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認為,在古代

功高蓋主的功臣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畢竟,即便是一個功臣,那也只是臣子,在封建王朝,有誰的權力地位能夠高過皇帝?亂世末年就另當別論了,正常情況下,皇帝也不會喜歡看到這樣的局面。雖然有很多功臣最終死於非命,但也有一些能夠得以善終。今天就一起看一看,歷史上有哪些功高蓋主卻能壽終正寢的人。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征戰沙場三十餘載。他為秦昭王征戰六國,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可以說是功勳赫赫,是真正為戰爭生的“戰神”!然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自從他登上拜將壇的那一刻,楚漢相爭的大幕便緩緩拉開。出身布衣的韓信,起初投靠在項羽部下,但卻從未被重用,再加上他抱負極大,志在將帥,最後只好轉投劉邦。

韓信在劉邦麾下才真正開始施展抱負,“王侯將相”他一人全任,可謂是史上無二。他幫助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卻引來皇帝的猜疑,怕他會造反。韓信知道劉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稱病不出,日積月累讓韓信寒了心,索性就真的造反。誰知最後卻死在蕭何和呂后的算計下,可謂是可悲可嘆!

年羹堯,清朝康熙雍正的兩朝重臣,也是著名大將。他早年深受康熙帝的賞識,為了報恩,做了很多實事,是一個恪盡職守、兩袖清風的好官。到了雍正,年羹堯更是受寵,再加上平定青海的功勞,更是一躍成為雍正手下的心腹權臣,還曾參與軍國大政。

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歷史上,功高蓋主的將軍都是不得善終嗎?網友:這幾位將軍厲害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歷來能成就一番霸業的君主,總是忌憚辛辛苦苦為其打下江山的下屬,生怕他們居功自傲、功高蓋主,必欲除之而後快。話雖如此說,可也不是所有的將軍都不得善終的,關鍵得看他們是否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如果能放低姿態,懂得進退,還是能獲得好結果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舉幾這樣的例子。

一、秦國名將王翦

王翦是戰國時四大名將之一。他出身貧寒,但年少時愛讀兵書,年紀輕輕就入了軍營。從無名小卒開始,憑自己的實力逐步上升,獲得了秦王嬴政的賞識,躋身將軍之列。在秦國和趙國交兵時,作為統帥的王翦,遇到的對手是李牧,也是智勇雙全的將領。兩人可謂旗鼓相當,不相上下。後來,王翦利用反間計,才贏得了戰爭。這一戰,為他的威望值加分不少,秦王心裡對他也頗為忌憚,能不用他的時候就儘量不用,讓他一邊晾著去吧。公元前225年,秦國伐楚。秦王問眾將領需要多少兵力才有勝算的把握。李信自得滿滿地說:“二十萬人馬足矣。”再問老將王翦,他卻說非六十萬兵力不足以取勝。

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要知道六十萬可不是小數,而是舉全國之兵力了。秦王聞之,心下更為不滿,心想:“這老小子是膽小怕事,不敢應戰呢,還是想擁兵自立,有朝一日好謀反呢?”王翦也不辯解,遂以年歲已大為由,要求告老還鄉。孰料李信因輕敵大敗而歸。秦王無奈之下,只得請王翦再次出山。王翦卻趁機求田問舍,行軍路上三番五次的要求秦王賜其良田美宅。這種行徑讓一般人甚為不解。實際上王翦正是摸透了秦王的心思,故意為之,好讓他知道自己沒有異心。王翦在與楚國的戰爭中,以逸待勞,堅守不出一年多。在楚軍懈怠疲憊時,一舉出擊,贏得了戰爭。功成之後,王翦立馬交出了兵權,而秦王嬴政也不食言,賜予良田萬畝。於是王翦得以安享晚年。

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二、唐朝四世重臣郭子儀

安史之亂時,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為平叛立下了蓋世軍功,因此被賜予免死牌,其畫像被掛在專門用來表彰功臣的凌煙閣中,並受封為汾陽郡王,真是權傾朝野呀。唐肅宗曾怕手握重兵的郭子儀有叛亂的嫌疑,郭子儀卻一貫的保持低調、內斂的姿態,只要皇帝一聲召喚,60多歲的他顧不得梳洗更衣,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出現。

有一段時間,因宦官魚朝恩的讒毀,郭子儀被削去了兵權。當胡人叛將僕固懷恩進逼京師時,郭子儀被再次啟用,並被授予許多職務,他卻堅決辭去了諸多官爵,只留招撫觀察使一職。後來,唐代宗與其結成了兒女親家,將自己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更讓其權勢與威望達到了極點。一次,郭子儀過壽時,昇平公主自恃皇帝的寵愛,不肯給公公拜壽。郭曖憤怒之下給了公主一耳光,並揚言,只要自己父親願意,天下都是郭家的。郭子儀聞言大驚失色,立即將兒子囚禁起來,並第一時間向皇帝請罪,雖然皇帝沒有怪罪,郭子儀還是將兒子胖揍了一頓。正因為郭子儀時刻懂得放低自己,才讓他富貴而高壽,被德宗尊為“尚父”,至85歲時壽終正寢。

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三、明朝開國元帥徐達

徐達是朱元璋的發小,兩人曾一起放牛,情誼深厚。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並得到重用。後來徐達在朱元璋的引薦下,也成了一名軍官。徐達追隨著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朱元璋終於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時,生性多疑、猜忌的他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對替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或冷落、或殘殺,處理了不少人。睿智的徐達深諳皇帝的脾性,他低調內斂,從不居功自傲。在生活上他也沒什麼要求,依舊住在舊房子裡,十分簡樸。

當朱元璋出於試探的心理,要把自己原先當吳王時的房子賜予他時,他堅辭不受。朱元璋派人將他強行灌醉,抬到床上。半夜時分,他酒醒後,嚇得趕緊跳下床,伏地磕頭大喊:“死罪,死罪。”讓朱元璋甚為滿意。每次掛帥出征,歸還朝廷時,徐達第一件事便是交還將印,讓皇帝放心。鑑於他的這些表現,朱元璋也沒有理由拿他開刀啊。於是徐達成為了少數能被皇帝信任的將領之一,只是五十多歲時不幸得病而死。歷史上得到善終的將軍還有許多。如戰國時的樂毅,西漢時的衛青,東漢的鄧禹,唐朝的李靖等等。小編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敘述了。

古代功高蓋主的三大功臣,個個驍勇善戰,因同一個原因無一善終

縱觀這些人的特點,皆是懂得斂藏自己,低調、謙卑為人。正如老子所說“強梁者不得其死”,自恃強大而不遵從道的人,大多得不到善終。這對身在職場的現代人也不無警醒作用。我們為人處世都不可走極端,當有所成績時,要懂得適當的收斂,給別人一些表現的機會,或許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