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媽媽,請別打擾我工作

曾經看過一位媽媽,她給一歲大的孩子買水豆腐吃。媽媽把水豆腐放在石凳上去付錢時,小孩迅速伸手去碗裡抓,水豆腐被小孩子一捏,變成碎渣渣糊了一手,孩子用舌頭去舔,吃得特別開心。

媽媽發現後,驚慌地喊到:“別動,太不講衛生了。”邊說邊把孩子的手從碗裡拿出來。只見她充滿愛意地為孩子擦拭手和衣服,然後用勺子餵給孩子吃。

但孩子每次都不耐煩地把頭偏過去不吃。媽媽關切地問:“寶貝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相信讀到這裡,大家已經明白孩子為什麼要拒絕了。顯然,孩子正處於手的敏感期,想要自己抓豆腐吃,而這位媽媽打斷了孩子的工作,用包辦代替阻止了孩子動手能力的訓練,孩子生氣了。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處於手的敏感期的孩子有什麼特徵

兒童的成長階段要經歷多個敏感期,而手的敏感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

當幼兒6個月大時學會了抓握東西,手的敏感期也就到來了。處於手部敏感期的孩子最頻繁的行為就是抓東西,扔東西。再大一點就喜歡這裡按按,那裡擰擰,還會對撕紙感興趣。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抓捏柔軟和黏稠的東西,比如香蕉、蛋糕、麵條等食物。這是因為孩子發現了這些柔軟的東西不僅容易抓捏住,在手的抓捏下還會改變形狀,由此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根據兒童運動的發展圖示,孩子1歲時已經能很穩地抓握,這時他們不再是見什麼抓什麼,而是有選擇性有目標性地去抓自己想要的東西。

1歲半左右的孩子手部肌肉逐漸發育得有力量,能用小手拖動或舉起一些有重量的東西,用手協助自己爬高。沛沛現在最喜歡掃地,搬凳子,把垃圾桶從廚房搬到陽臺,一趟又一趟,樂此不疲。

到了2歲,會認真觀察家長的行為,並進行模仿。這時他們會有模有樣地跟著家長做家務,勞動,比如扔垃圾,撿東西,擦桌子等等。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兒童是用手來思考的。手的自由使用不僅表達了兒童的思維,也表達了兒童思考的過程,禁止了兒童手的活動,就相當於禁止了兒童的思考。

因此,孩子在運用手進行各項活動時,不僅僅是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精細動作得到發展,本質上來說,孩子是在進行智力活動。家長應該儘可能地提供孩子活動的條件,滿足他們發展手部能力的需求。

針對孩子的敏感期,家庭教育應遵循什麼原則?

一歲半的沛沛現在每天都負責把尿不溼扔到垃圾桶裡去。有一次孩子把尿不溼扔在了垃圾桶外,我走過去撿起來扔進去,沛沛見狀大發脾氣,哭著從垃圾桶把尿不溼扔到地板上,再重新撿起尿不溼扔進垃圾桶,扔了五六次,終於成功了,一歲多的小人兒如釋負重地長吁了一口氣。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神情,那神情像是在說:總算把尿不溼扔到垃圾桶去了,我好厲害哦!

其實,孩子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以後所表現出來的這種興奮甚至驕傲的情緒,是在告訴父母:別看我小,我有無窮的內在潛能。

因此,家長有責任引導孩子,為孩子創造機會,促進他們潛能的開發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提到過幾條家庭教育應該遵循的原則,針對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可以借鑑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第一條原則:尊重孩子所有正在進行的合理活動,並努力瞭解他們的活動目的。

第二條原則:必須全力支持孩子活動的願望,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個性,不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

第三條原則:必須時刻注意與孩子的相處方法,因為孩子的情感,尤其對來自外界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細膩敏感。

蒙臺梭利說的這幾個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家長應敏銳地覺察孩子的活動需求,尊重孩子,並全力支持。只有家長認真覺察並保護孩子敏感期特定能力的發展需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手的敏感期,家長應如何陪伴孩子度過?

孫瑞雪說過:在兒童敏感期中,兒童對敏感的對象因為感興趣而投入,因為投入便持久專注,孩子不僅熱愛,還要出成果。不僅要出成果,還要結合生活。不僅要結合生活,還要求被欣賞和承認。

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保護和培養孩子專注、投入的品質。概括起來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尊重孩子自我發展的需求。

蒙特梭利指出:兒童的運動不是偶然發生的。兒童在自我的指導下,對身體的運動進行了必不可少的協調工作。兒童在多次的協調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髮展自己的心智。同時組織、協調錶達能力的發展。因此,家長應該讓兒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主去做事。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這意味著家長要尊重孩子用手的各項活動,不要輕易去打斷、阻攔他們。所以孩子想自己吃飯,就讓孩子自己吃,不要嫌髒嫌打掃衛生麻煩。孩子把家裡的東西搬來搬去,到處亂扔,由他們去折騰,在旁邊看著確保孩子的安全就行,等孩子玩累了再去整理。

一歲半的沛沛現在能有目的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回,他把臥室裡的拉拉褲抽出來,拿著一個從臥室走到客廳,放到沙發上,嘴裡邊數數“一個”。

然後又返回臥室拿出第二個拉拉褲,放到沙發上和第一個擺成一排,說到“二個”。沛沛就這樣一趟趟來回穿梭,因為他能數1,2,5,6,7,8,9,10,所以他真的拿了8個拉拉褲擺在沙發上。然後又把這8個拉拉褲從客廳放回去,忙的不亦樂乎。

孩子花一個小時專注地完成了這項活動,這個過程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手部運動能力,專注力都得到了保護和發展,我很慶幸自己始終只是安靜的旁觀,沒有貿然打擾。

正如蒙臺梭利所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別去打擾孩子。

二、給孩子創造一個適應的環境。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孩子需要在運動中進行自我塑造,為了自我發展,孩子亂跑,亂扔,亂畫,亂拿,會把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

前幾天,我下班回家,發現沛沛把雪白的牆壁塗上了各種顏色,沙發上也未能倖免。孩他爸說別再陪孩子畫畫了,免得他到處亂畫,傢俱全毀了。

孩子喜歡畫畫,不能更加阻攔。但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活動範圍。讓孩子有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環境,自由的做想做的事。

同時對於會走路的孩子,家長要注意採取安全防範措施。家裡易摔易碎或容易砸到人的物品要移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要為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這是孩子自由活動的大前提。

三、培養孩子自主能力和獨立能力。

孩子不會因為幹活勞累而感到疲倦。活動能使孩子獲得力量,並促進孩子的自我成長。

處於手部敏感期的孩子特別勤勞,像只小蜜蜂一樣忙個不停。家長不妨藉機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及時肯定和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獨立能力。

孩子手部敏感期亂抓亂扔搞破壞?專家:敏感期教育這3個原則要記牢

拖地時邀請孩子撿紙屑,做飯時邀請孩子擇菜葉,洗衣服時邀請孩子拿肥皂,總之選擇性的不斷讓孩子給自己幫忙,孩子做完了一件事家長記得說謝謝,記得誇獎孩子。讓孩子在玩玩做做中動手能力得到鍛鍊,獨立能力得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