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地球上最大戰略核潛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恍惚面對世界


當年美蘇冷戰時期,雙方都在軍事發展上投入了相當大的努力,所以那個時間段也就出現了許多讓世界震驚的武器。比如前蘇聯研發的941型核潛艇,蘇聯內部將其命名為Акула(鯊魚),而北約則將其稱之為“颱風”,從北約的命名上也不難看出北約對這款潛艇的看重。到目前為止,941型“颱風”核潛艇是人類建造的最大潛艇,典型的美蘇冷戰產物。當時蘇聯研發這麼一款巨大潛艇的主要原因是美國人已經搞出來了俄亥俄級核潛艇,蘇聯一定要比其強大,所以幾乎是俄亥俄級兩倍的颱風級核潛艇問世了。蘇聯官方給予它的期望是:“達到相互毀滅原則”。

颱風級核潛艇的整個建造工作由紅寶石設計局負責進行,到1989年全部6艘均建造完成。現今世界上的颱風級核潛艇只有俄羅斯正在服役用於導彈試驗的一艘,其餘五艘已經全部拆卸完了。有人可能要問,為什麼俄羅斯不繼續把強大的颱風級核潛艇服役下來呢,不僅可以威懾美國和北約,而且還可以彰顯俄羅斯國威。一方面原因是颱風級核潛艇的維護成本實在太高了,非擁有當年蘇聯國力而不可。即使當年的蘇聯也不具備大規模生產這種巨無霸級別潛艇的實力,與當年蘇聯對抗的美國俄亥俄級級核潛艇對比,其建造維護費用要比導彈火力相等的俄亥俄級要高。體格比美國潛艇大很多,但火力卻差不多,這有些尷尬。所以這也註定了經濟不如美國的蘇聯是不可能大量生產並維護這種潛艇,現在的俄羅斯顯然是無力的,所以只能基本上全部退役掉。

俄羅斯現在服役的主戰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比當年的颱風級火力還要大一些,但體積僅僅是後者的一半左右,兩者放在一塊就是大人與小孩的區別。另外,一艘颱風的現代化升級費用相當於兩艘“北風之神”的建造費,因此也不要想著俄羅斯國防部會花費龐大資金去改裝升級這些巨無霸級潛艇了。

號稱“世界第一”潛艇,颱風級自然在性能數據上很好看。從公開資料來看,颱風級艇全長172.8米,其中最寬的地方有23.3米,吃水11米,水面排水量23200噸,水下排水量高達48000噸。48000噸的最大排水量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國家中型航母的排水量,只能說其體格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作為一款戰略級別的核潛艇,彈道導彈自然是其最核心的作戰能力。颱風級20個發射裝置中共裝載20枚SS-N-20 “鱘魚”潛射彈道導彈。這些SS-N-20導彈,每一個都能夠配備20萬噸級TNT爆炸當量的核彈頭,全部齊射能夠在瞬間摧毀一箇中型國家。

除此之外,還可以配備SS-N-16導彈和SS-N-15反潛導彈。然而,颱風級核潛艇更多的是中看不中用,也不適合現在的俄羅斯,被陸續退役拆解才是最終的歸途。屬於颱風級核潛艇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


科羅廖夫


下面由軍武奇兵帶來最詳細分析!

俄羅斯的核潛艇和他的戰略火箭軍一樣,作為不對稱的戰爭武器,俄軍方是將它們當做寶貝疙瘩一樣寵愛的,因為他們就是俄羅斯最後的殺手鐧,最後的反擊力量。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這艘潛艇是多殼體射擊,五個內殼體位於兩個平行殼體的上部結構內,外層有消音瓦。有19個主要艙室,包括一個加固艙,主控制室和電子設備艙等,電子設備艙位於導彈發射管後面的主船體上方。

颱風的最大潛深為400米,海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5節,自持力可達120天。它能攜帶20枚RSM-52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有兩排導彈發射管。每枚導彈由十個可以獨立瞄準攻擊的分導彈頭組成,射程可達8300公里,精度在500米以內。

颱風級核潛艇擁有4個630毫米魚雷發射管和2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共裝備22枚反潛導彈和不同類型的魚雷,魚雷發射管也可以用來部署水雷。潛艇配置無線電和衛星通信系統,它裝有兩個浮動天線浮標,可在深度冰層下接受各種信號。

美國監控衛星下的“大號拖鞋”

此時老將軍颱風級核潛艇已經基本退役,它將被晚輩“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所替代!

我是軍武奇兵,謝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戰武奇兵


時至今日,我們從"颱風級"核潛艇的尺寸上依然還能感受到前蘇聯情有獨鍾的武器風格:龐大!可單純的體量並非制勝的關鍵,對於這一點,早已解體的蘇聯最有發言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得知美國正在研發新的彈道導彈系統和俄亥俄級核潛艇時,不甘落於其後的蘇聯立即下令相關部門開展對等研發:全新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代號941工程的項目隨即啟動!

颱風級核潛艇依然將美國本土視為戰略打擊對象,但也對其在未來核戰爭中的任務定位做了相應的調整:不介入早期核攻擊,而是作為二次核打擊後備力量隱蔽潛伏!如此一來,蘇聯就願意犧牲颱風級的部分性能,比如航速。但也同時需要提升它的隱蔽性、自持力以及彈道導彈的搭載數量。

因此,建成後的颱風級核潛艇擁有二十個彈道導彈發射筒,搭載的是P-39"鱘魚"潛射彈道導彈;其最大射程可達1萬公里、能攜帶10個總當量約兩百萬噸的核分彈頭。除此以外,因為颱風級被賦予長時間隱蔽的作戰使命,所以在自防武器上也頗費心思:包括二十二枚魚雷、八枚對空導彈(僅能在出水後發射)等。

另外需要提及的一點是:颱風級核潛艇雖然一改蘇式潛艇常見的"龜背"造型,採用了美式潛艇製造的雙殼體工藝,但也因此大大增加了它的排水量,而這也會相應地折損核潛艇的其他性能。

在降噪處理上,體積最大的颱風級在當時卻是蘇聯所有核潛艇中噪音最小的,甚至一度接近美國的俄亥俄級。但全副武裝後的颱風級在潛航過程中相比俄亥俄級,甚至自己的前級(德爾塔)依然更容易被探測到。

總體而言,颱風級雖然因為龐大的體型和載彈量而名噪一時,但與競爭對手俄亥俄級相比劣勢依然明顯:造價昂貴、彈道導彈技術落後、隱蔽性不理想、行動遲緩等等……不過不可忽視的是:載滿武器的颱風級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說到蘇聯海軍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它的看點當然是非常多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也是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令人稱奇,歸納起來就是:大、奇、爽、快、無奈。

一、先說大。

颱風級核潛艇全長170米,寬23.3米,平均吃水11米,水面排水量23200噸,水下全排水量48000噸!比輕型航母還要大。即使面對“尼米茲”級航母也不遑多讓,是一座真正的鋼鐵冰山。

▲從上到下,尼米茲航母、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基洛級潛艇、颱風級潛艇。

動力採用2座壓水反應堆,功率380兆瓦,水上最大航速12節,水下25節,下潛深度380米,極限深度500米,艇員160名,每艇配2套艇員。

“俄亥俄”級核潛艇

颱風潛艇排水量比老對手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大了一倍還多(俄亥俄水下排水量18000噸)。它的後輩“北方之神”核潛艇,在她面前也是嬌巧可愛。

▲颱風同北風之神對比

▲8000多噸的阿庫拉I級在它面前就是個小孩子。

龐大的身軀是為了搭載20枚R-39(俄P-39)潛射導彈。R-39導彈同樣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射導彈,長 16 米( 5 層樓),直徑 2.4 米,重 90 噸!

不過作為潛射導彈,大並不是優點。只是蘇聯固體燃料技術不太成熟,無奈為之。

二、奇

颱風級核潛艇是在美蘇爭霸的產物。1966 年,美國率先啟動“三叉戟”潛射導彈與“俄亥俄”級核潛艇計劃,而蘇聯尚無與之對抗的武器。

所以,1972 年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下令紅寶石設計局開展 941 型核潛艇研製,也就是“ 鯊魚”級,北約稱" 颱風 "級。

作為世界武器的一極,蘇聯風格獨樹一幟。蘇系潛艇喜歡用雙層殼體,歐美慣用單層殼體。雙層殼體賦予潛艇更大的儲備浮力,更方便的佈局,但也加大了體積和橫截面,增加了阻力。

左:雙層殼體 右:單層殼體

颱風級核潛艇也不例外,而且發揚光大,足足有5個鈦合金耐壓艙體,呈獨特的“品”字形結構。這種佈局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全艇中間是2個巨大的耐壓艙室,中間排列20具導彈發射筒,發射筒也是耐壓的,可以提供部分浮力。所以颱風潛艇的抗沉性非常優秀,畢竟如此昂貴的大傢伙,誰也無法承受失去的痛苦。

除了潛射導彈,艇艏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還有9M313型防空導彈。

為了給颱風補充給導彈,蘇聯還特意設計了11570型“亞歷山大·佈雷金”號武器運輸船,作為它的貼身保姆,可見待遇之高。

三、爽。

颱風級核潛艇不僅僅擔負著打擊敵人,保衛祖國的重任,它還是一艘豪華海上旅館。

為了讓艇員在漫長的戰備值班中吃好,睡好,玩好。設計師們煞費苦心準備了豐富的休閒設備,反正艇大有地方,有桑拿室、游泳池、健身房、小型電影院,還有電子遊戲機!

颱風級豪華旅館的建成,讓其它艇上的苦逼同行眼紅不已,紛紛申請調到“颱風”級旅館工作。

四、快。

颱風潛艇是在美國核威懾壓力下建造的,所以蘇聯傾全國之力,從設計到開工建設進度非常快。從1981年到1989年,8年時間服役了6艘。單艘造價5.25億盧布,幾乎相當於一艘庫茲涅佐夫航母,足見蘇聯花下的血本。

五、無奈。

其實從技術指標看,”颱風“級略遜於”俄亥俄“級,在比俄亥俄重7000噸(標準排水量)的情況下,潛射導彈卻少了4枚,浪費了噸位。不過對於戰略級武器而言,這點差距不算什麼,反正都是一擊斃命。

最大的無奈是蘇聯解體之後,颱風級潛艇就像沒孃的孩子,失去了寵愛。羸弱的經濟也無力維持保養和後續升級。

90年代初,美國人送來了“愛”心,又是出錢又是出力。在狼外婆親切的關懷下,3艘颱風拆解,2艘封存,僅餘1艘改成布拉瓦導彈的試驗平臺,不再擔任戰備值班任務。

從此,颱風雄偉的身影從茫茫大洋上消失……

不過這種用於人類集體自殺的,威力過剩的武器,最好的歸宿就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再也不要出現在世界上啦。


和風漫談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外觀是非常威武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此前蘇聯核潛艇建造史上最驕傲的作品是啥,那毫無疑問,“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實至名歸的,畢竟,這艘艇不僅性能強悍,也是目前來說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噸位的“水下鋼鐵巨鯨”。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艙室分佈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颱風”兩字是北約代號,蘇聯的代號為941型戰略核潛艇,該艇在當年主要是蘇聯人為回應美國的“三叉戟”戰略核潛艇而建造的,其艇員數為160名,艇長為172.8米,最寬處為23.3米,吃水為11米,水面和水下排水量分別達到了23200噸和48000噸。“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艦體採用雙殼體,因此具備了比較好的儲備浮力(達到了31.3%),其動力系統包括2座VM-4S型壓水堆、2臺50000馬力渦輪發動機、4臺渦輪發電機及4組電池(每組112個),該艇採用雙軸推進,螺旋槳為2部7葉側斜螺旋槳,其水面最大航速為15節,水下最大航速為27節,安全下潛深度為400米,最大下潛深度為550米,可連續潛航120天。作為一型戰略核潛艇,“颱風”級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莫過於其攜帶的20枚R-39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該彈採用水下垂直冷發射技術,每艘“颱風”級上共攜帶有20座R-39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的垂直髮射裝置,R-39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最大射程為8300公里,每枚導彈可攜帶10枚當量為1000噸或2000噸當量的核彈頭,圓概率誤差為500米,其安全發射深度為水下55米處。除了R-39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外,“颱風”級所攜帶的武器系統還包括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22枚魚雷)以及8個“針”式防空導彈發射筒(備單48枚)。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尾部兩個巨大的導管螺旋槳(圖片來源於:網絡)

綜上所述,“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不僅體積龐大,且具備強悍的戰鬥能力,怪不得一度也被認為是“水下的史前巨獸”,另外,也或許是因為其身上的傳奇色彩太多,因此該艇成為電影《獵殺紅色十月號》的“主角”,且當年最早翻譯這個同名故事書籍的國內學者就是我們今天十分熟悉的張局座。當然,由於建造級維護成本高昂,“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也僅僅只建造了6艘,且隨著當年蘇聯的解體,這級潛艇的多個成員早已退役甚至部分已經被拆解,而這也印證了一個道理即“國運即艦運”。


軍武次位面



改希望


和蘇聯那樣龐大而且沒有必要製作的過分的部件臃腫,只能恐嚇他人的工具,結果拖垮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