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學者的超市選酒避坑指南

1 要麼買國產酒。要麼買進口酒,但不要買假裝是進口酒的國產酒。

現在西部有很多國產葡萄酒做得真的是不錯的,但是不要買假裝是進口酒但實際上是在國內灌裝的酒。如果你看到一瓶酒起個翻譯腔的名字,灌裝地卻是中國某地(大概率在山東,因為山東葡萄酒產業起步早,灌裝廠多,很多奸商從海外進口一些他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散酒就在山東靠岸然後就低灌裝了),那麼這樣的酒無論裝在什麼樣的瓶子裡,標什麼價錢,百分之百是爛酒,搞不好還是勾兌的。

為什麼?因為國外每個酒莊/酒廠出的比較好的酒會自己裝瓶,貼自家的標,當作自己的作品上市。差一些的可能就作為散裝酒賣。比如我在意大利看到很多合作社的銷售網點就會同時賣瓶裝酒和散裝酒。散裝酒一般一兩歐元一升,街坊們自己帶容器過來打,像老一輩中國人“打醬油”一樣。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只喝得起便宜酒,或者是打算用來做熱紅酒或者燉肉用的。

必須要說的是,在產地出售的這些散裝酒品質一般也是說得過去的,畢竟也是生產者自己的門店裡賣給街坊的,人家也是要臉的。但是有很多中國進口商一到產區就找人家要最便宜的酒,而且這些原酒的生產者在消費者那裡必然處於匿名狀態——因為這些進口商會自己找一些浮誇的深底重型瓶,貼個似曾相識的帶古堡圖案的酒標,杜撰一個外國名字——不用懷疑,這樣的瓶子裡裝的酒當然是原產地產出的最差的酒,本地幾毛錢一升都沒人要的那種。

給初學者的超市選酒避坑指南

2 避開浮誇的深底重型瓶裡裝的酒。

作為一個葡萄酒的外行,你是不是聽過一些磚家說過諸如,“瓶底越深酒越好”之類的話?首先這個說法根本不對,而且現在全中國的葡萄酒外行都信這個,所以深底重型瓶基本上是坑外行專用劣質酒的標配了。

理論上瓶子豪華程度跟酒的品質本來是不相干的,但是從概率上講,如果你選擇浮誇的深底重型瓶會有更大概率碰到標價虛高的差酒。正經廠家的起泡酒和甜酒倒是有可能選擇比較騷氣的包裝,但是沒有哪個正經廠家的紅葡萄酒會選擇太浮誇的包裝,哪怕羅曼尼康帝這麼貴的酒,瓶子也是很樸素的。

給初學者的超市選酒避坑指南

3 如果你是初學者,買酒又是送禮招待用的話,沒必要買太貴的酒。

因為作為初學者一來你不清楚,正常的價格該是怎麼樣的 ,二來就算真的拿好酒出來,普通大眾也不見得覺得好喝。即使你有一個靠譜的供應商,你能夠拿到正常公道的價格,大概率你的客人還是會覺得60一瓶的酒比600一瓶的好喝。

各個城市都會有各種免費或付費的酒會和葡萄酒課程,先在這種地方多嘗試,等你對葡萄酒有所瞭解,再去買整瓶的貴一些的酒。

國產酒尤其不要買太貴的,我也嘗試了很多國產葡萄酒,現在很多中低價位國產葡萄酒無論品質還是性價比都相當不錯,高價位國產酒則大概率是坑貨。有少數高端國產葡萄酒品質確實也挺好,但是性價比低;還有更多的高價國產葡萄酒連品質好都談不上。

給初學者的超市選酒避坑指南

sagrantino 一種陳年能力很強的葡萄酒

4 如果你買的是比較便宜的酒,那麼儘量挑年份新一些的酒

對葡萄酒來說不。但是 存在“年份越老酒越好”這麼一回事,都是有極限的。確實,結構做得越好的酒越經放,放的時間長且結構還沒鬆散的話,會產生更豐富的香氣——但前提是結構還沒散。

就多數幹型酒葡萄酒而言,能放個5年結構還不散的酒就已經算是很優秀的了(注意這裡說的是普通幹型葡萄酒,不包括酒精度17度以上的加強酒或者甜酒,因為酒精和糖分本身就有防腐的作用)。所以既然你本來就是買的便宜酒,就不應該指望它是能陳年的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