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翻修老房子回大山生活,練練字種種地養養雞,樂享田園生活


安康鎮坪縣上竹鎮發龍村,64歲的謝道厚退休後不留縣城,回到化龍山腳下的老家生活,在翻修的老房子裡,謝道厚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書房,每天都要在書房練幾個小時毛筆字,練過毛筆字,再到地裡乾乾活,去山上轉一轉,享受著寧靜的田園生活。

2016年退休後,謝道厚回到老家,首先做的是翻修老宅,這樣住進來後就很舒適。他還在房前屋後種樹,房前的這片玉蘭樹到春天的時候開出的花有白色的、粉紅色的,特別漂亮。

謝道厚說:“這棟老房子是父親62年蓋的,父親蓋房時,用了不少爺爺留下來的老房子的材料,這面木隔牆就是爺爺留下來的老房子裡的隔牆,100多年了,木質還很好,我翻修時,只刷了層清漆,古色古香的一堵木牆,留住了幾輩人關於家的記憶。”

書房旁有一間臥室,謝道厚在房頂開了個天窗,躺在床上可以看星空。孫子孫女節假日回山村,也特別喜歡這間星空房。

兒女們在縣城工作,在縣城安家,大山裡的家平時就他們老兩口,老兩口養豬、養雞、種菜,吃的都是自產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謝道厚在書房練字。1972年,因為寫得一手漂亮的字,初中畢業的謝道厚成了村小學的民辦老師,那個時候,村小學就他一個老師,教2個年級17個學生,後來又到公社當初中老師。1985年去安康師範上學,畢業後分配到鎮坪縣稅務局工作,2016年退休。

謝道厚每天都要臨帖,喜歡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的書法。謝道厚說,退休前寫字比較隨性,退休後有時間了,覺得還是應該臨帖,從古今優秀的書法範本入手,繼承傳統,才能進步。

謝道厚的草書作品。謝道厚說,這樣的草書是退休前寫的,寫得比較隨意,自己覺得怎麼好看就怎麼寫,現在再看以前寫的,覺得書法藝術可以隨意、自由,但不能沒有規矩,既然稱為書法,沒有法度不行,還是要臨帖。

謝道厚喜歡書法,也是個熱心人,山裡的老鄉結婚、喬遷新居,過年了,都會找他寫對聯。蓋了新房,客廳中堂要佈置字畫,也請他寫。在我國傳統的房屋建築中,中堂的位置很重要,它是一戶人家的臉面,又是主人身份與尊嚴的象徵,也反映出這個家的家風。選擇一些吉利的書法字畫懸掛在客廳中堂位置,能激起一家的祥和氣氛,讓整個家庭運勢祥和旺盛,富貴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