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土為什麼南北這麼狹長?

唐唐談悟空


世界上的國家領土範圍都因歷史和地貌形成獨特的形態,比如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著彎彎曲曲的國境線,越南也是通過國境線來劃定自己的領土範圍,也就造成了啞鈴式的南北狹長形狀。

北南兩極分化的越南

在世界漫長的歷史中,人類的文化、自然地理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國與國之間的國境線的不同,而自然因素對國境線的走向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就是我國與南亞國家之間的國境線;南美洲西側由於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的存在,從而產生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在亞洲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的越南也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國家。

百姓生活和交流方式形成了越南獨特的狹長地形

越南國土的形態很大原因還是地形造成的,因中南半島總體的地勢特徵為“南北縱列分佈”,所以在中南半島的越南地勢就成了西高東低,西部主要為長山山脈,山脈延伸1000公里;而東部卻是沿海的平原地區,因此古代時的越南百姓生活和交流方式基本都在平原地區活動,很少往西穿越山脈,這就形成越南南北狹長的領土形態。

中南半島地形

越南的版圖,造型很像一個“啞鈴”,也就是兩頭粗中間細。其中面積較大的紅河三角洲面積為1.5萬平方公里,位於越南北部,越南的首都河內就在紅色三角洲內;著名的湄公河三角洲位於越南的南部,其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在湄公河三角洲內,面積為3.5萬平方公里。這南北兩部平原區域是越南人口最為密集、城市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南極分化嚴重阻礙發展

在越南發展的歷史中,北部的紅河三角洲與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相隔上千公里,但中間的國土連接僅僅只有狹長的通道,這使得無論商業或文化的交流都極為不便,因此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就存在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在二戰後,因國際關係複雜,各種利益相互制約,更是出現了南北各自發展,直到上世紀70年代越南戰爭後,實現了統一,最終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為何越南一直沒有發展強大

雖然經歷了統一戰爭,但國家的發展格式還是兩極發展,以各自的中心城市河內市和胡志明市為核心,這樣的結果導致無法完全消除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如果越南想要消除兩極分化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其北部地區與我國接壤然後融入我國北部灣經濟圈。

但以上的想法只是假設,越南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歷史上越南曾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如果現在再依附中國發展,他們也怕再次成為附屬國;還有一方面是他們和我國在南海島礁上還有領土、領海的紛爭,更是不想依附中國發展後受制於人。

因此,越南想發展又不想跟中國合作,但周邊國家都是自身難保,想通過這些國家來共同發展提高越南整體經濟水平,是比較困難的。


大國布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越南的領土如此狹長,原因如下:

第一,地形

越南反為什麼長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只有50公里?

主要還是地形原因。

越南的西部是長山山脈和老撾高原山地,只有東部才是平原。

越南的平原地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糧食種植,產量比中國還高。

因越南古代也是農耕民族,在他們看來只有平原才有意義,西部的山地沒有什麼價值。

所以,越南最終就形成了如此奇怪的狹長國土。

第二,歷史因素

越南自古就是中國的附庸,直到清末還自稱為中國的藩屬國。

法國攻打越南,越南國王跑到中國來求救。

玩過三國志10遊戲的都知道,那個年代越南北部就是中國的領土。

大概在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王朝陷入內亂,無力管轄越南。

於是,越南開始逐步獨立。

當時越南人都盤踞在越南北部,鄰居是強大的柬埔寨吳哥王朝。

吳哥王朝鼎盛時期,佔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國及老撾大部、越南及緬甸南部,是東南亞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

當時吳哥王朝過於強大,自稱有戰象20萬頭,越南根本惹不起,不敢南下。

直到13世紀吳哥王朝開始衰落,泰族人強大起來,並於1431年首次攻陷首都吳哥通。

由此,越南人才逐步趁火打劫,沿著平原南下。

15—16世紀,越南人征服了佔婆國(今越南中部)。

公元1689年,越南大軍正式開入今天的南越,設置了嘉定府(胡志明市),又設立了鎮邊營(邊和)和藩鎮營( 易定),駐兵鎮守,奪取了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

但即便如此,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棉人在平原不是越南的對手,但越南也難以在高棉人的故鄉柬埔寨立足。

越南人幾次翻越西部山脈入侵高棉都沒有成功,最終只能放棄。

最終,越南就形成了長蛇一樣的奇怪領土。

從軍事上來說,這種地形極為不利,很容易亡國。


薩沙


越南是世界上較為狹長的國家之一,南北長約1600km,東西最窄處僅50km,可謂是世界上最"苗條"的國家之一,不過與南美洲的智利相比,越南的"身材"還是"苗條"不夠啊!智利南北長達4300多km,跨越近40個緯度!看來"強中更有強手"哇!越南中北部曾長期為中國領土,在五代十國到宋初時正式脫離我國獨立建國,之後經過多個王朝不斷向南擴張,但歷代仍為我國的藩屬國。1970代中期南北統一後形成今天領土格局。



越南地處中南半島的東部,北接雲貴高原的南部,西北為撣邦高原的東部。中段為長達1000km之多的長山山脈(安南山脈),受地形的挾持,後來也成了與我國及老撾等國的界線。

越南約33萬平方千米,但卻劃了58個省!
越南政區及各行省名稱

智利為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4352km,東西最窄處僅約97km,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智利東部以安第斯山脈分界與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為鄰。




海闊天空218505852


越南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上的國家,而且與我國相鄰。翻開世界地圖不難發現,越南的國土十分狹長,南北兩端略寬,中間部分較窄,就像是“一根扁擔挑著兩頭”的形狀。有人說,這樣的國土在戰時很容易被攔腰斬斷,不利於防守。那麼,為什麼越南的領土會如此狹長領土呢?
(漢代13州之一的交州地區,包含越南)

首先是古代的遺留因素。眾所周知,現在的越南是由南、北兩端所組成的,而越南的中部、北部在歷史上又長期是中國古代王朝的領土。也就是在公元前2世紀末,西漢軍隊征服了越南中北部,並將其納入交州刺史部管轄。

此後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北部都是中國領土。由於中國古代王朝長期控制著越南中北部,而所控制的區域也是一條狹長的區域,所以在越南的南部、越南北部統一之後就演變為了一條更加狹長的國土。

其次,是中南半島上的環境因素 。越南自五代十國時期脫離中國,實現獨立以後,便開始一步步往南擴張領土。中南半島上的長山山脈使得越南軍隊無法向西擴張,只能拼命往沒有高山阻擋的南部進軍。

同時,由於古代泰國、古代柬埔寨以及老撾的存在,使得越南的生存空間受限。而古代的泰國、柬埔寨體量太大,實力有限的越南又吞不下。所以為了生存,越南人只能去消滅南部的佔婆、真臘等小國。因此,越南國土的形成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古代的歷史因素和中南半島上的地理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後的產物。


世界人文通史


對於我們的鄰國越南,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幾乎大部分都是該國扁擔狀的狹長領土。然而,越南的領土形狀並非一直如此,如此狹長的領土正是越南一步步擴張領土的軌跡。從公元10世紀到公元18世紀,越南人用八百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南半島的擴張神話。



南破占城

公元10世紀吳權正式開啟越南本土王朝,當時的越南疆域基本相當於唐朝靜海軍節度(安南都護府)使所轄的領地,也就是今天越南北部紅河流域地區,只相當於扁擔的一頭而已。


從公元11世紀開始,越南李朝在穩定與北宋關係的基礎上,遷都羅城(今天的河內城),戮力向南,將位於越南中部的占城國作為征伐目標,先後佔領了位於越南中部廣平與廣冶地區,將佔城勢力繼續向南壓制。到公元14世紀,越南陳朝在多次抵禦元朝且取得勝利的基礎上繼續向南進發,又陸續佔領今天廣南、廣義地區,基本消滅了占城王國的主要力量,將領土拓展到了今天越南的中南部地區。



圖/越南李朝



圖/東南亞形勢圖


殺入湄公河三角洲

公元15世紀初,越南經歷了短暫的北屬時期(明王朝統治)。1428年,越南當地豪強黎氏率領越南義軍驅逐明朝軍隊,再次實現獨立。隨後,黎朝皇帝率領20萬軍隊南征,徹底消滅了占城軍隊,越南勢力自此開始進入湄公河三角洲一帶,與當時統治這一地區與柬埔寨的真臘王朝接壤。


17世紀時,越南分裂為南北兩朝,南部的阮氏王朝佔領著今天的順化與廣南地區。阮氏為了與北方的鄭氏王朝分庭抗禮,在大力發展農業屯墾的基礎上繼續向南推進。1733年,真臘內部發生混亂,阮氏趁機佔領了美蔌(MyTho)、永隆(Vmh Long)。1757年,阮氏逼真臘國王獻茶榮(Tra Vinh)等地。至此,阮氏完成了南進的事業,佔領了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越南現在的疆域南部邊界。公元19世紀初,西山王朝統一越南,結束割據,今天的越南疆域基本定型。



圖/越南向湄公河三角洲的擴張


在越南歷史上雖然出現了多次王朝更迭與內亂,但是歷代越南統治下采取的“北抗南下”策略幾乎從未更改。最終,越南王室用八百餘年的時間完成了今日領土的擴張。



參考文獻:1. 餘富兆著,越南歷史,軍事誼文出版社,2001年


歷史研習社


越南本來的面貌沒有這麼長,如果越南沒有統一,或者越南吞併了柬埔寨老撾兩國,而建立印支聯邦的話,越南都不會是現在這樣狹長的國土。

在歷史上,越南的北部大多數時候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從漢朝到宋朝,越南的北部都處在中原王朝的實際管轄之下。明朝時中原王朝還在越南北部建立過交趾行省,不過後來放棄了。清朝時沒有直接管理越南,但是越南是清朝的附屬國。而清朝中後期越南向南吞併高棉國以後,越南現在的狹長形狀就奠定了。

越南的狹長形狀,其實主要還是因為越南以西的高山阻隔,不好翻越西邊的高山進行擴張,所以,越南的形狀,地形方面的因素佔據著主要位置。

不過,如果越南沒有統一的話,越南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狹長形狀。

二戰以後,越南從法國殖民者手中解脫出來。而緊接著,由於其他大國的介入,越南被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南邊是親西方的南越,北方是親東方的北越。雙方隔北緯17度線對峙了二十多年,這個時候,無論是北越還是南越,都不是狹長形的。1979年,北越統一南越,從此越南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狹長國家之一。

此外,越南曾經想建立印支聯邦,如果成功的話,越南也不可能是狹長的

清朝的時候,法國殖民者佔領了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地,組成了法國的印支殖民地。從此以後的幾十年,越老柬三國的命運是聯繫在一起的。二戰結束以後,越南也曾想聯同老撾等國再次組成印支聯邦,不過沒有成功。越南統一以後,野心膨脹,再次打算建立印支聯邦,並派兵打進了柬埔寨。只是在國際各國的干預下,越南的野心很快失敗。否則,如果越南成功的話,現在的中南半島還會出現一個龐大的國家,而越南也不不會像現在這樣的狹長。


蘇綻


其實越南在歷史上是有機會突破“狹長”的限制,變成東南亞一個既有漫長海岸線、又有戰略縱深的地區性大國的。可是,越南獨立的太晚,西方殖民帝國來得太快,歷史留給越南稱霸與擴張的時候真的不多——越南能將領土擴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已經非常難得了。

越南在歷史上長時間屬於中原王朝管轄。雖然從地圖上看,越南只有北部一邊地區屬於秦漢晉唐隋明諸朝管轄,但中原王朝沒有南下不是因為沒有實力,而是因為沒有興趣。連兩廣地區對中原王朝的價值已經非常有限,更何況更向南的越南了,所以漢馬援在平定“二徵起義”之後立下銅柱,以示漢之極境,意思就是再南邊的地盤不想再要了。

唐宋之後,越南逐漸獨立。越南也是個擴張力很強的國家,一獨立就開始向再擴張,並奪取了南方佔婆國的一些土地。只是,明朝前期,越南又被明朝佔領,所以擴張的勢頭被打壓了下來。明朝沒有佔領越南多久,很快越南再次獨立,這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擴張運動。

北方是強大的明朝,西邊有長山山脈,東邊是大海,越南人自然先向南邊擴張,這就一直打到湄公河。在阮朝明命帝統治時期,越南人基本平定了當今老撾、柬埔寨兩地,後來雖然有所退讓,但越南國力與野心未減。只是……法國人來了。以上三國最終統一,但卻不叫越南,而叫印度支那。之後三國獨立,越南也就保持了這一狹長的國土了。


切割地球


越南國土的形成,是比較偶然的。而且,和明朝有莫大的關係。

我們知道,1407年,明軍征服越南。這個時候,地圖上就沒有越南這個政權了。我們今天下意識覺得雲南從來是我國一個省,越南是南方的鄰國;對明朝來說,其實都是新徵服的地區。雲南以前有大理國,歷史還比較悠久;越南十世紀,利用五代十國混戰時期,才正式獨立出來。從歷史的角度來講,似乎越南更有更能成為大明的一個省。

有些事情,反而是比較陰差陽錯了。

明王朝認為雲南戰略價值更大,所以重點經營了雲南;認為越南戰略價值比較小,在經營了20年之後,認為成本過高,就主動撤軍了。為什麼呢?大體上,這和明初的大戰略有關。雲南不僅是元朝在西南的重鎮,而且扼守內陸要衝——對於遏止北元、蒙古勢力來說,有著相當的意義。再加上那裡的銀礦,價值不言而喻。越南北部雖然有肥沃的河谷,但也就如此了。

明對越南北部的統治,給越南帶來了許多先進的文化與技術,以及相當掌握這些文化與技術的人口。這樣一來,明軍後撤以後,越政權的實力反而大大加強了。這就好比一個超級大國來駐紮了一段時間又走了,留下許多戰略物資。這樣一來,越政權就將槍口指向了自己的世仇,佔婆——也就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占城。

本來越政權和佔婆勢均力敵,但是得到明軍技術人力加持以後,越政權就取得了明顯的優勢,於是就南下滅了占城。並且,開始了漫長的同化占城的過程。

占城處在南海和印度洋交流的要衝,文化上受到印度影響很大,13世紀以前,也主要信仰婆羅門教。越南北部,剛才說了,傳統上是中華帝國的南方邊陲,所以受到漢文化影響很大。最直接的區別,越南北部主要是漢傳佛教,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占城也即今天越南南部,其實是南傳佛教。

因此,越南正好利用明朝的人丁、文化,來教化占城原有的住民。但總體上說,南北的差異還是很大,因為歷史上多次出現南北對峙——從鄭阮紛爭,到冷戰背景下的南越北越。南北雙方的對立性還是很強。


在野武將


從歷史的角度看,現在越南的領土,在古代分成三個部分。見圖:

(注:這張圖三分越南為北圻、中圻、南圻,是法國佔領越南後分出來的,但亦有其歷史原因,為簡化稱呼,本文借用這個劃分法。)

第一個部分是北圻,也就是中北越。北圻是中華文明的輻射區,古時被中國人稱安南、交趾,那裡誕生的政權自稱大瞿越、大越。大致上,這個部分曾是中原王朝或者中國南方王朝的勢力延伸和南極,再南即使短暫佔領,也很難直接統治。越南後來也通過幾次戰爭獨立了,但還隸屬於朝貢系統,是個漢化的政權。

北圻北邊、西邊都是大山,東邊是大海。南邊也有個不那麼大的大山,叫橫山山脈。橫山山脈以南,是中圻。

中圻在古代是另一個國家,叫佔婆。佔婆是個印度化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占人,和馬來人關係較近,語言相似,曾經主要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現在有很多人改信了伊斯蘭教。歷史上,佔婆和南北的政權都交戰不斷,曾隔著越南向中國朝貢。中國名義上是越南和佔婆的爹,但基本上很難真的管,他們打架也通常是罵大兒子越南欺負小兒子佔婆,偶爾會幫著小兒子打一下大兒子,但實在是天高皇帝遠,管起來力不從心。

中圻正西都是高山,東部都是大海。西南有一大塊地方叫中央高地,或者叫中部高原、西原。從中央高地往下,就是南圻。

南圻基本上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這裡地勢極平,土地肥沃,水資源充沛。在歷史上,湄公河下游是高棉人的地盤,他們在此建立了扶南、真臘、高棉等強權,也是印度化的國家,和佔婆文化相似,但人種不同,語言差別也大。

我們再看下越南的地形:

其實從圖上看得出,真正狹長的是中間這一段。上面說了,越南歷史上的原始領土,就是最北邊那一塊。這塊狹長的領土是怎麼獲得的呢?

我們得說說越南的征戰史。

現在的越南,就是北圻的漢化政權兼併了下面的中圻和南圻,才確定的領土。怎麼兼併?充話費充得多送的嗎?當然是靠戰爭。

在古代,戰爭的後勤非常難做,交通也是個大問題。所以,如果有大山相隔,持久的戰爭就不是很好打。

看地圖,北圻的越南,要打得往哪邊打?越過北邊和西邊的大山,打中國和老撾?確實也都有過,但不好打,打了也守不住。東邊都是海,也沒法打。

那就只能往南打佔婆。

南圻的高棉,強盛的時候是東南西北都打。但要往越南打,最好的路線是走湄公河三角洲,沿著海岸線水陸並進打佔婆。

倒黴的佔婆,北邊得扛著越南打,南邊得防著高棉,自己領土上最肥沃的也就是沿海那狹長一條。但佔婆是久戰之國,出國好幾位英雄國王。往北,他們打下過越南的首都昇龍皇城;往西南,佔領過高棉的首都吳哥。但歸根結底,還是他們自己的首都被攻下的次數更多。至今,吳哥的巴戎寺上還有佔婆雄主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或稱婆克朗加萊)帶兵佔領吳哥的浮雕:

但是這三分天下,佔婆的實力還是最弱。自公元10世紀越南吳朝完成獨立以來,向南征服變成了國策,即使改朝換代都不曾動搖,於是對佔婆開始了鯨吞蠶食;高棉和佔婆征戰不斷,結果成了一個拉鋸戰,消耗了兩國國力,被北邊的越南佔了便宜。終於在15世紀,佔婆被越南徹底消滅征服。隨後的3個世紀裡,越南又緩慢的向湄公河三角洲進發,最終趁著柬埔寨的衰弱,佔領了這片地區。

如果歷史繼續如此發展,越南從南邊越過禁錮著他們的山脈,沿著湄公河一路往北打進柬埔寨、老撾,也或未可知。但歷史沒有如果,歐洲人來了。

自法國人征服越南之後,這個國家的現代疆域就定了型。

所以說,越南“一直沒有發展壯大”是個偽命題,他們一直在向南征服,擴大著“小中華”的疆域和影響力。

我們來看看10世紀到18世紀這近900年的征服歷程:

這些領土可沒一塊是充話費送的。


花落成蝕


越南是中國在南方的鄰國,可以說是熟悉的陌生人,相信大家在看世界地圖的時候總是看到越南的版圖,為什麼那麼狹長?越南南北長1600公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歷史因素

越南之所以版圖狹長,和它的歷史是分不開的。

越南歷史也很悠久,他們最早的前身是百越的其中一個——雒越!

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被滅亡的蜀國王室逃到紅河三角洲之後,征服了西甌、雒越等部落聯盟,建立了甌雒國。

隨後秦始皇南征百越,佔領了嶺南地區,西南部便與甌雒國相連接。

秦朝滅亡之後趙佗在嶺南自立為王,建立所謂的南越國。

漢朝滅南越國,並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越南向南部逐漸延伸。

隨後越南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發展,領土不斷向南延伸,最後在丁朝、前黎朝時南部與占城接壤。

可以說越南歷史因素佔有主要原因,後李朝北征宋國,南討占城,就開始變長了。

再歷經陳朝、黎朝的擴張;

接著到阮朝,因為阮主避西山軍而南逃,

從順化一路向南逃進大海,越南也就變得這麼長了,越南也逐漸行成狹長的國土。

二:地形原因

越南的國土範圍都是沿著南中國海,不斷向南延伸,其實能行成這樣狹長的國土面積,除了歷史原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和地形有關。



長山山脈直接阻擋越南向西擴張,南北方向卻可以長驅直入,所以越南為了擴張領土,只能不斷向南延伸,最後將南部信仰伊斯蘭教、印度教的佔婆、真臘等國給滅掉,並從紅河三角洲擴張到了湄公河三角洲。

再加上無力吞併泰國,最後也只能成為一個南北狹長的版圖。


現如今越南西部邊界也是以狹長的長山山脈和老撾高原山地為界限,正是這種地形的影響,也間接導致了越南國土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