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熟悉美国和英国电影观众的朋友们知道,很多演员甚至大明星都有着丰富的舞台剧经验。其实这个"传统"是有史可考也是有迹可循的。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早在1928年的时候,有声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整个电影市场,并以光速取代了默片的位置进而将后者"挤兑"得无所遁形。


那时候,不管是电影工作者还是片厂,甚至包括购票买单的观众都对一件事产生了空前的一致和认可:最好的默片也卖不过有声片段电影了。所以当时的片厂也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去迎合市场和观众,或者说,将整个电影市场扭转成一个"适合"长久发展的趋势——一边改建设备,一边到百老汇掠夺资源。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八大片场(米高梅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环球影片公司、联美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迪士尼电影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查了旗下150多位导演的资历,并将其中拥有剧场经验的76位导演重点提拔培养,然后又从百老汇带回高薪聘请的无数导演、编剧和演员。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以上只是电影从默片"发展"到有声片的一个高潮片段,前因后果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重点讲述。

也许看完你会发现:这段历史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影被迫走上了一条回头路。而这种"仓促"也为后来的电影发展埋下了无数隐患甚至祸根。


默片是当之无愧的"普世艺术"


就在默片受到强烈冲击的前一年,也就是1927年,这门艺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地步。因其独特风格和叙事传统,默片已不再是单纯的大众消遣。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随手截图,都是学问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说是默片将电影带进艺术殿堂也不为过。因为回看从前的电影作品你会发现:默片时代,即使最平庸的作品也具有观看价值。


说到默片,现代很多观众会第一时间想到卓别林、巴顿等大师,但其实在默片时代,每部作品相比之下都十分考究和耐人寻味——当然是针对现代电影来说。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即使是最普通的演员,出现在一部默片中,也会瞬间变得不那么普通——因为他们本人的身份已经模糊不清。


比如在《城市之光》中,即使只看过一次的人也会记得那个喜欢喝酒、一喝就多、多了就乱认朋友的富豪,而这个"宿醉高手"的健忘症结合卓别林的表演也会让人过目不忘。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再比如华丽疯狂的《欲潮》,除了大篇幅的暧昧镜头外,人们也无法忽视其内在传达的对自我内心的平静。


观众被一个又一个让人目不暇接的故事推动向前、被应景并紧贴主题的音乐左右、并将全部的注意力和情感都投射到"不置一词"的演员身上——只有默片,最接近电影的"造梦"特性。恰如某位影评人说的那样:

"默片的演员虽然不说话,但赋予人性情感。"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严格来说,默片才是纯粹将摄影、灯光、音乐和表演有效结合到一起的艺术形式——虽无声音,但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所以说默片是普世的艺术。


华纳的内部分歧和股票暴涨


但就在默片日渐成熟、逐步拥有一批稳定观众并成功培养起人们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个习惯时,一部仅仅是将主题音乐刻在蜡盘上并仅仅在后期和影片同步放映的《剑侠唐璜》创造出一个影史奇迹——在纽约公映了长达8个月之久。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剑侠唐璜》剧照


虽然在这之前,华纳两兄弟曾针对电影需不需要声音发生过强烈的争执。

山姆说:

"别忘了,演员是可以说话的。"

而哈里则如是回应:

"谁想听演员说话?"

而随着无线电的普及和《剑侠唐璜》的风靡,华纳的股票一路狂涨——从14美元涨到54美元,仅仅用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剑侠唐璜》海报


紧随其后,也就是当年的10月份,一部《更棒的老兄》启用了当时最火的歌星来做主演,并在电影前面放了一小段歌舞短片。

观众疯狂了。要知道,这位名叫阿尔乔尔森的歌星周薪在当时已经高达5000美元,而观众只要掏出很少的钱,就能欣赏到一段完整的表演——不可思议。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左:阿尔乔尔森


而八大片厂的另一位成员——福克斯公司,凭借着过人的商业嗅觉闻到了不一样的金钱味儿。他们花高价引进一批最新技术的声音设备,并将声音同步刻录在影片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摩维通"(Movietone)。

用这套设备拍摄的新闻片中出现的飞机引擎声令观众异常兴奋,随即报纸都变得索然无味——声音,让观众的现场感更加强烈。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海报


而此时的华纳兄弟也不再为内部分歧而争吵,立刻筹备拍摄了一部影史留名的《爵士歌王》。还是阿尔乔尔森,不同的是乔尔森在唱歌过程中还即兴发挥了几小段台词——乔尔森将他本人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通过声音展现给全世界。

这个讲述犹太人如何融入社会的故事火了,火得无法想象——1927年10月公映,次年1月各大戏院就着手改装设备。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剧照,海报选帧


从无声到有声,每台设备需要至少20,000美元的资金支撑。可巨大的商业前景,持续得加速燃烧着商人们的动力和激情。


但回到片厂这边,除了前边提到的福克斯和华纳,其余人对有声片仍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坚信默片的地位牢不可破,电影中的声音只是昙花一现,是观众和电影工作者们心血来潮的阶段性事件。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为经济稳定做的"最后的保守挣扎"。因为当时的派拉蒙旗下有不到1500家戏院,而米高梅也有300多家。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算算,这些戏院全部改装成有声设备,需要花多少钱?


电影从光学到电学,从摄影机到麦克风


虽然最平庸的默片都具有一定的观看价值,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最好的默片也卖不过最平庸的有声电影了。因此也导致了文章开头说的那个现象:片厂倾巢而出,掠夺百老汇。


可一开始的有声电影并非我们今天在电影院看到的那样——声音画面完美同步、演员表演滴水不漏。

最初的有声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是新事物,对于电影制作者们来说也没娴熟到哪去。

为了隔绝老式摄影机的巨大声音,片厂想出一个看似绝妙实则致命的办法:将摄影机放到一个专门的隔音小亭中。这就导致摄影机拍摄出的画面死气沉沉,而演员也不能随意走动。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爵士歌王》的出现时间和处理方式都比较取巧


而为了弥补画面的"死",就只能在台词的"活"上下功夫——大段大段的对白代替了影像甚至表演,一跃成为故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但别管电影是否在有声片的冲击下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回头路,至少那些大段大段的对白在观众那里是看得到效果的——不断攀升的票房收入。

  • 1929年,华纳的盈利从200万美元飙升到1700万美元;
  • 派拉蒙从800万美元到1500万美元;
  • 福克斯从500万美元到900万美元... ...

默片死了,电影活了。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葛丽泰嘉宝是为数不多没受到“默片之死”冲击并成功转型的演员之一


可就像当时某位名人在信中写道的那样:

"有声电影来得太早了,人们刚通过默片研究出摄影机的不同可能性,有声片一下子就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麦克风上去了。"


写在最后


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骤变和巨变,无疑给后来的电影留下了不少的隐患。

看看周围的电影就会发现,有多少人以为电影剧本比画面重要?编剧比摄影师重要?

又有多少导演不管不顾地将自己的作品拍成了"广播电台式电影"?


你知道吗?从默片到有声,电影是被“催熟”的


哈里华纳错了,观众非常想听到演员的声音。因为娱乐至死从来就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产",而是每个时代的共性。不同的也许是,现在的娱乐项目更多、娱乐方式更复杂而已。

唯利是图,不是商人天生的特性,这更多的是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作用结果。


可以说,默片的消失,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而电影自那以后,直到今天,也还有很长一段弯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