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真實文化水平是怎樣的?

黃少剛


【末代皇帝溥儀的超牛教師隊伍瞭解一下】 


溥儀做為一位皇帝,其教育培養自然成為了清政府的重中之重,所以能給溥儀擔任教師爺的人,自然不是凡人,下面咱就盤點一下溥儀的教師都有那些人,順便聊聊這些老師們的故事。

溥儀的第一位老師是陳寶琛,這個人出身進士,是正兒八經的學霸一枚,用現在的教育程度比喻的話,陳寶琛應該是一位科學院的院士了。他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此人不避權貴,經常直言上諫,人們把他和張之洞、張佩綸、寶廷譽稱為“樞廷四諫官”,聲望極好,在宣統三年的時候,他被召進了紫禁城,成為了溥儀的老師,此人不但在學識上過人,而且在民族大義上有頗有建設,他大力的發展實業,想通過建設鐵路和開展普及基礎教育來振興國家,可謂是一位賢良之士。溥儀在他的教導下進步很大,自然學到了不少的“硬貨”。

溥儀的第二位老師是袁勵準,資歷很深曾經是京師大學堂的一把手,此人書法非常了得,其字頗有米芾的範兒,溥儀和他學了很多的學法基礎,能得到這樣名師的指點,實屬不易。


溥儀的第三位老師是大名鼎鼎的狀元郎陳潤癢,在溥儀退位後的日子中,這位前清的狀元依舊對這位舊主忠心不二,在其古稀之年默默的為這位年少的小皇帝奉獻著畢生所學,但似乎溥儀對國學興趣不大, 滿文就更不用說了,最後甚為滿族皇帝的溥儀,最後連滿語都不會說了。


溥儀的第四位老師是個歪果仁,他的名字叫做莊士敦,是從英國遠道而來的洋teacher,溥儀對他非常有好感,莊士敦主要教授溥儀英文,所以溥儀英文其實很不錯的,這個洋老師莊士敦除了講授英語外,還時常的給溥儀講述歐洲的歷史,歐洲的文化,讓這個自幼在深宮中的孩子是大開眼界,可以這樣說,莊士敦是影響溥儀一生的人。


老豬的碎碎念


皇帝是從小培養的,教育自然是最重要的,那麼溥儀的文化水平有多高呢?溥儀從監獄中出來,去民政局辦戶口的時候,辦事員問他學歷有多高,溥儀為難的說,自己小時候一直有老師教,不知道學歷是多少。所以辦事員就在學歷一欄寫上了私塾,後來改成了初中。但溥儀的真實水平是肯定不止是初中的,溥儀小時候有三門必修課,漢語、滿語、英語,教溥儀這三門課的老師加起來最少有八位,而且都是當時的博學鴻儒,教溥儀英語的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莊士敦,莊士敦這個人是個中國通,在晚清的歷史上非常有名。

雖然有這麼多老師,但溥儀不是個好學生,貪玩,不喜歡上課,但即使是這樣,畢竟有這麼多好老師,溥儀多少肚子裡還是有些東西的,具體學歷有多高也無法考究。


廚房精品生活館


溥儀從戰犯管理所出來後,回到北京在派出所入戶口在文化程度一欄填了初中,哈哈!才有了後面種種趣聞逸事,我只能說說我的認識和了解,不足見笑了。皇帝從小主要任務就是學習,除了滿文,漢文師傅有大名鼎鼎的光緒帝老師朱益藩,溥儀最信賴的陳寶琛也是後來大清智囊可惜生不逢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清已經爛到骨頭了,還有大家最熟悉的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英文是大家在熟悉不過的英國人莊士敦,此人牛津畢業標準學霸中國通,溥儀在英文上可以閱讀英文報紙和流利會話,比起蹩腳張學良強百倍,當然滿文不必說了,能聖諭廣訓,有著這麼多得天獨厚教育資源和那麼多大師潛移默化的薰陶怎麼可能是初中學歷,只能說通過天上地下他已經明白什麼都不重要了,謙虛罷了,想想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後半生的文筆就明白了,和啟功不是一樣一樣的嗎?


蒼茫大地一棵草


清朝是對皇子教育最嚴格的朝代,皇子們每天都要四、五點起床學習,而且傅儀是三歲登基的,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除了漢文,滿文外還要學英文。他老師眾多,其中英文老師就是牛津大學的莊士敦,莊士敦除了教他英文還會額外教他地理,數學等學科,所以可說傅儀當時學等涉及面還是非常廣的,也接受到很多西方的思想和知識。對於傅儀的文化水平據說當年傅儀在民政局辦理戶口時,在學歷那欄他自己填的是初中,但我個人覺得傅儀文化水平肯定遠不止初中,雖然傅儀也沒留下什麼作品,但我一直認為在清朝嚴格的教育下,傅儀也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以上謹是個人意見,望大家包涵。


雨學亮156


溥儀的文化水平可不是戶口本填的初中學歷,放在現在怎麼著也是博士生導師的水平了。


我們縱觀清朝的皇帝們,每個人文化水平都很高。對於末代皇帝溥儀來講,最起碼系統的學習了傳統的國學,舊學功底是很深的,他學過十三經、古詩、古文以及《大學衍義》、《朱子家訓》、《庭訓格言》、《聖諭廣訓》、《御批通鑑輯覽》等,這些書目放在現在都很難懂。

溥儀的老師們陸潤庠、徐坊、陳寶琛、朱益藩放在現在哪個都算國學的一把好手。而且溥儀不光學國學,他還有一個很有名氣的洋人老師莊士敦,教授他英語、數學、地理等西方學科。


我們在溥儀審判時期,法官也是有和他英文溝通的。所以溥儀是受過中國和西方的教育的,對於文物鑑賞方面溥儀也算行家。我們都知道溥儀作為末代皇帝對於文物方面不說專業角度,他見到的寶貝是老百姓和專家都是很難見到的。所以說鑑賞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眼界就很寬。

這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文化水平我的一些見解,望採納,謝謝!


有趣的歷史段子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也有了自己的戶口薄。

在這個戶口本上上,登記了末代皇帝的信息:

姓名:愛新覺羅 溥儀出生日期:1906年1月14日戶別:植物園民族:滿現有文化程度:初中

末代皇帝,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溥儀的受教育水平在當時可謂是相當少見的。



溥儀留下的真跡

清代極其重視皇子的教育,所以也有個說法,清朝無昏君,與清代皇子的教育息息相關。溥儀更是從小就被扶上皇位,所以更是注重對他的治國理政各方面的教育。

除了滿人傳統的滿文,還大量學習漢文,《十三經》、《開國方略》、《聖諭廣訓》這些,都是小皇帝要學習的。要知道,這可是請的一流的儒學大家去教授的。

溥儀的字

除了這些外,溥儀還修習英文,英語老師是一個從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人——約翰斯頓。

溥儀的英文手跡

這個英國老師厲害了,不僅教溥儀英語,還教他歷史,地理,西方的幾何數學等。

身為大清皇帝的溥儀,還有專門的人陪著學習,別的什麼都不用管,就一心聽各種大師講授。在大清末期,這種教育水平,是全國一流的了。

就算放到建國之後,溥儀的教育水平也是很厲害的,溥儀還自己寫了一本書《我的前半生》

由此可知,溥儀的受教育水平,最少相當於現在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水準了。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溥儀的文化水平究竟怎麼樣,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畢竟之前的所有文化都是皇宮中的師父們教的,根本沒有上過什麼真正的社會系統教育。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當時的工作人員在溥儀的戶口本上將他的文化程度填寫為初中,這樣的做法顯然非常不合適,溥儀的文化程度還是相當高的,畢竟也是一代皇帝。

還是皇帝時候的溥儀,一共有五位老師,三位漢語老師,陳寶琛、朱益藩、梁鼎芬,一位滿文老師伊克坦,一位英文老師莊士敦。僅僅從溥儀的這五位教室陣容上來看就已經相當豪華了,每一位都是資深教授級別的。

除了這些優秀的教師之外,畢竟當年溥儀是君權社會的最高掌權者,他享有的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料要比整個中國任何一個人,都要優質很多,甚至還能夠接觸到許多人無法接觸的書籍。



雖然溥儀是一國之君,不能保證他完全把這些典籍都看過了一遍,但是憑著溥儀的那種勤奮勁,其中的很多典籍還是有接觸的。

再說一下當年溥儀身邊收藏的那些文物字畫以及書籍之類的東西吧,不光是普通人無法相比,就算是現在很多的專家教授們也比不了。

我們完全可以稱溥儀為一個教授級別的研究專家,而且就是因為溥儀一生中接觸到的別人無法接觸的東西比較多,所以在建國之後,溥儀得到特赦,還受邀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和中央文史館館員。

要說在溥儀的五位老師中,傳授給溥儀東西最多的就是他的英文老師莊士敦,這位來自英格蘭的老師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他和溥儀亦師亦友,從溥儀十三歲的時候就來到了溥儀的身邊。

他對溥儀的傳授可不僅僅是英文方面,數學、世界史、地理都讓溥儀長了不小的見識,從溥儀能夠說出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這一點,不知道要讓多少中國人感到汗顏。

在溥儀的後半生,還自己寫下了一本書名為《我的前半生》,這本書在當年可是火遍了全國,而且那部《末代皇帝》電影就是根據他的這本書拍攝的。現在大多數本科生、研究生們都以寫論文為主,但是出一本書的難度要比寫論文困難的。

而且,從這本書中也展現了溥儀不小的文學水準以及紮實的文化功底,所以說,溥儀文化水平已經達到了甚至超過了現在的研究生們的文化水平。

畢竟當年溥儀肩負著一個王朝的興衰,雖然和時代已經不符合了,但那是自己的老祖宗幾代人留下來的,他不能拒絕,也不能褪去自己身上的使命。

溥儀是一個相當勤奮的皇帝,只不過是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束縛,如果溥儀沒有生在皇位之上,那麼溥儀當年畢竟是我國一位相當優秀的人才,別說現在的研究生們比不了溥儀,很有可能溥儀會成為我國知名大學的教授,說他是初中文化,和他本人一點邊都不沾。


夏目歷史君


在平常老百姓的心目中,亡國之君可能是這樣子的:

學識粗鄙,文化水平淺陋。甚至還可能是:荒淫無道,昏聵無德。

溥儀也是這樣子的嗎?非也,非也。 他曾經寫過自傳《我的前半生》,在大部分的傳記文體裡面,大部分人都在歌功頌德,溥儀卻反其道行之,無情地揭露自己的人性之惡,寫滿了自己的人生汙點。

他成為中國歷史上400多個封建帝王當中唯一一個給自己留下傳記的皇帝。

寫自傳:

你相信一個初中畢業生能寫得出優秀的傳記嗎?不能吧。

高中水平呢?理清派系征伐可能有點困難吧。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如果熟知中外歷史和地理。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老外正面交鋒呢?那怎麼說也得是一個博士了。

當然,文學水平的高低和溥儀個人的遠見並不成正比。 在清末時期,能請得起老外來做家教的人並不多。

溥儀很幸運請到了莊士敦,這個老外反對英國干涉中國內政,因此他簡直是很多中國人的“同道中人”。

兩位老師:


老莊精通漢語,和溥儀也用英文教習。在東京審判的時候,作為證人的溥儀一開口就是流利的英語,一時間,讓老外非常震驚,簡直驚豔全場。

現在的一般本科生都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我的前半生》中,溥儀詳細的算了大清朝宮廷裡每日的開支,寫得非常詳盡,他的這種數學知識也是莊士敦教的。

除此之外,老莊還教他西方的歷史、地理等學科,每天教課時間為二到三小時。

在莊老師的影響之下,溥儀學會了騎自行車並剪去了自己的辮子,但他的遠見卻遠不及恩師,他此時只侷限於自己狹隘的皇位獨尊裡面。


除了老外,其中他的老師陳寶琛21歲就中了進士。陳寶琛之後入翰林,同張之洞、張佩綸、寶廷被譽稱為“樞廷四諫官”。

這位陳老師不僅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同時也忠君愛國,極力主張維護國家主權。

主張收回被俄國侵佔的新疆伊犁九城。同時向光緒帝提出滿漢兼用等建議,陳老頭的遠見非同凡響。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三省。扶植溥儀充當偽滿傀儡,溥儀這個時候只想要皇位,根本就不在乎日本人殺了多少中國人。

傀儡:


陳老師見溥儀如此目光短淺,他勸說:

“貿然從事,只怕去時容易回時難。”

他苦口婆心的勸說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後來歷史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但當時溥儀一意孤行,並說陳老師"迂腐不堪”。

溥儀的這位恩師,不顧風燭殘年,冒死赴東北勸諫,差點被日本關東軍囚禁。陳老師的遠見可見一斑,怎奈溥儀"不聽老人言,吃虧馬上在眼前"。

讓大家更刮目相看的是,我國的國學大師、才高八斗、學貫中西的王國維就曾教授溥儀國學。

曾經的書法大家、北大校長朱益藩,也曾教授過他; 如果僅從文化水平角度來考慮,溥儀至少也算得上一個博士了。


剛日讀史


末代皇帝溥儀,可以說是歷代封建帝王中學歷最高的一個。他不僅對中國傳統的國學熟爛於心,一些當時西方的知識他也有所結觸,像世界史,數學,地理等。
溥儀三歲登基,成為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清皇帝,再怎麼說也是個帝王,當時的大清宮廷按照帝王級的標準對溥儀進行培養,找名師教他學習四書五經、古詩、古文,字畫以及《大學衍義》、《朱子家訓》、《庭訓格言》、《聖諭廣訓》、《御批通鑑輯覽》等很難懂的書目,長大後又接觸了西方文化,當時有個叫莊士敦的英國人教授溥儀英語,世界史,數學,地理等課程。據說溥儀的英語很好,日本戰敗後溥儀在接受審判時能用英語跟法官對答如流!


有趣的是,在撫順管理所被特赦後的溥儀,回到社會後作人口信息登記時,工作人員在詢問溥儀學歷時,溥儀不知所措了,因為他根本沒有上過學校。自已學問在當時屬於什麼水平他自已也不知道,後來索性在學歷欄裡填上了初中文化。

其實溥儀的文化水平遠不止初中這個層面,他的國學知識,書畫方面的造詣都是非凡的。迴歸社會後的溥儀,曾著書立傳根據自已的經歷寫了本書叫《我的前半生》,那寫作水平也不是當今普通大學生能比的。


唐古看今


溥儀在新中國成立後去登記戶口,當時派出所的負責人員曾經詢問過溥儀這個問題,“你的文化程度呢?”我只記得當時溥儀的回答是:“文化程度?私塾!”僅此兩個字而已,最終溥儀向戶口登記員說明了自己本來的身份,而戶口本上溥儀的文化程度被填上了“初中”兩個字。


我們現在回想起來,我個人認為在溥儀沒有任何證件能夠證明其文化程度的時候,登記員便將溥儀的文化程度寫成了“初中”,這一做法未免太過草率。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教育內容也是不同於封建時候的私塾教育,所以說對於溥儀的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也只是個比較中性、概括性的一個範圍。如果將溥儀放到當下的話,就憑藉封建舊時期帝王所學的四書五經之類的內容的話,恐怕溥儀當上大學文史類教授都夠格了,畢竟在溥儀晚期,他曾經還出版了屬於自己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我記得曾經有人專門根據溥儀生前接受的教育內容和文學造詣而深究過他的文化水平。當時的專家通過研究得出一句話來:“溥儀的文化水平足可以使我們望其項背!”由此看來,這是迄今為止今人對溥儀文化水平最高度的一句概括了。從此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斷出溥儀的文化程度絕不僅僅停留在初中生水平,按照當時的教育水平來看,能夠抵得上溥儀的文化水平的公民還恐怕真的屈指可數。


清朝帝王一般學習內容為:蒙古語、滿語、漢語,課程有四書五經、《史記》、《漢書》、等古籍書籍,另外還有詩詞書畫,以及軍事體育課。康熙年間,為了學習吸收西方之先進科學,康熙帝對眾皇子又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那便是在原有以儒學為主的中學內容之上,再增設西學的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測量學、農學等近代學科。由此看來,身為皇帝,光是美每日不間斷的學習就很讓人受不了。再者說,皇子接受的教育又是極為嚴格的。民間曾流傳著“身在帝王家,學尤為重要”的俗語,看來也是十分貼切的。

歷朝歷代的帝王子嗣都必須嚴格遵守學習的規則,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身為皇子都如此,那麼身為太子、皇帝,在學習方面那就更為刻苦了。皇帝一般早朝完畢,拋去處理政事的時間,那便就只有以讀書來充斥其日常生活了。溥儀身為滿清的最後一代帝王,那麼在學習上也是始終逃不出這個範圍的。更何況,溥儀生活的年代較為相近,當時給溥儀授課之師都是中外有名之大家,他們曾對溥儀學習領悟之能力都讚不絕口,由此可見,溥儀對於學習還是頗具天賦的。


綜上所述,一方面溥儀身為帝王,自小所接受的教育規格就高人一等;另一方面,溥儀頗具學習天賦,而且都是接受中外大家的教育授課。故溥儀的文化水平定然不一般,文化程度也絕不是停留在初中水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