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臨終”這件事

當親人的生命走到盡頭,你是否感覺手足無措。或許你做了很多,但你做的真的是臨終親人所需要的嗎?

一篇名為《親人臨終時,我們該怎麼辦》的文章,被很多人分享到了朋友圈。這篇文章從醫學的角度,向大眾普及臨終的過程。因為在作者看來,人們關於臨終的認識存在很多誤區,致使親人在去世的過程中,並沒有舒服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轉載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臨終”這件事

一直以來,死亡就是文學作品不朽的主題,同時也是每個人終將面臨的結局。在百度上搜索“臨終感受”,不乏“靈魂出竅說”、“黑洞說”等充滿神秘色彩的說法。

那麼人在臨死前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正確地瞭解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我們勇敢地面對死亡,從而採取更科學的方式看護臨終的親友。

筆者採訪了多位工作中經常接觸臨終病人的醫生、護士,並翻閱相關臨終關懷資料,試圖為大家揭開臨終者不為人知的瞬間。

呼吸:出現“臨終喉鳴”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江榮林說,在生命末期,上不來氣或者感覺呼吸困難是很常見的現象。此時人的呼吸變得淺而無力,“正常人呼吸,比方說三秒一次或四秒一次,很有規律,而臨終者的呼吸會變得忽快忽慢。”

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呼吸時可能會伴有雜音。在醫學上,這被稱作“臨終喉鳴”,或者“死亡咆哮聲”。這是因為隨著死亡的臨近,喉部的肌肉變得鬆弛,進而導致液體在此處積聚造成的。

我們該怎麼做:

針對呼吸困難,可以試著把臨終者頭部墊高,打開窗戶,使用霧化加溼器,使用風機加速室內空氣循環。

針對“臨終喉鳴”,可以將臨終者的身體翻向一側,頭枕得高一些,或用藥物減少呼吸道分泌。HPNA指出,旁人對這個現象會感到不安,但這些呼吸雜音通常並不會讓臨終者本人感到煩躁。

如果臨終者口腔內看起來很乾,可以用溼布、棉球或者經過特殊處理的藥籤擦拭口腔,這會讓他們舒服一些。

轉載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臨終”這件事

聽覺:是最後消失的嗎

有些醫生認為,聽覺是最後喪失的感覺,即使看起來臨終者已經失去意識,但還能聽到一些東西。所以,“不想讓臨終者聽到的話,即便在最後也不該隨便說出口。”

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談談愉快的回憶,永遠不會太晚。

我們該怎麼做: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監護室科護士長莊一渝認同“聽覺最後消失”這一說法,她會鼓勵親友在臨終者身邊講出心裡話。

事實上,這也是她和同事在護理過程中的常用做法。“哪怕病人已經沒有意識了,我們在進行操作前,還是會口頭上告訴他,我接下來要幹什麼了,比如說一句‘我要給您擦身了’。”

江榮林醫生並不認同這個說法。在他看來,大多數臨終者在彌留之際,都已經沒有知覺了,聽覺自然也是喪失的。

他還指出,有些臨終者會出現流眼淚的現象,親友可能會把這解讀為臨終者的情感流露。但事實上,任何人都會分泌眼淚。只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眨眼的一剎那間,淚水就被吸到眼淚的下水道——鼻淚管裡去了,而臨終的人已經沒有這個機體功能。

痛感:會存在很久

有些臨終者,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仍然與疼痛相伴。

與劇痛作鬥爭會讓人精疲力竭。一方面,這讓家人很難團結起來朝著有意義的目標努力;另一方面,遭受疼痛折磨的人會變得脾氣暴躁,容易動怒。這阻礙了順暢的溝通,讓臨終者無法和親友分享想法和感受。

我們該怎麼做:

浙江省腫瘤醫院疼痛門診副主任醫師孔祥鳴認為,在護理即將辭世的人時,鎮痛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一點。與平時相比,此時的干預應該更加積極,也更加仔細。“緩解臨終者的疼痛,是很人道主義的做法。”

HPNA認為,應當把關注點放在緩解疼痛上,而不必擔心長期使用可能會帶來藥物依賴或者藥物濫用的問題。對於醫生開的止疼藥,不要害怕使用。“大部分專家認為,只要劑量嚴格控制,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有效處理疼痛,可以為臨終者提供急需的舒適和安慰。”

轉載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臨終”這件事

溫度:要不要添衣被

臨終者的血液循環量銳減,新陳代謝低,所以大多數臨終者的體表溫度是偏低的。

我們該怎麼做:

這個時候,要不要給他們添被加衣呢?各方的說法不一。

江榮林醫生依然覺得,此時臨終者已經喪失了知覺,採取保暖措施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實質性效果,屬“無功無過”;《親人臨終時,我們該怎麼辦》作者認為,身體體溫的下降,並不代表臨終者感覺到寒冷,“即使只給他們的手腳加蓋一點點重量的被褥,絕大多數臨終病人都會覺得太重,覺得無法忍受。”

而HPNA則讓親友注意觀察。比如說,如果病人頻繁試著把毯子弄掉,則可以把毯子拿掉,然後試著在他的頭上放一塊比較涼的布;如果睡覺時弓著肩膀,把被子往上拉,甚至不停打冷戰,則親屬要確保沒有穿堂風,提高溫度,加蓋一條毯子。

消化:要不要喂東西吃

江榮林醫生說,噁心、嘔吐、便秘以及喪失食慾,是臨終者經常面臨的問題。

我們該怎麼做:

江榮林醫生認為,病人出現食慾不振後,首先要找到根源,而不能直接強迫臨終者吃東西。“強迫進食不僅可能增加不適感,而且也有可能導致其他腸胃問題,比如腸脹氣。”

HPNA認為,喪失食慾是瀕死時普遍而正常的現象之一。如果一個人有意識地放棄食物,可能表明他/她已經接受自己不久於人世這一事實。

關於“臨終”這件事知道一下,病人臨近死亡前,有哪些徵兆和症狀:睡得較多,對不在場的人說話,談到離別、要去旅行或旅程的話題,吃得少或喝得少,吞嚥困難,神智變得更不清,呻吟,大小便失禁,呼吸時帶痰聲,或有呼吸阻塞的聲音,呼吸的規律改變,例如:一長段時間呼吸停止,然後接著出現幾個急促的深呼吸,視線模糊,聽力下降,手、腳或臂膀和腿,感覺冰涼,鼻子、嘴、手指和腳趾周圍,顏色轉青。

轉載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臨終”這件事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讓病人盡其所願地睡眠;

讓家中孩童,依其年齡及參與意願,來參與病人的死亡經歷;

如果可以讓他或她感覺舒服些,幫病人翻身;

用溼布滋潤病人的口腔;

如果病人發燒或感覺熱的話,放一塊冷毛巾在額頭上;

給病人服用醫師開的藥方來減輕焦慮、不安、煩躁,或呼吸時的分泌物;

寫下病人說的話。日後,這些話可能會成為你的安慰;

持續清楚地和病人說話,說你需要或想要說的話;

在房間裡留一盞燈,可能使病人安適些;

小聲播放病人喜歡的音樂;

鼓勵訪客告訴病人他們是誰,並直接跟病人說話;

讓病人周圍保持平靜;

如果病人呼吸困難,可以開個窗戶或開電扇;

繼續撫摸病人,留在你摯愛病人的身邊。

(文章轉自上海福壽園的博客,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