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seventy-five

作者|今夜

控制心頭之火,才有內心的清涼。

《中庸》之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喜怒哀樂各種情感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符合適度,叫做和。中和是天下根本的規律,達到中和境界,萬物各歸其位,各隨其性而生生不息,這便是一個人能夠控制自我情緒,讓自己的情感一切適度的智慧。

喜怒哀樂都是生命本身的體現,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我們反觀自己的人生,有多少人真正的能夠將這些情感控制適度,在適當的場合讓情緒合乎時宜呢?

所以控制情緒,才是一個人應該修養的智慧和道理。

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在人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被自己的情緒帶領著往前走,遇到一些重大節點和抉擇的時候,也是任由情緒作出判斷,由情緒牽引著人生,最糟糕的地方莫過於此。

在日常生活中,太多的人由於喜怒無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害人害己,甚至辛苦了大半輩子的成績,就因為說了一句狠話,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而讓自己前功盡棄,悔恨不已,甚至葬送了自己的餘生。

如果能很好的控制自我的內心,就能排除外界的干擾,來獲得內心的一種清靜。

電影《勇敢的心》有這樣一個片段:

英格蘭國王臨終之前,王妃因為求情也未能救下華萊士,就對老國王心懷怨恨,在國王不能行動也不能說話的情況下,王妃靠近國王身邊,輕輕的說了一句話,就將老國王置於死地。

王妃平靜的說:“自己懷的孩子就是華萊士,而非王子的,”老國王聽了一命嗚呼。

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這就是情緒憤怒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情緒,就會任由情緒充斥自己的生活,甚至吞噬自己的生命,所以管理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關鍵時刻。

在每一次發脾氣之前,先冷靜下來問問自己應該怎麼去做,而不是任由脾氣控制,衝動行事。

孔子曾說:三思而後行

在一件事情初始的時候,多思慮一些,才能避免因為衝動讓自己變得更加糟糕,滅掉心頭火,才有內心的清涼。

唐朝宦官魚朝恩,有一次去拜見藥山禪師,對禪師說:“有一句禪語我不懂,請禪師賜教。”

禪師雙手合十就說:“你說出來我聽聽。”

魚朝恩這個時候就說:“黑風吹動船舫,飄墮羅剎鬼國,是什麼意思?”

禪師嘴角翹起,露出鄙夷之色就說:“你這個呆子,連這都不懂。”

魚朝恩聽了滿臉通紅,想找人過來給禪師一點苦頭,禪師這個時候就說:“就是這個意思。”

魚朝恩經受不住禪師的嘲諷,立刻勃然大怒,這便是“嗔怒”,也是一個人無法控制內心情緒而起的狀態。

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有的人在生活中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由情緒驅使,但是殊不知,狂躁易怒的性格容易讓人失去理智,把一點點小事都會看得比天一樣大,過於認真就會誇大自身受到的傷害,而反擊的力度也會更大,在這一來一往之中就會釀出極大的災禍。

這樣衝動行事的作風,會被人認為缺乏理智,難成大氣候,人們會覺得你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輕視於你。

所以管住自己的情緒,放下自己的“嗔心”,學會讓情緒適度,才是讓自己人生平和最關鍵的一步。

只有情商較低的人才不懂得控制怒火,更難讓理智凌駕於情緒之上,成為怒氣傷害的對象,所以自我疏導,找到一個合適的渠道發洩,才不會傷人傷己。

讓自己的理性駕馭情緒,避免因嗔心而導致禍患

-end-


今夜情感,為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文學的歸宿,讓文字與您溫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