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有哪些指標可以看出是血管堵塞的嗎?

癌說小黑板


我是小影大夫。體檢有哪些指標可以看出來血管堵塞?體檢有不同的項目,要看題主做了什麼項目。

常規的體檢項目有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胸片、肝膽胰脾超聲、腎輸尿管超聲、子宮附件(前列腺精囊腺)、腫瘤標誌物,這些都無法評估血管有沒有斑塊,有沒有血管堵塞。所以如果自己去體檢中心體檢,需要告訴醫務人員你自己的需求,需要增加評估血管堵塞的項目。


這些項目有抽血查血脂,可以評估血管中的脂質狀態,有沒有容易引起血管堵塞的風險,如果血脂高,最好要通過飲食、運動控制,嚴重的還要藥物控制。

還有就是影像學檢查,可以直觀的看到血管有沒有斑塊,有沒有堵塞,這些項目相對來說比較貴,可以自行選擇。全身有很多血管,每一個部位的血管都有一個相對於的檢查,並不能做一個檢查就能看到全身的血管,要看看自己需要檢查哪一部位的再選擇該項目。

比如頸部血管超聲,可以看到頸部的血管有沒有問題,但是看不到顱腦的血管有沒有堵塞,如果頭頸部動脈都要看,可以做頭頸部CTA或者MRA,這是這個項目很貴,大概要兩千多,所以不用於體檢,一般是有出現腦梗或者懷疑腦梗才去做。所以,可以先做一個頸部血管超聲看一看。


比如要看冠狀動脈有沒有堵塞,心梗就是這裡的動脈出現了堵塞,可以做一個冠狀動脈CTA檢查,看下血管有沒有斑塊,堵塞了多少。費用也是在兩千多左右。有些長期抽菸、飲酒,有胸悶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做一下這個項目。

比如想看雙下肢的血管沒有堵塞,適合體檢的項目就是雙下肢血管超聲,操作簡單,也相對便宜。有一些朋友下肢經常發涼、腫脹,有靜脈曲張的,可以做一個這個項目。發現有動脈閉塞的,可以進一步做雙下肢的CTA檢查。

以上就是常見的評估血管有沒有堵塞的項目,不需要全部做,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來做。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血管堵塞的可能,戒菸戒酒,適當鍛鍊,低脂飲食。


小影大夫


對於體檢來說,其實並不能看出來血管堵塞的程度,但是可以看出血脂異常,也就是血管已經有堵塞的風險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造成血管的堵塞,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腦梗,心梗,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等等的疾病,同時還會出現脂肪肝等疾病,所以其實每年的體檢還是很重要的,因為體檢報告上還是有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提醒身體的血脂的狀況的。

具體的指標比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前三個升高,最後一個降低,那麼就說明血脂異常了,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的問題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血壓,血糖以及尿酸是否有問題,因為這三者中都影響血脂,或者換句話來說,這幾者都是相互進行影響的,所以在監測血脂的思想指標以外,這些指標也是在體檢中應該注意的。


很多疾病的發病因素都不是單獨的一種的,都是相互之間都有影響的,所以在監測疾病的時候,也不能只看單獨有針對性的指標,應該綜合來看,那麼調整的時候也一樣,如果發現這些血脂的指標升高或降低了,第一點要做的就是控制一個合理的體重,第二點是禁止過晚吃飯,比如晚上8點以後最好就什麼都不要再吃了。以及遠離油炸類的食物,燒烤,高糖類的食物,煙燻醃製的食物,如果條件允許,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這樣對於控制血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在過去,大家基本上沒有聽說過三四十歲的人得腦梗死、心肌梗死。但是現在不同了,經常看到報道,三十多歲的人就腦梗死了,甚至還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心肌梗死猝死。三四十歲的人,工作壓力大,家庭責任重大,一旦發生了腦梗死、心梗,那麼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就會垮掉,對家庭的影響更加大。

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啊!

但是體檢完了,報告你真的會看嗎?有哪些指標可以看出是血管堵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

(1)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我們體內的一種代謝產物,正常數值為5-15μmol/L。當同型半胱氨酸大於15μmol/L(有的專家認為中國人只要大於10μmol/L)就會損傷我們的血管,造成血管堵塞,從而增加腦血管梗住和心血管狹窄、梗住的風險,導致腦梗死和冠心病、心肌梗死。

通常,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10以下是比較健康的。

(2)血脂

血脂檢查主要關注這四個數值,分別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四者的正常值範圍分別如下:

l 總膽固醇:2.8~6.5mmol/L

l 甘油三酯:兒童<1.13mmoL/L,成人0.56~1.70mmol/L

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3~2.07mmoL/L

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4.4mmol/L

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之後,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血脂,高血脂患者患動脈粥樣硬化、腦梗、冠心病、心梗的風險都比正常人要高很多;高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好的脂蛋白”,數值越高越好;而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的脂蛋白”,高了則不好。

(3)血壓

血壓高於140mmHg/90mmHg,容易導致血管受損,增加腦梗、心梗的發生風險。血壓如果長時間增高,也會增加心臟的工作負擔,導致心臟肥大、心衰。

(4)血糖

長期血糖增高,也是導致血管受損的重要原因。體檢時,通常只測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超過7,那麼就要進行進一步的複查和檢查,以明確有沒有血糖問題。

(5)頸部動脈超聲發現不穩定型斑塊

現在越來越多的體檢會增加頸部血管檢查,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體檢,基本上成為了一個必查項目。如果頸部動脈血管產生了斑塊,一方面,會使頸部血管變窄,減少大腦的血管;另一方面,也是更嚴重的情況,就是有的斑塊會脫落,脫落之後會隨血流進入大腦,堵塞大腦的血管,導致大腦缺血壞死,引起腦梗死。

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可以發現血管內的斑塊,而且還能判斷這個斑塊是穩定型還是不穩定型。如果是不穩定型,那麼就很容易脫落,等於是一個定時炸彈,一定要小心了。

以上5個指標,不管是哪一個出現異常,對於心腦血管病甚至是腦梗這樣的危險性疾病來說,致病率都是極高的。因此一旦發現端倪,一定要認真對待,該忌口忌口,該早睡早睡,哪怕年齡只有二三十歲,也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就有資本揮霍,畢竟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發生腦梗甚至因此失去性命,也不是多稀奇的事兒!

對於輕度的血脂異常(主要是血脂偏高)來說,可以主要從生活方式入手去調控,飲食上儘可能清淡一些,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不要暴飲暴食,勤快鍛鍊,心平氣和少動氣,一般認真調理一段時間下來,都會有所改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自行調控能力比較差的,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食療性的產品如巴西菇|蘆筍液這樣的清脂水,來幫助清除血管脂質,軟化、養護血管,預防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當然情況嚴重的、或者認真調理半年左右仍不見改善的,還是要考慮用藥。這各具體就可以諮詢醫生來解決了!


癌說小黑板


血管堵塞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病理因素,而在今天,心腦血管疾病作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高居人類疾病死亡數的榜首。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對於血管堵塞是極為害怕的,也就試圖通過常規的檢查項目來發現血管堵塞的蛛絲馬跡。

體檢有哪些指標可以看出是血管堵塞的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老化,加之機體代謝減慢,動脈粥樣硬化會在老年時期達到高峰。因此,老人多數都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而這是導致血管狹窄、堵塞的高危因素。那麼,哪些體檢指標可以看出血管堵塞呢?

1、血管堵塞的體檢指標:首先,對於直觀反映血管堵塞的指標,主要包括彩色超聲、CT、核磁共振、CTA(CT血管造影)、造影檢查等,這些屬於專業的檢查手段,對於血管堵塞的診斷以及堵塞程度的觀察都是很好的檢查方式,其中血管造影檢查是明確血管堵塞極其堵塞程度的主要檢查手段,可作為確診的金標準,但是因為是有創檢查,不建議隨便進行該項檢查。

一般而言,頭部血管堵塞可用CT或核磁共振檢查;頭部,心臟,肝,腎,肺等器官動脈堵塞的診斷建議做造影檢查,其可幫助清晰診斷,還能及時發現堵塞程度,比如冠脈造影,就被認為是確診冠心病的金標準;下肢血管堵塞,可用血管彩超檢查檢查,當然若為下肢動脈閉塞症確診也可用更精確的血管造影檢查;主動脈堵塞可以做多排ct檢查。總之,診斷血管堵塞的檢查方式有多種,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自己的手段。

除此之外,對於血管堵塞的檢查,還有一些間接反應堵塞的檢查方式,主要是針對一些血管堵塞高危因素的檢查,比如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這些基礎的健康指標也都是反應血管健康的因素,對於中老年人群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

2、血管堵塞的外在表現:對於中老年人群而言,如果伴有血管堵塞,就會出現一系列缺血、缺氧的表現,比如堵塞在心臟會出現莫名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等症狀;堵塞在腦部血管,會出現頭痛、頭暈、哈欠連連、一過性視物模糊或失明、短暫言語不清、單側肢體麻木無力、持物掉落等;堵塞在下肢可出現肢體活動性疼痛、發涼、腫脹、間歇性跛行、走路姿態異常等,出現以上症狀時,預示血管出現問題,應及時就醫診治。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高血脂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一、體檢項目有不同的“套餐”

一般入職體檢,可能只包括一般的內外科檢查,測血壓,血、尿、便常規,心電圖,腹部超聲,肝功能腎功能化驗和乙肝的指標,通過這些指標是很難看出血管有沒有堵塞的。

不過,現在各家體檢中心的體檢項目開發的越來越全面,也有在常規體檢外增加一些特殊需求的體檢“套餐”,其中就有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

二、哪些體檢項目能反映血管的情況呢?

每家體檢中心查的項目可能不一樣,不過以下這些項目能初步反應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

1.經顱多普勒,也是一種超聲檢查方法,可以反應腦動脈的血流情況,初步判斷腦動脈有沒有狹窄等情況。

2.頸動脈超聲,可以直接探測頸動脈的情況,瞭解頸動脈有沒有動脈硬化、斑塊、狹窄或閉塞。

3.一些化驗指標,比如血糖血脂,測量血壓等,也可以瞭解有沒有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不過不能直接反應動脈的情況。

三、如果想了解有沒有動脈堵塞需要做什麼檢查?

想了解動脈有沒有堵塞可以直接做動脈的影像學檢查,可惜,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兩個,一般的體檢中心能提供的檢查都很少。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單獨到醫院去約,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核磁,還有造影。

不過要注意,全身各處都分佈著血管,血管就像一個遍佈全身的網絡,不可能做一個檢查就把全身的動脈都查一遍,只能是“哪兒需要查哪兒”。比如,懷疑腦動脈有問題,可以查頸動脈超聲,腦動脈CTA,腦動脈MRA等,懷疑冠狀動脈(心臟的血管)有問題,那就要做冠狀動脈CTA、造影等。

這幾種血管影像的檢查方法各有利弊,比如超聲檢查方便,基本對身體無害,但只能作為初篩;造影結果最準確,但是微創。具體需要選哪個還得根據具體情況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