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5歲,在金融行業做了4年了,越做越累,想裸辭,這麼做值得嗎?

天高雲扯淡


看到你的問題了。我恰好有金融控股集團HRD的工作經驗(集團內有銀行、保險、信託、基金、證券業務),看到你對個人問題的補充介紹,感覺你應該是大學畢業就進入了證券公司,工作四年。應該屬於銷售人員,不知道你做的是經紀業務、投資銀行、資管業務還是其他。做銷售做久了,一般都會累,想趁著年輕轉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轉錯了方向,行業分析這塊業務一般都需要研究生學歷,好多人是博士學歷,你的本科學歷,並且偏銷售的工作性質去做分析工作其實是很那適應的,還別說你的知識儲備夠不夠用。即使我是分析部門的老大也不會從公司內部招聘一位銷售口的坐不住的人,況且學歷還那麼低。。。


敢於你想去其他行業工作的想法,我感覺應該沒啥問題的,現在金融機構已經是傳統行業了。你所在的證券行業應該是金融機構了人員素質最高、業務最複雜、最辛苦的業態了。如果想去轉行我建議你去做銷售崗位,畢竟換行不換崗,你可以從最熟悉的銷售崗位入手,等到熟悉了行業情況和公司狀況後,慢慢轉行到其他崗位。畢竟你的年齡很有優勢,才25歲,想做什麼都來得及!

可以從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的工作機會入手,畢竟城市的大環境決定了機會的多少的機會的大小。在小城市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沒有公務員靠譜的。

另外,就像你所做那樣,調整工作崗位的時候,要多跟周圍的朋友諮詢,目前有很多做個人戰略的諮詢師,你也可以去諮詢一下。不要為了換工作二環工作,一定要設定好工作方向和職業目標,不要隨波逐流。

另外,工作的最終追求除了追求成功,就是追求幸福。這兩個東西不是完全一樣,你要弄明白你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幸福還是為了成功?

也看到你是因為公司內部調崗不成功,才動了換工作的想法,建議你仔細想想是不是一時衝動的想法?如果是那樣,那是不可取的,畢竟做熟不做生。

點擊【關注】,每天免費獲取人力資源和職場管理知識;本文作者鄧玉金,資深HRD,實戰培訓師,人力資源暢銷書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我兩個月前裸辭 現重新找到工作 行業不同.

在之前 我的態度一直是 “不開心就辭啊 我是打工又不是賣身” 但經歷之後還是奉勸朋友別裸辭.

壓力真的很大 裸辭前想法很多 諸如“大不了賣力氣 總能養活自己” “現在創業的人那麼多 我憑什麼不能試試” 但真辭職了 根本做不到 每天都很焦慮.....

路無形中變的很窄……創業?工作三五年是最難的 相比初出茅廬的新人少了銳氣 相比十年經驗以上的老手少了資源; 找份次一點的工作混?那裸辭就沒意義了 混得更差心理受不了 裸辭正常都是受了氣 自然會想著混的更好來證明自己...

所以只剩一條路 找到更好的工作(不一定是錢更多 也可以是考上公務員 但一定是在部分人眼中更好的)

所以要裸辭 就一定要考慮“找更好的工作”這條路 能不能走通? 你的能力足夠嗎?你的運氣足夠嗎?(社招真的需要點運氣 尤其是大公司的社招 有能力也不代表能過 何況裸辭本身就是扣分項 很不利) 就算真的有信心 還要考慮大公司社招漫長的過程能耐得住嗎?(我的社招經歷五次面試 歷時一個月多 大公司都會這樣 在我等待的時間裡 工作日裡每天都盯著手機 生怕錯過面試電話 極其痛苦)

能力 運氣 耐心 堅強 — 如果你覺得你都準備好了 那可以裸辭

不過還有最後個問題: 相比裸辭 你先找到下家 再霸氣對現公司說“老子不幹了!” 是不是更開心呢?


ccc從頭來過


我去年裸辭,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很開心,無拘無束的,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兩個月之後開始感覺迷茫。肯定是回不去之前的狀態了。開始去找工作,到處應聘(本人年紀35,做過業務,帶過團隊,身心俱疲),可是好多單位可能覺得我年紀大了,思維已經定向,可能他們覺得不好帶。沒辦法只能自己創業,創業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到現在還未有什麼起色(雖然堅持著,咬著牙也要繼續下去)


按你這個歲數還非常年輕,個人建議可以騎驢找馬,有合適的可以去嘗試一下。年輕就是資本,建議多見見,多看看不同的東西。只不過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記得到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情,不要像我一樣迷迷茫茫。


加油!年輕氣盛---年輕就得氣盛。多磨練


悅動小白


在金融行業做了4年了,越做越累,想裸辭,這麼做值得嗎?我建議你還是考慮清楚,再決定要不要裸辭,因為金融行業出來的人,一般不太好找到合適的工作,不是說你們的能力不行,而是說能符合和滿足你們需求的工作不多。

今年年後,我朋友的公司大規模招人,結果就來了很多做金融方面的人來應聘,這些人統一的特徵就是能力比較出色,也比較能吃苦,唯一的問題就是薪資要求比較高。畢竟金融行業的工資確實要比其他行業高很多,離開金融行業,雖然也有那樣的工作,但畢竟是少數人。因為我朋友是負責人事的,後來他就發現那些金融行業的人,要麼薪資談不妥不來了,要麼談妥薪資之後,勉強入職之後,幹不來了多久又以不適應的緣由走人了。

用他的說法就是,他現在看到簡歷上寫著從事過金融行業的,直接就PASS了,這些人要求太高了,適應不了其他行業。

所以,如果題主是其他普通行業的話,如果儲蓄夠的話,可以裸辭,讓自己放鬆一下,如果金融行業的話,還是建議找到下家再辭職。因為相對來說,你們找工作會比較難一點,之前的薪資標準在那裡放著,降低薪資去找工作,的確是很多人都不能夠接受的。所以,你可以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去找到自己喜歡或者適合自己的工作,不要衝動去裸辭。至於目前職業發展中遇到的困境,可以自我調整一下情緒,讓自己先做好眼前的工作。


村長談管理


  金融行業是越來越難做,但是哪一個行業都是很難做的,都有自己的困境和難處,目前來說金融行業的薪酬依然是所有行業裡面薪酬水平最高的一個。但是金融行業也有自己的難處,下面小車點評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競爭壓力加大,傳統金融和新型金融之前的競爭

  金融是百業之首,利潤大,大家都喜歡在金融上面賺錢,而金融又遇到了互聯網,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傳統的金融行業也不得不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比如銀行網點吸收存款的難度增加。

  一方面,金融新興業態不斷湧現,金融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讓金融業處於劇烈的變動之中,今天可能還是比較好的金融業,明天就有可能被淘汰。比如傳統銀行業受到互聯網金融衝擊,現在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生存也越來越艱難了。

  另一方面,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不斷提高人民信息的獲取能力和金融業的發展進程,無人銀行、智能投顧等不斷湧現,實際在加速傳統金融業的能出市場速度,未來有大量金融從業失業 業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再一方面,由於民眾投資理財意識增強,投資渠道的不斷增多,讓金融脫媒體現象更加加劇,這對金融業來說也是致命的一擊,金融業有可能在民眾投資意識覺醒中喪失生存的社會土壤。

  收益週期性

  金融行業在收益上面也是具有周期性的,行情好的時候賺錢,行情低迷的時候不賺錢,“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可以很形象概括了當下金額方面的特點,那就是不穩定,收益也是呈現週期性變化的。

  本質上面來說,金融行業還是很不錯的行業,但是競爭壓力是巨大的,金融行業外表光鮮,但是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更多,而且金融行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問題也更多,急於需要新的模式來提高競爭力,不然就可能會被淘汰了


億萬富翁的弟弟


1、先試著投投簡歷看看,再嘗試裸辭

我們單位一個90後的小姑娘,兩週前也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裸辭了,她的主管是個非常強勢的人,可能是安排工作的時候沒有照顧到她的情緒,結果這個小姑娘一衝動就在群裡發了辭職信,現在正在後悔中,因為現在合適的工作非常非常不好找。

金融行業這幾年的形勢更差,年前年後很多公司都在裁員,如果有好的職位,通常也是5-10年工作經驗的人機會更多,你的資歷和經驗可能還是稍微差點,所以一旦裸辭,就要做好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的思想準備。因此,我建議你不妨騎驢找馬,先把下家找好,再和現在的單位提辭職。

2、工作遇到瓶頸或者不舒適區,可能就是你提升的機會到了

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但弔詭的是,有時候公司業務越是萎縮,工作強度反而越大,幹起來越累。就金融行業來說,無論是銷售部門、還是技術部門,或者支持部門,也是一樣,有可能人員比以前精簡了,我們要比之前承擔更多的工作,也有可能是業務模式、商務模式創新,我們要學習新的知識,要麼是不停大拜訪客戶,總是絕大部分的崗位都需要我們全情投入,然後工作效果還未必理想,所以很難有成就感,而往往越沒有成就感,就會越感到累,常常陷入了兩難境地,此時如果退縮了,選擇逃避,就算你換一個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還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常常把工作面對不舒適區域的時候看成是自己難得的提升期,如果我們通過努力,渡過這段困難時期,就會發現自己工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3、冷靜分析,努力嘗試,堅持不了再跳槽

一個人的職業規劃非常重要,題主25歲,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4年,說明這份工作在過去大部分的時間裡你是很喜歡的,那麼現在面臨了一些困難,到底要不要走,首先要分析這份工作與你的職業目標是否還一致,有沒有衝突。另外目前面臨的困難,你通過努力有沒有可能解決,再者,現在你感覺到的累是你的工作帶給你的,還是工作之外的因素帶給你的,經過仔細分析之後,如果有信心改變,那就去嘗試,如果堅持不下去,那麼這個時候你再考慮換工作也不遲。

總之,不贊成你裸辭。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盲目裸辭肯定是不值得的。

一、分析現狀,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評估好自己是否適合裸辭

理解你,金融行業真的很累。在五六年前,互聯網金融還沒有生起之前,因為一家獨大,金融行業或許還是金飯碗,很多單位公司員工很容易就能完成得了KPI,績效躺著都能得到。

而如今,互聯網浪潮也衝擊著實體金融業,如今,金融行業裡的銀行,已經過了它的紅利,壓力越來越大,績效考核指標越來越難完成,工作也越來越累。

我有個閨蜜有房有車有孩子,在三線城市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工作,但是她說她最近真的很忙,根本沒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週一週二晚上10點回家,週三週四晚11點到家,週五12點到家。

我問她,這麼累,可以換工作啊。

她說,女性找一份好點的工作不容易,有房貸,有孩子,不敢辭職。

回到正題,題主說已經在金融行業工作4年,越做越累想辭職。

其實很多人工作了一段時間,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一萬次要辭職的想法。

但是辭職這個問題,真的要好好斟酌,正如題主自己看到的那樣,到底值不值當。

首先,你要分析自身具體情況。

麻煩仔細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你是已婚還是未婚?你的經濟條件是怎樣的?你的家人支持你辭職嗎?

你目前的工作有上升空間嗎?對比其他同事,晉升的時間和週期是怎樣的?

你工作的這幾年時間你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履歷,能讓你快速地找到工作?

(1)現在工作的發展前景。25歲,真的很年輕,還有無限的發展可能。但是辭職,還是不要擅自做草率決定。評估好目前工作在行業內具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崗位是否還有發展空間,你覺得你還能努力多久,你可以升職加薪。

你的忙和累是否是暫時的,能否值得你繼續在這個行業,這個公司深耕,開創你的事業?

(2)自身能力評估。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是否辭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職場能力,長遠來說,都對自己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你有什麼拿的出手的證書和經歷,讓你應對新的職場競爭?

你目前辭職動機是什麼?是自身能力不足,跟不上公司發展進度?還是能力可以勝任崗位,但是隻是不想太累,頻繁加班,影響你的正常生活?



二、辭職前,提前做好規劃打算很重要

世上真的沒有錢多事少還輕鬆的工作,哪裡都是為人辛苦,為人忙碌。

對自身具體情況做好評估後,如果你還是想辭職,那麼提前做好規劃和打算很重要。

你辭職之後打算去做什麼?是去好好休息,旅遊休憩,想去換崗創業,去求學深造,還是繼續奮戰金融職場?

你要認清楚一個事實,現在經濟大環境不怎麼好,找工作真的不容易,辭職後大半年還找不到工作的人不在少數,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提前規劃好辭職後的人生,是職場人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的表現。

根據自己自身能力的評估,你要為自己的再就業做好準備。以你所在的金融行業為例,你至少應該有以下規劃:

(1)你的能力能否讓你迅速找到工作,如果沒有,及時認清進行深造。學習一項技能,多考幾個相關證書,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金融理財師,cfa,cpa,相關含金量高的證書趕緊考起來。

如果經濟實力雄厚,還可以去考研進修,甚至留學深造。

(2)如果你打算轉行,學習相關技能,進行市場調查是基礎。正所謂技多不壓身,報班去學習幾項技能,做好市場調查,如果你不想做金融了,有幾個技能傍身,也能維持自己的生活。

(3)如果打算繼續再就業,該聯繫獵頭就趕緊,朋友有不錯的崗位能內推的就趕緊拜託瞭解,行動起來,進階跳槽的成功率大很多。人才市場廣撒簡歷,審核通過門檻高不說,競爭壓力大,要求也太高。

(3)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辭職,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收入,獲取家人的支持和諒解,出門找工作,也會心情舒暢,充滿安全感。



三、辭職需要注意的事項

(1)辭職前不要到處宣揚。

(2)辭職時做好各項工作的交接,留有記錄。和平有禮地和東家分手,不要滿臉戾氣,事前留一線,事後好相見。

(3)給自己準備好至少半年的辭職後的應急準備金。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持續輸出高質量的職場乾貨和故事,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哦。


許之謎


這個問題兩個點:累,25歲。仔細看了你的具體敘述,我的第一反應是你為什麼不裸辭?然後大致掃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都是不建議,但是我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還是建議你按照自己的本心來。

一、給自己放一段時間的假

我們的職場生涯太長了,工作40年,想想都覺得可怕。而越是到了人生的後期,我們任性或者說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稱你現在年輕,有一定的積蓄,沒有家庭壓力的時候,休息休息吧,哪怕只有一兩個月。等到後面買房、結婚生子後,你可能再也沒有這樣悠閒的好時光了。

二、工作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找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能力已經趕超很多同齡人了。更重要的一點,你真的還很年輕,找工作難是對於那些處在32歲左右,工作能力一般的人而言的。

因為32歲剛好孩子也就三四歲,精力不可能全部放在工作中。然後公司又不可能把他們當白紙培養,不好管理。但是你才25歲,很多人研究生畢業都26、27了,你比這些研究生的優勢要大很多。所以,不用太擔心。

當然,你可以先試試水,就是先投簡歷試一下,面幾家公司看看市場形式。如果發現跳槽不難,那麼找工作就不會太難。

三、利用好裸辭後的時間

1、真正的休息

中國人都不太會休息,想到休息就是刷劇、玩遊戲。但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休息,這些事情只會讓我們爽,但是爽完後就是失落感,這種感覺會消耗我們的心理能量。

我們要學會真正的休息,就是讓自己的心裡達到一種平和的狀態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在英國工作過大概四年時間,她說英國人休年假的時候,都是找一處海邊,搬一把躺椅,每天就是看書、聊天、晚上去酒吧看個球之類的。又或者在家做木工、做園藝等。

從來不會玩手機或者趕集似的到各個景點去湊熱鬧,慢節奏的回到原始社會的狀態下,給自己“充電”。

2、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

人生除了工作,還有很多需要關注的事情。利用這段空閒的時間,走出去看看,收集一下其他信息。轉轉房市,跟同學們聊聊天,看看他們都在怎麼賺錢,參加下行業交流會,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想自己所認為的幸福是什麼。

放空自己,把自己當成一個八爪魚,用各個觸角去接觸一下生活的方方面面。認真的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規劃。

3、完成之前自己想完成但是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我有一個前同事,在工作四年合同期滿後,主動跟公司說不續簽了。她去幹什麼呢?她去報了一個滑翔課,在新疆學了一個月的滑翔。

她說在學滑翔的那一個月是她最幸福的一個月。

現在快樂都很難,但是能幸福一個月,我想這一個月應該是她人生最寶貴的體驗了。這一個月也能幫她撐過後來的人生中很多艱難的時刻。

我們都活的太辛苦、太壓抑,總是想先把苦都吃盡,然後在開始享受人生。但是越到後面,越發不懂得怎麼享受。

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有精力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閒,有閒的時候沒精力。

所以如果有機會,可以給自己放一個小假。休息3個月,對於40年職場生涯來說,不會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歡迎【關注】學習委猿,15年時間從小白奮鬥到財富自由,現進行職場進化論研究,每日分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順手點個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學習委猿


25歲就已經有4年的金融行業經驗了,裸辭不值得。


1,做其他行業,從零開始,工資降級不那麼好受。做金融行業,工資比其他行業高,若你轉行,能有更好的工資當然好。但一家企業要給一個零基礎的工資,跟一個有四年工作經驗的一樣高,可能性很低。你要轉行,要做好工資降級的心理準備,挺難受的。有朋友在國有銀行做了幾年,覺得太辛苦、很累,她就跨專業考研。全日制學成畢業後,轉工做了她喜歡的工作。做下來才知道,她喜歡做的行業,整體的工資水平只有金融行業的一半還不到。生活質量下降了很多,她說沒想到差別那麼大。


2,你的情況,與其冒風險去試其他行業,還不如在金融行業深挖。若是學歷不夠的人,也不用全職讀研,完全可以在職讀研。現在你想從市場部轉分析部未成,也不用急。可以等提高學歷後,再看是否有機會再申請。做過業務,帶過團隊,懂銷售技巧,懂股票分析,還有證書,你已經有很大的優勢,真應該在金融行業好好發展。有位做理財公眾號的,自己理財做好了,寫文章在公眾號跟別人分享,吸了很多粉絲。公眾號廣告賺到錢,出書賺到錢,等資金積累夠了才辭職。所以覺得你真別急著辭職。你的資源條件,別人羨慕都來不及,你現在放棄,太可惜了。


3,轉其他行業,那是有人喜歡有人愁的。成功人士有見過,轉得不如意的也有見過。我有位同學,在國有銀行做得很好,他說自己當時是他所在銀行裡,同職位最年輕的一個。之後他想挑戰自己,就轉做商業銀行。在商業銀行裡,也做出了成績。之後就信心滿滿的轉做投資,但他沒投對項目。他之前有邀請了一些同學入股一起投資,過了一段時間同學聚會時,聽到大家對他有些怨言。同學們說,沒投對項目可以理解,但也要讓幾位股東同學看看報表,讓大家知道一下失敗的原因。我聽得明白,他轉行做其他,做得並不如意。


你在基本沒有其他行業經驗時,打算去試新行業,真需要好好考慮。


金魚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今年25歲,在金融行業做了4年了,越做越累,想裸辭,這麼做值得嗎?

題主這個問題是很多年輕職場從業者普遍會產生的困惑。我25歲了,在某某行業做了幾年,感覺力不從心,感覺像換個工作等等都是類似問題。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你可以換工作,但千萬別裸辭,除非你有資金積累可以支撐你度過接下來沒有工作的時間,或者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你喜歡的工作。但能達到這樣的很少,在裸辭前,一定要考慮能不能承受接下來碌碌無為的時間和焦慮。

其實4年的時間,你已經對這個行業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你為了能夠更加勝任這份工作,你也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比如:考證、實踐、總結等。你裸辭後不再從事這個行業的話,你失去的不僅僅是這份工作而是你4年的行業經驗和資源。

很多人都會有職業疲倦感,在某個行業行業裡待久了,看到很多好壞的東西,你就會感到越做越累,你想轉到其他行業去做,這種想法我很能理解,畢竟我也有過想轉行離開這座城市的想法。但中國有句話老話叫做:高處不勝寒。4年,你做過業務,帶過團隊,也學會了很多,管理,處事,銷售技巧,股票分析,並且考了一些證書,當一個人從基層到管理層開始帶團隊時,當你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的時,你身上的壓力自然也會很大,畢竟你不再只是為你個人的成果買單,而是需要擔負起整個團隊的業績要為團隊買單,因此你會感覺到疲累,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當然之前你是基層時,你只需要對自己的結果負責對主管述職,但是當你成為領導時,你要對團隊負責,對經理述職,所處的位置發生了改變你的精力分配上也就分散了,你不再只是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你需要了解市場、培養夥伴、疏導員工情緒以及和一系列人去溝通交流,這必然會感覺到累,但是這是往上走必須會經歷的過程,突破這個階段,走入下一個階段也許你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加油,也許你再堅持一下整個世界就變得不一樣了。

當然,你想要轉行,但是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的心裡還是在猶豫在搖擺的。你會在想,在考慮得失。如果你實在沒辦法忍受這個工作了,但是你還在猶豫,你就需要有人推你一把,切斷你所有的後路,只有無路可退才會奮勇直前。還有一點你得明白,當你轉行後現在積累的資源和人脈也許就全部失去了價值,你變得一無所有,在新的行業裡意味著你需要重新開始,這樣對你的時間浪費和精力浪費就是非常巨大的。

我是華仔,一位浪跡職場的90後職場精英,每天為你解答職場疑問,分享職場經驗和職場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