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今天吃飯的時候,我跟我媽聊天聊到有個小孩在家上網課期間,和父母發生爭執,抱著作業本跳樓了。


“挫折教育受少了,一點壓力都不能受。” 我媽感嘆到。


我一臉愕然。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這孩子自殺不是因為太痛苦了嗎?


之前有一個視頻,一個男孩從車跑出來,直接衝過馬路,翻過圍欄,跳下高架,當場摔死。


視頻的評論被贊最多的頭兩個就是:

現在的小孩承受能力太差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現在的小孩,無語,都是太寵的後果。


多數人認為孩子會自殺,是因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下,缺乏真愛生命的意識。所以多接受點挫折教育好了。


教育界因此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

挫折教育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有研究顯示,人們對待挫折時保持的良好心態,很大一部分是在基礎教育階段中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當中形成的。我國部分學者就將挫折教育視為教育的一種教學活動,教育者有意識地利用和設置挫折情景,通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正確認識挫折,預防挫折,增強對挫折承受力的教育。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挫折教育的初衷是因為,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他們代替孩子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務,養成了孩子飯來張口的習慣,導致他們在面對現實困難時,幾乎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對挫折形成恐懼感,會因為一些小事,無法承受,放棄生命。


“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是根據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常遇到的挫折,困難,有意識地創設相似的情景,把一個問題巧妙地隱含在富有啟發性的具體情境中,引導他們產生某種情緒體驗,幫助他們掌握一些受挫後應採取的積極行為和技能,讓他們在挫折面前不退縮,不自卑,並積極克服內外障礙,取得成功”


而在我國,有部分人(極大多數)把挫折教育簡單定義為磨難教育,吃苦教育。他們認為在生活中創造一種困難環境,讓孩子從中經歷磨難,戰勝困難,鍛鍊一種堅韌不拔的堅強品質。


基於這種理解,眾多家長開始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製造“挫折”。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挫折教育常被家長理解為“批評式教育”,“吃苦式教育”。


之前,芒果臺的《少年說》的一個片段引發來熱議。一個媽媽經常提起女孩的朋友成績很好。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你怎麼總拿我跟其他人比?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行?為什麼你總在貶低我?難道你看不到我的努力嗎?” 女孩控訴道。


“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頭,不打擊你,你可能就有點飄。”


媽媽認為自己是在實施“挫折教育”,孩子卻理解為“媽媽在斥責我,貶低我,媽媽不愛我。”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這種方式真的能幫家長實現“望子成龍“的願望嗎?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對000名未成年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家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鬱“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有孩子的父母,可能經常會看到一些文章說,“孩子吃苦要趁早”,“今天不吃苦,將來要受苦“。之類的文章。


於是就訓練孩子,比如帶四歲的孩子徒步穿越76公里的沙漠,一天步行20公里。認為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和堅持”。


但是現實情況下我們的生活並不需要刻意去體驗寒冷,孤獨;像武漢的冬天,那被刀子割的寒冷,武漢夏天,蒸的發暈的“桑拿”,這些感受基本都刻入到了我們武漢人的骨髓裡。我們缺乏的是這些經歷嗎?我們缺乏的是態度:一種笑對生活的態度,一種關懷理解的態度,一種對生活充滿愛和希望的態度。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挫折教育其實是一種帶有人文關懷性質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帶有一種人文關懷性質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難情境中,認識自我的,提高自我的一種方式。一些學者認為只有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到寒冷,孤獨,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讓孩子在承受挫折,面對壓力的同時變得堅強,生命之舟才不會被現實撞得粉碎。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vigor綿綿熊:


說到“挫折教育”,舉個簡單例子吧,在一個冷雨夜裡,你淋成了落湯雞,渾身溼透地回到家。


情景1:你媽一盆冷水給你澆上來,對你說,你就是平時淋雨淋少了,現在才會不適應,以後我沒事就讓你多淋幾次適應適應,習慣了就不難受了。


情景2:讓你洗澡取暖,換上乾淨衣服。外面依舊下著大雨,但是家是溫暖的。

正常人都會比較喜歡後者吧,但是有很多人,都在不自知地做著前者。


我也特別討厭”挫折教育”,人生在世,遇到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挫折已經夠多了。週歲時斷奶的痛苦;三歲時上幼兒園親子分離的焦慮;在學校裡可能還會遇到校園暴力,無良老師;長大一點還有情感、工作、人際關係方面的挫折……而作為親人的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給孩子再進行“挫折教育”,增添一些不存在的困難呢?我一直認為,能讓孩子順利渡過挫折的,不是習慣性受挫,而是愛。在他們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時,他們明白,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無條件地愛他,在他們失敗和難過的時候,永遠會接納他們。這樣他們才能義無反顧地,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


@陳皮子安


我們不需要挫折教育。


1.挫折不需要教育來改。不管你生活在丹麥還是伊拉克,或者是委內瑞拉和中國,你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在經歷挫折。人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是在母親子宮裡的時候,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你餓了母親就要給你營養,母親是你的奴隸。但是一旦你生出來,面對著異己的世界時,你就得開始學會妥協,學會用哭鬧來滿足慾望。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滿足慾望越來越難了,自然認識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越來越微不足道。挫折是與生俱來的,整個世界都會給你挫折,每時每刻。


2.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經歷挫折。換句話說,教育的目的就應該是時刻避免自己有目的。任何有目的的教育都不是好教育,而是讓人變成某種價值觀的俘虜,一個烏托邦中的螺絲釘。教育只是一座橋樑,或者說是很多座橋樑。它應承載人類的經驗和知識,讓一個人能夠迅速跨越人類數萬年的歷史,成為一個現代人。至於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才是好的,你要如何過完一生等等,都不應該教育來規定。


3.打壓教育、挫折教育和鼓勵教育一樣,都不是教育的本質,而只是教育者的某種態度。教育者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是無法規定的。只要市場自由,教育自會流向好的那種,邪惡的教育自然會遭到摒棄。本質還是在體制上。體制給了惡滋長的空間,最後惡才可能堂而皇之地流行起來。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阿卓


需要。


一直在做教育行業編輯,接觸很多熊孩子和渾不吝的爹媽。


不過這得先弄懂什麼是挫折教育。大抵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爸媽該如何引導,說白了就是讓孩子在困難面前長記性,提高逆商。而不是爸媽給孩子找麻煩、製造挫折,那不叫挫折教育,那就是精神暴力、思想打擊。


最典型的就是我看過的一個節目:《少年說》,裡面有個孩子跟媽哭訴,說為什麼你就不能表揚我一次,那個媽就說:“我怕我誇誇你,你就飄了。”我想這是很多我們這一代的很對爸媽的思想,他們成長的時代物質和精神都匱乏,這種匱乏感一直伴隨他們,好像不苦、不被打擊就不可以過好生活,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但這不是挫折教育。


我身邊的養孩子家庭條件都不算差,但渾不吝的家長太多。比如我前兩天接觸到的,有個孩子來我們的活動把胳膊摔骨折了,原因是孩子淘氣,翻柵欄,這是違規的動作,但家長還是不依不饒的要求我們付所有賠償,這也應該,但孩子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工作人員賠禮道歉恨不得上去打我們幾巴掌,惡語相向,這一切就發生在他們家裡。


還有一次我之前上學做兼職,在劇場看門,一家子進門,孩子非要帶零食進場,劇場不允許帶零食。我很輕聲的直接對小朋友說這是不能帶進去吃的哦,但是他爹媽就不幹了,反駁兩句就對我們破口大罵,媽媽還是個孕婦,也是要動手打人的架勢,這些也是當著這個孩子的面前發生,孩子只能一直哭。


我可能再也沒機會看這倆孩子長大會變成什麼樣,但是他們真的以後上了社會負面新聞我也並不意外,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有任何問題,他們的爹媽爺奶都會站出來,拼盡全力,失去一切也要為他們辯護,他的生命裡永遠有人做盾牌。


誰不想一輩子在保護傘下呢?但我不覺得這是幸福,因為家人不可能解決自己所有問題,一旦他發現家人不能保護自己,他會反過來怪家人的無能。


劇場被罵那件事過去好幾年了,但我記憶還是很清晰,不能吃零食這件事對小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挫折了,不管最後能不能帶進去,為什麼他的家人就不能心平氣和的溝通呢,為什麼不能主動對孩子說點什麼呢?


我想那是那個孩子接近惡與不幸的一步,我當然希望他美好成長,但爹媽每天是那樣的話,大概率不會。


@螞小蟻小姐


我爸媽就是一直各種“我們不先讓你吃點苦頭,以後你出去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態度。


小學初中我一直是年級第一,老師朋友們都誇我誇得不行,但回到家父母就是“你可不要太得意,我等著你摔跤”的眼神。


上大學從北京回家的火車是夕發朝至要在火車上呆一宿,家裡有錢買,也有關係可以幫我搶到臥鋪,但我爸說年輕人要吃點苦總是讓我在硬座坐一個晚上。因此我很羨慕同寢室被爸爸寵上天的女孩子。


在外面遇到任何不順利的事情都不太敢跟父母說,他們會說這是我應該受到的教育,不管什麼問題都是我自己需要反省。


這種態度非常嚴重地影響了我和他們的親密關係,即使是現在,我能理解他們的發心了,還是依然覺得跟他們很有距離感,在外面不管多麼話癆,在他們面前都一言不發。


他們給我造成了一種“挫折和承受是人生常態,在家裡也不例外”的人生觀,導致我對很多事情非常悲觀。


因此!!對於我的孩子,我是絕對不會故意搞什麼挫折教育的。他將來走出去有的是接受挫折的機會,為什麼要在媽媽身邊,在家裡去感受這些?親情和母愛應該包括“挫折感”這種體驗嗎?我要給他夠夠的愛!夠夠的肯定!夠夠的自信!


@貓科動物張愛才


我用了很長時間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只想聽他們說一句“我女兒很棒了”。在我的記憶裡他們幾乎沒有誇獎過我。現在他們老了,不再對我嚴厲、苛責,我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愛和溫情,我想對自己說這樣已經夠了,為什麼一定得到他們的誇獎呢?但我心底終究還是想要的。


這麼多年一直覺得自己很孤獨,無依無靠。很多朋友都覺得我應該是從小在蜜罐里長大的,不應該這樣剛硬、要強。


所謂的挫折教育,不過就是長大後知道無法依靠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身後是一片懸崖絕壁。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父母總是有很多良苦用心,他們會將蟹身留給我們,把蟹腿留給自己,說蟹腿好吃。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自己捨不得穿新衣服,要把錢攢下來給我們買輔導材料。


他們的初衷總是好的。


只是有時候,他們所認為的愛的方式是不是一種正確的愛的方式,孩子們能夠接受這種愛嗎?


傳統式的家長,為了保證孩子能夠“獨立”,“堅韌“,他們寧可背地裡心疼孩子到掉眼淚,當著孩子的面也要裝作冷酷殺手。


結果可能帶來的是孩子一生都要治癒的創傷。


一個好的教育永遠都需要有一個前提:溫暖。


曾奇峰老師有篇文章,舉了個例子:


“武漢冬天的氣溫在0℃左右,過去取暖條件不太好,處處寒冷,甚至有寒徹骨髓的感覺;然而,在-20℃左右的哈爾濱過冬天卻很舒服,因為屋子裡有暖氣,只要在屋子裡呆一會兒再出門,就不會覺得冷了。這給予我們很好的提示:只有儲備足夠的溫暖,才經得起嚴寒的侵襲。人的心靈也一樣,只有得到很多滿足、溫暖和幸福的滋養,才能經得起挫折、嚴寒和傷害。”


愛,理解,鼓勵不會成為成長的絆腳石。


責備,批評,控制才是。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後記:


可能有家長會奇怪,那孩子犯錯,我就不說了嗎?


孩子犯錯,可以說,但是說什麼?不是去說“你這個沒用的東西”,“你哪兒哪兒做的不好。”


是告訴孩子,為什麼你認為孩子做錯了,那麼你認為正確的方式是什麼? 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並且什麼年齡的孩子,採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最佳程度的挫折永遠都是,小時候少一點,長大多一點而不是“小時候過多挫折,大了太多安慰。”


一個合適的時機是什麼樣的?

0~1歲 要經常看孩子,對他微笑。餓或受挫時給予餵養。


1~1.5歲 斷奶後,孩子會經常給你處於躁動不安的狀態,那麼要擁抱/輕搖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剛學會走路,喜歡飛奔,不要數落或斥責他們,大叫“不要亂跑”。


1.5~3歲 預防和告誡孩子的不良行為。用表揚的方式對他們採取一些訓練。這個時期的小孩會發脾氣,要安慰並限制,允許他們說“不”。


3~6歲 這個時期,不良行為增多,可對其進行責備。但是不要數落,爭吵和打孩子(可輕拍)。


6~10歲 允許孩子口頭表達攻擊性,對判斷進行討論。這個時候,重點在於規則的引入:允許一些私人空間,浴室鎖門。不要默許孩子說謊,也不要佔用孩子的私人空間。


11~19歲 限制孩子不看電視和電腦,並且自己也不看。討論道德觀的變化,鼓勵社交,並選擇朋友。 對孩子出現情緒風暴時表示關注和興趣。 家長不要做過多的評判。


有家長會說,孩子還小,沒關係的,長大就忘了。那我建議你看一下下面的這個實驗。


疤痕實驗


有一個科學實驗,心理學家們徵集了10位志願者,請他們參加一個名為“疤痕實驗”的心理研究活動。10名志願者被分別安排在10個沒有任何鏡子的房間裡,並被詳細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們將通過以假亂真的化妝,變成一個面部有疤痕的醜陋的人,然後在指定的地方觀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反應。


當志願者們在心中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後,心理學家收走了鏡子。之後,心理學家告訴每一位志願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塗抹一些粉末。事實上,心理學家並沒有在疤痕上塗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溼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乾淨了。然而,每一位志願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願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裡,人來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願者們在這裡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後,志願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


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願者A說:“候診室裡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麼胖,那麼醜!”


志願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箇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於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


”志願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夥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願者們滔滔不絕,義憤填膺地訴說了諸多令自己憤慨的感受。他們普遍認為,眾多的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早有準備的心理學家們也吃驚不小:人們關於自身錯誤的、片面的認識,竟然如此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如我們所知,他們的臉上是乾乾淨淨的,沒有絲毫的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他們將“疤痕”牢牢地裝在了心裡。正是由於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縱然沒有心理學家為我們設置的“疤痕”,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疤痕”。可怕的是,這些心中的“疤痕”都會通過自己對外界和他人的言行,毫無遮掩地展現出來。比如,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甚至令人生厭、認為自己卑微無用、認定自己有種缺陷……那麼,我們在與外界交往中,一定會在不知不覺間用我們的言行反覆進行佐證,直到讓每個人都認定我們確實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原生家庭」我們還要接受多少“挫折教育”,才能強大?

圖片 by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