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護士,開著“戰車”送物資......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 受訪者供圖

提及戰車,在大家腦海中出現的往往一輛輛全副武裝的裝甲車,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役中,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護士吳紅梅也有屬於她的“戰車”,那是超市最大號購物車或最大號平板車,把臨床物資、後期物資搬運到各個病區。

这位护士,开着“战车”送物资......

吳紅梅正在裝載物資

3月6日,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有這樣一群身影格外吸人眼球,他們是醫護人員,卻沒有穿著防護服直接和患者打交道,而是戴著口罩、穿著軍大衣從事著運送物資的體力活。當看著有兩位患者在做出院準備時,正在運送物資的護士吳紅梅停下了手中購物車,露出會心一笑......

事情還得從3周前說起,吳紅梅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抗疫一線,剛到泰康同濟醫院時,基礎設施、設備儀器、藥品耗材、防護物資、患者及醫務人員生活物資等等都還是空白。

面對一個個空曠的病房,大到病床、設備儀器,小到一顆顆螺絲釘,都需要逐步完善。作為總務護士,她的職責就是要到全院各個後勤部門領取物資,再分發到各個病區。

在患者收治的最初幾天,有些物資並沒有全部配齊,每天都有各類物資需要領取、發放。每天清晨,吳紅梅都要從頭到尾梳理一遍物資領取清單,把各種物資分類領取,保障病區能安全運轉。

因為物資送達時間並不固定,對於急需的物資,不管是從“紅區”出來,還是深夜,她都需要第一時間上電梯、出病房,直奔物資庫房。

这位护士,开着“战车”送物资......

吳紅梅正在清點物資

“病區各類物資的持續消耗需要申報計劃領取,各類物資也需要分類管理,同類型防護物資使用區域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最怕的就是忙中出錯,會和同事一起核對後再進行配送。”吳紅梅說。

作為病區裡的大管家,吳紅梅還需要做好“會計”工作,在電腦前對照領取的清單以及病區出庫數量精準的出入庫登記。因傳染病病區管理的特殊性,除了醫院藥房外,各個科室還設有小藥庫,不僅針劑和口服的藥物分類管理,還要細化分類到呼吸、消化、循環、血液、內分泌等藥品,方便臨床的使用及管理。

在收治患者期間,她每週都要定期穿上防護服進到“紅區”清點小藥庫,對物資及時地補充,確保戰友們工作的連續性。

感染二科主任徐智教授表示:“為了給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和生活保障,沒有的物資我們也要儘快想辦法,不能完全等著醫院的供給。”在戰友們協同努力和後方單位支持下,部分物資也相繼得到落實。

如果說“紅區”的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是披上了“戰袍”,吳紅梅手推的購物車、平板車就是一輛抗疫火線上的“戰車”,為了患者及時治療和用藥,為了大家生活保障,不斷的往返來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