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一個老同志在領導辦公室當場發飆,然後摔領導門而去,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怎麼做?

青澀的團媽


題中的關鍵詞是老同志、領導、發飆、摔門。單看這幾個詞,似乎第一感覺是老同志倚老賣老,態度不端正,然而如果我是領導,我會先冷靜下來,然後想想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老同志是因為什麼發飆而摔門。是因個人原因導致的訴求無法滿足還是公事沒談攏?找到原因我才可以客觀判斷他的行為。

1. 從老同事的角度來說,也許他是性格使然,也許是真有有恃無恐的因素,也許是因為某個他長期反映的問題得不到重視和解決,積怨之下才爆發。因此要找到這種行為出現的根源,分別採取不同的辦法。

2. 如果是員工個性的問題,我會在事後找機會與他談話。雖說本性難移,但也會提出中肯的建議,先表揚其這麼多年的兢兢業業以及做出的貢獻,再轉移話題說,如果能夠將脾氣秉性再調整一下,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3. 如果是有恃無恐,倚老賣老,仗著自己資歷深就目中無人,我也會就事論事直言不諱。畢竟工作場合還是要有工作的姿態,那種無故發脾氣,將辦公室當作自己家隨意撒氣的行為堅決不能容忍。哪怕業績再好,工作能力再強,這種有損公司形象影響公司氛圍的人都不能姑息。

4. 如果是因為某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和反饋,導致員工忍無可忍,那麼我會在事後詳細瞭解根源,弄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解決不了,為什麼無人理會,員工的積怨點在哪裡。將事情客觀地分析和處理,理性地解決,才會避免火上澆油,激化矛盾。

第二: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我會採取客觀的態度來面對。

1. 不可否認,每個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面對不同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不會完全一致。對此只要理解就好,只要他不是有恃無恐倚老賣老,以此表達無理的要求就好。

2. 拿我自己為例,有時候就很平和,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就會偶爾無意識地情緒化,突然煩躁。雖然沒有像題中老員工表現得那麼激烈,但自己也知道有時候的表現會比較衝動。這需要個人自我反省和調整。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事情,比方說當時沒有別人在場,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可以不去理會。

3. 如果員工平時脾氣一直都很好,只有這次突然出現這種行為,我會在時候找個合適時機問問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比方說家中遇到事情或者個人身體不舒服等。關鍵就在於就事論事,心胸要寬,不要覺得老員工摔自己的門就是讓自己損失了面子,而要找到原因理性解決。

第三:面對被摔門,面子上會有一些過不去,但也會反思並避免出現類似情況。

1. 有時候遇到這種問題,作為領導,當時心裡肯定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但既然是領導,就應該有一定的格局和心胸,而不能睚眥必報,過後給人穿小鞋。

2. 都說吾日三省吾身,那麼作為領導也不例外。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從員工的態度中發現端倪,才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對應措施。而不是隻看員工態度不好就大發雷霆甚至打擊報復——就算這個員工因此被排擠,但也不代表以後不會出現下一個類似的員工。

總之,面對老員工的摔門離去這一表面現象,可以挖掘出很多內涵和值得深思的內容。作為領導要高瞻遠矚,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理性面對這種問題。

對此您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交流。

我是琦亭,愛生活的自律者,職場習慣養成達人。歡迎關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