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為什麼不願意在非洲進行大規模殖民?

非常男嘉賓


十五世紀末,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殖民者都在非洲和美洲一帶建立了殖民地。美洲、澳大利也一帶都成為白人的天下。為什麼非洲這些國家,沒有被白人大規模殖民呢?其實就是由這些原因造成

財富不能滿足殖民者需要

在歐洲殖民擴張時代,西方的殖民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本質也是一幫強盜。那裡有財富,就佔領那裡。不佔領或者大規模殖民某一處地方,不是為了仁慈,卻是為利益打算。如同強盜搶劫,有的喜歡打家劫舍,有的喜歡攔路搶劫,有的喜歡拐賣人口。這些強盜採取的不同搶劫方式,不是善良有區別,只是利益實現的方式和條件的不同。所以,當時歐洲白人開展殖民運動考慮的,就是如何在現有條件下謀取最大的利益。

非洲的資源與美洲來說,都是要差很多。所以,非洲當時雖然幾乎被歐洲主要殖民地國家佔領,卻沒有大規模白人移民,沒成為白人佔主導的國家,就是因為資源問題。對於西歐國家的白人來說,非洲除了南非的鑽石和大量金礦之外,就沒有太多富饒的資源。所以,南非居住白人比較多,其他地方很難吸引歐洲殖民者的興趣,自然也不願意移民在那裡。

歐洲白人認為,非洲不是寶地,卻是貨源地,有大量的黑奴作為活生生的貨源存在。歐洲白人不願意對非洲如美洲一樣做殘忍的侵略。他們也想著,如果非洲黑人都死光了,就沒有黑奴去南美洲給白人挖金礦,也沒有黑奴去北美給白人開種植園。

在十九世紀列強在世界刮殖民狂潮之前,歐洲白人控制非洲是非常鬆散的,一直使非洲處於落後狀況中,這樣有利於白人殖民者如拉牲口一樣拉黑奴到其他殖民地工作。罪惡的黑奴貿易就從十五世紀,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如在中國賣鴉片,後來在英國混成爵士的大毒梟查頓的話來說:

印度人給我們種茶,中國人買我們的煙,美洲那邊有我們的莊園,澳大利亞收容我們的罪犯, 至於非洲?那是最天然的養殖場,養出最精壯烈的勞動力!

因此,可以總結,歐洲白人為了讓非洲黑奴繁衍生存,就不會貿然佔領非洲。他們主要是讓非洲維持原有的生態,然後販賣黑奴到美洲賺錢。順帶說一下,白人販賣黑奴的方式也很仁慈,就是拉一群基督教的牧師,組織黑人學習聖經,如組團參加學習班一樣,然後把黑人騙上船,抵達美洲變為黑奴。

疾病流行,影響大規模殖民

與美洲澳洲這些富庶的土地不同,當時非洲流行著置人於死地的疾病。非洲的氣候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熱帶的自然條件,養育不僅僅是熱帶的動植物,更是繁多的病毒。在非洲大草原和熱帶雨林上,野獸橫行、蚊蟲遍地。這些病毒在非洲大地上繁衍和滋生著,黑人對於這些傳染疾病的病毒都有抵抗力。在非洲大草原和熱帶雨林中,歐洲人不是被野獸傷害,就是患疾病而死。

如當時一個白人到非洲,一個蚊子可能會使白人患上瘧疾、登革熱病等等。在醫學技術落後的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歐洲國家的白人殖民者是很難抵抗這些奇葩的疾病,所以是很難向非洲大規模移民,更加難以建立白人殖民地國家。即使歐洲醫療技術有了一定發展,殖民者也沒有足夠的錢帶著醫生去非洲。

所以,歐洲人在近代也是很難對非洲開展大規模殖民活動,只是名義的殖民。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就另闢蹊徑,開展黑奴貿易到溫帶地區的美洲賺大錢。如北溫帶的美利堅、南溫帶的巴西、或者是地中海氣候地區。當歐洲白人醫學進步到可以抵禦非洲流行疾病的時候,歷史到了二十世紀中葉,民族主義的崛起,殖民時代做法也是行不通了。可以看到,非洲與白人是註定沒緣分的。

地形因素

當時,非洲內陸地形都是以高原為主,在大陸邊緣就是比較狹窄的平原。土地垂直度很高。高原和平原之間形成很大的落差,產生了氣勢澎湃的大瀑布,卻不利於船隻的航行。非洲地處熱帶,降水量普遍很低,河流的徑流量小,大多數都是獨立流入海,也不利於船隻的航行。再加上又沒有外島給予大航海時代歐洲白人做前進的基地。

非洲的海岸線很平直,缺乏一種天然的良好港灣。海岸線很長,走不多遠就是高原,再加上河流的龐大瀑布,不利於歐洲白人殖民者深入到內陸之中。所以,白人殖民者活動地帶大多數是非洲海岸線附近一帶。相比之下美洲就不同,美洲有著曲折的海岸和河口,有利於殖民者的統治。對歐洲殖民者來說,在非洲內地開展深入地殖民活動,是各大洲耗費成本最高的。

所以,河流與地形是阻礙歐洲白人難以對非洲深入殖民統治的根本原因。事實上,非洲比東南亞群島,更晚進入殖民時代。

殖民者對非洲功能定位決定

前民論述到,殖民者對非洲的功能定位主要是輸送黑奴做勞動力,所以非洲成了歐洲白人殖民者的勞動力來源。美洲就成了白人的地盤,在不斷屠殺和驅趕印第安人過程中,印第安人也逐漸瀕臨絕種和滅亡。

這樣,美洲就成為白人的天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也幸運成為了黑人佔據地方,沒被白人大規模殖民。


七彩飛揚


[進化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達爾文臨終時透露:地球上除東亞人真正進化成人類,其它人種都不能算人類,只能算類人猿,據我研究,印度人種需要一萬年進化成人類,白種人需要一萬伍仟年進化成人類,黑人需要二萬年進化成人類。


路透社評論員


從殖民的歷史來看殖民,無非三個目的:搶地、搶物、搶人!從歐洲殖民全球其它地區的從屬過程來看,人多的地方搶物,人少的地方搶地,人傻的地方有什麼就搶什麼(包括人本身),說白人不願意殖民非洲,這個就有點搞笑了!那就簡單分析一下白人的殖民情況吧!美洲和澳洲,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那些土著又好欺負,於是騙人趕人殺人、搶地搶物,後來發現把人搞沒了,自己人手又很不夠,怎麼辦?運一些“動物人”過來開發,使用唄!於是很多黑人,一部分黃種人被一批批地運送了過來,非洲是搶這類人的最佳出產地!亞洲,地廣人多,文明較高,不好亂搶,看來就只能搶物更合適了,從“東印度”開始,源源不斷地往歐洲運送各種物資供他們揮霍,然後發現這樣自己也是要付出一些小代價(白銀輸出,說小代價,是用及其低廉的價格購買各種高端的資源)的,而這樣量大時間長,發現不行,於是大搞特搞鴉片、菸草、各種糖、咖啡等他們最容易大量獲取的輸出貿易,特別是鴉片,一本萬利!非洲,這個地方非常特殊,一、人多但傻,基本未開化,適合作為奴隸的來源地;二、土地質量很一般,資源又少(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搶過來也不好開發,就讓那些土著自生自滅算了;三、地理位置太熱。白人非常怕熱,所以也沒有多少白人願意呆在那種地方;四、重度傳染病多發。非洲歷來就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地區;五、離歐洲太近。這個地方如果搞得太文明,太先進,揮師北上,歐洲人就得玩完了,歷史上的埃及人,對歐洲的威脅一直持續了很多年,直到被徹底消滅!這個原因一直持續到現在,哪怕是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發達國家對非洲依然是一種漠視的態度;六、民風太古怪和野蠻。動不動就滅族,白人在那裡很難有安全感!七、好吃懶作,痞性難改。這個一直持續……多少援助,也難於改變!那地兒,真的適合他們自己嗨!


有點意思20635214


古希臘和古羅馬視野裡的“非洲”,主要指非洲撒哈拉沙漠及尼羅河第五瀑布以北,也就是今天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等國,在今天國際概念中,這裡屬於地中海文化圈,人種也主要是白人,歷史上歐洲人曾一次又一次移民到這裡,最早是腓尼基人,然後是希臘人、羅馬人,再然後是包括阿拉伯人在內的閃米特人種。

早在埃及中王朝晚期,尼羅河流域的原住民就已被外來的白人種群取代,著名的“埃及豔后”屬於后王朝時期的托勒密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如假包換的希臘血統。

如今在這幾個國家裡,包括阿拉伯人、卡皮里人在內的白人仍然是人口主體,摩爾人和圖阿雷格人也有相當多白人血脈。“白人”不一定是歐洲人,更不一定必須是現代歐洲人,請千萬別自己弄錯了概念。

至於現代歐洲人,因為去殖民化的問題,他們中許多人在北非國家獨立後被迫或主動遷走,比如法國移民後裔在阿爾及利亞土生土長的“黑腳”(pieds noirs),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後就大批遷往法國,總數如今已有幾百萬之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體民族是黑人(個別國家,如馬達加斯加等例外),這些人更適應非洲炎熱、多瘟疫的氣候,而白人則不免水土不服,因此儘管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起,歐洲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最早,然後是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其它歐洲國家也有染指,比較成功的是比利時人和德國人,而丹麥之類的國家居然也來過),就不斷試圖在這裡殖民,但長期以來在大多數國家只能滿足於建立若干個孤島般的歐洲人殖民點,比如在西非、在中部非洲,都是如此。

但在一些氣候相對適宜的地方,歐洲人還是建立了比較大的社區,比如荷蘭人和英國人在南非(布爾人和英語南非人),蘇格蘭人在肯尼亞(肯尼亞白人農民),英國人在津巴布韋(白人農場主),葡萄牙人在安哥拉(安哥拉白人),德國人在納米比亞(納米比亞德意志人),等等等等,在非洲獨立運動興起後,這些人是走還是留,面臨嚴峻考驗,肯尼亞在這方面解決較好,因此肯尼亞蘇格蘭人大多留下安心務農;津巴布韋最初還好,後來因為英國撕毀《蘭開斯特宮協議》,穆加貝大搞“土改”,白人紛紛外流,至於南非,就不用多說了吧?

有些白人殖民歷史悠久的國家,獨立後如果白人和當地佔多數的黑人關係不算太僵,白人族群就能較完好保留,比如納米比亞,反之就可能在幾年間從頗具規模退化到近乎不存在,如安哥拉、剛果(金)。


李厚何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撒哈拉以北是白人國家,撒哈拉以南是黑人國家,北美是印第安人國家。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人用先進的火器不斷開拓殖民地,並最終在美洲和非洲都建立殖民地。

但是,經過百年殖民以後,北美由印第安人國家變為了白人為主的國家,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還是黑人為主國家,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1、財富

歐洲人之所以進行大航海,主要是因為貿易受阻,無法與東方進行貿易,於是西班牙王室才支持哥倫布從海上尋找印度,那個金子滿地的國家,這就是歐洲人大海航的目的——財富。而美洲有什麼,有金礦啊,還有大片大片適合種植的土地,在大航海初期為什麼西班牙和葡萄牙都熱衷與殖民美洲,就是因為美洲有金礦還可以開發種植園。由於美洲可以給歐洲殖民者帶來財富,所以歐洲人一是大量移民過去淘金,二是從非洲運黑人過去開發種植園,來掠奪美洲財富。而非洲除了南非發現了大量金礦和鑽石以外,其他地方都很少發現,所以南非的白人較多,其他地方歐洲殖民者的興趣不大,自然也沒有多少白人願意移民過去,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氣候

相比較來說,北美與歐洲的溫帶氣候更加類似,而且平原眾多,更適宜歐洲殖民者生存和開拓,而又有利可圖,所以大量的白人移民北美,而非洲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而且非洲土地垂直度很大,雖然海岸線很長但是不多遠就是高原,所以歐洲殖民者一開始僅僅在非洲海岸線附近殖民,而且非洲大草原野獸和蚊蟲太多,非常讓人患病,在一開始醫療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大量的死亡不符合歐洲殖民者的目的,直到後期醫療條件跟上,歐洲殖民者才逐步進入內陸殖民。

所以,正是由於非洲的氣候和資源相較美洲都要差很多,才使得歐洲殖民者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美洲,非洲雖然幾乎全部都被殖民,卻因為移民不多最終沒有讓非洲成為白人主導的國家。






侃侃閒談


1、跟非洲氣候有關。

非洲北部是沙漠,不用說,沒啥好殖民的。當時石油也沒被發現。

非洲南部,是熱帶雨林,熱帶草原。各種病毒很多,就是到了現在,非洲也是各種傳染病橫行。

非洲就是到現在農業也不發達。

2、人種因素

歐洲人寧願殖民好冷的加拿大,也不願意去熱帶非洲。歐洲本身就冷啊,白種人人身體進化也是往抗凍方向進化的,比如高鼻樑。非洲熱啊,人進化也是往耐熱去進化的,卷頭髮等。

3、科技進步制約


塵世小書童


1)首先白人在非洲是有大規模殖民的。現在北部非洲幾乎全是白人。2)南非曾經也有很多白人殖民者,比如布爾人。不過後來黑人侵入南非,再後來英國人和黑人同流合汙以後,土生白人日子就困難了。


盜德高點


因為農業和人口。

白人大量殖民的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沒有大量殖民的除了非洲還有亞洲。白人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後,憑藉《鋼槍、槍炮和細菌》,很快將土著和第安人消滅得差不多了。不能直播掠奪的同時,大量“無主”宜耕的荒地對歐洲平民(如受迫害的新教徒、不甘異族統治的蘇格蘭人和飢餓的愛爾蘭人等)有著巨大吸引力。在第三產業不發達的當年,只有農業才能吸納人口。商業和殖民統治並不需要太多人口。

非洲特別是北非(曾是羅馬、阿拉伯和奧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長期與歐洲打交道,對西方人攜帶的病菌有抵抗力,槍炮和組織能力也不差。相反北非長期給歐洲壓力一一西方開始廢除黑奴時,北非還在掠奪奴役地中海南岸的歐洲白人奴隸。

19世紀末,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歐洲瓜分非洲,非洲數量巨大的人口和不宜耕種的土地吸引不了農業人口。經過前期殖民,統一的工業化的歐洲提供不了什麼農業人口一一南非的布爾人算難得例外。白人從事殖民統治,奴役黑人種植經濟作物、壟斷貿易等也可以獲利頗豐。亞洲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發達的商業,也是殖民者人數少的原因。日本人人壓力大又是一個例外。


劉傑無圖乾貨


非洲地處熱帶,大部分地區四季炎熱,又缺水,又不穿衣服,服裝業沒啥需求,採暖也用不到,生活品市場比溫帶小,白天太陽太曬,幾個小時幹不了活,

所以千百年來非洲盛產健壯的奴隸,和礦業,別的都發展不起來。


星輝650


我是鑑鏡,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你的問題是不成立的,一戰以前非洲絕大部分已經被歐洲殖民殖民佔領。只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保持著獨立。

如果題主所說的不殖民非洲是說剛開始地理大發現時為什麼不殖民非洲,那麼原因如下:

可以殖民的已經殖民,其實,他們很早就開始殖民北非啦!北非有許多古希臘的殖民城邦,比如錫蘭尼。後來亞歷山大又開啟了希臘化時代,建了個城,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亞歷山大里亞。後來統治埃及地區的托勒密王朝,建立者是亞歷山大的好基友,純正的馬其頓人。再後來,羅馬人統治了埃及,將它變成了帝國的糧倉。

為什麼不繼續向南,因為再向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當時的條件很難越過如此廣闊的沙漠。

就算到了非洲中部,其氣候條件高熱高溼歐洲人很難適應,而且野生動物和病毒肆虐,不適宜人類生存。

再向南當時的航海技術還不發達,沒有中繼站很難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