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與實行“嚴進寬出”的中國大學相反,德國大學實行“寬進嚴出”,而想獲得德國博士和教授頭銜那更是難上加難。但如果一旦成功獲得德國博士或教授頭銜,那享受的待遇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正因為德國對本國的博士水準極為自信,所以德國並不對其他國家培養的博士一視同仁,甚至對其他歐美髮達國家培養出來的博士也並不見得全部認同。

  曾經一個美國名校畢業的博士在德國就業,因為涉嫌濫用“博士”頭銜而被地方法院傳訊,因為根據德國的《學術頭銜使用法》,即使哈佛大學畢業的博士,在德國也不能在名片上印上“Dr.”。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何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求學德國攻讀博士了,論含金量,德國首屈一指!

  博士頭銜在“德國”

  德國是一個對知識非常尊崇的國家,博士頭銜代表一個人的學識,是非常受人尊重的。留德十年的學術大師季羨林曾寫道,“德國社會非常重視學銜,說話必須稱呼對方的頭銜。對方是教授,必須呼之為‘教授先生’;對方是博士,必須呼之為‘博士先生’。不這樣,就顯得有點不禮貌。”

  重視稱呼,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鮮明特點。對德國人稱呼不當,通常會令對方大為不快。所以不管是移民還是旅遊德國,我們都得知道這個國家的風俗,風土人情。

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博士和教授在德國是榮譽頭銜

  德國人認為,教授、博士等頭銜是一種榮譽。所以,教授“Prof.”和博士“Dr.”屬於名字的一部分。教授後一般加註博士,如Prof.Dr., 更有甚者,有Prof.Dr.Dr.的,比如有人獲得了兩個博士學位,則在名字前要寫上“Dr.Dr.”。別人喊你時,要說兩遍“Doktor”。

  德國人結婚後,妻子改姓。如果丈夫是“Prof. Dr. Dr.”時,妻子也樂意全盤接受。妻子去診所看病,護士會稱呼她“教授、博士、博士”的太太。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德國社會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

  在德國,人們對博士頭銜還是非常看重的,甚至身居高位德國政界人士。如德國現任聯邦總理默克爾擁有物理學博士頭銜,德國民眾一般都尊稱她為默克爾博士。

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比德國更為崇尚博士頭銜——擁有博士頭銜的人可以永遠將頭銜放在名字前,並印在護照和其它證件上。此外,他的銀行卡、保險卡、交通卡上都可以印上“Dr.”的字樣。

  不同於國內流傳的“博士無用論”,在德國,社會的共識是文憑的高低與能力大小成正比,如果獲得了博士頭銜,對於就業和升職都有幫助。一般來說,博士學位獲得者就業薪酬更高,升職機會更大。

  正因為如此,德國各行各業都以擁有博士學位為榮。政界人士往往也多有高學歷,像前德國聯邦總理科爾就擁有哲學博士頭銜。據稱,德國的16名內閣大臣中,有10人是博士,而德國各政黨中也有數百名博士學位擁有者。

  博士工資如何

  根據薪資門戶網站的分析,博士畢業生在職業生涯初期時就比在自己的領域內其他學位的畢業生賺得更多。綜合考慮所有專業看,博士的工資優勢約為20%, 相當於每年約9000歐元的額外收入。但是,專業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領域,博士生的薪水幾乎要高出25%。

  具有法學博士學位的畢業生工資更高,年薪近80000歐元。而工商管理和人文學科的博士學位不那麼有利可圖,但這些博士生也賺得更多,工資高15%左右。

  下面是德國不同專業不同學位之間的平均工資對比:

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僅僅是高薪那麼簡單

  如果你也想讓孩子擁有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德國博士學位頭銜,不妨讓你孩子從小移民德國享受德國先進教育,為他們將來鋪墊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