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有多殘忍?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父母

在我國民間曾經流傳過“瓦罐墳”這一個十分特殊的民俗。但截止到目前為止需要明確的是這一習俗真實性還有待懷疑,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可以證明它確切存在於我國曆史上。在我國古代民間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如果一個家中的老人年紀很大卻還越活越精神,而他的子女卻逐漸去世,那麼這個老人其實就是在活自己子女的壽命,影響了子孫後代的運勢。

“瓦罐墳”有多殘忍?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父母

因此有些人在搬家的時候,就會選擇將家中的老人留在廢置的房屋裡面,任由他們餓死。這種說法聽起來就讓人感到毛骨悚然,後來為了能夠更體面一點,就出現了“瓦罐墳”這一恐怖民俗。“瓦罐墳”到底有多殘忍?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的父母。子女將自己的父母安置在一個像瓦罐一樣大小的房屋之中。

“瓦罐墳”有多殘忍?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父母


每天給他們送一次飯,保證他們不被餓死,但是每次送飯的時候都會在房屋門口填上一塊磚,時間久了之後房屋門口和窗戶的磚都會被封死,之後老人就會被活活關在這個像瓦罐一樣的房屋中餓死,也就是瓦罐墳這一名稱的由來。

“瓦罐墳”有多殘忍?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父母

在他們眼裡,當把自己的父母安置在這個房屋之中,就相當於是已經親手安葬了自己的父母。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人活到一定歲數之後就已經沒有什麼用了,對社會產生不出太大的價值,還不如用這種方法讓他們離開人世。因此這些子女用這種看起來略微體面的方式安葬自己的父母,在他們眼裡這甚至是孝道的體現。

“瓦罐墳”有多殘忍?一頓飯一塊磚,子女們親手埋葬自己父母

在民間傳說中這種恐怖民俗之所以消失,是因為當時世上出現了一種恐怖的怪物,沒有一個年輕人知道這個怪物是什麼,只有一位村中年長即將被處死的老人,說出了怪物的來歷以及應對辦法,這才讓人們意識到年老之人也有他們的用處,隨即將這一民俗廢止。根據民間記載既有說當事人是秦始皇的,也有說是宋代包拯的,總而言之說法不一,並沒有什麼定論。

這種說法一直都存在於民間傳說之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記載,而且根據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活到了73歲可以推斷出,如果真的有這一習俗起碼要推至部落時期,因此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可能性更大,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