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母親繆進蘭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不願意長大孩子,三毛

認識三毛,是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的。

後來才知道,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可以說是,三毛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了。

三毛原名陳懋平,她嫌“懋”字過於繁瑣,爸爸奈何不了她,就由她改名陳平。取筆名為三毛,是因為,她一直忘不了,《三毛流浪記》裡,那個四處流浪,永遠長不大的小男孩。

三毛生在一個溫暖的家庭,有疼愛她的父母,有親愛的兄弟姊妹,她單純又善良。本該幸福生活的她,卻不斷遭受打擊,一次又一次的自殺,任性而衝動,像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小孩。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自尊受挫,第一次自殺

初中時的三毛,數學成績不好。一次考試,她拼命複習,背下課本的習題,終於得到100分,心裡正歡喜,卻被數學老師懷疑作弊,在全班同學面前,說了三毛許多難聽的話,還用墨汁,在三毛臉上畫了兩個零蛋。

當時的三毛,一個初中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也可以說是最敏感的少年時期了,她的自尊心,嚴重受挫。此後的三毛,厭學,經常逃課,患上了抑鬱症。

父母只好幫三毛辦理了退學,讓她學習詩歌、鋼琴和畫畫,希望三毛能有所熱愛,走出陰影。也幸好有父母的悉心照料,把割腕自殺的三毛,搶救了回來。這就是三毛的第一次自殺。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愛而不得,第二次自殺

三毛第二次自殺,是因為她的初戀。

三毛再求學,進了文化書院讀書。在這裡,她初遇梁光明,就對他有好感,並主動給他聯繫方式。梁光明,成為三毛的初戀。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熱戀中的三毛,浪漫而熱烈,滿腦子想的,都是美好的愛情,想把對方,牢牢的抓在手裡。

就像在商店看中玩具的小孩,撒潑打滾,哭鬧著,要媽媽立刻買給他才好。

愛情談了兩三年,兩人也不過二十一二歲,三毛想結婚,梁光明不想。

三毛“威脅”梁光明,如果不和她結婚,她就去西班牙,走很遠。梁光明還是不願意結婚。

三毛第二次自殺了,縫了28針,被搶救回來。

永失所愛,第三次自殺

三毛得救後,帶著傷心,去了西班牙留學。她又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巴黎、慕尼黑……之後,三毛在臺灣任教。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任教期間,三毛和一位德國人戀愛了。德國人比三毛年齡大些,也是一位教師,她們感情很好,很快就開始操辦起結婚的事。

不幸又一次落到三毛身上,婚前,德國人心臟病猝死了。

三毛悲痛欲絕,吞下過量安眠藥,還好被及時搶救。這是她第三次自殺。

有人問,三毛這次戀愛,也沒有多長時間呀,不至於要死要活的吧。

她可是三毛,熱烈的三毛。用生命去愛,用愛來表達生活的態度。

生無可戀,第四次自殺

三毛又一次遠走西班牙,在這裡,她重逢了六年前認識的荷西,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

三毛任性的想去沙漠居住,荷西也遷就她,放棄掉自己喜愛的大海和潛水。她們在撒哈拉沙漠結婚了。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在這裡,三毛出版了第一本書——《撒哈拉沙漠》。記錄了她的所見所感,簡單又有趣的生活原樣。

不愛做家務三毛,卻變著花樣的做飯,騙荷西吃下去。荷西,尋遍整個沙漠,只為找一副駱駝頭骨,送給三毛當結婚禮物。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三毛把一些常備藥分給鄰居,就被當成神醫。在沙漠,三毛要走上一個小時去收信。閒了,也可以看看,房東太太家的兩隻小羊。

沙漠裡,貧窮落後,物質匱乏,交通不便。但對三毛而言,卻宛如世外桃源。這裡有她心愛的丈夫,她的家,還有善良可愛的鄰居。

好景不長,荷西意外去世了。在親朋好友的苦苦哀求下,三毛才答應,絕不自殺。

荷西走了,也帶走了三毛的心,心不在了,到哪裡都是流浪。從此,三毛一邊流浪,一邊寫作。

荷西去世的12年後,三毛在臺灣的醫院裡,用一雙絲襪,第四次自殺,這一次,三毛和人間永別,年僅48歲。

流浪的三毛

三毛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

一次又一次自殺的三毛,她不熱愛生活吧?不,她太愛生活!太想要痛快地去生活!

當生活不是她想要的樣子時,她不願意接受,她是個孩子呀,沒學會向生活妥協,只好用自殺,表達自己的反抗,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體。

三毛像朵雲一樣,隨心所欲的流浪。她呈現給我們的作品,有些悲情,但更美麗。她打動我們,讓我們愛上流浪,嚮往遠方。

自殺一次又一次的三毛,像個孩子,任性而衝動


逢場作戲,連兒戲都不如,這種愛情遊戲只有天下最無聊的人才會去做。要是真有性情,認真辦一次家家酒,才叫好漢烈女。

——三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