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社交恐懼症離我們有多遠?

以前,一直覺得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交流,人與人之間溝通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何來恐懼,甚至還變成了一種病症。但當真正需要社交的時候,當人在進行一場有目的的社交的時候,恐懼、緊張會抑制不住而來。因此,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社交恐懼的話題。

這個春節由於疫情的爆發,親朋好友之間取消了拜年串門,讓很多人長舒一口氣。能感同身受的朋友,或多或少有一點社交恐懼哦。

社交恐懼到底是什麼?

社交恐懼是人類獨有的奇妙現象,在動物界裡幾乎看不到這樣的現象。社交恐懼看來是對外界一些人的排斥拒絕,但實際上是朝內的,是對自己的排斥和不自信。覺得在他人眼裡,自己是不完美的、可笑滑稽的,甚至敏感到把他人無意識的眼神和表情都看作是對自己的厭惡和藐視。

隨著網絡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不需要面對面接觸,這讓很多人解除了心理障礙。有人在網絡上可以侃侃而談,應對自如,但這並沒有真正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反而讓人們更加逃離現實和遠離人群,導致社交恐懼離我們越來越近。

人際交往中,社交恐懼症離我們有多遠?

社交恐懼症的危害大嗎?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社交恐懼,但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種心理障礙。很多病患會通過改變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比如,放棄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不能去商場買東西,不能建立正常的兩性關係,不能帶孩子去公園玩,甚至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放棄很好的工作機會。

社交恐懼症已經成為一種人數佔比比較大的心理疾病,在抑鬱症和酗酒之後排第三名。而且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應忽視自身的心理感受。

人際交往中,社交恐懼症離我們有多遠?

解決之道

【接納】

其實,面對社交恐懼最好的辦法不是強迫自己克服,而是讓自己接納。

有人說,社交恐懼說白了就是慫,成年人的膽量都哪裡去了。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關於害怕,人類還真是無能為力。

我們從小被大人教,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比如小時候不敢一個人關燈睡覺,一關燈,滿腦子鬼故事就會冒出來。這時家長會說:都這麼大了,還怕黑,羞不羞。再比如,長大後和戀人分手,朋友安慰:別難過了,至於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說明你倆不合適,有啥可難過的。如果按照這些邏輯,情緒控制是理所當然的,只要理性剋制,就能遠離痛苦。被灌輸了這種觀念的我們,長大後遇到難過的事,最常跟自己說的話可能也是:哭啥哭,有啥大不了的,趕緊振作起來。這就是太閒了,忙起來就好了。

而心理專家認為,正是這種自以為是的情緒控制方法,恰恰是問題的本身。思想問題靠疏不靠堵。所以,首先應該接納自己感受。

人際交往中,社交恐懼症離我們有多遠?

【正確認識】

社交恐懼症其實並不可怕,它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失落感。這源於現實和自己的期待不一樣,過多擔憂結果導致的焦慮。社交恐懼也是一種情緒,這種恐懼情緒本身並不可怕,是人們的評判賦予了它可怕的威力。停止對自己的否定、挑剔、評判、責難,也不需逃跑,正確認識就好。

我們常說要樂觀面對生活,真正的樂觀不是碰到好笑的事笑,樂觀是遇到不好的事還能笑出來。這是一種能力。

【適當放鬆】

兩腳平穩站立地面,輕輕踮起腳尖,堅持幾秒鐘,然後放下,同時,邊做有節奏的深呼吸邊數數。這樣做二到三組,每組30下,一般就能緩解心裡恐懼。

【選擇友善的人交往】

友善的人通常比較懂得尊重別人,我們也比較容易從他那裡獲得認可,進而建立起我們的社交自信。

相信自己,不給自己製造假想敵。緊張焦慮的時候,告訴自己:原來這就是恐懼,接納它,與它共處,並自己擺一個高能量姿勢。正向的心理暗示,能夠讓我們遠離社交恐懼。

人際交往中,社交恐懼症離我們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