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事件的思考:如果他像姚明一樣思考問題,是否就不會備受爭議

最近,我國著名的國家游泳隊員孫楊因“藥檢事件”禁賽8年事件頻上熱搜。

孫楊事件的思考:如果他像姚明一樣思考問題,是否就不會備受爭議

對事情的始末不做評價。孫楊多年拼搏,為祖國爭得許多榮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運動員。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記得2019年光州游泳世錦賽時,男子400米自由泳賽後的頒獎典禮上,霍頓拒絕和孫楊同臺。面對這樣的對手,孫楊拿到冠軍後向對手揮拳怒吼:“You loser,I am win!”在面對賽後採訪時,孫楊說: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須尊重中國!

這讓想起了國內另一位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姚明。他也曾和孫楊一樣,受到過對手的挑釁,最著名的就是巴克利親驢屁股事件。

巴克利曾在節目中放言:“姚明就是個菜鳥,只要他單場得到19分以上,我就當眾親驢屁股!”姚明得知後卻幽默地回應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沒過多久,姚明拿下了單場20+的成績。巴克利不得不當眾親吻驢屁股!

在一次採訪中,姚明再次被問及此事,此時姚明的回應是:“巴克利就是在開一個玩笑而已……我是很喜歡巴克利的,他為了總冠軍那時候去了休斯頓火箭隊,只拿100萬美金的薪水,當然100萬也很多了,但相對於他的身價來說,他願意犧牲,做出犧牲來換取他的目標,這點是我非常喜歡的,我認為他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有記者在眾目睽睽之下質問姚明:“為何中國十幾億人裡,找不出5個能打好籃球的?”他面帶微笑的回道:“美國3億人,怎麼找不出一個打乒乓球好的運動員?”

面對這種惡意的挑釁式提問,姚明沒有憤怒,而是巧妙回應,不卑不亢,也沒有激化矛盾。

孫楊和姚明是兩個擁有不同個性的人,他們在處理問題時的不同思維方式也決定了後續事態的不同發展。

這件事也告訴家長朋友們,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髮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孫楊事件的思考:如果他像姚明一樣思考問題,是否就不會備受爭議

《少年說》曾有一期,男孩李仁志的媽媽,是一名外賣送餐員。

有次媽媽送餐,在最後兩分鐘送達了,雖然有點晚,但也在規定時間內送到了,可客人卻抓著媽媽,讓她賠錢。

熱愛工作,卻在工作中備受刁難,大多數人肯定會受到打擊,但是媽媽卻告訴李仁志:“孩子,你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現象。大多數顧客,都是很好、很體貼的。有時送達不及時,很多顧客會提前點確認,下雨天也會囑咐小心點……”

因為受到媽媽的影響,從那以後,每次在街上碰到環衛工人,李仁志都會給他們一個微笑。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李仁志的媽媽熱愛工作,積極生活,樂觀思考,她的種種表現,孩子都看到眼裡,也記在了心上。

試想,如果在遭受客戶刁難時,媽媽對李仁志抱怨、發牢騷,久而久之,李仁志的心中肯定也會充滿很多負能量,不會積極正向的思考問題。

所以說,在家庭教育中,樂觀心態和思考積極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一個寬容、柔軟、暖心、陽光的孩子。

孫楊事件的思考:如果他像姚明一樣思考問題,是否就不會備受爭議

在去年的熱播劇《小歡喜》裡,有這樣一段情節,讓黃磊扮演的爸爸被網友力贊“三觀極正”。

劇中,季楊楊不小心用球打中了場邊的林磊兒,磊兒摔倒,手機也被同學踩壞了。這部手機的磊兒母親留下的遺物,裡面保存著媽媽的照片和語音,這對磊兒非常重要。

為了替磊兒出頭,方一凡把季楊楊開法拉利上學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在全校散播。經過發酵,季楊楊的副區長爸爸季勝利被區委書記找去談話,事件變得非常嚴重。

一向對方一凡很寬容的爸爸方圓(黃磊飾)發了火,怒斥方一凡:“別人要打了磊磊,你去打那個人嗎?別人點了你們家房子,你去點別人家房子?別人要殺了人,你也殺人嗎?”

別人做的不對,自己還用別人的錯誤方式來“以牙還牙”,這本身也是錯的。

黃磊告訴兒子,不管做什麼,要先學會做人。確實,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冷靜思考,不能被別人牽著走,讓自己被情緒裹挾。

用一件錯的事情去對抗另一件錯的事情,看上去“很痛快”,但同樣也毀掉了自己的底線和準則,得不償失。

不以暴制暴、不以惡制惡,這不是因為膽怯懦弱,是因為教養和善良,是因為做人有底線和準則。

我們要讓孩子們懂得,我們並不是不敢爭搶,總是選擇退讓,而是行差就錯很容易,但我們要堅守底線和準則,保持教養與善良。

孫楊事件的思考:如果他像姚明一樣思考問題,是否就不會備受爭議

媽寶寶親子點評:

在漫長的人生裡,最終決定孩子高度是,絕不是他的無禮和跋扈,而是善良、禮貌、自律、修養。

培養孩子正確積極的思維方式,對孩子的人生和未來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