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水鄉韻致

每次俯瞰流淌於家鄉的運河,恍如穿梭於時光隧道,運河伴隨家鄉的歷史而逝去。當我們與之漸行漸遠時,他們就會變得蒼老而模糊起來,因為運河歷史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園,是現實和未來的多稜鏡,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就想用手中的筆,記錄那多姿多彩、富饒美麗、然而又悽慘破敗的古城和運河的景象。

運河是常州的血脈和文脈,更是經濟繁榮的商脈,能把運河的景緻,用文字和畫作方式記錄下來,讓這段記憶不被忘卻,是我一生中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我生在運河邊,是喝著運河水、走運河橋長大的,轉眼已過一個多甲子了。大運河入城繞了一整圈,變成了城市的關河,也屬於運河重要的水系。運河的水滋養了我,所以我對運河之水的感情就像對故鄉一樣,永遠揮之不去。

小時候,每天都要去運河邊挑水回來,從燒飯的水到所有使用的水,如淘米洗衣,洗刷用的都是運河水。上學每天都要從運河邊上走,步行經過運河上的多座橋,什麼單孔石拱橋,條石平板橋和木架橫樑橋等。雖然到現在為止我居留過多個地方,但都選擇在運河邊上,因為每天見到運河,可以感受到河面上吹來的輕風,體念到清新的市井,甚至於聞到運河的櫓聲。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白雲溪邊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櫓聲悠揚

大運河常州段景緻很美也很多,不但有篦梁燈火、文亨穿月、江湖匯秀等城西八景,更有運河上許多造型別致的石橋佳景。為了能留下這些運河的美景,我從運河入城的奔牛到運河出城的戚墅堰橫林,多次沿途採訪寫生,拍照和記錄沿岸的風土人情和市井風俗,分別用近20年的時間,繪出了《運河戚墅堰全景圖》,描繪了大運河從白家橋、丁堰、戚墅堰到橫林的一段運河風景。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運河常州東段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運河毗陵驛

長卷水墨《運河盛乾圖》還原了清末民初常州西門運河段包括豆市、米市、木業在內的繁華場景,特別是運河上的數十種船隻舟帆的各種造型,包括在此畫卷中反映出的許多常州老字號等店家的廠場。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運河盛乾圖》

《大運河新閘蘿蔔乾》長卷是一幅反映在大運河兩岸種植加工常州新閘蘿蔔乾的繁忙場景。為了配合大運河申遺成功,宣傳非遺運河文化的推進,鉅製《江湖匯秀》常州大運河圖,記錄了運河城西段與石龍嘴南運河段的場景,畫中有七座古橋,如廣濟橋、文亨橋、鎖橋、臥龍橋、南運橋、普濟橋和懷德橋,前二座是明代的三孔石拱橋,接下來是明清時期的單孔石拱橋,以及民國時期的木結構和混凝土橋樑,歸結了我國橋樑的材質和形制之和。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目前,著手繪製的是一幅20米長的運河與關河長卷,已經接近收尾階段,此圖最為精彩的是明代張宏繪製的“止園”原址就在此。更激發創作出如此重要的運河長卷來。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如今,古運河已完成了它的運輸的歷史使命,但依然充滿活力,不僅水清岸綠,兩岸景觀也更加靚麗,是老百姓家門口的最好休閒的景觀河,我畫了這麼多的運河圖卷,更重要的就是希望這條母親河繼續留給我們子孫後代以靈氣,在這運河母親河的身旁,能聞到更多的歷史文化味道,感受到更多的運河市井氣息,使祖祖輩輩留下來的運河故事,流傳得更加深遠。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畫筆之端,流淌著運河記憶的古往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