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婆惜被殺,從《水滸傳》成書到現在六百年來,為什麼很少有人為她叫屈?

三七配紅花


宋江討閻婆惜本就是當個外宅養著,就如趙員外討了金翠蓮一般。

不過金翠蓮是喜歡給人當外宅小妾,享受那種生活,不管是鎮關西還是趙員她都真心付出,閻婆惜則並不是那種女人。

閻婆惜本是京城賣唱的歌女,不知道賣不賣身,不過從他們一家從京城來山東鄆城投奔一個官宦來看,閻婆惜她媽閻婆是想把她賣個好價錢。


可惜那位官員無福享受美人恩,死了。

閻婆惜一家立刻陷入經濟危機,她爹又得病死了,死後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

這時候在當地牙婆王婆的撮合下,閻婆向宋江求援。宋江很大方的給了十兩銀子。

大約這十兩銀子讓閻婆母女看到了一個凱子正冉冉升起。

於是她死纏爛打的要把自己的女兒閻婆惜宋江。

宋江一開始也沒有同意,閻婆上趕著要把閨女給他,而且聲明只做小妾。對這份好意宋江也就不好推辭,於是就在縣城給閻婆惜母女買了房子,置辦了衣服,讓母女倆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所謂飽暖思淫慾,漸漸的閻婆惜看著黑炭一樣的宋江,越來越覺得自己虧了,一朵鮮花插到那啥上了。

水滸傳上說宋江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但是宋江的槍棒水平我們也知道,著實不咋地,其實這句話後面施耐庵還跟了一句:宋江不中那婆娘意。



這大約才是宋江疏遠閻婆惜的原因。

對於黑三郎閻婆惜不喜歡,因為她喜歡上宋江身邊的一個小廝,張文遠。這哥們也排行老三,所以又叫張三郎。

閻婆惜中意張三郎的原因只有一個,長得好看,小鮮肉一枚,還會哄女孩子開心。

十八歲的閻婆惜還是一個看臉的歲數。

閻婆惜和張文遠打得火熱,如果宋江上門則:宋江但若來時,只把言語傷他,全不兜攬他些個。

完全忘了自己吃著宋江住著宋江這回事。大約閻婆惜覺得宋江就是個脾氣很好,有倆糟錢的油膩中年,可以任她欺凌冷落。

閻婆惜雖然在京城勾欄瓦舍混過,但是還是不瞭解宋江這種男人,覺得他們表面唯唯諾諾的,好像人畜無害人畜可欺一樣。

只是她還沒有踩到宋江的底線,沒有機會看到宋江的陰狠。

宋江很快就知道了閻婆惜和張文遠的事,可見宋江和楊雄的不同,潘巧雲偷人,楊雄是通過石秀知道的,閻婆惜偷人,宋江很快就知道了,不過對這事兒他沒太往心裡去,畢竟只是個外室:

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

閻婆惜她媽看宋江好久不上門了,有點慌,畢竟是財神爺。

張文遠雖然長得風流,但是出手哪能有宋江闊綽呢?對於宋江這尊財神爺,閻婆是不打算撒手的,所以他親自去找宋江,說自己女兒想他了,千方百計把他拉回了家。

這時候宋江剛見過劉唐,口袋裡還有劉唐給的金子晁蓋寫得信。

其實宋江根本沒有要殺閻婆惜的意思,來到閻婆惜家,閻婆惜對他冷面相向,宋江三番兩次要走,沒走成,後來乾脆住下,想看看閻婆惜對自己還有沒有一點情義:

我只得權睡一睡,且看這婆娘怎地,今夜和我情分如何。

對閻婆惜,宋江還是存有幻想的。

宋江還幻想著屋裡沒人時,閻婆惜會撲上來和他訴說一下相思之苦。

但是人家閻姑娘連衣服都不脫,躺到床上背對著他,可憐及時雨在床邊坐到二更天,可奈這賊人全不睬我些個,沒辦法宋江只好脫了衣服,挨著閻婆惜睡了。

睡到半夜,宋江聽到閻婆惜的冷笑,有人說閻婆惜的笑是欲擒故縱,不過宋江躺在她身邊想的卻是:歡娛嫌夜短,寂莫恨更長。



看來宋公明還是想歡娛的,但是人家閻婆惜不讓他歡愉,宋三郎就只會自艾自怨了。

然後天還沒亮他就走了,因為心裡有氣,走的時候宋江把招文袋忘在桌上,招文袋裡有金子還有晁蓋的那封信,金子事,那封信才是要命的東西。

宋江知道忘了拿招文袋時,匆匆忙忙趕回來取。

閻婆惜聽見宋江走了,先把衣服脫了,鋪好被子準備好好睡個回籠覺,然後就發現了桌子上的招文袋,也就知道了宋江的大秘密。

宋江回來取招文袋時,發現閻婆惜脫得溜光,鑽到被窩裡裝睡,桌子上的招文袋不見了,他知道是閻婆惜藏起來了,搖醒她向她討要東西。

閻婆惜覺得自己抓住了宋江的短處,說話再無顧忌,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像刀子,紮在宋江心上,閻婆惜說的痛快完全沒想到她把自己置於危險當中。

閻婆惜開口第一句話就要宋江去報官,讓官府來斷自己是偷了宋江招文袋的賊,有那封信,宋江哪敢報官。

第二句她承認了自己和張三的姦情,這是直接給睡了一晚上涼炕的宋江傷口上撒鹽啊,第三句話她直接說宋江與打劫賊通同。



嚇得宋江直喊她好姐姐,讓她小聲點。

到這裡,閻婆惜還是挺聰明的,把宋江拿的死死的,

然後閻婆惜開始和宋江講條件,要他依允三件事,這時候宋江已經沒了脾氣,說莫說三件三十件都依。

第一件事閻婆惜要宋江寫封休書,讓她和張文遠一起過逍遙的日子,宋江答應了。

第二件事,要宋江把小樓送給她,宋江給她們母女買的衣服首飾都送給她當嫁妝,宋江答應了。

第三件事,她要晁蓋給宋江的一百兩金子。

但是這個宋江真的沒有。沒法答應。

但是宋江信誓旦旦的說,給他三天時間,他一定會給閻婆惜一百兩金子的。

閻婆惜不依不饒,現在馬上立刻就要,不然就要去官府告宋江勾結梁山匪徒,搶劫生辰綱。

宋江看講理講不通了,掀開被子來搶招文袋,和閻婆惜扭打在一起,沒搶回招文袋,卻把壓在床下的短刀抓在手中。

這時候宋江依舊沒想殺人,但是閻婆惜卻很溫馨的提醒他:

黑三郎殺人也!黑三郎殺人也!

這一句話激起了宋江的狠勁,他想起了這一晚上受到的種種冷遇,想起自己的女人明目張膽的要給自己頭上播種一片草原,種種事情讓他怒從心頭起,揮刀殺了閻婆惜。

宋江這算是激情殺人。

閻婆惜的死,有點自找,如果她能稍微瞭解一下宋江的為人,就不會把他逼到死衚衕。

如果她留足了轉圜的餘地給宋江,別說一百兩金子,大約兩百兩三百兩,只要她開口宋江都會給的。

有了這筆錢她和張三郎就可以開開心心過好長一段時間逍遙的日子,然後被張三郎騙到身無分文為止。

其實如果她真的瞭解一下宋三郎,她大約就不會和張三郎這種小鮮肉攪在一起了。

閻婆惜的死一個字就能概括:蠢。

潘金蓮潘巧雲都情有可原,唯獨閻婆惜死的不冤無法洗白,因為蠢真的無藥可救。



薛白袍



閻婆惜和潘金蓮,潘巧雲三個人並稱水滸傳裡的三大淫婦。相對來說,潘金蓮名氣最大,後來也有不少人給她做翻案文章,潘巧雲和和尚通姦,圖謀害死自己丈夫,則沒有人同情。閻婆惜基本上處在兩者之間,也有人同情,但不如潘金蓮那麼多。

比如說閻婆惜相關的戲曲就有坐樓殺惜,豔勾等。坐樓殺惜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宋江怒殺閻婆惜這一段,基本上不同情閻婆惜,豔勾是講閻婆惜死後,陰魂不散,不甘心,所以勾引張文遠,最後張文遠也死了。豔勾中對她還是有一些同情的意味的。


潘金蓮之所以讓人同情,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她的身世很可憐,出身低微,又被主家的張大戶欺負,最後被趕出家門,比較悽慘。其次是她嫁給武大郎,這個反差太大了,潘金蓮貌美如花,而武大郎卻是三寸釘,枯樹皮,長得很醜,自然容易讓人覺得潘金蓮不該嫁給這麼個人。

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閻婆惜之所以沒有那麼多人同情,就是因為,第一,閻婆惜出身雖然也很糟糕,但是遇到宋江幫助了她,衣食無憂,這就不容易讓人同情了。其次,宋江雖然不肯將她明媒正娶,但是供她吃穿用度,她卻和張文遠私通,這就是恩將仇報了,當然會讓人反感。


閻婆惜讓人反感的原因還在於,她表現出來的性格就是小人得志,而且是得志便猖狂。介紹她嫁給宋江的婆子羨慕她,她不僅沒有絲毫回報的意思,反而嘲諷了那個婆子。和張文遠剛見面的時候,看不起張文遠,覺得張文遠就是宋江的小跟班。這種嘴臉依然很不討喜。

在拿到梁山給宋江的信之後,宋江答應把金條給她,又答應把房子什麼的都給她,也答應讓她和張文遠去過日子,她還是不滿意,一直在不斷的加碼,得寸進尺,不斷抬高要價,最終逼急了宋江,宋江本來無意殺她,她卻看到宋江隨身攜帶防身的刀就開始喊宋江殺人,最後宋江慌亂之中殺死了她。這種貪心不足的人品,自然也會讓人討厭。


蕭武


在《水滸傳》閻婆惜是宋江的老婆,那為什麼宋江要對這個每天與同床共枕的女人下殺手?在後世也很少人為閻婆惜打抱不平了?

閻婆惜的所作所為

閻婆惜本身是一名妓女,因受到宋江的施捨,為感恩被其母送給宋江當了小妾,可是宋江對於男女之事比較木訥,冷落了閻婆惜,閻婆惜對於這個木訥的男人心裡很是不爽,後來,閻婆惜和鄆城縣貼書張文遠勾搭在一起,你儂我儂。閻婆惜平時也是比較囂張跋扈,性情乖張,原著中其母說:“我兒,爺孃手裡從小兒慣了你性兒,別人面上須使不得。”其母考慮到以後的生活,所以想方設法撮合宋江和她女兒,可是張文遠怎麼能夠和宋江比了,宋江的人脈和前途都比張文遠好。

婆惜一頭聽了,一面肚裡尋思:“我只心在張三身上,兀誰耐煩相伴這廝!若不把他灌得醉了,他必來纏我。”

閻婆惜點燃了使宋江殺她的導火索

宋江離開了閻婆惜住的地方,由於走的慌張,將招文袋落在閻婆惜的住處,如果放在之前招文袋裡都是放一些不重要的文章,但是這次有梁山好漢晁蓋寫給他的一封信還有一錠金子,如果洩露後果很嚴重。於是,宋江快速返回去拿招文袋,只可惜,招文袋已經被閻婆惜所看,知曉了其中的內容,威脅宋江答應三個條件才肯把招文袋還給他並不把這件事情說出去。三個條件分別是:“第一個:休書一封,讓她改嫁張文遠並不得責怪她。第二件,她現在所有宋江送給她的東西都不可以索回。第三個就是將招文袋裡的金子給她。”

閻婆惜道:“第一件,你可從今日便將原典我的文書來還我;再寫一紙,任從我改嫁張三,並不敢再來爭執的文書。”宋江道:“這個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頭上帶的,我身上穿的,家裡使用的,雖都是你辦的,也委一紙文書,不許你日後來討。”宋江道:“這個也依得。”閻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兩件都依你,緣何這件依不得?”婆惜道:“有那梁山泊晁蓋送與你的一百兩金子,快把來與我,我便饒你這一場天字第一號官司,還你這招文袋裡的款狀。”

宋江很痛快的答應了前兩個條件但是後面那個堅決不答應,因為收了金子就相當於和晁蓋是一夥的了。宋江氣不過就直接上手奪了,閻婆惜也不示弱直接就喊起來了,已經在酒頭上和氣頭上的宋江怕事情敗露就拿刀將閻婆惜砍了。

總結:面對一個性格乖張,明目張膽的在婚內出軌的女人你說會有人為他叫屈嗎?社會不管如何發展,面對這些原則性問題,我想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這種女人從古到今都不會被原諒。


影視君cool


閻婆惜被殺,從《水滸傳》成書到現在六百年來,為什麼很少有人為她叫屈?

《水滸傳》成書到現在六百年來,很少有人為閻婆惜叫屈的原因是她根本就不冤屈!假如還有人為閻婆惜這樣的女人叫屈,那他的三觀都成問題了!第一,閻婆惜一家陷入困境,是宋江出手把她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閻婆惜似乎絲毫也不為此感恩;第二,閻婆惜是宋江包養的,卻和張文遠勾搭成奸,這意味著對宋江的背叛;第三,閻婆惜抓住宋江與晁蓋來往的證據,瘋狂勒索宋江,這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的表現。

第一,閻婆惜一家陷入困境,是宋江出手把她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閻婆惜似乎絲毫也不為此感恩。

閻婆惜一家三口由東京到山東投靠親戚,不料親戚不知所往,一家流落到了鄆城。閻婆惜雖然從小從父親那裡學了一些歌舞耍令的技藝,長大了又多次出入於行院表演,深受歡迎,有比較豐富的表演技巧,本來她可以靠歌舞耍令等賺錢,但鄆城人不喜歡風流宴樂,閻婆惜一家三口沒了生活來源,生活陷入困頓。閻婆惜的父親病亡,母女倆陷入絕境。在這困境時刻,是宋江大方出手,既解決了閻婆惜父親的安葬問題,又給了十兩銀子給閻婆惜母親,讓她們母女倆解決了眼下的生活困難問題。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宋江不出手相助,閻婆惜母女很現實的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很有可能閻婆惜就真的得賣身到妓院,以求生存了。但閻婆惜似乎從不為此感激宋江。

第二,閻婆惜是宋江包養的,卻和張文遠勾搭成奸,這意味著對宋江的背叛。

閻婆惜的母親得了宋江十兩銀子的資助,扛得住一時,卻挨不了多久。老謀深算的她再次委託媒婆去給宋江提親,希望宋江能娶了她的女兒閻婆惜,因為她知道宋江未娶妻室。宋江沒有娶閻婆惜為妻,但包養了閻婆惜。不到半個月時間,打扮得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綾羅。就連閻婆惜的母親,也有若干頭面衣服,讓閻婆惜母女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客觀而言,宋江並不曾虧待閻婆惜,甚至算是厚愛閻婆惜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閻婆惜竟然非常嫌惡宋江,覺得他黑矮粗胖,又不解風情。公然和宋江的同事張文遠眉來眼去,主動投懷送抱,和張文遠勾搭成奸。閻婆惜雖然不是宋江明媒正娶的妻室,但這也是背叛宋江,且對名人宋江的聲名有極大的傷害。

第三,閻婆惜抓住宋江與晁蓋來往的證據,瘋狂勒索宋江,這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的表現。

宋江這一夜住在閻婆惜這裡十分別扭、不快,好不容易捱到了天明,一大早宋江就急匆匆出門了。等到宋江反應過來還有重要的招文袋沒隨身攜帶,趕緊倒回閻婆惜住處尋找,卻發現閻婆惜拿著他的招文袋欣喜若狂,原來宋江的招文袋裡有晁蓋給他的書信和一條金子(送了一百兩金子,宋江只收下了一條,其餘還給劉唐帶回梁山去了)。閻婆惜如獲至寶,據此對宋江進行了瘋狂勒索:一是要宋江還她自由身,並有權嫁給張文遠;二是要將宋江所有包養她的財物全都歸她所有;三是要宋江把晁蓋送給他的一百兩金子全部給她。宋江答應了前兩條,但因晁蓋給他的金子只留下了一條,而無法滿足閻婆惜,閻婆惜死活不答應,嚷著要告官。無情無義到這個地步。

閻婆惜屬於那種罕見的貪婪、無情、惡毒的女人,她最後就是想置宋江於死地,逼得宋江殺了她,誰會為她叫屈呢?為閻婆惜這樣的女人叫屈的人,那他的三觀嚴重歪曲到了可怕的地步!


喬鞅


這個問題問題問得很有道理,閻婆惜,確實不值得同情。

《水滸》中的幾個女人,如潘金蓮、潘巧雲、賈氏等,雖然皆有不小的罪過,但她們都有令人心動的地方,這種令人心動的地方就是:她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和名譽來捍衛人生的幸福。


潘金蓮因姦殺人,目的是為了擺脫猥瑣丈夫,而潘巧雲,甚至根本就沒有害夫之心,她只希望能得到做為一個女人應得的享受,她不能容忍長期面對冷漠的丈夫。


至於賈氏,初一看覺得其行為失之荒唐,那盧俊義,人中龍鳳,大號玉麒麟,可見其英俊程度,他又槍棒無雙,可見其身體之強健,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有錢的大老闆,家財萬貫,有著絕對養尊處優的條件,這麼一個高富帥,富一代,居然擾不住一個老孃們兒的心,真是邪了門。



其故為何?原因不過和二潘一樣,這賈氏亦正當虎狼之年,而那盧某,與眾多水滸好漢犯一樣的毛病,就是對女人置之不理,試想,那賈氏身在富貴之中,不似二潘,要為生計經營,她是有閒女士,既有閒,又有錢,或許很可能還包括個小字,男人潘驢鄧小閒都能搞到女人,女人有此條件,勾個李固那樣狗頭男人有何難哉!

閻婆惜不同了,她不該對宋江刻薄,宋江是她的恩人,她的父親病故,無錢下葬,是宋江出的手,她們娘倆生計無落,又是宋江收留,因此,從道義上講,背叛宋江,她就失了分。其次,宋江儘管也犯了和盧俊義一樣的毛病,視女人如無物,但人家宋江並沒攔你去快活,你閻婆惜私養小白臉,人家宋江一點沒為難啊。



閻婆惜這女人不僅無恩無義無情,她還貪財愚蠢,得知宋江和梁山關係後,她不僅不替恩夫摭掩,反而藉機要挾,一步一步把宋江逼進了死衚衕。


閻婆惜之死,死有餘辜,不值同情。


中山柴


閻婆惜之死是最不值得讓人同情和叫屈的了。她雖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但為人處世為讓人發自心底厭惡,屬典型的壞女人。即貪婪又淫蕩,而且毫無底線,並加上一個愚蠢,正應了不作死就不會死那句話。在那種情況下是個男人都不能容忍,自然談不上會有人為她叫屈了。

一、她是宋江包養的情婦。當時她父親死連安葬的錢都沒有,她和她母親孤立無援是宋江出手幫她安葬了父親,然後宋江包養了她。她母女吃住一應開銷都是宋江負責,母女二人穿金帶銀,從此有了穩定的生活。按理她應感恩戴德,為男人營造一個好家,但她卻沒盡半點心。宋江雖不是貪戀女色的人,但不等於不戀家,宋江花錢養女人卻仍然沒有家的感覺。


二、飽暖思淫慾,不久閻婆惜勾搭上了小白臉,給宋江帶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而且勾搭的人還是宋江的同事。宋江有所察覺但也未作理論,按理這已是極限了。但那閻婆惜不覺有愧反而對宋江百般嫌棄,每次宋江來都是冷嘲熱諷,故意言語中傷,只因防礙了她與情人相會。宋江花錢幫別人養女人,也太悲催了。這是換上了任何男人都絕難容忍的,偏偏宋江也忍了下來。

三、晁蓋等七人因劫取生辰綱事發將被官府緝拿,是宋江通風報信,才得已逃脫上了梁山。晁蓋暗中送信與宋江表示感謝,信中寫明贈送黃金百兩酬謝,因宋江重義氣輕金錢,意在官場而不在江湖,所以拒絕了饋贈。

沒想到禍起蕭牆,這封信忘在閻婆惜床頭,被閻婆惜拿來協迫宋江。宋江是將仕途看得如同生命的人,何況私通梁山賊寇是死罪。宋江當時完全屈服了,只求閻婆惜網開一面還與這封信件。閻婆惜的歹毒和無底線的貪婪充分體現,她獅子大開口了,除了這個家的所有家當財產還要索取信中所說的百兩黃金。其它都好說,偏偏這百兩黃金宋江沒有收取,哪來與她。但閻婆惜不肯相讓,以將信件報官相逼,此舉即體現閻婆惜貪婪,也表現出了她的愚蠢。將人往死裡逼,當然別人必會以死相拼,這就逼著殺人滅口了,橫豎都是一死,換了誰都會這樣做。


一般來說女人是弱者,被男人所殺難免有人叫屈,唯獨閻婆惜之死無人同情,自己作死能怪誰呢?


湘水微波


現在是晚上112點,題主你要跟我嘮閻婆惜,那我就不困了啊…首先,由於閻婆惜的屬性,給她洗白確實有點難,但是電視劇新水壺的編劇們不知為何非要給閻婆惜洗一番,先是讓她從失足婦女轉變成十八線歌星,又讓她成為一個得不到宋江的愛故而報復但臨死之前還心心念唸的擔憂宋江的安危,放佛一切都是她的過錯一樣。

為什麼新水滸的編劇們要讓閻婆惜這樣轉型?

我不知道。

就如同我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劇裡的秦明能菜成虛坤,電視劇裡的呼延灼能瞬秒朱仝和雷橫一樣…

回到正題,其實之所以閻婆惜不配被叫屈,是因為她的設定就是那種徹頭徹尾的惡女子,《水滸傳》中的女性反面角色很多,但大多數只是“徹尾”,並沒有“徹頭”。你看人家小潘起初也是不懼淫威導致被下嫁武大,潘巧雲的出軌算是一種婚姻的常態,但她沒做害人之事;賈氏儼然就是一副賢妻良母的角色,她選擇李固是因為怕受到盧俊義造反的牽連。而閻婆惜出場時年方十八,別看剛成年,她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風月女子了,本著尊重每一個行業的前提下,我們也尊重閻婆惜的職業,更不必糾結為什麼她的母親閻婆會讓她走這樣一條道路。

就好像山夜叉從小給母夜叉灌輸的也都是開黑店的理念一樣,這種家教模式,沒法理解。

在閻婆強行納宋江為女婿時,宋江對這個如花似玉的女子也算得上的盡心了,一套房,一身首飾,這是這個失足婦女不曾體會過的富貴。可宋江的設定畢竟是好漢,在水滸世界裡,好漢和女色是萬萬不能產生關聯的,於是,在內事方面,宋江對閻婆惜多有怠慢。閻婆惜本就處於如狼似虎的年齡,再加上職業需求,自然對宋江會產生極大的抱怨。而也是在這個時候,風流的張文遠出現了,閻婆惜覺得這位小哥哥才叫有趣,於是就總和張文遠廝混在一起。

雖然宋江沒有正式迎娶閻婆惜,但以宋江的名聲,誰不知道那時候閻婆惜就是宋江的女人了,而閻婆惜的行為也屬於間接的“婚內出軌”,雖然沒上升到法律的層面,但也已經是很嚴肅的道德問題了。

宋江聽到風言風語後,先是有些憤怒,後來轉念一想,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

從宋江的話我們也能看出,其實宋江骨子裡也不覺得閻婆惜有多重要,並且在他心裡白送上門的閻婆惜永遠不會被扶正。宋江不去看閻婆惜對閻婆惜來講也不是壞事,這樣和張文遠廝混時都不用鎖門了。

某天,劉唐的書信讓宋江的人生徹底改變。由於晁蓋感激宋江的相救之恩,就邀請宋江上山一起快活,可宋江本來穀子裡就是大宋良民,自然不願接受晁蓋的邀請,也不願意接受晁蓋的黃金。等到宋江回到閻婆惜處時,恰好被閻婆惜發現了書信,於是財迷心竅的閻婆惜就開始勒索宋江,在閻婆惜的步步緊逼下,宋江拿刀抹了閻婆惜的脖子。

宋江怕他不死,又補了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

所以閻婆惜實在太把自己當回事了,直接和官吏行勒索之事。

請問這樣的人物設定,怎麼洗?

宋江在殺了閻婆惜後也不能正常的為國效力了,他恨閻婆惜,更恨晁蓋,為什麼偏偏叫形象突出的劉唐來送信。

說白了,當你宋江私房晁蓋的時候,他就應該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從這個層面來講,宋江也就有了殺害晁蓋的理由…

所以,閻婆惜根本就沒有任何洗的必要,自然也沒人願意為她叫屈。


其餘角色其實多少都存在可洗的點。


邏輯文史游


宋江怒殺閻婆惜這個故事出自《大宋宣和遺事》,情節也與《水滸傳》差不多。不過,藍本故事中的“宋江殺惜”動機卻要簡單些,只是因為閻婆惜與人“打暖”時被宋江撞破,一怒之下,宋江連同閻婆惜與“打暖”之人吳偉一起殺掉了。

《水滸傳》故事在這個藍本故事中,增加了很多細節,把閻婆惜之死寫得更加戲劇性,是在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中死去的。

無論藍本故事,或者是施耐庵的文本故事,閻婆惜之死多少都有點冤屈。但是,六百年以來,何以就很少有人替閻婆惜叫屈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施耐庵早就為這個死於宋江刀下的女子叫屈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閻婆惜的兩種死法

據《大宋宣和遺事》講,晁蓋上了梁山後,為報答宋江通風報信的救命之恩,派劉唐到鄆城縣找到宋江,以一對金釵為謝。宋江手下了金釵,但卻“不合”送給了閻婆惜。在這部筆記野史中,並沒有交代,只說她是一個娼妓。宋江不僅送金釵討好閻婆惜,還無意間讓這個娼妓知道了他與晁蓋的交往。

不久,宋江接到書信,得知父親病了,便向衙門告假回家。宋江治好了父親的病,便回到了鄆城縣,恰好撞見閻婆惜與吳偉兩個又在打暖。兩人依偎在一起,竟然不理睬宋江。宋江“便一條忿氣,怒髮衝冠,將起一柄刀,把閻婆惜、吳偉兩個殺了”。

這個故事中,閻婆惜並沒有要挾宋江,只是與另一個狎客關係近了點而已。閻婆惜本來就是個娼妓,宋江與她打得火熱,經常取好於她。但是,別人是做這個營生的,多招幾個客人無可厚非。如果宋江因此而殺人,幾乎毫無道理,純屬爭風吃醋。閻婆惜這樣死,確實有點冤。

不過,《大宋宣和遺事》這個故事並沒有被更多的人所知,閻婆惜被殺,基本上是從《水滸傳》中讀到的。

《水滸傳》中的宋江殺惜,情節雖然與《大宋宣和遺事》大致一樣,但卻被施耐庵進行了加工,加進去了更多的細節。在諸多細節中,有兩個重要的情節,讓閻婆惜死不足惜,誰也不為她鳴冤叫屈了。

閻婆惜改變了藍本故事中的身份

《水滸傳》中,閻婆惜也是一個娼妓,與金翠蓮、白秀英一樣,是流動賣藝甚至賣身的下九流人物。這一點,與《大宋宣和遺事》是一致的。不過,施耐庵筆下的閻婆惜卻因為宋江的出現而改變了身份。

閻婆惜一家三口巡迴到鄆城縣討生活,沒想到這裡的民風大不一樣,很多人不好這一口,生意便不好做了。屋漏偏逢連夜雨,閻婆惜的父親在一家人最艱難的時候染病身亡。婆惜無錢葬父,正愁苦時,著名媒婆王婆從中做好事,宋江出手幫助閻婆惜母女,葬了閻公,又給了生活費。王婆熱心,從中作伐,閻婆惜便與宋江住到了一起,算是明媒正娶的小妾了。

這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改寫,閻婆惜即為人婦,那就應當遵守婦道,再也不可操娼妓舊業。後來,閻婆惜與張文遠打得火熱,那就是不貞,是背叛宋江的行為。僅憑這一點,宋江激情殺人,也是情理之中,閻婆惜便毫無值得同情之處。

《水滸傳》中同樣有個細節,說宋江見劉唐後,被閻婆強拉硬拽去了婆惜那兒。閻婆惜聽得是“三郎”來了,急不可耐的下樓梯迎接。沒想到,這個三郎卻非張三郎而是宋三郎,閻婆惜大失所望,冷眼相對,出言傷人。這與《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撞見婆惜與吳偉打暖,毫不理睬宋江是一樣的。只不過,兩個閻婆惜身份不同,假如《水滸傳》中的宋江就此一刀殺了閻婆惜,也要比《大宋宣和遺事》殺得有理。閻婆惜就此死掉,即便是沒有要挾宋江的情節,也不能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叫屈。

貪心送了閻婆惜性命

《水滸傳》所言,晁蓋派劉唐給宋江、朱仝、雷橫的謝禮總共是一百兩金子,而不是一對金釵。同時,還有一封密信。這兩件東西,宋江並沒有交給閻婆惜,而是遺忘在招文袋中,被閻婆惜發現了。

招文袋中先露出來的是一根金條,閻婆惜立即想到了張文遠,打算用這筆錢給張三郎將養身體。這點小貪念決定了後來索要百兩黃金,也因此枉送了青春性命。

閻婆惜發現密信時,第一念頭就是要擺脫宋江,不再履行契約,好與張文遠兩人長期廝混。既要與張文遠做長久夫妻,就得有錢養家餬口,恰好,晁蓋的書信中講明瞭有一百兩金子,閻婆惜這才貪心大發。遺憾的是,宋江並沒有拿晁蓋的一百兩金子,假若拿了,閻婆惜會不會死呢?

宋江拿不出一百兩金子,閻婆惜這才說出晁蓋密信,以此為要挾,必定要宋江拿出這筆鉅款來。宋江這時應當非常後悔,假如早早處理掉這封信,是不是就沒事了?或者,手下劉唐帶來的一百兩金子,換回那封密信,閻婆惜肯定也是會答應的。宋江的不貪財與閻婆惜的貪財,導致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場血案就這樣發生了。

閻婆惜之死宋江要負主責

索要一百兩黃金是閻婆惜的貪念,但這各貪念並非完全值得指責。這個剛剛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女子,如果脫離宋江,追求自己的幸福,勢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張文遠不如宋江富有,還顯得很潦倒,閻婆惜為今後的生計著想,跟宋江索要這筆錢,雖然很不道義,但是其情可宥。

話說宋江,雖然當初不太情願討閻婆惜做妾,但禁不住王婆的勸說,就在縣西巷內,討了一所樓房,置辦些家火什物,安頓了閻婆惜孃兒兩個,在那裡居住。沒半月之間,打扮得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綾羅。

看來,宋江還是很喜歡女色的,對閻婆惜也非常好。這一點,跟《大宋宣和遺事》寫得很相似,宋江很愛惜閻婆惜。

“新婚”之際,宋江夜夜與婆惜一處歇臥,向後漸漸來得慢了。為什麼呢?書中說,宋江是個好漢,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而閻婆惜卻是水性楊花的女子,因為宋江的冷了兩人的關係,便被縣衙同僚張文遠趁虛而入。從此,閻婆惜便與張文遠打得火熱了。宋江知不知道這件事情呢?當然知道。但是,宋江對此卻並不上心,由著這兩人搞到一處去。

這件事情的責任完全在宋江,不但冷遇閻婆惜,還把張文遠帶到家裡喝酒,施耐庵也說宋江這事辦的“不合”。不僅不合,宋江一點都不在乎。別人把閻婆惜偷情張文遠的事情告知宋江,宋押司卻是這樣想的:“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

宋江這樣想,完全是一種病態。如果不在愛惜這個女子,放手便可,不上門就了事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後來事態的迅速惡化,宋江要負主要責任。

施耐庵早就為閻婆惜叫屈

六百年以來,讀者很少同情閻婆惜,原因在於施耐庵的一句話“原來宋江是個好漢”。這就有點不講理了,好漢就該這般對待女子?《水滸傳》中太多這樣的渣男,把別人玩膩了,便以“好漢”自居,情願愛槍棒,也不憐惜女子。所以,梁山泊上的正副寨主便是山寨之中頭號、二號特級渣男。

當然,諸如閻婆惜這等原本就出身煙花巷的女子,水性楊花的秉性也容易出事。施耐庵也深知其中之理,所以,寫“宋江是個好漢,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大有反話正說的意思。宋江愛惜槍棒嗎?應當不是特別愛,要不然,武藝水平何以那麼臭。宋江大概是玩膩了吧,加之此人心境很高,怎麼可能與一個娼妓做長久夫妻?所以,施耐庵說:

宋江不合帶後司貼書張文遠來閻婆惜家吃酒。……豈不聞古人有言:“一不將,二不帶。”只因宋江千不合,萬不合,帶這張三來他家裡吃酒,以此看上了他。

這分明寫的是宋江的不對,“好漢”、“愛槍棒”的理由原本就不成立,也是“不合”。再就是宋江交友不慎,與張文遠本是同僚,深知此人就是一個酒色之徒,帶進家裡來,分明就是引狼入室。宋江不上閻婆惜的門,閻婆惜也沒有四處去招蜂惹蝶,因為宋江帶來一個品行不端之人,才導致了閻婆惜最終死於非命。施耐庵在書中寫得非常清楚,細節流露了作者的真實情感,就是宋江的“不合”。

《水滸傳》水很深,閻婆惜固然做得不該,自家斷送了青春性命。但一個下九流層面上討生活的女子,遭遇到宋江這等渣男,也是其命運的悲劇啊!


綠野萍蹤01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閻婆惜是《水滸傳》中一個出場比較早的女性。

當然,也是一個不被眾人同情的女人。

閻婆惜的這個名字比較奇怪,奇怪自有奇怪的理由,字面意思就是婆婆疼惜,這裡的婆婆不是一般的婆婆,而是青樓中的老媽子。

是的,閻婆惜,本就是山東鄆城的知名歌伎,天香樓的“頭牌”網紅小姐姐。

本來閻婆惜一家是在京城的,來到山東投靠一官宦之家,無奈這一當官的男人早早死了,閻婆惜一家沒有了著落。

幸好這時候及時雨宋江出現了,給了閻婆惜一家十兩白銀,宋江本是救人急難之舉,卻被閻婆惜父母看到了希望,將小女指給了宋江。

宋江也是無奈,想著自己本無妻室,就收了閻婆惜。

但是收的時候就聲明閻婆惜只做小妾,並且兩人只是同居,並無正式的結婚手續。

《水滸傳》裡的好漢,哪有什麼好色之輩?看武松、林沖等人,皆是如此,宋江這個老大哥更是對女色不感興趣。

於是閻婆惜這個如花似玉的年齡,就有點把持不住,於是就和小鮮肉張文遠廝混一起。

宋江被帶了綠帽子之後,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但是他並沒有十分生氣,因為首先他不重女色,再者,也不是真想和閻婆惜過一輩子。

直到這一天,宋江不小心將晁蓋的信留在家裡,被閻婆惜看到了,閻婆惜竟然以此要挾宋江,宋江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提刀殺了閻婆惜。

閻婆惜確實死的不冤枉,當初因為十兩銀子和宋江同居一起,作為宋江的名義老婆,然後就和別人通姦,最後還要挾宋江,落個死不瞑目。

這樣的女人,本來出身就不清白,還不懂得珍惜身邊的人,最後還利慾薰心,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閻婆惜,她的身上集合了女人所有的醜惡,簡直是找不到一點可以為他叫屈的地方。

她貪財好色,恩將仇報。聽起來一個女人好色挺彆扭,但是看看水滸中被丈夫所殺的的這些女人,其他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好色都是相同的。不知道作者做寫作的時候經歷了什麼!讓他如此痛恨這些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