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要買s400,埃及要蘇35,中東國家紛紛購買俄製武器,是圖便宜,還是政治轉型?

新文化街男孩


武器出口往往和國家戰略、地緣戰略掛上邊,很多國家購買武器不單單圖便宜,特別是越大型的武器,越是這樣:比如土耳其購買的S-400防空導彈,嚴格意義上說雖然俄羅斯提供了三分之一貸款,但是價格上並不便宜。但土耳其仍然向俄羅斯提出了採購案,並且土耳其剛剛計劃向俄羅斯採購第二批次的S-400防空導彈。對於土耳其來說,買俄羅斯武器就是證明土耳其倒向俄羅斯一方,畢竟2016年土耳其政變是美國一手策劃,讓土耳其相信美國是絕對不可能的依靠的。

就在11月還相繼傳出了沙特購買S-400防空導彈,埃及要購買蘇-35戰鬥機,俄羅斯這階段收到了中東地區不少意向訂單。從客觀來看,沙特購買S-400防空導彈基本不可能,其雷達系統都是美國,並且沙特境內有88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美軍還在沙特駐有3個連的愛國者防空導彈,沙特買S-400防空導彈就是向美國施壓,要求美國繼續增兵沙特,提供免費的“愛國者”防空導彈。

而埃及不同,埃及已經購買了俄羅斯製造的48架米格-29戰鬥機,52架卡-52武裝直升機,2套S-300VM防空導彈,大批俄羅斯製造的防空導彈等武器,埃及購買蘇-35戰鬥機也是應對美國對以色列出手42架F-35戰鬥機。而埃及不同於沙特,本身就是俄羅斯武器採購大國,採購蘇-35戰鬥機也是對抗以色列F-35戰鬥機,所以埃及購買蘇-35戰鬥機是板上釘釘的事。

埃及購買俄製武裝並不是圖便宜,而是以往歷來採購俄式武器習慣。

我是“頭條號:無名高地”,長期關注軍事裝備及相關領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給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無名高地




我們認為,沙特和埃及要向俄羅斯購買的,不是步槍和子彈,而是s400和蘇35之類的具有戰略影響力的武器裝備。如果他們與俄羅斯之間沒有建立戰略信任,就不可能達成這些生意。而戰略伙伴關係是花錢買不來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和'眾多信任經歷的積累。

俄羅斯作為中東域外國家,當然急於需要與沙特、埃及這樣的域內大國保持友好關係。而作為中東第一代大國的埃及,和第二代大國的代表沙特,都與俄羅斯友好,這種友誼的傳承才更有意義,也更難能可貴。

我們說,沙特有必要因卡舒吉案件,感謝俄羅斯的仗義,在美國、歐洲和土耳其都在聲討沙特王室時,普京對沙特國王的盛情邀請,看似在不經意間,就解決了沙特的安全顧慮,化解了一次生存危機。人們常說沉默是金,俄羅斯在關鍵時刻拉沙特一把,老國王和王儲一定會銘記於心。

沙特與伊朗是水火不容的鄰居,不僅源於宗教派別的巨大差異,更是因為美國的挑唆和制裁,讓他們都以對方為死敵。多少次都已經箭在弦上,但都是俄羅斯出面,才化解了危機。無形中俄羅斯成為沙特與伊朗安全關係的擔保人,只要有俄羅斯在,沙特和伊朗就只能動嘴皮。

我們認為,俄羅斯多次對外宣稱,自己與伊朗不是盟友關係,其中有一多半的原因,就是為了穩定沙特等海灣遜尼派國家的情緒,也是要讓伊朗不要有恃無恐,到處樹敵。好在幾經磨難,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出現了轉機,當各自都有船舶在海灣地區神秘遇襲後,都能夠保持冷靜,不讓事態升級。



在第一次中東戰爭起,前蘇聯與埃及就建立起深厚友誼,並且在穆巴拉克長達幾十年的統治時期,這種特殊關係還長期保存。雖然經過顏色革命的洗禮,埃及遭受劇烈動盪,已經今非昔比,但對俄友好的種子一直在荒漠的覆蓋下生生不息。當然這也要感謝俄羅斯的平衡戰術,不來不與任何一種教派,任何一個國家成為死敵。有好處大家分享,有分歧就保持低限度交往和聯繫。

此外,基於埃及與沙特的特殊關係,我們甚至做一種大膽猜測,即未來如果埃及購買蘇35成真,那麼出資方一定有沙特的身影。



從土耳其購買s400的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出俄製武器確實很有吸引力和競爭力。價格低只是一方面,好用耐用夠用也是先進俄製武器的魅力所在。

但我們相信,就連俄羅斯也不會指望,若沙特和埃及購買自己的戰略性武器裝備,就等於與美國恩斷義絕不再來往。俄羅斯首先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做有高附加值的生意。其次是鞏固俄羅斯與中東地區大國的聯繫和友誼。最後才是讓沙特和埃及,在與美國調情的同時,內心還能想著自己,這樣足矣。

那麼,美國會像俄羅斯那樣想的開嗎?是否會去阻攔?又會用什麼手段破壞這筆交易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文化街男孩


沙特要買s400是幌子,埃及買蘇-35戰鬥機是保命!

近期,對於俄羅斯軍火出口來說,又迎來了兩個國際大單子:第一個是沙特決定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俄羅斯正在與沙特方面會談;第二個是美國對埃及施壓,禁止埃及進口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目前埃及已經與俄羅斯秘密達成了購買24架蘇-35戰鬥機合同,總採購額度達到20億美元,這兩筆合同對於俄羅斯來說都是十分巨大的合同。有利於俄羅斯軍事武器出口到中東地區,但是從這兩筆合同的內容來看,沙特和埃及購買俄羅斯的武器是不相同的。

首先我們看沙特方面,沙特現在不缺乏遠程防空導彈,因為沙特空軍已經裝備了美國88套愛國者防空導彈,對於沙特空軍本來人數就沒有超過5萬人,並且空軍下屬的防空軍部隊人數更不會超過2萬人,這樣的美製防空武器已經對沙特防空軍部隊來說夠用了,並且嚴重超編。

同時美軍繼續向沙特增兵,增加部署了愛國者防空導彈三個連,這對於沙特空防力量來時如虎添翼,但沙特方面仍然不滿意,希望美軍繼續增兵沙特,多部署愛國者防空導彈。而在9月份,沙特頭號油田被胡塞武裝射的巡航導彈和自爆式無人機炸燬後,沙特石油產油損失慘重,沙特一度將矛頭對準了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因為愛國者防空導彈根本沒有發現胡塞武裝的導彈、無人機,導致了沙特遭遇到了損失。但本身愛國者導彈是一款遠程高空攔截武器,並沒有對低空、超低空目標有攔截效果,就算是S-400防空導彈也一樣,沙特目的就是迫使美國增兵。

而沙特不一樣的是,埃及是真真切切需要購買俄羅斯武器,因為以色列F-35戰鬥機數量達到20架,並且數量還在增加,而埃及空軍只有陣風戰鬥機,埃及空軍需要另一款強大戰機對抗,在美國不出售F-35戰鬥機的情況下,埃及只好採購蘇-35戰鬥機從而對抗以色列的F-35戰機威脅!


浴火


圖的是物美價廉。俄羅斯參加敘利亞“反恐”,起著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是控制能源,增強中東地區話語權;二是將敘利亞戰場作為新武器“試驗場”,擴大武器出口。隨著俄敘聯軍在敘利亞節節勝利,俄羅斯航天軍在敘戰場出盡風頭,中東國家紛紛要求購買俄羅斯武器。繼敘利亞之後,伊拉克又要求俄軍參加“反恐”。普京籍此增強地緣戰略話語權,何樂而不為。








虎哥不二門


這屬於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吧,主要原因就在於隨著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已經顯現出俄羅斯在國際中利地位的影響力正在擴大,在許多方面已經不能夠被人無視。中東國家在對外政策上一直採用的是多元化政策,不簡單的加入某一個陣營,也不可能僅僅依靠美國,更希望廣交朋友。

對於俄羅斯的軍火裝備,中東國家一直在採購,只不過數量多少的問題,如今的形勢之下,中東對於軍火的需求正在大增,相關國家也對俄羅斯的需求更多,才造成了今天這種俄羅斯大量出口軍火的印象,沒有什麼意外的,俄羅斯正在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通過軍火交易來擴張影響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目前的情況與裝備性能與價格並沒有什麼明確的關係,在交易中的影響並不大。


麥田軍事觀察


沙特是普京訪問以後,才正式決定採購俄製S-400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因為沙特花重金購買的美製愛國者防空導彈包括與之配套的雷達系統,在胡塞武裝無人機襲擊油田設施時,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來自空中的打擊,導致沙特的石油產能折損了將近一半,這個損失是非常慘重的,於是,沙特就萌生了採購美國以外的先進防空系統,用來保障本國石油設施的安全,因為沙特再也經不起油田再遭來自空中的打擊了。

由於美國提供的防空系統,在關鍵時刻啞火了,沙特的油田設施遭遇慘重損失,因此,沙特轉而採夠俄製S-400先進防空系統,美國真的不便直接反對,事實上默認了沙特和俄羅斯的軍購訂單。

但埃及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前段時間與俄羅斯簽署了採購20架蘇-35高性能戰機的合同,涉及金額約為20億美元;對此,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同時出面警告埃及政府,如果購買俄羅斯蘇-35戰機,埃及可能將遭到美國的嚴厲制裁。

針對埃及採購俄製蘇-35戰機,從美國有關方面的表態來看,埃及和俄羅斯已經簽署的蘇-35戰機合同,將面臨著嚴重的不確定性。

早年埃及就和蘇聯有著傳統的軍貿關係,其三軍裝備了大量蘇制武器,作戰性能性能先進,且性價比也很高,基本上能滿足埃及軍隊的使用。

自從與以色列建交以來,埃及和美國的關係也走得非常近,其軍隊也裝備了F-16戰機、M-1A1坦克、響尾蛇導彈等大量美式武器,兩國的軍貿關係很緊密,因此,埃及向俄羅斯定購了高性能的蘇-35戰機,自然引發了美國的嚴重關切和極度不滿。


埃及是個主權國家,其軍方有權採購自身需要的武器,外界自然不必說三道四,但霸權是從來就不講什麼道理,只為本國利益考慮,所以才會有美國對埃及政府的強烈警告和威脅。

美國出於中東地緣戰略利益考慮,會極力阻制埃及和俄羅斯已經達成的軍貿合同,讓埃及必須在美國和俄羅斯兩者之間做兩選一的功課。

對於埃及政府來說,這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畢竟軍隊裝備有大量的美式現代化裝備,一旦遭遇美國的制裁,三軍武器裝備的維護保養乃至改造提升就非常懸了。


此外,美國對埃及的軍援力度也很大,沒有了美國的軍援,對埃及軍隊損失也極大,因此,埃及和俄羅斯已經簽署的採購20架蘇-35戰機的合同能否有效履行,就目前來判斷,似乎已經非常懸了,美國從中橫插了一槓,畢竟美國對埃及的影響力更大,要超過俄羅斯。

沙特、埃及等國購買俄製武器,就是為了多一重保險,多一種武器採購的渠道而已,談不上是政治上的轉向,與美俄都保持著較為友好的關係;當然,俄製武器相對美械在國際軍火市場的價格確實要便宜許多。


國平軍史


有性價比的原因,也有政治兩面下注的因素。


俄製武器明顯較美製武器價格低廉,性能差不多


1、沙特不差錢,但也不願意當冤大頭


沙特一直以來是美製武器忠實的擁護者和購買者,基本上達到美國軍隊現役有什麼裝備,沙特是一定也要購買同款裝備才行。從來不計較價格高低,只看直面性能是否優越。畢竟像愛國者防空系統從海灣戰爭一直到現在不僅是美國的現役裝備,同時也獲得了累累戰績,堪稱最有效的防空利器之一。



不過最近沙特受石油價格影響,收入銳減。手頭就有緊了。畢竟一套愛國者系統總體價格就達到了近10億美金,雖然彈頭的價格僅為200萬左右一枚,但畢竟整體消耗打,敵方每次來襲的導彈不可能只發射一枚愛國者導彈進行攔截。這樣一次攔截戰下來,少說得一千萬美金,更不用說後續的武器維護價格高昂了。


相反S-400反導系統一套價格不過在5億美元,並且單反導彈的價格也是比較實在的。更重要的是在各項性能指標方面和愛國者不相上下。既然如此,一套愛國者的價格就能夠買到兩套S-400防空系統,買的多了甚至還有可能更優惠。相同價格下能夠佈置密度更高的防禦系統,更好的保衛自己的藍天,何樂而不為呢?


2、埃及買蘇35戰機同樣是沒錢的緣故


按理說埃及一直以來也算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之前也多次購買過美國的軍事裝備,自身三軍的裝備大部分都是美國武器。為什麼這一次買空軍戰機反而選擇俄羅斯的呢?說到底還是讓美國的高加武器給坑了。


2012年,埃及出於更新空軍保衛性能的原因,因此在經過挑選後看中了F-16這款性能優越的頂級戰機。不過在當時美國開出的價格達到了1億美元一架,本著對美國信賴的心理埃及買到了手,才發現性能方面已經落後於時代。最終埃及不得不又花了不少錢進行了升級,最後才發現還是被美國給坑了,不僅沒過幾年就成為二流戰機,而且性能甚至連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還不如。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蘇35戰機在時代劃分上來看比F-16戰機要高出一籌,性能更是更加優越。更重要的是在價格上也是非常實惠,具體參考俄羅斯出售給東方大國的蘇35戰機,讓後者不僅擁有了對抗地區空軍強國的底氣,在維護等方面也是極為方便,這些都變相的節約了資金。對於現在手頭比較緊張的埃及來說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購買俄羅斯武器為的是敲打美國,顯示自己的獨立立場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希望自己成為別人手中的傀儡。特別是美國最近在敘利亞問題中的反覆表現,不僅使得美國在中東國家的威信出現了急劇下降,更是讓這些中東國家對於美國是否也會在以後的日子中隨意的拋棄自己的這些盟友心存疑慮。


在別的方面這些國家是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立場的,不過在軍事裝備購買層面上來看就有得選啦,畢竟世界上賣武器的國家有很多,選擇賣俄羅斯這個美國最重要對手之一的武器,在心理和麵子上就刺激了美國,讓美國能夠感受到俄羅斯的雙手已經深入到了美國傳統盟友的心理,為了不失去這些國家的支持,美國當然是會有所反應。到時候以前買不到拿不到手的好東西,以後美國就會乖乖的雙手送上來,可以說這也是這些中東國家的又一種精神勝利法了。


我是顯微新視界,感謝你的閱讀,每篇都是原創,如果寫的還行的話請點個關注轉發給個小小動力吧,我會第一時間回覆,謝謝呀!



顯微新視界


其實,最執著的還算不上沙特,而是土耳其,瞧上了俄羅斯的S-400和美國的F-35戰機,竟然都想要,而且,目前看,貌似相對於F-35,土耳其更傾向於S-400。

S-400能在400-500公里內定位、擊落包括隱身戰機和巡航導彈等在內的高速與慢速飛行目標。其中,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對隱形戰機的探測和攻擊能力,F-35,就屬於它最為理想的攻擊目標之一。

加之,就算捨棄了F-35,面對土耳其目前已經擁有的F-15、F-16這類的美製戰機,S-400即便是調了參數,它們之間也是“相剋”的關係,怎麼看都是個“自相矛盾”情形,畢竟,S-400的假想敵就是美國為首的北約。

所以,全球吃瓜群眾都非常納悶,手頭主打美製戰機的這些國家們,卻爭相要買俄製反導系統,到底要追求的是什麼效果,怎麼個用法?如何把這兩方“相剋”的器物搭配好???

不過,目前看,貌似俄羅斯方面有這個“把握”,一直強調S-400兼容性很強,可以通過改裝和調試,讓購買國的美製戰機和俄製反導系統互相“和諧”。

要說中東各國開始明顯“青睞”俄羅斯軍備,其實,也並非最近這幾年的事兒,冷戰時期的幾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為首的阿拉伯軍團,就屬於蘇聯軍售的大客戶。

首先看,俄製軍備便宜,表面上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根據美國情報評估部門掌握的數據,俄羅斯的S-400,平均採購成本約5億美元。這相比要耗資10億美元的愛國者PAC-2導彈、售價則約為30—50億美元的薩德反導系統,簡直就是“白菜價”。

再看性能。

雖說美俄外售武器都屬於瘦身後的“猴版”,但相對於俄羅斯的軍備,美國出口的顯然“縮水”的更厲害,核心技術參數明顯調低,功能也簡化了不少。

就說今年9月,也門胡塞武裝的自制的“山寨”無人機,竟然能在沙特花了幾十億美金部署的“愛國者”眼皮子底下,大大方方的把境內的大油田炸的癱瘓了好幾天,讓世界為之震驚,沙特也成了人傻錢多的典型,全球吃瓜群眾嘲笑的對象,很是沒有面子。

然而,面對薩勒曼國王對“愛國者”反導系統拙劣表現的質疑,特朗普總統面不改色的解釋——那是因為部署的量還是少,你們要接著買,再多掏錢“升級”才行呢。

實際上,“高大上”的愛國者,不敵低端山寨無人機的尷尬情形,在沙特根本算不上多稀奇。

從去年年底開始,胡塞武裝的山寨無人機就對沙特的油田和機場發動過多次空襲,多次摧毀了沙特戰略輸油管線等基礎設施,順便還“端掉”過3架嶄新的美國原裝進口“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單價為5000萬美),這性價比也是沒誰了。

當時,愛國者導彈和“霍克”防空導彈系統均未能及時預警和反擊,直到機場被無人機擊中發生爆炸後,防空系統才發出淒厲的警報.....

(還沒來得及用,就被炸成了一堆廢鐵的“阿帕奇”)

這種花高價買尷尬的場面,估計沙特也是受夠了,同時也把幾個美國的“老客戶”看得心驚肉跳。

而這次S-400的一個重要賣點就是——自己能打低空低速的無人機。

此情此景下,想採購靠譜又划算的反導系統,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選擇餘地。又正好趕上俄方在歐美製裁下,手頭緊,著急變現,以獲取新武器的研發經費。於是,中東各國跟俄羅斯越談興致越高,不但要訂購S-400,還對俄製戰機產生了濃郁的興趣。

此外,就是國際關係上的考量了。

當今形式下,無論是沙特還是土耳其,美國離了誰受不了。

沙特是美國牽制伊朗的重要戰略支撐,還屬於美國控制世界的“石油—美元”體系的主要參與方,涉及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甚至全球的政治軍事經濟利益。

再看土耳其,作為北約在黑海對峙俄羅斯的最前線,反恐戰場的大後方,給西方阻擋難民潮的緩衝和屏障,戰略位置非常關鍵。土境內有15個美國軍事基地,是美國對中東和俄羅斯的重要威懾力量。對此,每回土耳其跟美國“鬧情緒”,就會時不時的放出“狠話”,準備關閉美軍事基地,美國那麼霸道的國家,竟然都拿它沒辦法。

無論在庫爾德問題還是S-400採購計劃上,我們可以看到,最後讓步的,竟然都是美國。美方從最開始堅持禁止土耳其採購S-400,到現在嘗試和土耳其商量,買了以後別聯網“行不行”,讓步可不止一兩點。

不過,目前也不排除,這些國家是在“做戲”——拿兩個軍售大戶做幌子,互相施壓,來達到自己的最終意圖。尤其是土耳其,堪稱這類活動的“行家”。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個人認為,中東國家,之所以紛紛表示要購買S-400和S-35戰機,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中了這些武器裝備的性能,還有性價比,並不是所謂的政治轉型,也不存在什麼政治轉型,最多也只能被視為,這些國家想用購買俄製武器,來壓美國武器的價格;

因為,美國賣給中東國家的武器,確實價格太高,性價比極低,同樣的防空導彈,美國賣給中東國家的價格,明顯要高於賣給歐洲盟友的價格,這才是問題的根本,美國顯然把中東國家,當作提款機了,尤其是沙特;

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之所以會一下子得到了 中東國家的肯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將這些武器,放在敘利亞戰場實戰檢驗過,尤其是S-400防空導彈,土耳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選擇了從俄羅斯購買這款防空導彈;有了土耳其做表率,中東其它國家,自然就會更加關注俄羅斯武器;

比如沙特;就在前一段時間,也門胡塞武裝,對沙特國內的油田,發動了火箭彈襲擊,但是,美國部署在沙特的防空導彈系統,卻沒有幫助沙特 成功攔截來襲的火箭彈,讓沙特損失很大,這也讓沙特對美國的表現,感到失望;

當普京訪問沙特的時候,沙特方面向普京表達了購買S-400防空導彈的意向,雖然普京知道沙特是美國的盟友,不過普京還是很樂意買武器給沙特,因為俄羅斯太缺錢了;

至於說,中東國家紛紛購買俄製武器,是圖便宜,還是政治轉型?筆者認為,中東國家主要是看到了,俄羅斯武器的性能非常好,價格相比美製武器確實便宜不少,所以,也可以看作是 圖便宜,不過,也不排除是,中東國家想用購買俄羅斯武器,來壓美國武器的價格 。

關注作者後 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

歡迎評論留言,交流看法 !


小柳聊聊兵


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武器似乎在中東地區非常暢銷,在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以後,普京訪問沙特時與沙特開啟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引進事宜,埃及也傳出要購買大批蘇35戰鬥機。中東國家大批量採購俄製武器,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其實埃及和沙特要採購俄羅斯武器,表面上看是時間撞到了一起,其實背後也折射了一些問題。

埃及自塞西總統上臺以後,就開始和俄羅斯在外交和軍事上越走越近,先後接手了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和多型武器裝備,這次要採購蘇35戰鬥機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和埃及越走越近,還因為埃及的陣風戰鬥機項目吹掉了,法國宣佈不再出售陣風戰鬥機給埃及,理由是怕埃及付不起錢。為了替換未來四代機的空缺,埃及必須選擇另外一種先進的四代機。

其實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可以看出美製武器在中東地區賣得顯現疲態了。沙特等海灣國家、埃及都是美製武器的購買大戶,但上次胡塞武裝襲擊阿布蓋格煉油廠時愛國者反導系統毫無反應讓海灣國家非常難受,美製武器不僅賣得貴而且現在性能也有問題,俄羅斯武器相對美國武器雖然沒有怎麼接觸過,但是口碑也在外遠揚,他們採購俄製武器一方面是不想一直做冤大頭,一方面是省點錢,這是必須直面的成本問題,畢竟石油遲早也會挖完。

至於題主所說的政治轉型,也是有一定關聯的。從俄羅斯干涉敘利亞內戰到今天,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和以前已經不可相提並論,土耳其和伊朗都是俄羅斯的重要夥伴,中東其他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中東地區已經不是美國一言以蔽天下的時候,俄羅斯將成為新的大國力量,所以俄羅斯和埃及的選擇也存在政治上的考慮,但是短期以內政治轉型還是很難的,這是中東這是中東政治風向的改變,沙特和埃及依然是美國的忠實盟友,這一點短期內不會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