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電影《無人區》以律師潘肖(徐崢飾)為一個有罪的、販賣鷹隼的人辯護,強索汽車當作辯護尾款開始。片裡的每個人,都為了生存,不惜手段不斷地向別人或自然索取著,潘肖出現在這裡,是由於自己的貪婪,或說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

有人說在《無人區》裡“全是壞蛋,沒有一個好人”。電影看下來,還真是。整部電影所有人壞的很自然,且都理所當然,只有潘肖努力表白:我雖不是好人,但到底和你(鷹販子)不一樣。

數百公里外的城市裡,一個能助他登上成功巔峰的機會在誘惑他;荒漠中央唯一的加油站裡,一位善良的女孩在等待他;六百里之內唯一的公路上,兩股凶神惡煞在追擊他;潘肖跑在一條彷彿沒有盡頭的公路上,似乎已走投無路……


《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在西北部荒無人煙,遊離於法律之外的一個灰色地帶,塑造了這樣一波性格陰暗,充滿獸性的小人物,拍出了這樣一部黑色,冷酷到直擊人性陰暗面的異樣類型片,令人歎為觀止,更發人深思。

影片開頭就是捕隼的長鏡頭,當鏡頭拉到遠處時,茫茫大漠只有一輛車一個人。“無人區”的意思就是“沒有人的地帶”,或“荒無人煙的地方”。另一層含義是:在這種人煙稀少的地方,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缺少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已經慢慢失去了作為人的特性,呈現出動物的屬性。

《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這裡的人們貪婪、自私、邪惡、兇狠。雖然影片將故事設定在“無人區”,但在如今社會里,這種動物本性何嘗不存在呢?只不過人性會作為主導,支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向善罷了。

《無人區》由三個故事組成,都發生在虛擬的罪惡之城。這裡,暴力摧毀一切,也保護一切。暴力,作為一種解決事情的手段,它的對立面,並不是單單持相反立場,而是著眼於它的解體。將暴力最直觀地展現給我們的,是電影。暴力作為一種元素,而不是類型,各種不同的元素異態混搭起來,是導演的手段。

其中透露了人性的實相,則需要觀眾與導演共同完成探尋。觀眾與大銀幕之間產生的默契,猶如情人間的關係,心心相印歷久彌新。而這種狀態,適用所有上映的電影。恐懼與宣洩,並不是《無人區》完全要傳達的,如果相信電影有著被現實滋養的靈魂,也許,《無人區》會是你想要看的。

《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無人區》只是個載體,在這個自由到無邊無際的地方,法律無法觸及,於是,產生罪惡便有無數種可能。就像人生的自由,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中。當法律無法成為枷鎖的時候,便變成了無良律師手中的利器。法律可以殺人,法律也可救人,也許,這屬於惡的一種。

於是,在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上,分道揚鑣,然後在大漠的夕陽中,策馬嘯西風,有點虛幻的浪漫主義情懷。《無人區》,是部有強烈風格的電影,看時“緊張”,看後“過癮”,我們還是要為一部國產電影能夠赤裸裸表現人性之惡而鼓掌。片裡最終徐崢死去,余男重返純真社會。

《無人區》:看清人性的善與惡

導演讓兩小時大漠孤煙的厚重環境,化在了舞蹈教室溫暖的陽光和孩子稚嫩聲線裡。人性複雜自私並不可怕,在這個肉食社會里,也許很難找到一個小惡不為、事事通達的聖人。但在認清人性本惡後,要守住底線不為大惡,至少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頭腦清醒,讓人性之善最終戰勝獸性,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如果說善與惡是這個世界的兩極,那麼中間的灰色地帶,佔據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面積。以惡的名義行善,以善的名義作惡,孰更卑劣?想象一下,在善惡混淆的空間裡,由此產生的結局會如何呢?相信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答案,這無關電影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