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毫無利空消息出現跌停,應該果斷止損,還是找機會補倉?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票跌停,從直觀動因上來看是資金出逃,究其原因,一定是有利空出現。若是你覺得毫無利空消息,那也只是你覺得。

其實,只是你不知道是什麼利空。這就涉及到一個人性感知的問題。

如果是一個技術派,趨勢投資者,對於出現自己未知的利空消息,第一反應多半是躲避。我遇到過不少技術高手,他們很多都並不太關注基本面細節,如果遇到無理由的下跌10%以上,先跑出來至少一半倉位,然後再去探尋下跌的理由。這樣保證自己在沒有深入瞭解下跌原因的時候,不會跌的太多。

如果是個基本面投資者,那就要分具體情況了。如果因為公司業績、或者被立案調查之類的公開消息跌停,那也不至於說一無所知,但凡是你每天掃一眼你持股股票的公告,都會知道,所以你也會在開盤之後立即做出判斷,買還是賣。而如果盤中出現不知原因的跌停,又並非公開消息,大概率可能是某持股機構清倉或者爆倉。2018年下半年時候,這種盤中閃崩的情況尤其多,這時候就是對於股票基本面進行自省的過程了。如果自己確信沒有問題,肯定是加倉的好機會。當然了,比如盤中被大單封死跌停,也許第二天再加倉是更好的選擇。你當天晚上看看公告,或者去股吧等論壇去看一圈,大概也就知道這個跌停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了。如果真覺得不是什麼破壞邏輯的原因,那肯定是補倉啊。

總之,股票其實是個預期差的遊戲。股票的價差其實就是賺到或者賺不到這個預期差。跌停該加還是該跑,還是要探尋跌停背後的邏輯。至於盤中出現跌停時的即時反應,那就看你是什麼樣的風格和個性了。

(晴溪)


孫建波


有句話叫“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股市中其實也是一樣的,漲跌停製度當初本身就是為了防止大幅波動而設置的,漲跌停製度是否合理我們姑且不去討論,但一隻股票漲停或跌停,一般體現出市場情緒的快速、極端變化,在正常情況下,股價不會無緣無故跌停,在個股沒出現利空的情況下,一般有三個原因會導致個股出現跌停,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作出對應的選擇。

一、系統性風險

雖然個股沒有出現利空,但是大盤出現了暴跌,這就被稱為系統性風險,這個時候所有股票都會受到影響下跌,大盤跌得越慘,跌停的個股就越多,因為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恐慌的、跟風的,比如說2015年股災區間,出現了數次千股跌停,這些股票本身也是沒有利空消息的。

對於這種情況,重要的是分析市場的大環境,看大盤短期的大跌只是調整還是趨勢已經改變,比如說如果發生在大盤相對估值水平低位的位置,大漲大跌都難以持續,那麼這對個股的影響也是短期的,可以根據公司的基本面進行是否補倉的選擇,而如果是發生在高位,且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系(比如流動性因素)是否能在短期內改善,如果可以則應補倉,如果不能,則應果斷止損。

二、獲利回吐壓力

一隻股票在連續大漲後也會很有可能出現跌停,這是因為連續大漲會使得股票出現巨大的獲利盤,在股價保持強勢上漲階段,持有者由於貪婪心理,大都會選擇鎖倉再看看,而當股價突然漲不動了後,大量的獲利盤就會拋出,從而引發大跌,在沒有利空的情況下出現跌停。

對於這樣的情況,需要看股價的強勢和引發上漲的邏輯,如果股價僅僅是短期資金推動,獲利盤出逃後可能就很難再抓起來了,但如果股票屬於階段性的強勢板塊,有些股票連續大漲後出現突然跌停,短期調整洗盤後還會繼續上漲,可以選擇在重要均線比如20日均線或30日均線處補倉,再次走高後出局。

三、莊股出逃

如果大盤既沒有出現系統性殺跌,而這隻股票短期也沒有出現連續大漲,處於一種震盪階段,但發生在相對高位,那麼一般就是莊股出逃了,這類股票一般由資金實力較強的莊家運作,通過建倉、拉昇、洗盤、再拉昇等步驟將股票炒高,但實際成交併不活躍,換手率極低,莊家在高位通過上跳下串的方式實現出貨。

對於這種莊股出逃的走勢,一般後期還會有很大的跌幅,能清倉最後清倉迴避風險,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莊股高位跌停時大多為閃崩走勢,即股價突然跳水快速跌至跌停板,或者直接一字板跌停,之後連續跌停,如果不能及時止損,只能眼睜睜看著下跌,因此對高位莊股一定要小心,股價大幅上漲後換手率極低,且經常出現長上影或長下影的股票就是莊股的明顯特徵。

以上三類,就是股票在沒有出現利空情況下出現跌停的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作出對應的決策,普通投資者一定要以上市公司基本面為準繩,並注意短期大幅上漲的股票及莊股崩盤風險。


財經宋建文


個股的跌停大部分是由於該股突發利空所致,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每天跌停板個股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個股跌停並不是因為利空消息,屬於個股上漲後正常的回調,那是否代表回調就可以加倉呢,或者又是莊家機構在頭部已經完成出貨了,個股後期大概率會選擇一路下行呢,下面我們來重點分析下個股在無利空跌停的情況和策略是什麼。

跌停情況分析

個股的跌停所受因素較多,很多投資者認為個股跌停的情況肯定是莊家的出貨行為,即使不是出貨也是大資金出逃所引起的現象,其實這往往是跌停板背後的一個方面的因素,有時候大家往往只喜歡尋找漲停板的個股,而忽略跌停板個股的情況分析,比如之前我在11月底重點分析過科技股大跌的情況,這些能夠跌停甚至大跌的股票,後期都是繼續上行和創新高的股票,目前行情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了,這些個股基本已經再次創新的新高,比如北京君正和聖邦股份等,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通過上圖案例我們得知後我們一定要重點分析股票跌停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類討論下:

第一,個股利空所致,關於個股利空一般情況為開盤一字板跌停或者大幅度低開後開盤後快速回落封死跌停,對於個股利空的跌停,往往是大利空出不來,小利空基本一兩個跌停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反彈,這點不是我們重點分析的原因。

第二,高位莊家出貨所致,莊家出貨準備出貨的時候基本很少採用跌停板的情況,跌停板往往會引起市場的恐慌性的拋壓,所以莊家剛出貨的時候往往採用的時候高位震盪出貨的方法,往往在出貨的尾端開始甩貨的階段才會出現的跌停的情況,比我們在分析技術形態的時候,跌停跌破頸線的情況,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第三,連續大漲後的高位分歧,一般個股在連續上漲一段時間後必然會造成個股短期高位的分歧跌停板的情況也經常出現,再次就是連續漲停的個股往往是遊資的接力行為所致,如果連續漲停達到一個位置後沒有遊資再選擇接力,而原先買入的想賣出的話也會導致個股的跌停的現象,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上圖情況就是個股在連續大漲後高位資金分歧,會存在機構和遊資之間的博弈,遊資和遊資之間的博弈,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博弈,這類博弈並不代表個股後期個股會出現長期下跌的情況,比如上圖案例,上一個交易日跌停後下一個交易日再次出現漲停的情況。

第四,市場整體風險,當指數當日出現大幅度的下跌的情況,會拖累很多個股出現跌停的情況,比如15年牛市結束後出現的千股跌停的情況,再次還有18年行情中,由於市場整體情況對個股走勢影響較大,具體還要重點指數後期走勢情況。

跌停後策略

通過上面對個股跌停的情況分析後,除了個股利空因素所致,其他兩點因素還是要具體講解,具體是直接止損還是等待加倉,下面我們來通過大量案例來進行分析:

第一,莊家高位出貨,上面具體講解過莊家高位直接跌停概率較少,但不排除有部分莊家操盤手法較為特別的情況,再次還有高位趨勢反轉出現的跌停的情況,上面提示為莊家甩貨的階段導致的跌停,具體策略是:

當個股並不是短期大幅度上漲後達到的高位,而且通過長期震盪上行的原因所致,或者說個股趨勢長期往上,如果這類情況的跌停往往可能是部分機構的賣出導致,上面提到的北京君正和聖邦股份股票就是類似的情況,對於這類個股具體策略就是按照趨勢而來,如果上漲趨勢並未改變繼續持有,如果後期縮量回踩趨勢線可以考慮繼續加倉,仍舊以上圖案例為參考:

如果個股前期趨勢往上,但短期一段市場長期圍繞高位震盪後出現了跌停板的情況,這類情況很有可能是資金長期在高位震盪出貨已經完成,短期趨勢可能就要反轉,而跌停板往往是莊家機構甩貨的情況,這類情況的跌停我個人建議以止損為主,特別是已經跌破的個股頸線為主的個股後期持續下跌的風險較大,具體參考下圖圖形分析:

第二,連續大漲後跌停,跟長期趨勢沿著趨勢線上漲不同,這類個股短期大幅度的上漲,造成了大量的獲利盤,特別是題材遊資大幅度的炒作後,短期的分歧是必然的,很多個股如果後期遊資願意選擇再次接力會走出二波三波的行情,而沒有遊資選擇再次接力的話那麼就是一波行情結束,這些很大一部分不是我們技術面能夠解決的,往往是市場情緒面所致,具體下面給大家列舉兩個案例:

所以對待這類個股,我個人建議不做加倉也不做止損操作,具體策略很簡單,以連續大漲的中部為重要支撐,如果後期跌破以止損為主,如果後期沒有跌破繼續考慮持有或者做小幅度的加倉。

第三,由於指數大盤導致的跌停,這點就比較容易分析理解了,如果看好大盤可以考慮加倉,如果不看好大盤可以考慮止損,或者具體個股策略可以疊加以上兩點的分析參考使用。


總結:跌停板的情況各不相同,並不是代表跌停板的個股後期走勢一定較差,一個股票都不會跌停或者大跌後期也很難再次走高,往往大跌也是一種強洗盤的行為,這些我在給學員上課的時候強調最多的,個股可以按照趨勢上漲還是短期上漲進行分類分析,但對於下跌趨勢中出現的跌停板可能短期的下跌要加速,可能該股的基本面要發生改變,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評。


道破天際


股票毫無徵兆出現跌停,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信號。告訴你,這隻股票出事情了。(股票說:別理我,我病了)下面我將對股票跌停的幾種可能,給您依次講解。

1,不是消息面沒有消息,而是你比主力知道消息的時間晚。主力要操作一隻股票,一般都會對公司展開全面的研究,還會和公司內部人士達成某種關係。他們得到消息一定會比咱們散戶快一步的。所以說沒有消息,是說你沒得到市場消息,可是人家已經知道消息了。

2,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主力資金需要撤離,跟公司業績沒關係,人家就是要撤資了。開始慢慢出難,維持估計不下跌。但到了最後,貨快出完了的時候,就沒有耐心慢慢來了,而是一下子趕快出完。這時一般也容易出現跌停。

3,股票跌停,可能是大勢原因,市場走壞了,大盤就是要跌,而且是一瀉千里,千股跌停。那麼你的股票跌停就沒有什麼不應該的了。

最後告訴你一個事,股票無緣無故跌停,其實是一定有什麼內在原因的,只是咱們現在不知道而已。但是等咱們知道消息了,那股票也就跌的差不多了。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要不你選擇先出來看看,等股票企穩了再說。要不你就學巴菲特老爺子,認為只要公司沒什麼問題,那就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了。





何濤財經


跌停是最不受A股市場投資者最不受待見的一個專用名詞。曾經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

問:罵人最毒的話?
神回覆:“你全家炒股跌停!”
“你才炒股,你全家滿倉中石油跌停。”

跌停代表著利空,代表著虧損,但是不是隻要是跌停就都是壞事呢?溯源認為也不竟然,有些跌停反而是不錯的入場機會,那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毫無利空消息出現跌停,應該果斷止損,還是找機會補倉?咱今天就詳細聊聊這個問題。

跌停常識普及

1、跌停:即股票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超過後便停止交易。A股目前主板超過幅度為10%,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限制,第六個交易日設置為20%。

2、漲跌停是我國市場股票市場特有的交易制度。

1996年之前,滬深證券交易所和國外成熟股市一樣沒有漲跌停限制,但是成立之初,市場體量有限,參與者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市場非理性波動頻發且幅度較大。為了反之暴漲暴跌,過度投機,也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潤。於是相關機構頒佈並與1996年12月26日開始實施漲跌停製度。

具體規定以股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基準,在下一個交易日波動幅度在正負10%之內。這一規定一致沿用至今。有點需要注意:我國的漲跌停製度規定,在漲跌停價格上是可以成交。

3、舉個例子:比如貴州茅臺上週五收盤價為1000元,則今天其價格波動範圍為900元至1100元之間。到達這兩個極限值之後,就不能在繼續下跌和上漲。

漲跌停的好處與弊端

很顯然,漲跌停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防止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等異常現象,也會讓會員單位鎖定了每一的最大盈虧,這個出發點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漲跌停製度也認為的干涉了市場的流動性,在10%的限制之下,客觀上起到了助漲助跌的作用。股票一旦跌停,不可避免的帶來賣盤洶湧,但是下跌10%後不讓賣出,這會加劇恐慌情緒,同樣的道理上漲也成立。

這個時間市場就是無效的,甚至可以說市場先生是錯的,作為投資者,市場先生的錯就是投資者的機會。

例如2016年熔斷機制實施下的市場恐慌。很多個股其實完全是情緒推動,整個市場被恐懼籠罩,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只不過認識到這點,且能夠克服恐懼買入者少之又少。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就充分利用這點。

跌停板背後的原因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每一次的跌停背後,總是有一定原因,只不過這些原因有理性,也有非理性,有的甚至是無厘頭,探究這些原因,有利於投資者在面對跌停時採取正確的策略,從而化“危”為“機”。

1、個股有重大利空來襲

股票投資實際上投資者對股票未來走勢的預期,當投資者認為未來上市公司業績蒸蒸日上,當前的價值被低估,這一邏輯推演之下,投資者就會做出買入決策,採取買入行動。反之如果一隻股票利空來襲,未來一文不值,顯然持倉的投資者只會第一時間脫手其認為的將會下跌的股票。例如:上週貴州茅臺發佈業績不及預期公告,單日遭重錘5%。

2、系統性風險來襲

所謂系統性風險即投資者無法規避的風險,不能提前預判,也不能用金融工具和金融組合來分散,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風險。系統性風險主要體現為政策方面、利率風險,外圍市場拖累風險,國際地緣政治和局部衝突帶來的風險。

系統性風險一旦發生,幾乎所有的股票都處於下跌,市場參與者形成一致預期,恐慌放大。例如:2016年熔斷時千股跌停,5.30半夜雞叫所有股票先來5個跌停再說。對於這樣的風險,其實是入場的機會,前提是投資者得說服另一個恐懼的自己。

3、跌停出貨

很多投資者天真的認為,股票一旦跌停,有話語權的資金也沒有辦法賣出,他們也一樣虧損,那咱就有話語權的資金死扛到底,其實這種想法非常愚蠢。有話語權的資金有一萬種方法在跌停板上出貨。

往往跌停出貨的個股,該股票一定是漲幅巨大,主力資金獲利頗豐,即使兩三個跌停,主力資金仍然還有翻倍的利潤。其次,主力資金也是人不是神,他們也會做錯,但是他們之所以是主力資金,是因為他們能及時認錯。

舉個例子:近期的網紅概念星期六,在相對底部區域的資金已經有三倍利潤,跌它30%,還有翻倍利潤是不?

再舉個例子:股票快要跌停,主力資金在跌停位置掛單幾千萬,散戶的第一反應是跟進買入,於是也掛單買入,當散戶掛單到一定數量之後,主力自己撤單的同時反手低幾分錢直接在跌停板賣出,散戶歡喜買入,主力資金順利出逃,套路就這麼簡單。曾經名動江湖的一字斷魂跌停出貨就是代表。

4、跌停吸貨

在強勢市場中,活躍資金為了節約時間,充分利用市場情緒亢奮之特徵,會使用最極端的跌停吸貨方法。

市場強勢,所有的個股都在上漲,主力資金會盯著那些漲幅落後的個股,吸納少部分籌碼,這時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會期望股票跟風上漲,持有者會糾結在賣與不賣中,主力資金在這時會幫你做出決定,會將股票砸到跌停附近,持倉者終於下定決心賣出去追逐強勢熱點板塊,主力資金笑納籌碼。

投資者面對跌停如何應對

前面我們分析了跌停可能的原因,接下來咱們對症下藥就好了,根據原因找到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時務必記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

1、個股利空來襲的情況。對於個股的利空,投資者第一時間要找到消息來源,當下互聯網發達,很多消息是不靠譜的,很多消息是N年前的消息,被別有用心的人給翻出來。緊接著要理性分析這消息是否的確給上市公司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上市公司面對利空採取的應對措施。如果對公司沒有實質性影響,堅持持有甚至補倉,反之迅速離場。例如: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是機會,而康美藥業造假就是實錘利空。

2、對於系統性風險。這時重要的不是分析利空和系統風險,而是盯著個股,因為對系統性風險分析也是徒勞的,投資者首要的是說服自己的恐懼心理,只要自己的手中的個股沒有實質性的利空,以靜制動是最好的策略。當市場企穩之後,甚至可以加大投入。比如熔斷機制下,我就買入了格力電器,事實證明這時我最近三年最好的一筆投資。

3、跌停出貨情況。跌停出貨通常表現在股價漲幅巨大,跌停板上的買單和賣單不斷的變化,撤單行為不斷髮生,股價一直掙扎在跌停板附近,亦或者一字板被牢牢逢低,但是突然在午後出現大單撬開跌停,直線拉昇,實際上這是主力資金左右倒右手的行為,撬開跌停之後跟風資金助推股價,主力資金在這過程中出貨。前兩天的某某百貨就是經典例子。

4、跌停吸貨情況。這主要是在強勢市場中,所有股票都上漲,唯獨某些股票不漲,一直橫盤運行,而且基本並不差,股價總是被較大的賣單所壓制,上漲快速,回落緩慢,三五筆大單會砸出一個大坑,但是隨後不會繼續下跌,小單緩慢拉昇,如此不斷反覆。

綜述:在面對跌停板時,投資者一定要冷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做出合理的決策。不要人云亦云,被恐懼嚇倒,將珍貴的籌碼拱手相讓。一定要記住別人恐懼我貪婪這一至理名言,將逆向投資的藝術發揮到極致。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股票沒有任何利空消息,出現就出現了跌停,到底是應該果斷止損還是找機會補倉?那麼對於止痛和補倉,主要是看當天該只股票,處於什麼樣的趨勢之中。

如果股市大環境較為理想,股票整體處於上漲趨勢當中,出現無利空跌停的狀況和股票處於下降趨勢,出現無利空跌停的狀況,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投資者應該選擇靈活應對,否則你不是失去機會,就是虧損累累。

下跌趨勢中

當上證指數處於下跌趨勢當中,各板塊和個股整體處於下跌趨勢當中,沒有出現任何利空,就出現了跌停,那麼從順勢而為的角度來看,後期將有可能出現連續的下跌甚至連續跌停。

這樣的例子在2016, 17,18年比比皆是,我們銘記在心的就是樂視網,拉芳家化,他們基本上都是公佈了利空消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利空消息已經被市場消化,散戶投資者認為也許是利多的前提條件下買入這些股票,卻出現了連續的下跌,跌幅高達80%甚至90以上。

換句話來說,就是在下跌趨勢當中沒有利空,股票突然出現跌停,應該果斷止損。因為這種情況後期會出現連續性下跌,跌幅較大,散戶投資者損失嚴重,應該果斷止損才會上策。

上升趨勢中

當一隻股票或者上證指數整體處於上漲之中。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利空消息出現股票跌停的狀況,基本上屬於莊家主力刻意操盤位置,那麼這種情況下你要選擇適當的機會進行補償,才有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換句話來說就是當股票牛市行情到來的時候,大部分股票處於上漲當中下跌的股票寥寥無幾,總體股票呈現賺錢效應。

這時候的回調和跌停都是給散戶投資者的投資機會,那麼這種投資機會散戶投資者不應該錯過,應該在回調的時候找機會補償。

綜合來看,股票沒有任何利空消息就出現跌停,在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當中都會有不同的結果。散戶投資者應該視不同情況選擇止損或者補倉。

所以說,投資股票還是要通過大勢判斷大的方向,看清未來的發展才能夠獲得較高的內容。這也是,創業之神馬雲經常告訴創業者的一句話,你一定要看清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經濟發展態勢。


社長財經


無利空消息引起的個股跌停存在兩種原因:第一種,該股票是莊股,在前期經過連續拉昇之後出現的莊家跌停出貨。第二種,該股票有消息未公佈,只是股民知道消息慢半拍,莊家提前先得到消息之後選擇了出逃導致股票跌停,這兩種情況要果斷止損還是找機會補倉?

止損和補倉需要嚴格按照交易計劃進行。

每一筆交易必須嚴格遵照計劃執行,如果沒有交易計劃,盲目的補倉和止損都是不理智的行為。在股票交易中買與賣或者進行補倉,除了根據個股情況瞭解跌停原因,重要的是不能偏離交易計劃,否則很難能讓長期的交易穩定。

1、莊股引起的跌停。

所謂的莊股就是股票在之前已經經過連續上漲的行情,此時該股票在高位換手充分並且出現了滯漲行情,這種股票就很容易在沒有任何利空消息下走出跌停板甚至連續跌停,面對該種股票股民一定要儘快處理,只要前期股價已經嚴重的上漲,放量跌停就應該果斷止損,避免後期股票繼續下跌,出現深套或者嚴重虧損。

從上圖該股的走勢可以看出,很明顯前期是無量橫盤的過程,某天出現了連續漲停,到達高位之後開始走出跌停板行情,隨後的走勢就是持續下跌,這種股票就是典型的莊股前期經過洗盤後展開的連續拉昇,最後在高位砸盤出貨,此時莊家會持續的出貨為主。

遇到這種莊股,並且是高位買入的價格,一旦是放量跌停就需要離開了。

2、股民信息滯後。

在A股市場,大部分股民獲取到個股的信息都是非常滯後的,這些信息基本上莊家都會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就會趕在消息公佈之前提前離場導致個股出現跌停,遇到此種情況能否補倉主要是看股票整體的質地再來決定。

從上圖該股的走勢可以看出,股票出現了連續三個跌停板行情,但是市場利空消息卻是在股票走出跌停之後開始發佈,此時前期持有的股民都被深套了。面對這種行情能否補倉還是選擇止損,主要看利空消息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程度,並且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是否會受到利空消息影響而出現改變。

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並不會受到消息影響,僅僅是因為這種黑天鵝事件導致了股價下跌,就可以對該股進行補倉甚至中長期持有,後期股價還是會重新迴歸價值。若是這種利空消息本身影響了公司的長期發展,或者該股票業績在前期本來就是並不理想,補倉是沒有意義的,止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股票出現無利空消息跌停,此時先要了解個股跌停的原因,如果是前期出現持續上漲的個股走出第一個放量跌停行情,就應該止損離場。但若是個股在無消息之後出現的跌停,上市公司業績並不差,隨後有公佈利空消息對公司影響不大,是可以考慮進行補倉。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股票無利空消息出現跌停,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跌停前果斷止損離場觀望,避免後面出現更大的損失,再找機會看能否再次入場,因為無消息的跌停說明該股可能有利空消息僅是沒有發佈出來,一旦後期利空消息發佈之後可能跌更多,此時離場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第一、沒有無緣無故的跌停。

要知道任何股票不會無緣無故的跌停的,所謂的無利空消息僅僅是股民發現不了的消息,真正引起資金砸盤就是存在利空消息引起的主力開始離開導致的股票跌停,此時就要先看清跌停時成交量情況,如果成交量放的很大,這種跌停風險就很高了,最好是先離場避免更多的損失。

第二、不要買問題股。

一般問題股是會出現這種無利空跌停的行情,因為問題股本身就存在各種問題,導致資金參與這些股票都是在投機,雖然沒有利空消息,可能因為股票長期不漲引起的資金出逃也會導致跌停,這種股票在今年股市也很常見,尤其是退市制度開始逐漸嚴格,很多股票就會出現沒有利空就跌停的走勢。

綜上所述:

毫無利空消息出現跌停,最好是先出來觀望,看股票是什麼情況引起的這種反常行情,避免後面持續跌停嚴重虧損,儘量不買問題股。


股海重生2015


沒有無緣無故的下跌,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上漲,沒有利空消息出現跌停,大概率是一般投資者還沒有發現利空消息已經來臨。補倉需要非常慎重,最好就是離場,起碼也離場一半。

A股很多時候還是一個莊股時代,對於拉高股價的股票,突然之間跌停,尤其是放量跌停,搞不好就是莊家出貨,典型的就是溫州幫,可以以連續跌停的 方式出貨,市場稱之為斷崖刀出貨,或者是莊家的資金鍊出現了問題,亟待賣出股票回籠資金,因此對於跌停個股能夠止損或者止盈是最佳操作,虧損10%並不多,一旦遭遇莊家出貨,後續下跌空間很有可能就會進一步打開。

A股市場信息披露是存在瑕疵或者是滯後的,但某些資金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可以提前預知各種利好利空,能夠提前建倉和減倉,因此股價突然跌停,很有可能就是市場未知的利空在作祟,大資金趁市場沒有獲悉利空,加快出貨,規避虧損,。因此在消息面沒有明朗以前,謹慎起見,還是不補倉為好,持有倉位者也是以出局為好。

投資股市在於獲得確定性收益,或者是獲取預期差收益,最怕的就是不確定,股價跌停,肯定存在大資金出逃,至於市場並沒有利空出現,並不代表沒有利空存在,很有可能是信息滯後,而投資在於保證本金安全為第一要務,補倉堅決不做,止損能完成,還是止損出局為好。


杜坤維


股票毫無利空消息突然出現跌停,應該果斷止損,還是找機會補倉?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沒有利好消息出現跌停,到底這個股票是連續拉了漲停板之後直接跌停的還是每天小陽的漲,小陰的低,然後突然出現跌停。

這兩種方式出現跌停是不一樣的對待。

假如說每天只是小一小營的整,然後突然出現跌停,那這個時候應該出現止損,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為什麼會出現跌停,尤其是漲到高位,跌停的話可能是出貨的時候。

假如說一隻股票連續拉上去,然後突然出現跌停這個時候其實就是短線資金出貨的時候,當然如果是一隻龍頭個股,它出現跌停次日還會出現反包,這是另外一種方式,但是無論哪種方式,其實出現跌停就意味著賣盤很堅決。

如果出現跌停那基本上90%以上的概率都是要果斷賣出,不用考慮到底是不是有利空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