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想要獲得大發展,應該從“根兒”上來提高

文\\別樣雲朵

圖\\網絡


人生一世,沒有人甘於平凡,結果如何是一回事,夢想成功,夢想得到上天眷顧,這是人之共性。

我覺得光談成功這個話題實在太寬泛,對於現代職場來說,能夠得到職位的晉升,成為一個部門的領導,直至成為公司領導、集團領導,應該更符合大多數人對成功的定義吧。


事業想要獲得大發展,應該從“根兒”上來提高


職場中常有這樣的現象: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卻並不是領導層。可能是由於性格所限,這類員工大多屬於性格比較內向,屬於與世無爭、不愛出風頭的類型,我們常把這類員工稱為技術性人才。人的追求不同,鑽研業務,成為業務骨幹也絕對是一條正確的上升通道,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您只想專心於自身技術,但總會與人打交道,而且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有時候即便您淡泊名利,但迫於責任、使命也會出徵掛帥,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人都有必要修煉自己的領導力!


事業想要獲得大發展,應該從“根兒”上來提高


如何成為卓越的領導者呢?或者說自己該如何修煉才能讓自己具備被眾人追隨、具備能夠讓人相信自己的本領呢? 有人說,只要我自身業務能力很強的就可以,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比如一個醫生,醫術再高明,也只是自己的本領,如果你沒有教會別人,那也必須自己親歷親為,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自己的本領再強,如果不能感染、率領更多人與你一條心、一個方向,那多半也無法得到大發展。


上乘者論道、中乘者論法、下乘者求術。有大野心、大抱負的人,往往會從術的階段跳到道的階段。

術就是方法、技巧,道是指人的心性修持。 小發展可以靠術、但大的發展就要看領導者的格局、境界、心量了。如果領導者不能提升自己的心量,提升境界,那企業的發展也會受侷限。


境界、價值觀不改變,那方法、技巧就像皮毛一樣,”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事業想要獲得大發展,應該從“根兒”上來提高

除了提升思想境界、擴大心量,一個人想要成為團隊的主導,受人尊敬、讓人甘願追隨,還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走在眾人前

2個含義:一是敢於擔當責任,二是具前瞻性,能夠預判未來的發展方向

2、有使命感

一般人只有一條命,那就是活著。而卓越的人有2條命,生命和使命。一個有大格局的領導者或者企業家,肯定不是為一己之私的,有美好的願景,希望員工有穩定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希望自己的事業對促進社會進步有幫助,所謂發大誓願,才有可能得大福報。

3、具備英才和雄才

具備聰、明、智的人是英才;具備力、勇、膽的人是雄才。英才表現在知道事情什麼時候開展、什麼時候結束,能夠預見未來的發展動向,以此尋找機會;雄才表現在有膽量、敢做事、又有一定的智慧做決策。一個人能身兼英才和雄才,則可成就大事業。

比如,一個人腦子靈活,擅於謀劃,開疆闢土,可以做營銷、帶兵打仗,做營銷部的經理;一個既有謀略,又有實際運作能力,還具備高瞻遠矚的眼光、果敢的作風才可做總經理。

4、善於用人

領導者最大的能力,不是自己多麼能幹,而是能夠讓很多人都能幹。馬雲說過,不會教育培訓員工的領導者充其量只能做個監工。員工是最大的資產,領導者有義務去維護他、投資他、培育他,讓他獲得增值、創造紅利。

但現實情況是,許多當上部門領導的人,會受限於自身格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思想影響,使得部門領導不願意真誠實意的帶領自己的下屬。對於這樣的領導者,除了應該提升自我境界,也應該意識到:獲得大多數人的追隨、認同、比員工具有更高的前瞻性、和擔當才是自身該努力的方向。

為什麼諸葛亮給劉備打工?因為他只是一個謀略家,領導力不夠。作為團隊領導人,要做2件事:第一是做業務,第二是帶團隊。諸葛亮打仗謀略厲害,策劃能力強,但不會培養人。他打天下靠的五虎上將,都是劉備培養出來的,當這五個人用完了,蜀國也就基本完了。


關於個人成長和發展,關於職場晉升,您還有什麼想說,歡迎評論


作者:別樣雲朵 資深策劃人 諮詢公司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