以要灌溉返青水。

通常來說,春天消耗水份不是過快,小麥澆透澆好返青水,可以保持小麥很長時間正常生長。所以,拔節時期雖然需水較多,但一般能滿足水份供應。但是,春天北方地區普遍少雨,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如果一直不下雨,到小麥灌漿期土地乾旱,就要及時灌溉灌漿水,保證小麥正常灌漿,減少秕粒率,確保籽粒飽滿。

總之,小麥灌溉要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地的保溼情況綜合確定,但除足墒播種外,重點要保證越冬水、返青水、灌漿水。


齊東晏子


說說小麥的澆水問題

根據小麥各個生長階段對水的需求和多年來的生產實階經驗,早在農業學大寨時期農民就總結出了順口溜:“小麥要豐收,冬灌要早、春灌要遲”。

意思說冬灌溉最遲必須在11月份之前完成,這一時期麥苗出土時間不長,正是生根紮根階段和第一次分櫱時期,需用水份。同時在播種前犁地旋地造成土壤結構不實太虛,影響根系發展,所以這個時間段澆水澱實土壤也最為迫切急需。


到了春天澆水,擱到4月份中下旬最好,力爭“五一”前必須完成,這一時期是小麥孕穗、揚花、進入灌漿期,需用足夠的水份。

小麥的一生灌溉次數這兩次能按時澆,澆足水,便可獲得相當不錯的收成。在灌溉條件好的地方,水源充沛,可在5月份再來一次“麥黃水”也更好,不過這次澆水有一定地很大的風險性,一旦吹風,小麥便會大面積臥倒,會形成嚴重減產!


風雨人生3293


小麥具體需要澆水三次即可,分小麥幼苗期,中期開花階段和授粉完成灌漿期。

這三個階段很關鍵,小麥幼苗時期也就是開春正月十五之後,氣溫回暖小麥剛生長時期需要澆地一遍,這時候需要追肥達到提苗作用。

澆二遍水的時候要在小麥開花之前10天澆地,這個時候開花授粉需要水分,這個時期距離上次澆水大概有兩個月多的時間,小麥也乾旱了,所以要澆地一遍。

開花授粉完成之後,小麥需要灌漿,這個時候需要水和肥料較多,可以大灌溉,這個時間澆完到成熟還有兩個來月時間,氣溫也較高了,第一容易乾旱,第二容易成熟期會因為缺水導致癢死現象,即為假死現象,從而造成減產,所以這邊水很重要,雖然這麼長時間也會下雨的,這三邊水是必須要澆的。


農業技術員楊帆


從秋分前後播種小麥,到夏天麥收的時候,這期間需要澆幾遍水?這要根據天氣的情況而定。如果下的雨水多了,就可以少澆幾遍水。如果天氣太旱,雨水太少,那就要多澆幾遍水。所以給小麥澆幾次水沒有什麼具體的次數。在我們膠東農村,可以說家家都種植小麥,根據小麥的正常生長情況,農民們一般都是澆三遍水的。



第一遍水就是返青水。這幾天我們這裡氣溫逐漸升高,天氣已經有些暖和了,麥苗都已開始返青。上個星期天,雖然還沒有出九,但是有的農民們,已經在開始給麥苗澆返清水了。我問了下正在澆麥子的人,現在給麥苗澆水,會不會有些早?因為畢竟現在天氣還沒有完全回暖,一早一晚,還是很冷的,晚上會不會上凍結冰?正在澆水的人告訴我,現在澆水一點問題也沒有,晚上是有些冷,但也不會結冰了,所以不必擔心麥苗會被凍壞。


喝飽了水的小麥,就像那吃飽喝足的嬰兒一樣瘋長,很快就會竄高分櫱,也由冬天的蔫黃變得青綠,轉眼之間就到了拔節抽穗的時候。

第二遍就是拔節水。北方農民都知道,麥子拔節的時候是關鍵時刻,麥子拔節也就是麥子抽穗的時候。這個時候農民們特別期盼下雨,如果在麥子拔節的時候,能夠下一場透雨,那麼小麥豐收就是十之八九了。如果天氣不下雨,那就需要趕快給小麥澆水,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候缺了水,那小麥豐收就無望了。所以小麥拔節水很重要。



第三遍水就是灌漿水。返青水和拔節水都過了以後,最後一遍水就是灌漿水。什麼是灌漿水呢?南方人如果沒有種過麥子,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灌漿水,但是北方人都清楚明白。就是小麥抽穗兒以後,麥粒是否飽滿,就看這最後一次灌漿水了。澆了這一水,小麥將會籽粒飽滿成色好,磨麵粉的時候出的麵粉率高。否則,麥子癟粒秕穀多,出粉率很低,直接影響到麥子的收成。

所以小麥這三遍水都非常重要,缺了哪一水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大家可以說一下你們那裡是怎樣給小麥澆水的。都在什麼時間澆水。


靈子


麥收八十三場雨,這就是需要澆水的次數。

具體是:八,八月份小麥播種時一定要足墒透墒下種,以保證苗齊苗壯。十,就是十月份小麥進入越冬期,最需要一次透墒水,以保證小麥安全過冬。三,三月份(現在)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這時候的一場水是保證小麥豐收高產的關鍵。

所以才有農諺曰:麥收八十三場雨,聽起來很多,其實生長關健期的三次雨水就能保證小麥的收穫。



痴騎朽翁


我們河西地區小麥種植是一茬田,從種到收,一般澆四到五個水,小麥價低,農民收益少,現在種小麥,澆三到四個水,小麥收多少,老天決定,風調雨順,產量上千,少雨乾旱畝產幾百斤都有。

開春天氣轉噯,農戶選好麥種,打理耕地,耙平地塊,施足底肥,三月頭上播種,四月中旬小麥三葉一蕊追施化肥澆苗水,洗個臉就行,不可貪圖洗澡,水澆太滿肥滲地下,根系供養跟不上,緩苗耽誤作物生長。

相隔半月或二+天小麥撥節,澆二水,洗澡也歡喜。六月小麥孕穗澆三水,加上六月雨水廣,再噴打些葉面水肥,小麥旱情不是非常需要水,入米再灌一次水,小麥水肥基本就滿足了,還想讓麥粒再飽滿些,七月中旬再來個洗臉水,八月收割。


開心151933790


小麥需要澆幾遍水?都是什麼時侯後需要澆水?

“少收多收在於肥,有收無收在於水”,說明肥水在農作物生長髮育中所起的關鍵作用外,又強調了水在農作物生長髮育中的決定性,水分的多少能決定農作物產量,農作物缺肥還尚能生長,但缺水乾旱會直接導致減產或絕收。


小麥生長也不例外,所以為了讓小麥正常生長髮育,提高產量,多打糧食,就要保證小麥各個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供給,避免因缺水乾旱而發生苗株矮黃、籽粒秕小等現象,降低小麥產量,以下幾個時期是小麥生長需求最大的時候。

一,越冬水,看情況如果麥苗群體長勢好,土壤溼潤墒情好,可不澆水,土壤乾燥墒差,苗勢弱,就要澆水促苗保墒,有利於小麥過冬。

二,返青期,隨著氣溫回升,麥苗返青,需水量也增加,可結合澆水施肥,促進麥苗生長,適控水量。

三,拔節期,這時需水量慢慢增多,澆灌拔節水,更有利於小麥孕穗、促進花芽發育完善。

四,抽穗期,小麥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對水的需求量也渴望,如果水分缺乏,小麥花粉會乾枯,會引發授粉不良,引發小麥粒少粒秕或有殼無籽現象。

五,灌漿期,這個時侯是小麥整個生長期需水量最大的時侯,比返青水要多一倍,如果水分供應不及時,小分缺乏,植株會發生倒吸漿現象,造成籽粒漿少粒秕,導致小麥大幅減產。

以上就是需要澆水的幾個理論時期,不過不能死扳硬套,不一定這幾個時期要必須澆水,而是要在這幾個重要時期,看降水多少,土壤墒情,綜合判斷,確定是否澆水,如果雨水合節,土壤能保持溼潤,小麥生長正常,也就不需要澆水。


基層農人


如果有水利條件的話,一般要澆三水,開春最好不要急著澆,因為經過冬天解凍,土表有層細土,非常保墒。如果此時澆水,土壤板結開裂,根系受損,水分蒸發也快。一般選擇麥苗拔節時澆水,現在麥葉遮住地面,蒸發慢。第二遍選擇花後。關鍵的一遍就是收割前半月,增加千粒重,增產明顯的一遍水。


葡萄成熟時


我來簡單說一下小麥地澆水問題。第一水,秋季十月份上中旬。在播種前如果天氣乾旱,就先澆一水。如果土壤的墒情充足,就不用澆水了。施入底肥旋一遍地,然後播種。第二水,在初冬時節夜凍晝消時澆水。第三水來年春季小麥返青時開始。澆水時再施入每畝30斤尿素。第四水在小麥拔節時。這個時期如果降雨豐沛也可以不澆。再往後就是拔節期和灌漿期。澆水與否看天氣靈活掌握。

每年的降雨量也不同,而澆水的次數也不同。這個需要朋友們靈活掌握。就說這麼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