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绵延于彩云之南红河州的哀牢山,古朴自然,以哈尼族为主的几个民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世代生息。以梯田奇观闻名世界,虽为人工开凿,其巧夺天工却更胜鬼斧神工。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春耕时节的元阳,和前两三个月只是放水养田时不同的是,田间地里开始有了劳作的人。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春分时的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故春分也称“升分”。春分的到来,意味着昼夜平分,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的大地上开始生机勃勃。春分是勤劳的人们开始春耕的季节。忙碌的春天,为的是有个丰收的秋天。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中国各地大江南北,滇南是最早感受到春意的地区之一,惊蛰之后,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就在田间地里,开始了他们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春耕时节的元阳。田间地里,春意盎然,天人合一,满眼皆是一幅幅“山、水、村、人、田”,天造地和,浑然天成的自然和谐画面。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元阳的美,除了梯田的巧夺天工,还有绚丽多彩的日出,宛如仙境的云海。有人说有雾就有诗,有雾的元阳更是如诗若画,意境深远。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在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山形地貌,生活着以哈尼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勤劳智慧的哈尼人民,在这个几乎没有一处平川,崎岖不平的山地上,因势利导开垦出了一丘丘阶梯式的水田,历经千百年的不断改善“雕凿”,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一片片完美神奇、气势磅礴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和汉族人民一样,哈尼族也有属于自己的古老传说,其中的《天.地.人的传说》说的是:远古年代,世间只有一片混沌的雾。这片雾无声无息地翻腾了不知多少年代,才变成极目无际的汪洋大海,从当中生出了一条看不清首尾的大鱼。那大鱼见世间上无天,下无地,空荡荡,冷清清,便把右鳍往上一甩,变成天;把左鳍向下一甩,变成地;把身子一摆,从脊背里送出来七对神和一对人。世间这才有了天和地,神和人……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第一次知道元阳,是从其他影友作品里看到的,画面中行云流水般的美妙线条 ,水面和蓝天融合交织出的流光溢彩, 还有那雾里若隐若现的含蓄深厚,每一个看到这种画面的人都会为其着魔。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这些年旅途中的行走,收获诸多感悟。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不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并列的两个缺一不可。旅游路上,可以在现实中看懂和验证更多许多书本上知识,让你在真实世界中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国民族的祖先,通过不断认知到的一年里的时令、气候、物候等多方面规律变化所总结的知识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这一上古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至今还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以梯田文化旅游为主的元阳,则是典型的远古农耕文明的代表。从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份,是“二十四节气”中从立冬到清明期间共经历十个节气,元阳梯田从人文到风景,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不同的面孔,这也是我这些年多次来元阳的原因之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文化旅游过程中,景点只是个载体,其中还有许多的各种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等多样化的互动特征,当然还有各种当地美食,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 。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惊蛰之后是春分,跟着阳春三月,去看万物复苏的元阳梯田

烟花三月的脚步已悄然走近,宅家多日的你我,一定都在想念春天的美好世界,想去看那个春意盎然的自然界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样子。只是战疫尚未结束,既然无法信步去看一场花事,就幻想肩披一路风尘……若知草木欣然,何处不是踏青。

以上图文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请勿摘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