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正統十四年(1449年),意氣風發的朱祁鎮率領明朝幾十萬精銳出征瓦剌,卻不成想在土木堡慘敗。

關於這場戰役的損失,早已是人盡皆知。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成國公朱勇等66位國之重臣殉國,幾十萬明軍覆滅,明英宗朱祁鎮本人也被俘。

這樣一場決定國運的戰役之中,明英宗朱祁鎮既有所託非人,軍政大事皆委於宦官王振之舉;更有為瓦剌大軍扣關叫門的漢奸行徑,而縱覽二十四史中“叫門天子”朱祁鎮可謂是獨一份的存在。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在明朝大軍行軍至大同時,王振輕敵縱進,為瓦剌折損前鋒。隨後倉皇逃跑之際,王振還欲使明英宗“駕幸其第”蔚州,希冀能夠在家鄉父老面前揚眉吐氣一番,遂改道行軍,不成想這也成為了他生命的重點,幾十萬明軍最終在土木堡為瓦剌所殲。

在被俘之後,明英宗並無民族氣節,也先則對於這位皇帝的價值心知肚明。於是,在喜寧的建議之下,一場以朱祁鎮為餌,釣開宣府、大同城門的陽謀得以實行。

作為大明九王塞邊體系上的重要據點,宣府、大同可謂是瓦剌進入京師以及中原的屏障,地理、軍事意義重大。而在瓦剌大軍的裹挾之下,朱祁鎮先後來到宣府、大同城前,並且對內明軍守將、兵士喊話,命其開門獻城。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好在宣府守將羅亨信、大同守將郭登拒守不開,這也讓瓦剌人、喜寧的陰謀並未得逞,也算未全了朱祁鎮的漢奸之舉。

更令人氣憤的是,在大同府時其實明英宗朱祁鎮有機會獲得脫身機會,但這個昏君對於營救自己的明朝特種部隊夜不收,給出了“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的理由拒絕營救,甘心委身於瓦剌之中。

夜不收,乃是明朝時對敵方勢力進行哨探的隊伍。類似於現在的特種部隊,作為明王朝的死敵,夜不收在對蒙古諸部瓦剌、韃靼、兀良哈上尤其重視,對於他們的行跡、作息甚至於兵力配屬都有著深入的瞭解。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而在土木堡之變,這樣一場本應是大明穩操勝券的戰役,事實上作為哨探他們在王振輕敵縱進時,便有諫言,但終究抵不過昏君佞臣。

而在也先大軍裹挾英宗前往大同時,作為守將的郭登在一方面利用一萬五千銀兩賄賂也先、伯顏帖木兒以及瓦剌眾頭目的同時,也派出了夜不收潛入瓦剌軍營。

夜不收也幸不辱命,成功的找到了朱祁鎮的近衛袁彬,並且給出了當晚,利用瓦剌人麻痺大意之際,將明英宗先期帶到石佛寺,而後再入大同城。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就當時而言,但凡是有點為君之心,朱祁鎮也該回歸,但想必此時他的心中也只有自己,至於因他而亡的大明將士、百姓性命也不過被他視為草芥而已。

在錯失了這次絕佳的機會之後,朱祁鎮更是鐵了心當起了瓦剌的走狗。在喜寧建議之下,瓦剌軍前出紫荊關,朱祁鎮一如在大同、宣府舉動又開始叫門,四天後瓦剌大軍攻破紫荊關,守將孫祥戰死。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北京城也已是危機重重。好在大明之幸,有于謙。在於謙力主抵抗之下,郕王朱祁鈺登基為帝,並且委任於謙為兵部尚書,負責京畿防務,于謙一方面在徵調山東等地兵勇的同時,一方面,積極籌措糧草,而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也終於取得了勝利。

但等待于謙,等待大明的卻是朱祁鎮這個昏君的再次登位以及對功勳之臣的誅殺。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奪門之變發生,被幽禁了七年的朱祁鎮再度登基,隨後于謙被斬首、棄市;朱祁鈺幽禁,月餘而死。

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明朝特種部隊救駕,朱祁鎮:我不走,這麼危險


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對於這樣一位昏君而言,他更擅長誤國,曹吉祥、徐有貞、石亨各個如狼似虎,在朱祁鎮的任用之下大明中衰已然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