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繁體字,想起鄉間那些個半吊子先生

鼓吹繁體字,一直不乏其人。他們為什麼對現在通行的簡體字看不順眼,總想著要恢復繁體字呢?因為,思想古舊,具有濃厚的復古意識,這樣的人很多。

雖然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社會總是不斷進步。可是,在中國,特別是在那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群體中,總是有那麼多的人,偏偏具有濃厚的復古意識,他們的眼光總是向後看,什麼東西都認為古代的好。鼓吹繁體字的那幫人,應該就是這種復古意識在作怪。

但凡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瞭解的人,就會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一直在鼓吹復古。雖然,中國傳統文化也在不斷吸納外來文化,傳統文化也在不斷向前發展,但那個復古的調子一直在唱,而且這個復古的調子一直唱得很響亮。

比如,孔子看到社會上禮樂崩壞的狀況,就要大聲疾呼“克己復禮”,孔子可以“夢見周公”,孔子可以“遠追堯舜”,但社會總是向前發展,孔子的夢想註定是一場空,但孔子這種復古思想,似乎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文化血脈之中。

歷朝歷代,復古似乎具有天然的正確性。漢代仰慕先秦,唐宋遠追秦漢,雖然三皇五帝時代到底是什麼樣子,後來的人說不清道不明,但並不妨礙人們發思古之幽情。

社會風氣,是古代的好。思想,是古代的好。文化,是古代的好。文學,是古代的好。文字,是古代的好,等等。總之,什麼都是古代的好。這樣的復古思想,竟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復古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又是那麼多,因此不斷有人提出要恢復繁體字,那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鼓吹恢復繁體字的人,當然有很多的理由,但這些名目繁多的理由,究其根源,就是復古二字。我就有點納悶,既然復古這樣好,那乾脆重回遠古,恢復到甲骨文,拋棄現在的紙筆,再到龜甲上刻字,豈不更好?

鼓吹繁體字,想起鄉間那些個半吊子先生

說起恢復繁體字,讓我想起我剛大學畢業時的一些往事。因為剛大學畢業,又在農村的一所中學教書,難免就會與農村的一些老先生交往接觸。說起農村的一些老先生,有些是有真才實學,文化底蘊深厚,確實讓人心生敬意。但也有一些農村的老先生,實在是半吊子先生。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其實也沒有讀過多少書,以後一直生活在農村,眼界見識有限不說,因為長期在農村務農,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既沒有什麼書可讀,當然也沒有這個時間和雅興來讀書,因此,不客氣地說,有些農村的老先生,實在是半通不通的半吊子先生。

然而,有些半通不通的半吊子先生,就喜歡在我面前賣弄自己的學問。或許,在他們的心目中,大學生所受的教育,是遠離傳統文化的。特別是,現在都用簡體字,因此這些半吊子先生,在我面前賣弄學問,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拿繁體字來說事。雖然,有些半吊子老先生,在給人寫對聯的時候,往往會把“千里”“鄰里”的“裡”字,一概寫成“裡面”的“裡”,但他們總是會在我面前以會寫繁體字為榮,並且表現出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態。

現在,鼓吹恢復繁體字的人,也未必就是真正博古通今的飽學之士,或許就是一些半吊子先生,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