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在人類戰爭史上,從來不乏少年從軍、戰死沙場的記錄,比如在一戰時期,很多英國青少年偽造年齡,志願入伍,在塹壕中經歷了生死考驗,其中不少人失去了生命或落下終生殘疾。在美國軍事史上,同樣的情形也比比皆是,從獨立戰爭到海灣戰爭,在美軍征戰全球的隊列中,總有一些"娃娃兵"的身影,他們和年長的戰友一起出生入死,以致為國捐軀。越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經歷的最漫長也是最富於爭議的戰爭,超過5萬名美軍士兵葬身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其中年齡最小的陣亡者是丹·布洛克,當他倒在越南人的槍口下時,僅有15歲5個月17天!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越南戰爭是美國經歷的最艱難的戰爭,超過5萬美軍官兵殞命異鄉。

丹·布洛克於1953年12月21日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古爾德斯博羅一個貧困的黑人家庭,幼時父母離異,他和姐姐格洛莉婭隨母親生活。布洛克11歲時母親去世,姐弟倆離開故鄉前往紐約布魯克林投奔父親和他們的繼母。布洛克的兒時夢想是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警察或者陸戰隊員,在1968年9月18日,命運給了他實現其中一個願望的機會。當時美國已經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在國內大規模徵募兵員。布洛克雖然只有14歲,但身高已達1.75米,體重72公斤,遠比同齡人更加高大健壯,布洛克決定利用這一點參軍服役。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丹·洛布克加入陸戰隊時的標準肖像照,當時他只有14歲。

根據規定,美軍最低服役年齡是17歲,而且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布洛克根本無視這些限制,他找到醫生篡改了自己的出生證明,將生日改為1949年12月21日,整整提前了四年,這樣他在前往紐約阿爾比廣場的陸戰隊徵兵站時就可以宣稱自己將滿19歲!徵兵人員顯然被布洛克的身材所迷惑,也沒有仔細核實出生證明的真偽,就給他開了綠燈,布洛克如願以償地穿上了軍裝,被送往南卡羅來納州帕里斯島的陸戰隊新兵訓練基地,編入第3039排。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帕里斯島從1915年起就是陸戰隊的新兵訓練基地,圖為陸戰隊新兵通過基地大門。

陸戰隊的新兵訓練異常艱苦,實際上只有14歲的布洛克最初很不適應,所幸他遇到一位友善的排長富蘭克林·麥克阿瑟,幫助他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麥克阿瑟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他(布洛克)在加入我的排時臉色很差,而且很難跟上訓練。"麥克阿瑟瞭解到布洛克之所以選擇參軍是為了幫助家庭減輕困難,布洛克的父親是一位伐木工加佃農,收入微薄,而布洛克年齡尚小,也沒有一技之長可以在紐約謀生。麥克阿瑟因此決定給予他關照,讓他最後通過了新兵訓練考核。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1968年時位於越南中部安和地區的美軍基地,布洛克的部隊就駐防於此。

1969年5月18日,布洛克被派往萬里之外的越南,不難想象當他踏上這片戰火肆虐的土地時心境有多麼不安和緊張。年滿15歲的布洛克一等兵被分配到陸戰一師陸戰五團第2營F連第2排第2班,成為一名最普通的步兵。布洛克所在部隊部署在廣南省會安附近的安和作戰基地。1969年6月7日凌晨1時,安和基地遭到北越軍隊的猛烈攻擊,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到黎明,雙方的傷亡數字不斷增加。布洛克和其他陸戰隊員一道頑強抵抗,避免基地被越南人攻陷。隨著戰鬥的進行,美軍彈藥消耗很大,布洛克奉命到後方尋找更多的彈藥送往前沿陣地。他敏捷地穿行在彈雨中,成功地為戰友們帶回了一批彈藥,然而在他第二次前往後方尋求補給時不幸身中數彈,當場陣亡。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在越南的叢林河道中行軍的陸戰隊員,這裡的作戰環境十分艱苦。

當軍方人員前往布洛克家遞交陣亡通知書時,他們才得知布洛克年僅15歲,如此年紀輕輕卻決定參軍打仗,這讓很多人都感到無法理解。布洛克的姐姐格洛莉婭透露了弟弟的某些想法:"(丹)希望能夠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能為自己做點什麼,而加入陸戰隊是他達成目標的途徑。"布洛克計劃在從越南返回後繼續學業,但這個願望在他抵達戰場後僅僅19天就永遠破滅了。布洛克的遺體被運回家鄉安葬,然而在此後31年間並沒有樹立墓碑,直到2000年才由脫口秀主持人薩利·拉斐爾捐贈了一塊墓碑,立於墓前。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2016年3月,來自美國空軍引導學校的學員們聚集在布洛克的墓前舉行紀念活動。

丹·布洛克是越南戰爭中死亡的58266名美軍官兵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的名字被銘刻在華盛頓越戰老兵紀念館的陣亡官兵姓名牆上。除了布洛克外,還有其他和他年齡相仿的陣亡者,有5人為16歲,12人為17歲。為了對布洛克的犧牲表示敬意,紐約市議會於2003年6月決定將李大道更名為布洛克大道,他從11歲起就生活在這條街道的街區。當年幫助布洛克通過新兵訓練的麥克阿瑟後來受到了這樣的質疑:"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沒有幫他,他也許還能活著?"然而,這樣的問題令人無法回答,因為一旦步入戰場,人的生命將無法由自己左右,生死只在一瞬間。

越戰美軍最小陣亡士兵年僅15歲,剛到戰場僅19天最大願望是上學

■1965年8月一位抵達越南的年輕陸戰隊員,臉上稚氣未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