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杜甫寫給李白的詩《不見》?

影視蜃樓


相憐同命草堂裡,遙憶匡山讀書人。

與李白相比,杜甫的朋友圈太窄,杜甫一生中最為歡快的時光中恰好有李白的身影,那時太白名滿天下,那時杜甫初涉江湖。他們一同遊覽江山,交情沒有那深,但很純,否則李白不會寫詩調侃杜甫。

距離產生美,在杜甫的朋友圈裡,青春裡最高的記憶就是李白。所以寫李白的詩不少。這一首便是其一。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從天寶四年開始,李杜就再也沒有相見,李白在夜郎時,杜甫在秦州。李白在遊浪時,杜甫在成都。所以稱之為“久”。

首聯用了典故,佯狂是借指一個叫箕子的人來形容李白,箕子是紂王的叔父,官任太師。那是歷史上著名的忠臣。因為對商紂王的暴政感到不滿,所以裝瘋賣傻來發洩悲憤之情。

也就是說,在杜甫眼裡,李白這個叛逆之臣,是忠臣,他的瘋狂只不過是表達自己對政事的不滿而已。但事實果真如此麼?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李白跟隨永王造反,所以算是叛臣。做為一個熟讀史書的李白,若說不知道永王東遊存了什麼心思,鬼都不信。所以說,天下但凡有些心思的人都可以明確地知道,李白肯定有造反之意,或者含蓄一點地說,李白在進行一次政治投機,當投機失敗,自然要面臨懲罰。李白的朋友不過是財主文人隱者道士之流,而李白的敵人(被他嘲諷過的人)似乎都是高官,光省委書記那個級別的人至少有兩個,首都長安更是得罪了無事人!

所以世人皆欲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在杜甫眼裡,也並沒有否定李白的造反行徑,只是求情。更像是在說“李白是犯了罪,但請愛惜他的才華”。所以在這一句詩裡用的是“才”而不是“材”,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因為古代有許多高階領導遇到鐵證如山的罪犯時都會因為愛惜這個人的才華而赦免或減型。所以這一句不是否定他的罪過,而是求情。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這一句也用了典故,“敏捷”是借用對西漢經學傳述人榮廣的讚美來表達李白那通天的才學,是旁人所無法比擬的,只此一人!而“飄零”按後人考證是源於南朝謝惠連的《雪賦》,裡面有一句“憑雲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班形”,潛臺詞是說李白身不由已,就像雪花一樣,飛向何處,其決定權在“雲”在“風”卻不在自己。

妙的是出句敏捷者為詩,對句飄零者為酒。正好應對了李白兩大標籤。詩不可複製,酒,因其而名。天下誰不知道李白不可無酒,然而天下人卻都不知道李白如雪飄零。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匡山,李白曾年輕時有一段時間隱居在匡山讀書。

匡山在彰明,杜甫當時在草堂,都是巴蜀之地。而且李白故鄉也在巴蜀,所以稱之為“歸來”。

出句以“匡山讀書”來形容年輕時,對句以“頭白”說年老。大意就是李兄別再飄零了,這個世界容不下你,不如回到故鄉。

世界容不下李白,

然而同樣容不下杜甫!


亦有所思


和白馬一起來聊聊杜工部這首詩吧。

來廣東打工近二十多年了,對廣東人的白話多少了解了一點。比如說,用白話說李先生,張先生,就直呼為李生,張生,聽起來既簡潔又感到尊崇。

剛才去了解了一下,先生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與戰國時候期。並且,不同時期先生一詞的含義有所不同。先生可以指父兄,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長輩,教書的老師,等等。甚至現在的生活中有的婦女尊稱自己的丈夫為先生。

而今天我在杜甫的詩歌中發現杜甫,曾稱李白為李生,是在他的五言律詩《不見》裡面。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話說老杜在成都客居新建的草堂,在眾多親友的幫助下,終於安定下來了。而李白呢,我的偶像李太白在哪裡呢?老杜時常在心裡想起李白,自從天寶四年,在山東兗州一別,已經整整十五年沒有見過面了,真想念呵。經過幾番周折的打聽,得知太白兄,已經在夜郎的流放途中得到赦放!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呀,天大的好消息!老朋友還是有福氣的。前幾年,因為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兵敗後太白被累及入獄。老杜好擔心呢。整天哼唧著當時流行的歌曲,《沒有你我怎麼辦》來打發憂愁。最近又哼唧起新流行的歌曲《沒有你我真的好孤單》。老杜啊,老杜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傢伙呀。

唉!好久沒有見到李生了。你說你一個,好端端的人,整天佯裝癲狂,放歌縱酒的,這是幹嘛呢?真為老兄你感到悲哀呀。自從永王兵敗後,你被投入潯陽監獄,一些人總想置你於死地!我真的好擔心,為你擔心啊。我從內心深處,真的好敬重你的才華呀。你文思敏捷,揮毫成章,千首詩名聞天下;然而卻整日飄零,無依無靠,借酒消愁,你說你這是在幹嘛呢?整個啥呢?你在匡山讀書時的舊居還在,而如今頭髮已經白了,也應該回來了吧?

得到太白的消息後,老杜就寫下了這首《不見》。這首詩,開頭第一句,起得突兀,給人很陡然的感覺,又很直接,也就是直抒胸臆。好像內心對李白的思念之情一下子迸發而出。而不加任何粉飾。佯狂真可哀。但在白馬看來,李白是“佯狂真可愛”的。這句話表達了對李白懷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同情和愛憐。也如同老杜自己一樣,仕途不得志。古代一些不滿現實的人往往佯狂避世,做起了隱士。李白也常自命不凡,“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還是有這個資本的。老杜還是能夠深深理解和體諒,李白這個苦衷的。真可兩字,修飾哀字,生動的表達出老杜對老李的同情和惋惜。

永王李磷兵敗,李白被牽,許多人想將李白處斬。但好友杜甫的態度與這些人態度相對。吾意獨憐才。老杜憐才,不只是憐惜李白的文學天才,因為他知道李白也是受到冤屈的,從而同情李白。想當年,老杜上疏為救朋友宰相房琯,差一點被處斬,而被逐出朝廷。相似的經歷,同樣的才華,也正是老杜感到深切哀憐的原因。頸聯的詩意開始轉折。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這一句是杜甫,在想象中思念李白。“想念你的吻,想念你的唇,想念你淡淡菸草的味道”。呵呵,孤寂的老杜。這當然還是寫李白處境的不幸與困難。你看你,還在四處飄零,而老杜我已經在成都住下並安家了。唉,老兄啊。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詩意以承接飄零一句。為太白的命運甚感擔憂。希望李白能夠葉落歸根,終歸故里。匡山在四川北部綿州彰明的大匡山。李白青少年時期在那上學讀書。要是在今天,老杜有事沒事的時候,肯定會拿著麥克風,大唱孫楠那一首《你快回來》:……你快回來生命因你而精彩你快回來把我的思念帶回來別讓我的心 空如大海你快回來我一人承受不來……

律詩的寫法之一便是往往借景抒情,或者情景結合。胡應麟曾經說過: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如五言律體,前起後接,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但杜甫卻常常打破這種寫法,通篇一字不寫及景物,卻能夠飽含深情,自含曲直,律工言淺,詠得其味,從而產生深厚的文字藝術感召力。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這兩句話中的“佯狂真可哀”,傳統的詩意解釋為:李白佯裝顛狂,老杜為他感到悲哀。白馬讀過多遍了,漸漸產生了另外一種想法。由於老杜好久沒有李白的消息了,作為太白的鐵桿粉絲,老杜仰慕李白的癲狂;而老杜自己佯裝癲狂,因為他時常也感到和太白一樣悲哀,從內心裡發出一波波的狂顛。你若不信你讀一讀老杜的七律《狂夫》。

《狂夫》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筱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白馬侃詩文


李白跟杜甫,是中國古代兩個最偉大的詩人,他們兩個人的友情,也是古代詩人間最為動人的友情。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三年(756),李白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結果永王在與肅宗爭奪帝位的過程失敗了,李白受牽連,最終被流放夜郎。

當時,就有人認為,李白是謀逆大罪,應該誅殺。杜甫知道後,寫下了《不見》一詩,公開支持李白。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第一句“不久李生久”,李生就是李白,杜甫和李白自從天寶四年(745)在兗州(今山東兗州)分手後,就一直沒有再相遇過,距寫《不見》詩時,已經十五年之久。

佯狂真可哀。杜甫真是李白的知已,他知道李白的狂放不羈是裝出來的,他知道李白內心充滿著不平之意。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受永王李璘牽連的李白,被肅宗集團視為“亂臣賊子”,欲殺之而後快,在這樣的政治形勢,杜甫能表現出對李白的同情,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獨憐才”,憐的不僅是李白的詩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這一聯的是對李白人生境遇的絕妙概括。

李白詩才敏捷,一生寫了千首好詩,然而卻命運多舛,一生飄零,唯酒相伴。古來才命兩相妨,杜甫自己也是如此,因此他能深刻體會李白的痛苦,對李白的人生遭遇抱以深深的同情。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匡山,是指四川北部的大匡山,李白年少時曾在這裡讀書。

最後一聯,杜甫殷切盼望,李白能免去流放之罪,終有一天能葉落歸根,回到大匡山。此時杜甫在成都,李白若回大匡山,兩人便近了。

杜甫的這首《不見》,句句直陳對李白人生際遇的同情,對李白遭受到不公對待的不滿。

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曾在敵軍中任過偽職的王維,也才被出降職處分,而李白卻被流放夜郎,說明王朝內部的鬥爭,往往更為激烈,更為敏感。而杜甫,卻不懼政治壓力,敢於寫詩支持李白,既表現了兩個偉大詩人之間高尚的友情,也表現出了杜甫偉大的人格魅力。杜甫能成為“詩聖”,也跟他能時時展現出偉大的人格光芒有關。


謝小樓


第一句寫自己與李白分別已久,可能是想到李白的遭遇,想起他一生追求做官,卻毫無收貨,只能佯裝狂放。世人都認為李白灑脫豪邁,看山看水看人都能看到最浪漫大氣的一面,只是杜甫瞭解李白,在狂放的外表下,是失意的內心,因為即使看著”黃河之水天上來“,也不得不發出”高堂明鏡悲白髮“的感慨。第二句寫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牽連,這些人就叫嚷要將“亂臣賊子”李白處以極刑。可是杜甫說李白是個人才,我認為杜甫這裡感同身受,同樣曾經收到政治上不公正的待遇,報國無門,所以才惺惺相惜。

第三句寫李白成詩千首,卻一直借酒消愁,飄零無依。我想詩歌是人感情的體現,李白喝酒是因為醉了以後,能夠忘記所有的煩惱,才能相信人間的愛與美好,然後寫出那些浪漫的句子,所以所謂詩仙,可能只是一個活得和別人不一樣的人而已。最後一句,希望李白歸故里,當生命將要結束,無論度過了怎樣的一生,回到一開始的地方,都能夠有值得回憶的東西。李白如此,杜甫也是如此。


古詩詞裡的世界


怎樣理解杜甫寫給李白的詩《不見》,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

1、 李白是杜甫的偶像,一共寫了15首詩給李白,不管是否有回覆,杜甫對李白的愛依舊如故;

2、 《不見》這首詩寫在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鄭虔在臺州的消息後,引起對李白的思念而寫的。次年,李白去世,所以這首詩也是杜甫寫給李白的最後一首;

3、 整首詩表達了杜甫渴望見到李白的強烈願望,又對他表示了同情與哀憐,最後又寫了美好的憧憬和熱切的呼喚;

4、 這首詩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飾,通篇用傾訴心曲的寫法,不飾景物,感情深厚。清·楊倫《杜詩鏡銓》:真知己語。結語抵一篇《大招》。

綜上所述,就是個人的一點陋見,不盡之處,還望大家相互交流溝通指正。





一把青菜愛旅行


互為知心人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