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教育,民營學校收費火熱,少則一兩萬,多則三、四萬,有甚者十來萬,你怎麼看?

草原那一泓水2017


用市場的角度來分析,現在是賣放市場,民辦學校不愁生源,何況民辦學校本來就具有逐利性質,“坐地起價”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很正常的事。

要說現在的教育,只要孩子能出成績,家長就捨得花大代價,哪怕一年十來萬,照樣有學生家長排隊,這也是目前民營私立學校而現狀:學校能出成績就敢漫天要價,還不愁生源。如此情景,也看出目前中國家庭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子女教育在家庭開支所佔的比重。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多數孩子一到初中,就開始了教育的高消費階段,普通的興趣班和培訓班也僅僅是小兒科,像初中、高中的國際班,一年內哪一個不花上僅十萬,這還是隻是預備階段,一旦去了國外,那花費就更是想都不敢想,僅僅是往返的機票,一年就得上萬塊,且每年的國際班的孩子都是爆滿。

如此高昂的教育支出,到底正常不正常?

一般來說,家庭重視教育本來就是好事,但如果一個家庭脫離了自身實際,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教育和未來,這樣的教育便很不正常,更何況,我國現在的多數私立學校,還不能支撐起如此高昂教育,多數也僅僅是賣方市場的漫天叫價而已,況且,當前的教學成績也僅僅是幾年的,三年之後如何又有誰說的準呢?

說到“賣方市場的漫天叫價”,不得不提到私立學校的招生策略了,往往一所私立學校會花費一定代價去挖掘幾名種子選手(學霸一類),作為三年之後的宣傳招牌,雖然這些學生並不一定都能考取好成績,但多數還是不會差的,在概率上還是能保證出幾名出類拔萃的學生,如此再以此成績學校宣傳,慕名而來的學生家長及學生變成了校方“待宰的羔羊”,加入一所私立學校能考出一兩名清華北大學生來,那麼,校方剩下的事也只有躺著數錢了。

當然,雖然私立學校的很貴,但私立學校的教學水平也很不錯,這是公立學校成為私立學校教師的搖籃所致,不然私立學校也不會這樣的高價格,人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總之,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乖乖上公立學校,但不僅怎樣,私立學校將會越來越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