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口的長城為什麼取名“君子邊”?

6馬蓮口是明朝萬里長城線上最大一個“水關” (即隘口),軍事防禦任務異常艱鉅。然而跨越馬蓮口的東西長城卻有“君子邊”之稱。馬蓮口的長城為什麼要取名“君子邊”呢?

.....

崇禮縣清三營鄉坡堡子村的南樑上,立有一通石碑,碑文為:“君子邊,此東系萬曆四十一年九月份馬營堡軍夫修完韓家梁墩西空土牆八丈九尺二寸,底闊一丈六尺,頂闊八尺,平高一丈七尺,上加魚脊三尺,通高兩丈。”落款“管修委官陳營,郭臣豎立”。此碑記載了橫穿馬蓮口這道長城的名稱、規格和建築時間。崇禮縣清三營鄉共發現有三通長城石碑,分別在南窯村,坡堡子村和朝陽村,分別記載了建築和修繕這道長城的時間,分別是萬曆四十年、四十一年和四十二年。三通石碑是研究這段長城的珍貴資料。

馬蓮口的長城為什麼取名“君子邊”?


坡堡子村比鄰馬蓮口,這道長城叫“君子邊”。明人為什麼要將這段長城命名為“君子邊"呢?

隆慶議和,蒙漢兩國在邊界城堡開設的“茶馬互市",稱為官市;官市以外設立的民市,稱為“月市",也叫“小市",蒙古人以馬騾牛羊皮毛,通過“小市"用馬匹向漢人換取民間日用品,年易馬36000匹,給兩族人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我縣馬營鄉馬蓮口村,明初叫“鎮朔口",是明代萬里長城線上一個比較寬闊,也是比較重要的隘口,此地盛產馬蓮,故又被稱作“馬蓮口"。“馬蓮口”四通八達:南通赤城,西連崇禮,西北與張北接壤,正北通沽源。明時,是虜人人侵的重要孔道,也是明朝防禦任務異常艱鉅的關隘。隆慶以後,隨著官方“茶馬互市”活動的開展,這裡也興起了“小市"。到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馬市日期一月,每年秋舉辦。馬市完畢,在原地開設民市,由漢商與蒙民遵律自由交易。每月十五交易兩次。

馬蓮口的長城為什麼取名“君子邊”?


起初,以牛馬市為主,逐步向多種物資交流方向發展。萬曆中期,馬蓮口發展成為宣府北路最大的民間貿易市場,蒙漢人民在這裡和睦相處,平等貿易,以至於馬蓮口的長城幾十年沒有警訊,軍人無須巡邊,人們親切地稱這道長城叫“君子邊”,盛讚蒙漢邊民親如兄弟一樣的關係,義如君子一樣的坦誠相待。馬蓮口的民間邊貿活動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中間有過停,也有過止,但一直延續發展,到清、民國時期發展為以廟會為依託形成民間集市貿易。各地的商賈雲集於此,進行牛馬、皮毛、綢緞、粗布、茶葉、鐵鍋、農具等各類物資交易,成為聞名遐邇的物資集散地,以至於外埠人士有知馬蓮口,而不知赤城在何處者。

馬蓮口的長城為什麼取名“君子邊”?


然而, “茶馬互市"與民間“小市”貿易一樣,自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諸多不和諧的因素,導致不平等的貿易紛爭,甚至產生對抗與摩擦。其原因是:蒙古人的馬匹由明朝官方定價,而漢人所交易的商品由“儈人”(民間俗稱“牙子”)定價。交易過程中,蒙古人的商品可以說是“明碼標價",而漢人的商品則由出售人與“儈人”在衣襟下或在袖筒中,通過捏手指的“儈語”(如捏七、撇八,鉤九,拳十)來實現交易。這種“暗箱操作”的交易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價格欺騙和民族歧視,引起了賣方的蒙古人之強烈不滿,紛紛“怨中國不信”。由此引發民族矛盾,蒙古人常常以此為藉口,挑起軍事對抗與摩擦,給邊塞地區蒙漢人民的和睦相處帶來了新的困難,成為民族危機的潛在隱患。尤其是天啟至崇禎年間,這種紛爭愈加突出。

李樹初(公元1587~1643年),字客天,湖北蘄春人,李時珍之五孫,明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 《清·雲中郡志》記載,明天啟年間,李樹初曾任大同知府,後升任山西按察副使。天啟七年,李樹初以按察副使任口北道分巡,駐赤城。 據《赤城縣誌·職官志》記載: “李樹初,湖廣蘄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天啟七年以按察副使任"。《清·蘄州志·藝文志》也記載:李樹初“升山西按察副使,巡赤城,口外立市,怨中國不信。公至,勒石示不欺。順義王遣使厚謝公,公亦厚報。聞於朝,降諭慰勞,覃恩授中憲大夫 ……”

李樹初任分巡時,主北路事,他經常活動在馬營、君子堡、馬蓮口一帶。他在馬蓮口主持蒙漢市易(邊貿)活動時,瞭解到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種種舞弊行為,十分憤慨,下令嚴厲懲戒那些不法商販,提倡公平交易,平等相待,深得蒙古人的信賴,使馬蓮口市易活動在明朝末年得到健康的發展,蒙漢人民在馬蓮口內外和睦相處,馬蓮口長城又被親切地稱為 “君子邊”,並在邊外刻石以記之,意為蒙漢人民在此能夠君子般互信、互任,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崇禮縣清三營鄉坡堡子南梁“君子邊”石碑,見證了蒙漢民族關係的起起落落,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李樹初在馬蓮口外主持市易期間,邊民在交易過程中,同樣是通過“儈人"手語盤價,在襟袖中完成交易,但蒙漢人民卻能互任、互信,平等交易,和睦相處,說明民族政策正確與否,決定著民族關係的穩定與歷史發展走向。從隆慶開關之初,到明朝末年出現相對穩定發展的局面,歷經七十多年,走過了一條坎坎坷坷的道路。期間,明朝政府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主管市易活動的官吏, 個人的秉性、品行、操守,也在其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謂是“襟袖天地小,觸手定乾坤”啊!

李樹初生活在明萬曆十五年到崇禎十六年,當時的明政府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時期,明朝政府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從朝廷到地方,腐敗成風。但李樹初卻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不受賄,主持公道。有“鹽商輸粟不實”,他予以嚴懲,並“按名責補”;有商人“齎金乞寢其事”,被他嚴詞“遣之”。奸臣魏忠賢黨羽視察宣大軍務,巡撫及其以下官員紛紛出迎拜謁,李樹初以“足疾”為名推脫。他不事權貴,不阿諛奉承,結果招至降職。魏忠賢被剷除以後,李樹初又官復原職,後至大同知府,再升任山西按察副使。他仕途坎坷,起起落落,但他為人厚道,剛正不阿,從不向邪惡勢力屈服。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張獻忠進犯湖北蘄州,蘄城陷落,李樹初不屈不撓,全家遇害,享年五十七歲。李樹初遇難後,今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赤城縣聞訊為李樹初建起祠堂,立碑以示紀念。

崇禎十六年,寇陷蘄,遇害,年五十七· 公在陽和,赤城皆有祠。

一《明中順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李公墓誌銘》

(載於清·封蔚礽·《蘄州志·卷二十七·藝文志》)

李樹初生前死後之所以得到明朝末年蒙古人的尊敬,得到山西陽高和我縣人民的敬仰,是他正直做人、公道處世的品格,為民眾所景仰;是他磊落為官、廉潔從政的操守,為世人所欽佩;是他體察民情、體恤民生的工作作風,為百姓所折服。他的品格、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在感召著世人 ,甚至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世人。明末的蒙漢人民愛戴他、紀念他、崇拜他, 今天的赤城人民同樣應該瞭解他、崇敬他、懷念他!他的品格、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應該作為一種優秀的歷史文化,在赤城的大地上得到繼續傳承和大力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