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軌,經營涼州14年,十六國混亂與我無關

南閣水哥,誰聽水講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動亂的時代,我們稱之為十六國。這些國家不斷的爭鬥、殘殺、稱霸、滅亡。製造著一出出的人間悲劇。真可謂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然而其中也有一個比較特別,在其境內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什麼大的動亂,甚至算得上的西北的一塊樂土。這就是前涼國。

張軌,經營涼州14年,十六國混亂與我無關


這個涼國是由張軌建立的。張軌是誰呢?《晉書》上記載

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漢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孫也。家世辛年,以儒學顯。軌少明敏好學,有器望,姿儀典則,與同郡皇甫謐善,隱於宜陽女幾山。

從資歷上來看也算是背景顯赫,起碼祖上家裡有人。 永寧初年,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等職。從此開始了制霸西涼的偉業。此時,西晉王朝正陷入混亂之中。齊王司馬冏討滅趙王倫執掌朝柄後,便開始驕奢淫逸,日益沉淪。司馬顒起兵造反,與成都王穎、新野王歆、范陽王猇等,要求長沙王乂廢冏還弟,以司馬穎代其輔政。永寧二年十二月,司馬冏戰敗投降。惠帝被關在金墉城。

中原亂了。敏銳的張軌感覺到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觸動他的心絃。

永安元年,劉淵在左國城起兵反晉。十月李雄稱成都王,建元建興。永興二年八月,陳敏主動請求東歸,招兵買馬,據守歷陽,派弟陳恢、陳斌攻略江、揚等地。於是佔據江東。而西晉內部仍然在仇殺。成都王司馬穎進入洛陽,東海王越暗中與左衛將軍朱默通謀,串通殿中將士,生擒長沙王乂,幽禁在金塘城,逼惠帝下詔免除司馬乂的一切職務,改元永安;又與張方密謀,張方在永安元年正月二十七日派兵到金墉城再捉長沙王,用鐵鏈捆於石柱,四周用通紅炭火炙烤致死。可還沒有安生多久,司馬越又帶兵攻打司馬穎,結果戰敗跑了。司馬穎把晉惠帝又請回來,改元建武。

張軌,經營涼州14年,十六國混亂與我無關


而張軌此刻還在奮力的經營西涼。首先打敗了鮮卑若羅拔,接著勸降韓稚。在對於中原大戰的問題上張軌一直站在朝廷一方。誰當政我就聽誰的。這一點可以看出張軌這人從內心的忠臣和堅毅。

涼州地方盛產戰馬和勇士。張軌也多次派治中張閬送義兵、錢糧資助京師。當他聽說京師發生饑荒的時候也立刻派參軍杜勳給朝廷獻馬五百匹、毯布三萬匹。這一點是各地州郡都做不到的。即使朝廷已經崩壞,維持最低限度的支援也是讓晉室感到溫暖許多。晉懷帝派使者進拜張軌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封霸城侯,又升張軌為車騎將軍、開府闢如、儀同三司。不久,王彌就兵臨洛陽,直到京師陷落,中原人士才紛紛逃到涼州避難,張軌仍然在其管轄的武威一部分設立武興郡和晉興郡以收容流民。

歷史上對於張軌的評價非常之高。認為他保境安民做的非常好。經營涼州14年,擊退各路來的侵略者,並且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清明的政局,涼州成為了西晉末年的一塊淨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軌,經營涼州14年,十六國混亂與我無關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一方之霸主誰不想做皇帝?但是張軌很好的做了一個人臣所能做的一切,甚至做的更多。在誘惑面前卻能泰然處之,這真的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在此前面的一位,就是稱霸北方的曹孟德,當然曹操有些虛情假意的做了周公,而讓他的兒子曹丕一上臺就推翻了漢室建立了魏國。而張軌更加不得了,他只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心裡卻一直維護著朝廷的尊嚴。你說他怪嗎?確實挺怪的。太府主簿馬魴曾向張軌進言道:“四海動盪,天子未得反正,明公率涼州之兵直搗平陽,必將所向披靡,有征無戰。不知明公擔心什麼而不採取這一行動?”張軌道:“這正是我所想的事。”

原來,張軌一心想的是匡扶晉室,做真正的周公!

張軌,經營涼州14年,十六國混亂與我無關


永嘉七年,晉懷帝被害,晉愍帝繼位。當時晉懷帝被漢王劉聰俘虜到了漢國首都平陽。在一場宴會上做了非常出格的羞辱之舉動。當時一同被俘虜的晉臣都痛哭流涕,真的是君辱臣死之悲憫。結果呢,遂其所願,全部殺掉。

遠在涼州的張軌雖不得見此慘狀。想想後來的靖康之恥也大體不差於此。漢人那心中的傲氣和自尊被踩碎了一地,悲憤之情可想而知。國家之喪亂,人民之流離,民族在流血,張軌在哭泣。

這一病就是兩年。

臨終前留下遺言道:“我平生對他人無甚恩惠,今日疾病垂危,大概命將告終了。我死後,文武將佐都應盡忠盡義,務必安撫百姓,上報國家,下安家室。我死後以普通棺木從簡安葬,墓中不藏金玉。好好輔助我兒安遜,聽從朝廷旨意。”

事情都會有一個尾聲。張軌死後,其子張寔嗣位,同年十一月,晉廷以張寔為都督涼州諸軍事、涼州刺史、西平公。此後,該地成為獨立的割據政權,史稱前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