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漢武帝開始,雲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但無論是三國時的南中,還是四百多年的爨氏

據滇,再從“六詔”到直到“南詔”,雲南與中原關係總是若即若離,唐代更是隻相當於一個宗藩國的地位。

一般人總認為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遠離中原,地理位置並不重要。但是唐朝的經驗證明,大錯特錯了。

南詔(雲南)在唐代扮演了一回狠角色,給中原王朝上了第一課,這就是宋祁在《新唐書·南詔傳》中總結唐朝滅亡的教訓的一句評價:“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此處“桂林”二字,即指八百名遠戍桂林的徐州遠征軍強行返鄉所引發的“龐勳之亂”。


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唐代地圖


故事發生在鹹通九年(868年), 整個悲劇最初源自一個叫李琢的官員,此人在唐宣宗大中年間擔任安南都護。安南都護府為唐朝六個重要的都護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邊疆地區的主要機構,屬嶺南道。轄境北抵今雲南南盤江,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都護由交州刺史兼任。自天寶以後,南詔強大,雲南南盤江以南地區漸為所有。


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安南都護府


周旋於唐與吐蕃之間的南詔,利用唐與吐蕃長期爭戰而致彼此損耗的時機,逐漸發展壯大。元和十一年(816年)六月,南詔出兵襲擊安南都護府,開始了對唐朝南部邊疆的侵擾。不過,在憲宗、穆宗二帝當政期間,南詔雖趁安南防備相對空虛零星騷擾唐朝南境,但尚不敢公然與唐為敵,姑且維持著對唐帝國貌合神離的臣屬關係。唐王朝尤其是憑藉安南都護府轄下的羈縻州形成對南詔的天然屏障。
然自大中七年(853年)以後,形勢發生了根本轉變。當時的安南都護李琢,為政貪暴,苛刻逾求,導致安南土著居民的反叛。李琢毫無才學,是靠著行賄才得到這個官職。上任之後自然肆意盤剝百姓,壓迫周邊的小國,造成南詔部落實三次率軍進攻安南,並攻陷了交趾。

事情傳到朝廷,皇帝大怒,派遣歷來出精兵的徐州節度使孟球招募兩千人迅速前往交趾,幫助剿滅叛亂。可是,誰願意遠離故鄉去偏遠的交趾呢?節度使孟球於是下令:附近州縣的強盜悍匪,只要肯參軍遠赴交趾,就免去一切罪行。於是一些窮的只能上山當強盜的百姓紛紛走出山林,應募參軍。其中就有龐勳兵變的骨幹許佶、趙可立、姚周、張行實等人。


本來,徐州節度使孟球答應,此次行動,為期三年,三年之後所有人就可以回到徐州,為民為兵,皆隨志願。因南詔基本平定,徵調的徐州軍抽出八百人駐守在桂林。開始大家還有些高興,不用上戰場廝殺,可以保住一條性命。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三年。歸期已到,可是朝廷還沒有派後繼的部隊到來。朝廷就讓這些人再戍衛三年。

鹹通九年的七月,眼看著六年的期限已經接近,朝廷還沒有任何消息。此時又傳來消息,據說徐州的都押牙尹戡向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建議,說軍費本就不夠,再發兵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要求桂林戍卒再駐紮一年。
消息一傳開就炸了窩,一年又一年,三年又三年,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桂林戍卒恐怕就要老死異鄉了!憤怒、不滿,猶如瘟疫一般,在士兵之間傳播開去。龐勳當時是軍中糧料判官,他為人多謀,很多人都願意聽從他的建議,本來龐勳也沒想起兵,可是自己的好友許佶、趙可立等人和都頭髮生爭執,一怒之下竟將其殺死。大家無路可退,此時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朝廷的全面圍剿,繼續呆在桂林只能等死。回到老家徐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龐勳挺身而出,擔任了八百徐州兵的首領,走上了一條反叛朝廷的不歸路。唐王朝也是應對不當,小小的八百人的隊伍,以一個州縣就可以平定的兵變,卻猶如滾雪球一般,越積越多,越來越大,到了安徽,攻克了宿州之後,隊伍發展到了六七千人。此時,是鹹通九年的十月,距離起事不過三個月。最後這次起兵歷時一年九個月,攻取宿州、徐州、濠州、滁州、和州、壽州、廬州、沂州、海州、沭陽、下蔡、烏江、巢縣等地,控制了唐江淮地區,切斷了江南財賦通道,隊伍發展到一二十萬人。唐廷動用了十幾萬軍隊、耗時一年才平定這場叛亂


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龐勳起義路線圖


唐朝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巢大起義終於爆發了。唐僖宗乾符元年末(875年初),濮州(今山東鄄城北)人王仙芝聚眾數千人在長垣(今河南長垣)起義,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乾符二年(875年)初,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黃巢也聚眾數千人起義,響應王仙芝。

著名的《不第後賦菊》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全唐詩》卷733)就是黃巢的傑作,表達了他要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個光明新世界的宏大抱負。


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歷史記載,王、黃起義後,原龐勳義軍餘部也前來響應。乾符五年(878年)春,黃巢率10萬大軍轉戰山東、河南。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農民軍北渡長江,跨越淮水,進入河南,隊伍也迅速壯大到60萬人。十一月,義軍攻克洛陽,十二月,攻破潼關,十二月五日(881年1月8日)唐僖宗倉皇出逃成都,同日農民軍前鋒攻進長安,隨即黃巢率領起義軍進入長安。


雲南給中原王朝上的第一課——歷史上著名的“南詔致唐亡”

黃巢起義


  廣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黃巢在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齊”,改元金統,建立了國家政權。但黃巢起義軍在唐朝軍隊的反撲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戰敗身死,唐末農民起義軍失敗。但是在天覆三年(903年),朱全忠(原名朱溫)利用軍權控制了朝廷,天覆四年他又廢唐哀帝自立為帝,建立大梁,唐朝滅亡。

就這樣雲南給中原王朝上了第一課:千萬不要忽視雲南。

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