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口罩比較貴?

用戶8267982606108


我並不是做藥店的,也不是賣口罩的。但最近看到最近很多人都在罵藥店,把口罩賣得那麼貴,有10塊一個的,有35塊一個的,甚至最貴50-60塊一個的也有。網上很多的文章都寫“口罩抬價純屬哄抬物價”。

這其中確實有哄抬物價的存在,譬如50元一個的口罩,即使市場再緊缺,都不會出現離成本價過高的情況,如果一個口罩成本價0.5毛,那50元一個就是它的100倍,這價格恐怕水分太高了,除非全世界只剩下它們這裡生產口罩,要不然99倍的利潤從何而來?因此,這類的藥店完全屬於“隨便提高價格”、“以自己想法來提高價格”, 而不是“市場價”。

但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的藥店都賣3塊到10塊一個,我看網上有的消費者說太貴了。一次性醫用口罩和n95,按照目前的情況還是比較稀缺的,為什麼呢?因為大批量的口罩,都用在了各大疫區的醫院裡,政府單位為了大家的安全,也都在想盡辦法,調用市場中的口罩到全國的疫區。要知道,現在除了西藏以外,每一個省,或多或少都有感染者。醫用口罩每一天的消費量有多大,大家心知肚明。現在剛剛好也是新年,逢年過節大家都回家去了,工廠裡值守的人真的很少。所以這幾天,我估計大部分地區都在消化面前工廠的存貨或者藥店的存貨,至於存貨多嗎?多的,恐怕都被送到了嚴重的疫區,能留在當地的就少之又少了。

因此,口罩漲價很大程度都是市場規律。“人多粥少”,“粥”自然會漲價!除非有替代品,譬如我這頓不吃粥了,我吃麵條。但是,醫用口罩這玩意兒,沒有替代品。它漲價就成了自然之理。大家都知道“稀缺”,價格自然會漲。漲多少,不是人定的,而是原料價和人工費以及運輸費而定,現如今原料價抬高,人工費是原來的兩倍(節日工資成本是平時的雙倍),運輸費因節日人手稀缺,也高了不少(運輸費可以參考滴滴平臺)。總而言之,口罩價格向上浮動確實很正常,市場規律擺在那裡了。如果一個口罩平時賣1塊,現在賣5塊到8塊,是正常現象。我也是消費者,看到這樣,我也只能想盡辦法找最便宜的購買,網上找、藥店找、託朋友關係找,哪裡便宜一點就到哪裡買。

最近有的口罩銷售點,看到同行被一些消費者到店裡“打、罵”的視頻後,都紛紛把自己店裡的存貨下架!這行為可以理解,畢竟口罩也賣不到幾個錢,但被別人在店裡一鬧,生意沒了,聲譽也沒了。所以那些銷售點寧願藏起來不賣。希望大家看到我這篇文章後,看到銷售點抬價,分兩種情況對待,先看清楚價格是不是虛高太多,如果虛高太多就直接舉報行了,像60塊一個平時3塊就可以買一個的。但是,如果只是高一些的價格,再看看剛剛的3種不斷增加的費用,就知道實屬無奈,沒必要斷人家的生意,也斷人家的聲譽。

也希望藥店或者銷售點可以體諒一下消費者,畢竟大家都不容易,如果自己已經可以賺一點薄利了,留一些給自己、也留一些給店員後,把剩餘的口罩都賣出去。在這個關頭,我們都要擁在一起共渡難關,而不是針鋒相對!就好像,武漢人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的敵人是病毒,沒必要一談到武漢人就“談虎色變”,我們要互相扶持、互相信任,才可以共度困境。

我們消費者如果真的嫌口罩太貴,那就儘可能少點出門,除了工作和必要情形(譬如儲備乾糧),沒必要到大街遊逛,更沒必要聚集到一塊。政府單位一直都提倡咱們“少出門”、“少集會”,這樣才能確保這次“戰疫”獲得最後的勝利,咱們為什麼不聽呢?既可以省下很多買口罩的錢,又可以確保自己和家人平安和健康,何樂而不為?

如果可以,希望行業單位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可以設置一個醫用口罩的臨時“市場指導價”,讓口罩的價格上浮在合理的範圍內,杜絕“虛高”現象和價格亂象。

最後,真心希望這場災難可以早一些過去,願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可以平安歸來,願2020年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