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哪一句話形容母愛的偉大?

長沫xu


媽媽是在52年參加工作的,就在離家不遠的針織廠上班。那時候媽媽要抱著妹妹,拉著我的手去上班。先把我送到街道辦的幼兒園,然後把妹妹送到工廠的託兒所。每天中午,媽媽要趕回家,為上學的大哥和二哥準備中午飯。記憶中,爸爸都是天不亮就走了,天黑以後才到家。下班回家,媽媽在做飯的同時,要督促兩個哥哥寫作業,我就在哥哥旁邊亂寫亂畫,用的都是哥哥用過的練習本的反面。那時候都是用的泛黃的便宜的草紙,甚至有壓在紙裡的草莖。妹妹哭了,老大啊,看看你妹妹,把她抱起來,孩子餓了,做好飯我給她餵奶。天黑了,爸爸下班回來了,媽媽把飯菜端上桌,一家子吃飯。媽媽是一邊給妹妹餵奶,一邊吃飯的。吃完飯是洗刷收拾。然後外屋放個大木盆,兌好冷熱水,一個一個洗澡,大哥負責倒水和換水。裡屋一溜大炕,不是東北的火炕,是爸爸用磚跺和條橙上面鋪木板的大床,鋪上一寸多厚很密實的稻草簾子,然後再鋪上炕被,上面鋪床單,睡覺時再鋪褥子,褥單。夏天鋪涼蓆,不是竹子的,是麥秸編的。齊刷刷一排枕頭,上面有媽媽繡的花,有的花骨朵還是鼓的,枕巾就是提花毛巾,一人一個,花色不同,不會錯的。這枕巾上面是每人一個的被單和褲衩。洗完澡,我們一個個光著屁股進裡屋換上褲衩,躺在自己的位置上。媽媽要把脫下的衣服一件件的在搓板上搓洗,這時候我們都睡著了。當我憋尿醒來的時候,媽媽還在燈下捺鞋底。有的時候天熱,媽媽會拿著大蒲扇給我們扇涼。從我記事起,媽媽就沒有閒著的時候。那是58年,我出疹子了,高燒不退,又把妹妹著上了。託兒所幼兒園不收了,有傳染的。沒有辦法,媽媽辭職了,幹了六年多的工作沒有了,媽媽成了全職家庭婦女。媽媽說家裡就靠你爸爸一個人掙錢了,以後不能給你們像原來一樣買好吃的了,你們要聽話啊。媽媽是個勤儉持家的人,過日子精打細算,無論多難,從來沒有借過錢。她攬了外活,縫製七分一打的草帽頭,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夠縫二十打,240個,掙一塊四毛錢。媽媽兩手食指都已經彎了,青筋暴露在瘦骨嶙峋的手上。記得,65年,學校組織學農勞動,一個星期。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離開媽媽。記得回來的時候,媽媽領著妹妹和弟弟(59年出生的老兄弟)到學校接我,一週沒見,媽媽更瘦了,鼻子一酸,我哭了,不停的說,媽媽您怎麼這麼瘦,媽媽您哪裡不舒服。媽媽給我擦眼淚說,媽媽挺好的,乖三啊,你這是想媽了。走,媽今天給你做好吃的。記得68年,爸爸的姐姐在本溪病了,爸爸很為難,家裡老小要吃飯啊,不上班沒有工資,是計件工資。媽媽說我去看這沒見過面的大姑姐吧。媽媽準備好天津特產,風塵僕僕的從天津坐火車到了瀋陽,又轉乘去本溪的火車,她拿著信封找到了姑媽的家,沒見過面的兄弟媳婦和大姑一家歡聲笑語,姑媽的病好了很多。當媽媽拿出一家七口人的合影,大姑媽哽咽著,高興啊!我兄弟有這麼好的媳婦和孩子,都是託您的福啊!媽媽高興的對姑媽說,好日子,就要到了,老大老二今年一個高中畢業,一個初中畢業,今年都要分配,等您養好病,您兄弟來接您到天津團聚呢。三年後的1971年,我和大哥已經工作了,二哥在郊區下鄉。爸爸北上本溪,把姑媽接到天津,住了三個月。媽媽是家裡的頂樑柱,您吃苦耐勞,無怨無悔為了家,為了我們,早早的走了。那是1997年的春天,您得了肺心病,最後是肺腦,當您醒來的時候,說了兩個字,回家。救護車送到家時,媽媽已經昏迷,雖然掛在吊瓶,輸著氧氣,已經無能為力了。那天全家人都到齊了,都守在您的身邊。轉天早晨八點鐘,您醒了,明亮的眼睛看著我們,顫抖手拂著頭髮,媳婦們忙著用熱毛巾給媽媽擦臉,大嫂和妹妹把媽媽將起抱著媽媽,妹妹給媽媽梳頭。媽媽笑了,伸出右手,與所有她的子孫握手,然後閉上了眼睛。媽媽太累了,讓她安靜的睡一會。媽媽永遠的睡去了......。


哈哈95128931


提到母親!都知道的!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全世界的母親,都是那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都是一樣的!🙏🙏🙏❤️❤️❤️

用一句話說嘛就是(孩子,你好好幹,不管碰到什麼樣的難處,媽媽永遠都會站在你這邊,做你堅強的後盾!)當然!必須是正當的,陽光的,積極向上的,求進步的事啦!😃😃😃

記得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是暑假後的一天!我放學回家,太陽還比較高。看到奶奶站在鍋臺邊,手裡拿著大半碗水。媽媽坐在燒火門前,半倒在牆邊,進門就聞到酒味。我知道今天媽媽出禮,定是喝多了!😃奶奶告訴我說(大孫女哎,你媽今天又喝醉了😃)我知道,我媽這個人,女人身,男人性格!太豪爽!上了桌子,理路多!她常說(人家敬我,我不好意思推辭,更不好意思不回)就這樣一來一去,很容易喝多的!我想一定會有朋友理解這事吧!😃😃😃可是媽媽哪裡承認自己喝多了啊!她說(我才沒醉,別聽你奶說。告訴閨女一個禮,你奶倒水給我喝,一喝,盡是冷水,媽媽能不能喝冷水啊?哼!)奶奶笑著說(奶奶想讓她喝冷水能醒酒的!)😃堅決不喝冷水!歇會就好的!閨女來,放學了啊!到媽跟前來,媽媽伸出手示意我過去,一直站在門口的我跑到媽媽面前,媽媽拉著我的手說(閨女,還有一年就考高中了!要認真,用心啊!你好好學,最好考上衛校,那可要把媽嘴巴笑歪了呢!媽媽就是借,偷都要供女兒上學!)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裡!!!真不是滋味!因為當時我的成績考衛校,根本不太可能!後來結果還是沒能如媽媽的願!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愧疚的很呢!😩😩😩

養兒方知報娘恩!如今的我,只能盡我的力量去孝敬父母!多陪伴!希望他們身體棒棒的!那就很幸福了!俗話說得好,有媽媽的地方,就是最快樂的!😃😃😃🙏🙏🙏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我當然也不例外!這份心再用在下一代身上!就這麼輪下去!🙏🙏🙏❤️❤️❤️





一心向你AN


“孩子,你若安好一切都是晴天”、“媽媽不愛吃魚肉,魚肉給娃吃吧,媽媽愛吃魚刺”……形容母愛偉大的詩句,詞語,話題太多太多,每每想起白髮蒼蒼的媽媽,遠在他鄉不能回家的一個不孝兒的眼淚總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是母親用陽光般溫暖的懷抱為新生兒編織出一個愛的襁褓,是母親用水一般柔情的臂彎,為孩子構造出一個避風的港灣。母愛——是自古以來任何事物都永遠無法超越的愛。

記得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媽媽沒有工作,靠給人家打零工賺點零花錢,我和哥哥還要上學,家裡全靠父親一點微薄的工資撐著,每當農村逢集市的時候,我和哥哥就偷偷的纏著媽媽要肉吃,每次媽媽都是用她可憐的打零工掙得可憐的錢給我和哥哥買點肉吃,雖然不多,但在那種情況下,已經很好了。每當看到我和哥哥狼吞虎嚥的樣子,媽媽在一旁總是露出疼愛的笑容。每次我們問媽媽為啥不吃,媽媽總是說:“媽媽不愛吃,你們吃吧,吃了好長身體”。那時候幼小的心靈總是存著一個疑問:媽媽為什麼不愛吃肉?難道大人都不愛吃肉嗎?

時光荏苒,如今我已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每跟妻子談起,心中總在滴血。媽媽用這善意的謊言“騙”了我和哥哥多少年。如今我們都已長大成人,可您卻老了。本該是我們盡孝心的時候,卻因為工作原因遠走異國他鄉。我們小的時候,是您用母親的溫情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生病的時候,是您用無私的愛陪伴著我們,直到痊癒。我們上學的時候,是你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替我們擋風遮雨,可現在您老了,又有誰來陪伴您們呢?

媽媽,兒子對不起您!媽媽,您多保重身體!媽媽……


踏雪無痕7654381


一一一一千里之遙念母親一一一

明天母親節就到了,又想起了我年事己高直奔九十的母親了。

我的母親身子骨非常好,儘管年老,可聽力視力都很好,她時常打電話給我們,總是先問自己兒媳的身體狀況,我老是說她一切都好,母親總是電話裡再三叮囑我,平時多叫休息別幹活,要照顧好。

母親這些舉動,還要回憶到六年前那次回老家的一個情景說起。

那一年,我們離開了正在化療的醫院,回到內地幾個地方旅遊了一階段,後來又回到老家住了些日子,有一天妻子給母親蒸饃饃。家鄉人蒸饃饃時,要把發酵的一大團面放在案板上用氣力反覆揉,這個過程妻子的腰部疼痛迫使彎著身驅。母親看到妻子腰伸不直,便問我咋回事?我順便說腰椎間盤有點不舒服,可能累了,歇會就好了,母親信以為真了。

也就是從那次離開老家以後,母親每月打一次電話,先詢問妻子身體的狀況。

可母親那裡知道那次見面,竟是她們婆媳之間最後的一次見面。那次分別,競是人生永遠的離別。

當時妻子的病情己轉化到了晚期。

時至今日,六年了,我仍然還給母親瞞著實情,母親給我打電話也照例叮嚀著那些重複不變的“叮嚀”。

這個“謊”等將來有一天,母親要辭別我們臨走時再”圓”吧!

愛妻離我快四年了,母親打電話六年了。

我們的身邊不知還有多少兒女們編織著動聽的謊言瞞著自已糊塗的父母親?

我們的身邊更不知還有多少糊塗的父母親被自己兒女編織的優美謊言矇蔽著。

母親的偉大,是把終生的愛無私無保留的徹底給了兒女們,願為兒女們耗盡自已身體最後一滴血而不求回報。這就是一個偉大母親的高貴之處!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孝道世代相傳。

為了不給老人精神造成刺激,不影響老人的正常晚年生活,願“千里報喜不報憂”的傳統美德永遠傳下去。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了,又想起了千里之遙的母親了!








風雨人生3293


女性本柔弱,做母意則剛,為了兒女什麼都可以犧牲,甚至保貫的生命。在母親節來臨之際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尤其是看了華為總裁回憶母親的文章,深受感動,熱淚盈眶。我家也和任總有相似之處。全家八口人,靠父文親一人工作,每天艱難度日。三年困難時期,吃甜菜絲,甜菜櫻和苞米麵混合的窩窩頭,還有柳蒿芽,豆腐渣,豆並,澱粉之類。當時大哥上大學患了大葉性肺炎,在家休學,母親儘量想辦法給哥吃點好的,苞米麵純粥就是好的了。母親四處借錢,為我們張羅學費,培養我們讀書。母親是大家閨秀,即識字又會寫字,借誰的錢和物記本上,及時還上,交我們要有誠信。我因六二六二次分配,從大醫院下到基層鎮醫院,每天固定中午是小米飯,一不小心就嗆。晚上雷打不動是大揸子粥,鹹菜,高溫肉。我們姑娘們不敢吃肉都給打更的更夫。母親就給我做炒麵,每次回家都給我帶點,怕女兒吃不著細糧。因思念家人,坐火車又沒錢,母親在我走的時候,又給我借錢。當時火車票才貳元,每次回家母親都犯難。但為見女兒,從不提及。上學交學費總是最後一個,這些困難都被母親一個個克服了。生活總是拉饑荒,但母親總是樂觀的對待。由於長期操勞母親身體不好,就叫我學醫。我想當老師不情願,但上衛校免費,提供助學金。我也懂事就隨了父母的願。由於母親的操持,大哥順利大學畢業,我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用白求恩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多年照顧母親的健康。我雖不是醫生,但心臟雜音,肺部羅音也能聽診,而且母親非常信我。母親活了八十三歲,院裡鄰里關係非常好,願意幫助別人。八十歲時我回家時,她還認真做保健操,一一點不受我影響,這種耐力我是做不到的。

母親艱難時勤儉,生活好及時享受生活。我上北京出差,給她買了黃色配紅花的布料。她馬上去服裝店做了件圓領上衣穿給我看,讓女兒高興。母親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感染了我。至今受用。祝天堂的母親安好,祝全天下的母親安康快樂。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妻子對丈夫說:為了孩子,離婚吧!

丈夫:好。



為了籌錢給妹妹治病,11歲女孩輟學陪母親賣辣椒油!


導讀:按說小孩都應該在學校上學受教育,但是今天的新聞裡就有這樣一個家庭,孩子輟學,配這母親賣辣椒油。到底怎麼回事?我跟大家一起去觀看細節。

新聞

據瞭解,6月11日,在山東濟南某醫院的一個路口,下班的人寥寥無幾,但是路邊卻又一位母親和11歲的女孩在賣辣椒油。

這位母親叫李美英,攤位邊還立著一塊公告牌,上面大致意思是11歲女兒陪母親賣辣椒油是因為自己的小女兒治病,據母親說:老大是矮小症,11歲了就跟6、7歲一樣,孩子也每個住的地方,在外面流浪,肚子裡還長個腫瘤,更可憐,也沒有上學。

還有個2歲的妹妹妹妹,2歲的時候得了1型糖尿病,現在在省立醫院住院,現在病情正厲害著。為了湊醫藥費,孩子交給別人看著。

據瞭解

小女兒光治病就花掉了40萬,大女兒也因為和母親東奔西跑沒能上學。李美英為給孩子借錢治病,借遍了親屬好友,有因為家庭矛盾和老公離婚了。

視頻記者採訪

記者:你喜歡上學嗎?

大女兒:喜歡。

記者:那為什麼現在沒上學呢?

大女兒:因為我妹妹有病,家庭條件不行,要先給我妹妹看病。

母親:光治病都治不起了,我連書本都給孩子買不起了。穿的衣服都是人家給買的。

據悉:辣椒油是母親李美英在老家手工自制的,現在她只能靠抽空賣辣椒油掙錢了。不少市民知道後紛紛購買辣椒油奉獻愛心。

對於李美英,她哽咽著說道:“現在就希望有人能買咱一瓶辣椒油,咱能賣辣椒油給孩子買個針頭,能打上胰島素”。

記者:你今後有什麼打算嗎?

李美英:沒什麼打算,再難也得走下去!

採訪的視頻裡,這位堅強的母親數次哽咽和哭泣。

個人看法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陷入了深思。人到底為什麼賺錢?或許,有一部分是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做儲備金吧。萬一有一天,自己和上述新聞裡的母親一樣陷入了困難。

11歲的孩子也應跟隨母親東奔西跑的沒上成學,本該上學的年紀,早早的背上了生活的壓力。為這位堅強的母親點贊,也為母親不服輸的性格感動,這可能就是母愛的力量吧。

溫馨提示:本文原創,禁止抄襲,文章新聞和圖片信息都來自社會網絡公佈,如侵權請聯繫本人更改或刪除,謝謝!


悅享新社會


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可以形容母愛的偉大。他說:母愛,是一團巨大的火焰。它會在最寒冷的時節讓人感到最無私的溫暖。

而在實際中,母愛,確實是如同一團巨大的火焰,它不僅會在最寒冷的時節讓人感到最無私的溫暖,還會使人在這種溫暖中體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而更加堅定進取的信心。

母愛,是表現於多方面的。它時常表現於對子女的呵護上,表現於對子女的關照上,表現於對子的希望上,表現於對子女的期盼上。

在許多細微之處,也時常有母愛的閃現。那儘管讓人體察不到那巨大的火焰的氣勢,但對子女來說,其溫暖同樣會刻骨銘心。

近日,我從網上看到一組董卿雨中送孩子上學的照片,那就讓我看到了這種母愛。那照片所記錄的是,在雨中,董卿打著雨傘,於路邊等候著她那就要放學的孩子。她是素顏出現的。她這會兒完全沒有了電視屏幕上的耀人的光豔,而是一臉的倦意,憔悴得與周邊的普通同齡婦女幾乎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她顯得很老了,著實是一個過了40歲的女人了。她不僅沒有了電視屏幕上的那種光豔,也遠離了青春的風采。褪去濃妝的她毫無姿色可言。但有一點,我卻是第一次感到,她和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女人一樣,具有任何化妝師都化不出的母愛。這種母愛在她的這種憔悴中更充分地得到了顯現。

她在雨中打著傘等候著就要放學的孩子。這一點,也與這個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她是怕她的孩子一個人放了學往家走不安全,她要陪伴著他守護著他,在他過馬路時為他攔擋那些橫衝直撞的車輛,何況這會兒正下著雨呢!她要為他撐著傘,以避免雨水澆倒他弱小的身上。如果任從雨水淋頭,他會著涼的會生病的,那怎麼成?那得讓她這個做母親的急壞了的。她不能讓他被雨水澆淋。她要為他撐著傘,從這校門口一直走到家。

這就是母親!這就是和這個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的母親!這就是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任其佔用的母親!這就是自己再苦再難也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母親!

這種母親之愛,是天性,也是這天底下所有的母親所共有的。天底下所有的母親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方面都是一樣的。而董卿在這雨中,在一臉的憔悴中,也把這種愛表現出來了。這讓我突然間也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這個天底下最普通的母親,她不具備董卿那樣的碩士學位,也未曾有過董卿頭上所具有的光環。董卿是央視十佳女主持人,董卿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我的母親卻只是個沒有任何公職的家庭婦女。董卿能說出:生活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糟,無論好的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人面對脆弱的能力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我的母親說不出這種富於邏輯性的話,她沒有董卿這樣的將人生際遇上升到理論高度的見解。但她在我的心目中是偉大的。她的偉大在於她不計任何個人得失地把我們七個兄弟姐妹養大。她本來是有公職的,但她為了更能一心一意地撫養我們,辭去了公職;她本來是有機會在文化上深造的,她的家族往上數,有不少人都是舉人都是政府官員。但她為了我們能安安穩穩地長大,放棄了去那種深造,心甘情願地在家中為我們操持一日三餐。那個時候,我常對她說的一句話,就是:媽,我餓了。而這個時候,她會極迅速地下廚為我做出我愛吃的食品。她就是從這種細微之處,顯現出對她的孩子的愛。那個時候,父親的工資收入很少,家裡貧困至極。許多個深夜,我醒來時,都常見她還在燈下為我們這些孩子縫補衣裳。她的腰就是在這種過程中日漸彎曲的。我每每想到這一幕,就難抑淚水的湧流。

母親的愛,對於孩子,真的是寒冷中的一團巨大的火焰。它使我們感受到的溫暖,是其它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母親的愛也是極具忘我的犧牲精神的,也是極具超常的獻身精神的。母親的愛也不會受到任何汙染。母親的愛對於孩子,就是上帝的愛。

我真的愛我的母親。我也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像我一樣的孩子愛他們的母親。因為這天底下,沒有母親的愛,所有孩子的心靈都有可能會變成一片荒涼而難有快樂。


夢野豔齊


有這樣一個故事,聽起來近乎可笑,卻也令人難以忘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農村姑娘,去省城上大學,暑假回家探望母親,穿了一雙漂亮的涼鞋。看著那十個腳趾都亮在外面,又沒有後跟的“洋鞋子”,素未出過遠門,甚至很少進城的鄉下母親,內心很難平靜——暗想孩子在城裡唸書真可憐呀,鞋都爛成這樣了,腳有多冷呢!

夜深了,山村裡萬籟俱寂,年邁的母親,依舊在油燈下操勞。拿出珍藏的布料,又剪又縫,熬到天亮,總算把女兒那雙露腳趾,腳後跟的“爛鞋”補好了。

天亮了,女兒揉著惺忪的睡眼,看到自己面目皆非的涼鞋,苦笑不得,又感動至極!撲上去,緊緊的報著親愛的老母,淚水簌簌而下……

可憐天下慈母心啊!


溫馨古塬


母愛沒有更多的詞彙可以精準的描述,只有一則故事和一句古言,細細體會。

從前有一個母親帶著孩子,從小對孩子百般呵護,無論要什麼母親都予以。有一天孩子從外面聽說到母親的心可以聆聽世間最美的事,孩子回家後就向母親索取。母親毅然取出心來,將血淋淋的心交給孩子,孩子高高興興的跑出門,不曾甚想,摔了一跤,心重重的摔在地上,然而心發出來的第一個聲音便是:孩子你摔疼了沒有。

孝順父母應在當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無垠的764


“哎!孩子讓這病移給媽媽生吧”

這是我懂事時候起,一有患病,母常吐愛憐的一句話。今年母(92歲)臥床不起,我嘆聲:媽,讓這病移給兒子生好了。她馬上塞住不讓我往下說。(接著她還說了很多驅晦咒語和安慰話)。(省略)

這事千真萬確,絕對不是生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