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帝儒學功底深厚,又簡樸愛民,勤於政事,為什麼被人稱為昏君?

尋根拜祖


“仁政”一直是皇權社會努力提倡的一種政治圖景。古代皇權社會有一個最好的政治版圖,就是“堯舜之道”。“堯舜之道”也就是實施“仁政”“德政”。如果哪個皇帝致力於實施“仁政”,他肯定會在歷史上留下很好的名聲,受到千古頌揚。

(劉奭劇照)

可是,漢元帝劉奭是漢朝最積極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為什麼卻並沒有受到頌揚,反而被歷史評價為“昏君”呢?

劉奭努力想實施“仁政”的思想,在他當太子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的。當時他的父親漢宣帝在位的時候,對大臣們非常嚴厲。有些大臣僅僅犯了一點小錯,漢宣帝就用嚴厲的手段處罰大臣。當時作為太子的劉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說,他認為他父親刑罰太過嚴厲,應該重用儒生。劉奭說“用儒生”,意思是應該實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劉奭在當了皇帝以後,也是按照這一種“仁政”的思想來實施統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對大臣也很寬容,對老百姓更是提倡休養生息。可是他的統治卻相當失敗,他所在的時期,成為西漢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他在位時期產生的混亂圖景,一直延續到西漢末年,此後再也沒有復興過。

那麼,漢元帝實施“仁政”,實施“王道”,為什麼還會造成亂世呢?

關於這個問題。當時他在勸他父親漢宣帝實施“仁政”的時候,他父親就已經嚴厲批評他了。他父親說,你懂什麼,咱們漢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結合。周朝初年的那種“德政”,是不適合當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們的話怎麼能信?

不僅批評劉奭,他還嘆氣說:“亂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親的話一語中的,果然劉奭成為漢家禍亂的肇始。

(漢宣帝劇照)

漢宣帝在這裡,已經指出了劉奭將來可能犯的錯誤,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沒辦法確保統治的。

那麼,漢元帝按照王朝社會提倡的那樣實施“仁政”,為什麼卻不能確保統治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把漢元帝當皇帝以後的一些所作所為,瞭解一下。

漢宣帝去世前,按照漢朝皇帝傳統的做法,給漢元帝配備了三個輔政大臣: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漢元帝上臺後,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師傅蕭望之組閣,招羅一幫儒生,進行改革。但是,由於人事變動,招致“首輔”史高不滿。於是史高聯合宦官弘恭、石顯等人陷害蕭望之。

蕭望之為了讓改革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多次勸諫漢元帝不要寵幸宦官,要把權力還給朝廷。但是,漢元帝卻認為,宦官無家無室,他們沒有私心雜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當蕭望之多次勸諫無效,又被宦官多次構陷後,灰心喪氣的他,毅然自殺。

蕭望之是漢元帝的師傅,漢元帝對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殺後,漢元帝很傷心。他斥責弘恭、石顯等人手段太過毒辣。不過,他也就是斥責了他們一下,讓他們“免冠謝”,並沒有嚴厲處置他們。

接著,漢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於漢元帝太過仁慈,因此,當時整個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勢力。這三股勢力再也沒有考慮國計民生,而是互相構陷,互相傾軋。大家輪番上陣,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沒有權力的,就是漢元帝本人。

(蕭望之劇照)

以上就是漢元帝實施“仁政”的結果。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純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會行不通,是因為王朝社會本身就是一種集權社會。這種集權的核心,就是要保證皇帝擁有獨一無二的權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擁有這些權力都不行。而且朝廷裡面實行民主,大家討論著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實現極權,必須要“恩威並施”。通過所謂的“恩威並施”,讓大臣們怕你同時又感激你,這樣,皇帝的權力才能夠集中。

這一點,可以說漢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當然了,不只是漢宣帝,漢武帝、漢高祖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過他們不說,漢宣帝把這話說出來罷了。

其他皇帝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仁政”,宣揚的也是“仁政”。就算他們實際上實施的是“暴政”,他們依然會說自己實施的是“仁政”。這就是古代王朝社會里集權皇帝的做法。


張生全精彩歷史


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之子,他多才藝,善史書,通音律,柔仁好儒,是個好人,但他卻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漢宣帝開創的中興大業,開啟了漢朝由盛及衰的道路。

1.糊塗天子,逼死老師

漢宣帝給劉奭留下三位輔政大臣,以外戚史高為首,還有蕭望之和周堪。


蕭望之曾經做了八年的太子太傅,漢元帝對他十分尊重,對他的信任和重用超過了史高。

如此一來,史高就不樂意了,他和宦官中書令弘恭、石顯同流合汙,不斷在漢元帝面前詆譭蕭望之。

石顯等人趁蕭望之出宮休假的良機,誣陷蕭望之與周堪、劉更生結黨,建議“謁者召致廷尉”。

漢元帝耳根子軟,架不住這幾個人天天唸叨,加上他以為召致廷尉的意思是叫蕭望之等人來問話,於是他同意了。

過了幾天,漢元帝要找蕭望之等人議事才知道他們被關進監獄了。

漢元帝馬上找來弘恭和石顯,把他們臭罵了一頓並且責令他們放人。

弘恭和石顯趕緊讓史高上奏說,既然已經關進監獄,不如先判罪,再赦免,不然顯得朝廷政令反覆無常。

好傻好天真的漢元帝聽了這番謬論居然同意了。

於是無罪的蕭望之等人稀裡糊塗的就被關進監獄,然後被放,接著罷官。

幾個月後,漢元帝準備重新起用蕭望之為丞相。

此時蕭望之的兒子蕭伋上書,為之前蕭望之受到的冤屈鳴不平。

弘恭和石顯趁機進讒言說蕭望之鼓動兒子鳴冤,應該將他逮捕。

漢元帝知道蕭望之性格剛烈,擔心這樣會出意外。石顯拍著胸脯擔保說不會出事,因為人都會愛惜性命。結果智商和豬一樣的漢元帝批准了石顯的申請。

石顯馬上帶兵將蕭望之的府邸團團包圍,蕭望之不願意再遭受屈辱,於是飲鳩自殺。

漢元帝得知這個噩耗後,放聲大哭。此後每年蕭望之的祭日漢元帝都會派人祭祀。

對於害死老師的弘恭和石顯這兩個兇手,漢元帝僅僅是罵了一頓就了事。

從漢元帝對蕭望之的處理方法我們可以看出:一是漢元帝對業務非常不熟悉。居然沒理解“謁者召致廷尉”的意思,按理說他已經被立為太子多年,許多皇帝都會提前讓太子處理政務,而漢元帝居然鬧出這樣的笑話。

二是漢元帝性格優柔寡斷毫無主見。完全被弘恭和石顯等小人牽著鼻子走。

2.重用宦官導致大權旁落

蕭望之死後不久,中書令弘恭病死,石顯繼任中書令。

由於漢元帝身體不好,加上對石顯的信任,於是將朝政全部交給石顯處理。

石顯十分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有一次他奉命外出辦事,他故意對漢元帝說:“臣回來已經很晚,如果宮門關閉,請准許我以奉詔命為由叫開宮門。”

漢元帝同意了。石顯故意深夜才回來,然後以詔命為由叫開宮門。

隨後有人上書彈劾石顯矯詔開宮門。石顯向漢元帝哭訴,說自己得到天子信任,有人眼紅,招來無端陷害。漢元帝安慰石顯,並且從此對他信任有加。

石顯精於權術卻毫無治國之才,他貪汙受賄,大臣要獲得重用,必須要討好石顯才行。

蕭望之死後,漢元帝又提拔了周堪和張猛兩位儒生,這兩人不是石顯陣營的。

於是石顯又發動對兩人的詆譭,時間久了,漢元帝也對兩人不滿,於是將兩人貶為地方官。

不久優柔寡斷的漢元帝又將兩人調回,但是石顯處處阻撓,兩人無法施展才華,周堪憂憤而死,張猛獨木難支,憤而自殺。

3.優柔寡斷舉棋不定

蕭望之為了防止宦官專權,曾經向漢元帝建議廢除由宦官掌管中書的做法,但是漢元帝一直無法做決斷。最後蕭望之被害死,這個建議不了了之。

在國家大事上,漢元帝也優柔寡斷。當時海南島發生叛亂,對於是否平叛漢元帝居然舉棋不定。最後他聽從賈捐之的意見,放棄了海南島。

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漢元帝同樣優柔寡斷。太子劉驁縱情聲色,難負重任,山陽王劉康多才多藝,漢元帝打算改立劉康為太子,但是又一直猶豫不決。最後拖到漢元帝病逝,改立太子也沒付諸行動。

縱觀劉奭的一生,其實並無大奸大惡的行為,但是他毫無主見,容易被小人矇蔽,做事優柔寡斷,把大權託付給宦官,這些都不可避免的導致西漢逐步衰亡。因此,儘管劉奭不是壞人,但是說他是昏君一點也不為過,他不適合皇帝這份工作。


雨夜讀史


漢元帝是宣帝劉病已和嫡妻許平君生的兒子,算得上是漢宣帝的嫡長子。所以在他8歲的時候,就被漢宣帝立為太子,並安排全國最好的儒學大師來當他的老師,傳授他儒學經典。

在這種背景下,漢元帝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不僅文學功底深厚,而且多才多藝。當然,他也自然覺得治理國家就應該按照儒家經典所說的那樣,以仁孝治國,以理德服人。

所以,在他成年之後,看到父親漢宣帝嚴刑峻法,以法家來治國,還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事而嚴厲懲治下屬時,自然會天真的認為,他的父親沒有按儒家教義治國,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行為。也因此,他動不動就用儒家的教義來勸諫自己的父親。

看到太子的這種表現,漢宣帝當時就大吃一驚。因為,太子顯然並沒有弄懂真實的政治是如何運行的,他還單純停留在書裡面的治國。如果他真成為皇帝,那完全按照書本你的知識來治理國家,肯定會弄出大事,所以漢宣帝當時就感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事實上,漢元帝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顯然是因為並不知道,百姓也是分階層的。換句話說,廣大無權無勢的平民是老百姓,而那些有權有勢的豪門大戶,也是老百姓,如果對他們都一視同仁,都是儘可能的對他們寬厚、容忍,那些豪門大戶,絕不會因此更加遵紀守法,反而會更加囂張跋扈,目無王法。

漢宣帝從小在民間長大,自然知道平民老百姓的不容易,也能夠體會到那些豪門大戶都平民的欺壓和掠奪,再後來他有經歷霍光專權,甚至自己的嫡妻又被人孩子,自然知道臣子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忠心可言,他們之所以聽你,不過是因為各種權力制約讓他不敢晃動,否則,皇帝又算什麼?

但這些,作為從小就養尊處優的漢元帝來說,顯然是無法真正體會的,而漢宣帝又不可能親自來教自己兒子這種權謀的東西。所以,等到漢元帝繼位後,從冠冕堂皇的角度去看,漢元帝自然是個非常合格的皇帝。因為他溫文爾雅,通達事理,禮尊文士,喜好學問,勤於政事。

但問題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漢元帝的這些行為,實際在助長豪門大戶和官員們的違法犯罪行為。因為不管在任何年代,真正敢於去違法犯罪的,通常都是那些有錢、有權和有勢的人,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是不敢隨便以身試法。



在這種背景下,漢元帝繼位後全面實施仁政,對百姓和官員都非常寬厚,即便是犯錯,也是儘可能去感化他們。當然,漢元帝更不可能像他父親那樣重用酷吏來整治官員和百姓,這樣一來,豪門大戶和政府官員的膽子自然會越來越大,因為現在皇帝都不懲罰他們,又有誰敢來管他們呢?

本來,這些豪門大戶和政府官員就是盤根錯節,他們中大部分也都不是什麼安分守己的良民,現在強有力的法律來約束他們,自然只會是更加無法無天,久而久之,整個天下自然成為各個豪門大戶的天下,社會難免成為一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局面。

總而言之,有錢有權有勢的那是任意欺凌百姓,掠奪他們的財富,讓他們天天996、007的給自己工作,而廣大小老百姓只能被迫忍受。

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東漢朝廷裡,絕大部分重要官職都被官員們世襲壟斷,他們結成攻守聯盟,於是什麼四世三公、祖孫三代為相等想象,那是層出不窮,牢牢堵住了底層人生上升出路,中央集權也因此被嚴重虛弱。

而在地方上,豪門大戶肆無忌憚的兼併老百姓的土地,讓他們流離失所,不得不成為給自己打工的細農,然後沒日沒夜的勞作,最後逼得沒有活路的百姓只能造反,西漢也從此走向衰落。


我是趙帥鍋


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的長子,劉奭一出生就非常坎坷。劉奭的母親許平君在他出生沒多久,就被霍光的妻子毒害致死,因為當時權傾朝野的霍光想讓他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結果也是霍成君順利成為皇后。這種情況對日後劉奭繼位是非常不利的,可老天比較照顧劉奭,一直到霍光病死霍家被翻舊賬滿門抄斬時,霍成君也沒有為劉奭生出一個兒子,這樣劉奭才能順利接盤。



可能劉奭命運曲折的原因,他自小多才多藝非常好學,但是為人比較仁弱。史料上有記載漢宣帝在世時就看出了這一點,還說劉奭是亂他國家的人,但最後礙於許平君的感情沒有廢掉他。


劉奭繼位之後,跟你問的問題中描述的詞語簡樸愛民、勤於政事等等一些褒義詞一樣,劉奭的出發點和一些思想還是非常積極向上的,但是由於他的柔懦和錯誤思想,註定不會有所作為的。比如他爸去世時給他留下的輔佐大臣蕭望之,被他寵幸的宦官石顯輕易的就弄死了,蕭望之的死劉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加上後來另一位輔政大臣弘恭病死,朝中的大權就慢慢落在了石顯這個宦官手裡。說到石顯宦官專權和劉奭的奇葩思想有關,劉奭認為宦官形單影隻沒有家庭,也就不會結交複雜的黨羽,宦官才是最可信的。劉奭另類的思想加上善於玩弄權謀的石顯,那麼後來宦官石顯一家獨大也就不足為奇了。石顯的崛起,劉奭的架空,哪怕劉奭再有滿心的抱負,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實現了。


追記歷史


說起漢元帝,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如果說到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那卻是家喻戶曉的。而漢元帝就是把王昭君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的人。



漢元帝對內勤儉愛民,對外與匈奴和睦,可是大家卻說他是一個昏君。為什麼呢?這要從漢元帝做的那些事說起。

1.漢元帝的少年時代

漢元帝劉奭(shì)是漢宣帝和恭哀皇后許平君的長子,他在七歲時被立為太子。漢元帝在做太子期間就喜歡儒學,他看見他的父親漢宣帝動用刑罰懲治大臣,很不以為然。他建議漢宣帝重用儒生,少用刑罰。漢宣帝聽了後,心中不悅感嘆道“亂我家者,太子也!”因為漢宣帝認為儒生不能辨別事物發展的變化,難堪大用。漢宣帝顧及和許皇后之間的恩情,才沒有廢太子。黃龍元年,漢宣帝去世了,漢元帝繼位。



2.西漢衰落的開始

漢元帝即位之初,由史高、蕭望之、周堪三人輔政。因為蕭望之和周堪是漢元帝的老師,所以他們兩受到漢元帝的信任。這使史高和蕭望之產生了矛盾,史高結交宦官來對抗蕭望之。於是,蕭望之向漢元帝提出建議,不要重用宦官。這引起了宦官們的不滿,於是宦官們就與史高等人誣陷蕭望之,說蕭望之圖謀罷免車騎將軍,並疏遠史高和許章等外戚。漢元帝於是就派宦官弘恭調查此事件,弘恭就誣告蕭望之私結黨羽,陷害大臣,欺騙皇上,請謁者招致廷尉,就是讓謁者傳喚蕭望之並把他送交廷尉。漢元帝卻不知道謁者招致廷尉就是下獄,就答應了弘恭。蕭望之就這樣被關進了監獄,不久在獄中服毒自盡了。漢元帝大為震驚,責怪弘恭等宦官害死自己的老師,但漢元帝並沒有懲治弘恭等人,只是口頭責備他們而已,事後還是很信任宦官。



3.宦官專權

由於漢元帝的信任,宦官開始掌握權力。弘恭去世後,宦官石顯已經掌握了朝中大權,漢元帝把朝中事務都委託給石顯,一切都由石顯裁決。於是石顯越來越肆無忌憚,他對內勾結宦官,對外結交外戚,內外呼應,黨同伐異。易學大師京房建議漢元帝不要重用宦官,結果京房反被逐出朝廷,隨後又被處死。石顯專權,敗壞了朝綱,朝政腐敗。王昭君就是因為不願出錢賄賂宦官和畫師,被畫師畫得很醜,才得不到漢元帝寵幸,而遠嫁了匈奴。竟寧元年,漢元帝在未央宮去世,享年42歲。



漢元帝親小人、遠賢臣,確實是一個昏君。造成他成為一個昏君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以下兩點:

1.性格軟弱

漢元帝執政初期,蕭望之提出來不要重用宦官,可是漢元帝不敢做出調整。蕭望之被陷害致死後,漢元帝又優柔寡斷,沒有治宦官的罪,只是口頭警告而已。

2.不理朝政

蕭望之案件後,漢元帝任用宦官石顯,朝中一切大小事務都由宦官裁決。宦官乘機專權,並且擾亂朝綱,結黨營私,致使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漢元帝卻不聞不問,執迷不悟地任用石顯,導致了皇權旁落,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直至西漢滅亡。



漢元帝軟弱的性格和他重用宦官,是導致他成為昏君的直接原因。他的父親漢宣帝,當年就說過:“亂我家者,太子也。”結果一語成箴。在他處理蕭望之案件就可看出來,漢元帝是一個目光短淺,缺乏治國思想的人。他放縱宦官逼死蕭望之無異於自毀前程。因為他重用宦官,還對其聽之任之,使得皇權旁落,國家事務管理混亂。而中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就是從漢元帝開始的,西漢由盛轉衰也是漢元帝造成的。這種種行為表明漢元帝確實是一個昏君,甚至於說西漢亡於漢元帝也不為過。


肖邦老師的課堂


一句話總結,漢元帝是一個好人,一個溫良的君子,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不是儒教國家合格的神。

他可以與宋徽宗類比。

儒教國家的帝王,就是人間的神,所謂天威難測,就是神威難測,帝王之威難測。

要做好儒教國家的當權者,必須要抽時機展現自己的神威,有時表現為心狠手辣也必須毫不留情,否則就將大權旁落,成為傀儡,因為你不當神,儒教國家的統治者必須要求是神,這樣就必然造成他人成為偽神,作為一個帝王這就是完全不合格,也是失職的。

為什麼孔子沒有主政時,表現十分儒雅,等到孔子一當權,馬上心狠手辣誅殺少正卯,就是展現儒家的真諦,為什麼法家實際上就是學自儒家,也是為此。

德主刑輔,儒家本來就是主張當權者必須要適時展現一下神威,讓老百姓認識到你是一個神,而不是像老百姓一樣普普通通的人,距離永遠是權力的真諦,作為一個帝王這是起碼的素質,不然肯定是不合格的,要受時代淘汰的。

刑主德輔,法家與儒家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只是刑罰多一點,還是教化多一點,法家也並不拒絕教化,其本質是一致的,要學好儒家,就必須學好法家,反之亦然。

所以漢元帝的問題是學問做偏了,沒有保持中庸,沒有陰陽平衡。


河東來


漢元帝時期,發生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昭君出塞,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嫁給匈奴了。(王昭君劇照)

王昭君,出生平民人家,但天生麗質,是個美人胚子。

但無奈家中貧寒,或許只有嫁給大富大貴的人家,才能改變一生。於是,她和許多平民女子一樣,準備進宮當秀女。

天下之中的男人,皇帝是最有權勢的男人,自然想當皇帝妃子的女人太多了,而皇帝也不能一個個來看,同時,從儒家觀念男女有別的角度來看,只有一個好辦法:讓畫師把秀女的樣貌畫出來,然後讓皇帝看,一個個來挑。(漢元帝劇照)

於是,畫師就成了皇帝和秀女中間的重要橋樑。

為了儘早入宮,取得皇上的寵愛,眾多秀女紛紛賄賂畫師,讓他把自己畫漂亮點。畫師也心靈神話,凡是交了錢的秀女,一概畫的美若天仙,沒交錢的,就看心情了。

王昭君,自認為相貌不凡,也很有女子氣概,不肯賄賂畫師。畫師也好說,直接把美貌的王昭君畫的醜陋不堪,自然王昭君錯過皇帝寵幸了。

就這樣,王昭君在宮中做了幾年宮女的生活。

有一天,匈奴單于拜見漢元帝,請求和親。為了維護匈奴、漢朝的和睦環境,漢元帝答應了,就隨便指派了一個宮女給匈奴單于,而這個宮女,就是王昭君。

沒想到,在宮中呆了這麼久,皇上沒遇到,倒是遇到匈奴單于了,也算是命運吧。

隨後,漢元帝召見宮女王昭君。一看王昭君,漢元帝后悔了,這麼美的女子,怎麼能送給匈奴呢?自己要享用。(漢元帝召見王昭君 劇照)

但左右大臣堅決不同意,表示匈奴單于已經見過王昭君了,對王昭君很是滿意,皇上不能違約啊。

無奈之中,漢元帝,只能讓王昭君到匈奴去。

此時,漢元帝想到了給王昭君畫像的畫師,知道他收受賄賂,欺騙君王的事情,直接把他殺了。

經過這一件事情,漢元帝才幡然醒悟,西漢王朝已經危機四伏了,連一個小小的畫師都敢貪汙腐敗,欺騙君王啊。

漢元帝,反覆思考原因,為什麼會這樣?輾轉思考,漢元帝不知道為什麼,依然任用宦官,打壓朝臣,認為皇帝的親信中,只有太監才是最忠誠的,他們無依無靠,只能靠皇帝來生活,所以必須重用他,讓他們掌握朝中權力。(宦官石顯掌權 劇照)

而那些大臣們,就不一定了,老是不為皇帝的快樂著想,天天勸諫,不要貪圖享樂,勵精圖治,治理國家,不要重用宦官誤國了。這些大臣,簡直煩死了,實在是可惡。

最終,得勢的宦官,在皇帝的庇佑下,為非作歹,讓西漢王朝逐漸沒落,而漢元帝至死都沒想清楚,西漢王朝為什麼會沒落。


歲七夸父


漢元帝劉奭[shì]儒學功主底深厚,簡樸愛民這都沒什麼問題,但是說他勤於政事就不太恰當了,而這也是他被說為昏君的關鍵了。


有一種說法,漢武帝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在他眼裡,儒家不過是個工具而已,但是卻被後來者當真了。說的就是漢元帝、漢成帝父子倆。


漢宣帝,就是就漢元帝的老爹劉詢大概很早就看出來兒子“獨尊儒術”的勁頭兒了,所以才說出了那句歷史名言“亂我家者,太子也”。但是畢竟一共就三個兒子,可選擇的餘地也不多,不選長子,其他兩個也沒有表現出更優秀的品質。當初,漢宣帝倒是挺喜歡二兒子淮陽王劉欽的,只不過最後還是看在結髮妻子許平君的面子,再加上太子劉奭也培養了挺多年了,最後還是沒換。


說句題外話,換了劉欽也未必就比劉奭強,劉欽的幾個舅舅能把劉欽忽悠得團團轉,假如真上了朝堂,後果不堪設想。


漢宣帝一直挺擔心他這個兒子的,所以給他也做了不少安排。

三輔政大臣大權帝落

1、任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

2、任命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勳;

3、任命太子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

這裡面史高是漢宣帝的外戚,非常信任的內臣;另外兩個很早就給元帝做師父,一個太子太傅,一個太子少傅,都是跟元帝一條心的人。漢宣帝的本意是幫元帝穩定朝政,更重要的是蕭望之和周堪都是儒學大師,而且在宣帝眼裡,他們又不是那種不懂應變的俗儒。

可問題是漢元帝雖然表面上對兩個師傅都很尊重,但是他骨子裡最信任的竟然是宦官,他認為“宦官沒有家室,所以不會締結外黨”,這就很奇葩了。

結果就是,外戚很快就走到了皇帝所信任的宦官一條戰線,而漢元帝的兩位老師則先後被打倒了。最後就是,朝政大臣落到了宦官的手裡。

對宦官無條件的“愛”

這個宦官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石顯。

石顯憑藉著漢元帝的信任,一步步地將外戚勢力和新崛起的儒官都拉攏到了身邊,這下子,不但有了宦官自己的“內黨”,還與外臣結為了“外黨”,一時間可謂是權勢熏天。

那麼漢元帝面對這種情況又是怎麼做的呢?

也不是沒有人向皇帝彙報石顯專權,只是漢元帝不信罷了。

石顯還偶爾主動地向漢元帝承認錯誤,讓漢元帝看看自己多坦白。

有時候,漢元帝竟然一邊笑著一邊拿其他人上奏彈劾石顯的文件給石顯看。石顯看完,當即戲精附體,眼睛嘩啦啦地往下淌,一邊哭一邊說:“陛下你這麼偏愛我,什麼事都交給我做,這些大臣能不嫉妒我、陷害我麼?以後這樣的上書肯定還會有很多,還望陛下能明白臣的一片忠心啊”

漢元帝一看石顯都哭了,當即表示,“朕當然信任愛卿了,不信任誰都得信任你。”


就這樣,漢元帝信任了不該信任的人,君權帝落,大漢王朝開始走向衰弱,他們也被歷史評價為庸君或者是昏君。


水一白聊歷史


西漢王朝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高祖劉邦的建國期,惠文景三朝的發展期,武帝時的高潮期和衰退期,昭宣兩帝的重振期,元成哀的衰敗期。本來,漢朝經昭宣兩朝三十九年的勵精圖治,政治環境重回清明,經濟快速復甦,似乎帝國即將迎來第二春。但到了元帝時期,正在提速的大漢列車,被狠狠地踩了一腳剎車,從此,這個帝國再也沒能止住滑向深淵的勢頭。

漢宣帝晚年時期,曾經嘆息:"亂我漢家者,太子也!",並一度打算更換太子,後因大臣們的反對,以及漢宣帝本人出於對太子已故生母許皇后的懷念,放棄了這個想法。

可能大家以為此時的太子,未來的漢元帝劉奭,一定是個道德敗壞,奢侈享樂,窮兇極惡的主,所以才導致了漢室頹廢。可事實相反,劉奭是個為人謙遜恭謹、溫和簡樸、待人寬宏、愛民如子,且詩書禮樂樣樣精通的儒生、才子。能在個人修養上達到如此高的層次,不光西漢,即便縱觀整個中國封建王朝,有幾個皇帝可以媲美?

如果劉奭只是一位普通的儒生,他也許可以成為史書中以道德文章著稱的大儒或忠臣,即便不能為官,他也一定可以以他的品行感化四方,德播子孫,至少他不會成為大漢衰敗的罪人!

讓我們先看看漢宣帝當年怒斥劉奭"亂我漢家者太子也"的背景資料。漢宣帝當政時,比較喜歡重用法家人物,法律比較嚴厲,曾經以言論不當,殺掉了大臣楊惲、蓋寬饒等。當時身為太子的劉奭,覺得父親為政過於苛嚴,刑罰過重,就委婉地向父親諫言,應該多用儒生,刑罰要寬容一些。

似乎這個說法沒啥毛病,中國人普遍喜歡儒家的仁柔寬懷。沒想到漢宣帝勃然大怒:天子治國,就應該"王霸兼用",怎麼能夠死守西周的所謂"德政",儒生們往往不察時變,厚古薄今,名實不分,怎麼能讓他們治國?看著太子諾諾而退的身影,漢宣帝說出了那句很有前瞻性的話:亂我漢家者太子也!

我們要來理解一下漢宣帝的這段話的深意,才能明白劉奭為什麼不是合格的皇帝。自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之後,儒學一直成為中國的主流思想,無論哪朝哪代,統治者都號稱,儒家思想是本朝唯一治國綱領。

其實那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儒家思想從來不能解決國家治理問題,它所能起到的作用僅僅是給老百姓一個行為標準,讓老百姓規規矩矩地成為統治階層的奴僕,說白了,是給老百姓看的,是用來統治老百姓的工具,而不是用來規範統治者的言行的。漢朝自漢武帝時,確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但實際上漢武帝本人並不信奉儒家,他採取的統治手段一直是法家的。再向前推數百年,也沒有以儒治國的成功典範,就連孔子本人,也一生不得志,成功的只有商鞅李斯這樣的法家。

現在,我們可愛的劉奭同學在儒家老師們的薰陶下,成了一位從頭"儒"到腳,從皮膚"儒"到內臟的孔門三好學生。儒學本來是幫著皇帝騙老百姓玩的,現在上鉤的卻是皇太子!好比你在河邊釣魚,一不小心魚鉤甩到自己嘴上了......你說漢宣帝能不發怒嗎?能不為大漢帝國的未來憂心忡忡嗎?

後來的事實證明,劉洵的預感是多麼準確。劉奭重用的儒生們是多麼的無能,他們在外戚和宦官們的亂棒夾擊下,步步敗退,甚至連命都丟了,還妄談什麼治國。也難怪,孔子也沒教過他們權謀法術啊,更別說在黑暗的深水區裡跟敵手的搏命術了。實事求是地說,劉奭朝很多的政策,要是放在武帝時期,對國家的發展肯定是意義重大。但這個時候,再好的政策,在朝爭環境裡,出不了宮門就被扯得粉碎,不了了之。

劉奭很愛民,很簡樸,但他的龍恩就是出不了皇宮大殿,他的臣民們永遠也得不到他的雨露。好人往往不是好皇帝,好學生往往治理不好國家。

劉奭還有個更要命的缺陷,成為奸佞們利用的法門。他昏昧不明,直白點說就是書呆子糊塗蛋,不客氣點說就是昏君,西漢王朝唯一的昏君,即便後來很混蛋的漢成帝漢哀帝都不算昏君。

在劉奭的治理下,朝中奸佞輩出,就連歷史上有名的大儒,如匡衡、貢禹、五鹿充宗等,都做出見風使舵、勾奸結黨的惡行。不這樣不行啊,奸佞們只要略施小計,皇帝就上當,就連他的老師蕭望之這樣的重臣,都被劉奭"糊塗死了"。而事後,他剛有點明白過來,被石顯三言兩語,就又灌暈了,老師死得那麼冤,劉奭毫無覺察。大家不投靠奸黨,難道等著找蕭望之打麻將去?想想漢宣帝的時候,哪有這些妖魔怪的生存空間吶!

漢元帝劉奭在位16年,在他以儒治國的理念下,在他昏昧不明的股掌下,大漢朝綱迅速崩潰,蕭望之、周堪、張猛這樣的忠臣紛紛隕落,奸臣當道的結果就是社會問題的頻現,土地兼併、私奴倍出、貪汙腐化、民生凋敝......這些問題成為大漢帝國的毒瘤,永遠無法割除,直到西漢亡國。

這就是劉奭,一位道德修養極高,個人品行學問俱佳的楷模,一位昏昧不明,迂腐循舊的皇帝,把祖宗幾輩人努力的成就,很賣力地粉碎了。

人吶,是隻雞,就好好地下蛋打鳴,別老想著天上的事。


尋根拜祖


漢元帝柔仁好儒,勤政愛民,應該算是一個仁君吧。由於從小看到父親作為帝王的霸道行為,他對於酷刑嚴法可以說是十分的厭惡。

作為一個仁君,按理說漢元帝應該被稱為聖君才對,那為什麼會有人說他是昏君呢?


其實還是和他治國無方有關。作為一個皇帝,其實仁慈並不是一件好事。有一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然,這位漢元帝算是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但是他竟然一點防備都不用。

推行仁政,這件事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縱觀歷史即可知道,當權力過渡的集中在一個人的手裡總歸是不好的,尤其是在大臣中間,權力的過渡集中往往會出現不可收拾的大問題。漢元帝時期就是這樣。



漢元帝過分的信任兩個儒臣,致使儒臣的權力日益的增大,就連蕭望之都被逼的引鴆自殺,漢元帝可謂是傷心欲絕,按理說,漢元帝應該已經認識到問題了,但是他竟然無比的仁慈,只對這些罪人進行了口頭責罰。


他的仁慈造就了別人的放縱。縱然是儒臣,即使他們滿腹經綸,滿口仁義道德,在面臨權力的挑戰的時候依舊是一個一個的暴露了本性。最後漢元帝貴為天子,大權旁落,給當世造成了很大的問題。

朝綱紊亂,結黨營私,他還偏愛宦官,不聽諫言,自以為是,空有理想,不切實際最後造成了宦官做大,呼風喚雨,一呼百應,吏治腐敗,民不聊生。這樣他還不算昏君嗎?不以為天下仁為仁,而以小仁小義為仁,還算仁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