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抄家行動,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張居正作為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政治天才,在他當政期間,推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致使大明王朝又重新短暫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但由於他的施政舉措觸犯了部分官僚的利益,導致在他死後遭到群臣瘋狂地攻擊報復,而萬曆皇帝則出於重構權力體系的需要和撫平自己心裡多年的落差感,順勢開始了對張居正的清算,抄家也就勢在必行,不抄不要緊,一抄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抄家行動,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萬曆十一年(1583)四月,抄家正式開始,刑部右侍郎丘橓奉旨從北京出發,前往張居正老家荊州抄家。在古代,按理說抄家乃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抄了也就抄了,大不了從頭再來,但是,此次對張居家的抄家,卻抄出了一幕慘無人道的人間慘劇。

這要怪就要怪當地官員表現太過於積極了!

張居正的改革,折騰的不僅僅是京城那幾百名官員,各地官員也跟著倒黴,因為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截斷了他們撈取外快的致富法門,“考成法”弄得他們提心吊膽,生怕工作稍有懈怠完不成指標任務,被降職或被罷官,那真是得不償失了。可以說,在張居正當政那幾年,伴隨著大明帝國蒸蒸日上的國力水平的,卻是大明官員們蒸蒸日下的生活水平,因此,他們對張居正真可謂是積怨已久。

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抄家行動,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只是張居正在世時,太過於生猛,無人敢招惹,現在人死了,這些具有高度政治嗅覺的官員們敏銳地嗅出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態度的轉變,他們深知,被壓抑了十年的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痛恨厭惡之情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只要是攻擊張居正的,就必定能夠得到皇帝的鼎力支持,因此,原先畢恭畢敬、溫順無比的官員們紛紛跳了出來,加入到了對張居正的反攻倒算大軍中。

破鼓總有萬人捶,荊州的地方官得知皇帝已經派人來抄張居正家的消息之後,為了在抄家中博得個工作積極的美名,竟然提前封鎖了張家,以防張家人轉移財物。

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抄家行動,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按說封鎖也就封鎖了吧,既然要抄家,防止人家轉移財物也很正常,但是他們封鎖得太徹底,不僅將財物封鎖了起來,同時還有張家幾十口人也被封鎖在了裡面,是人就必須得吃喝拉撒,可這些事情當地官員是不管的,因此,等到丘橓抵達荊州,推開張家大門的一瞬間,他驚呆了: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幕活脫脫的人間慘劇!因為他看到的是十幾個餓死的人和幾十個即將餓死的人。

在接下來幾天的抄家中,共從張居正家中共抄出黃金上萬兩,白銀十多萬兩,也算是收穫頗豐了,但是人家明顯還不滿足,又有人誣陷說,張家還隱藏了白銀兩百萬兩,於是開始了對張家人的新一輪審訊,審不出來就打,導致張居正長子張敬修由於經受不住嚴刑拷打而含恨自殺,最後還是時任內閣首輔的申時行實在看不下去,出面干預,而萬曆皇帝氣了出了,權威也樹了,對張居正家的抄家行動才落下帷幕。

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抄家行動,卻抄出了一幕人間慘劇

對張居正家的抄家行動,是皇帝為了重樹皇權威嚴、撫平自己多年內心落差及被壓制已久的百官群起報復的一次具體表現,是一次飽含政治深意的行為,經此一事後,不論是皇帝還是百官,基本上都達到了各自的目的,只是,這樣的結果,對於大明王朝的國運而言,未必是什麼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