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熟悉美國和英國電影觀眾的朋友們知道,很多演員甚至大明星都有著豐富的舞臺劇經驗。其實這個"傳統"是有史可考也是有跡可循的。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早在1928年的時候,有聲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著整個電影市場,並以光速取代了默片的位置進而將後者"擠兌"得無所遁形。


那時候,不管是電影工作者還是片廠,甚至包括購票買單的觀眾都對一件事產生了空前的一致和認可:最好的默片也賣不過有聲片段電影了。所以當時的片廠也採取了對應的措施去迎合市場和觀眾,或者說,將整個電影市場扭轉成一個"適合"長久發展的趨勢——一邊改建設備,一邊到百老匯掠奪資源。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據資料記載,當時的八大片場(米高梅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環球影片公司、聯美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迪士尼電影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檢查了旗下150多位導演的資歷,並將其中擁有劇場經驗的76位導演重點提拔培養,然後又從百老匯帶回高薪聘請的無數導演、編劇和演員。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以上只是電影從默片"發展"到有聲片的一個高潮片段,前因後果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重點講述。

也許看完你會發現:這段歷史帶來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使電影被迫走上了一條回頭路。而這種"倉促"也為後來的電影發展埋下了無數隱患甚至禍根。


默片是當之無愧的"普世藝術"


就在默片受到強烈衝擊的前一年,也就是1927年,這門藝術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成熟的地步。因其獨特風格和敘事傳統,默片已不再是單純的大眾消遣。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隨手截圖,都是學問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說是默片將電影帶進藝術殿堂也不為過。因為回看從前的電影作品你會發現:默片時代,即使最平庸的作品也具有觀看價值。


說到默片,現代很多觀眾會第一時間想到卓別林、巴頓等大師,但其實在默片時代,每部作品相比之下都十分考究和耐人尋味——當然是針對現代電影來說。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即使是最普通的演員,出現在一部默片中,也會瞬間變得不那麼普通——因為他們本人的身份已經模糊不清。


比如在《城市之光》中,即使只看過一次的人也會記得那個喜歡喝酒、一喝就多、多了就亂認朋友的富豪,而這個"宿醉高手"的健忘症結合卓別林的表演也會讓人過目不忘。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再比如華麗瘋狂的《欲潮》,除了大篇幅的曖昧鏡頭外,人們也無法忽視其內在傳達的對自我內心的平靜。


觀眾被一個又一個讓人目不暇接的故事推動向前、被應景並緊貼主題的音樂左右、並將全部的注意力和情感都投射到"不置一詞"的演員身上——只有默片,最接近電影的"造夢"特性。恰如某位影評人說的那樣:

"默片的演員雖然不說話,但賦予人性情感。"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嚴格來說,默片才是純粹將攝影、燈光、音樂和表演有效結合到一起的藝術形式——雖無聲音,但在世界範圍內暢通無阻。所以說默片是普世的藝術。


華納的內部分歧和股票暴漲


但就在默片日漸成熟、逐步擁有一批穩定觀眾併成功培養起人們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這個習慣時,一部僅僅是將主題音樂刻在蠟盤上並僅僅在後期和影片同步放映的《劍俠唐璜》創造出一個影史奇蹟——在紐約公映了長達8個月之久。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劍俠唐璜》劇照


雖然在這之前,華納兩兄弟曾針對電影需不需要聲音發生過強烈的爭執。

山姆說:

"別忘了,演員是可以說話的。"

而哈里則如是回應:

"誰想聽演員說話?"

而隨著無線電的普及和《劍俠唐璜》的風靡,華納的股票一路狂漲——從14美元漲到54美元,僅僅用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劍俠唐璜》海報


緊隨其後,也就是當年的10月份,一部《更棒的老兄》啟用了當時最火的歌星來做主演,並在電影前面放了一小段歌舞短片。

觀眾瘋狂了。要知道,這位名叫阿爾喬爾森的歌星週薪在當時已經高達5000美元,而觀眾只要掏出很少的錢,就能欣賞到一段完整的表演——不可思議。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左:阿爾喬爾森


而八大片廠的另一位成員——福克斯公司,憑藉著過人的商業嗅覺聞到了不一樣的金錢味兒。他們花高價引進一批最新技術的聲音設備,並將聲音同步刻錄在影片上。這就是傳說中的"摩維通"(Movietone)。

用這套設備拍攝的新聞片中出現的飛機引擎聲令觀眾異常興奮,隨即報紙都變得索然無味——聲音,讓觀眾的現場感更加強烈。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海報


而此時的華納兄弟也不再為內部分歧而爭吵,立刻籌備拍攝了一部影史留名的《爵士歌王》。還是阿爾喬爾森,不同的是喬爾森在唱歌過程中還即興發揮了幾小段臺詞——喬爾森將他本人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通過聲音展現給全世界。

這個講述猶太人如何融入社會的故事火了,火得無法想象——1927年10月公映,次年1月各大戲院就著手改裝設備。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劇照,海報選幀


從無聲到有聲,每臺設備需要至少20,000美元的資金支撐。可巨大的商業前景,持續得加速燃燒著商人們的動力和激情。


但回到片廠這邊,除了前邊提到的福克斯和華納,其餘人對有聲片仍持有懷疑態度。他們堅信默片的地位牢不可破,電影中的聲音只是曇花一現,是觀眾和電影工作者們心血來潮的階段性事件。

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為經濟穩定做的"最後的保守掙扎"。因為當時的派拉蒙旗下有不到1500家戲院,而米高梅也有300多家。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算算,這些戲院全部改裝成有聲設備,需要花多少錢?


電影從光學到電學,從攝影機到麥克風


雖然最平庸的默片都具有一定的觀看價值,但當時的社會現實是:最好的默片也賣不過最平庸的有聲電影了。因此也導致了文章開頭說的那個現象:片廠傾巢而出,掠奪百老匯。


可一開始的有聲電影並非我們今天在電影院看到的那樣——聲音畫面完美同步、演員表演滴水不漏。

最初的有聲電影對於觀眾來說是新事物,對於電影製作者們來說也沒嫻熟到哪去。

為了隔絕老式攝影機的巨大聲音,片廠想出一個看似絕妙實則致命的辦法:將攝影機放到一個專門的隔音小亭中。這就導致攝影機拍攝出的畫面死氣沉沉,而演員也不能隨意走動。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的出現時間和處理方式都比較取巧


而為了彌補畫面的"死",就只能在臺詞的"活"上下功夫——大段大段的對白代替了影像甚至表演,一躍成為故事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但別管電影是否在有聲片的衝擊下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回頭路,至少那些大段大段的對白在觀眾那裡是看得到效果的——不斷攀升的票房收入。

  • 1929年,華納的盈利從200萬美元飆升到1700萬美元;
  • 派拉蒙從800萬美元到1500萬美元;
  • 福克斯從500萬美元到900萬美元... ...

默片死了,電影活了。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葛麗泰嘉寶是為數不多沒受到“默片之死”衝擊併成功轉型的演員之一


可就像當時某位名人在信中寫道的那樣:

"有聲電影來得太早了,人們剛通過默片研究出攝影機的不同可能性,有聲片一下子就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麥克風上去了。"


寫在最後


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驟變和鉅變,無疑給後來的電影留下了不少的隱患。

看看周圍的電影就會發現,有多少人以為電影劇本比畫面重要?編劇比攝影師重要?

又有多少導演不管不顧地將自己的作品拍成了"廣播電臺式電影"?


你知道嗎?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是被“催熟”的


哈里華納錯了,觀眾非常想聽到演員的聲音。因為娛樂至死從來就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產",而是每個時代的共性。不同的也許是,現在的娛樂項目更多、娛樂方式更復雜而已。

唯利是圖,不是商人天生的特性,這更多的是市場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共同作用結果。


可以說,默片的消失,每個人都參與其中。而電影自那以後,直到今天,也還有很長一段彎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