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再高的才華也需要俯首在崗位的磨石上進行全力打磨,再豐富的知識也需要在工作中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成為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洛克菲勒

什麼是智慧,智慧是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智慧貫穿於人生的始終,智慧為我們提供正確的思考方法,告訴我們以什麼為發展動力,以什麼來指揮行動,告訴我們把握人生的要領。智慧的思想使人生在順境時旗開得勝,逆境時柳暗花明。

經營人生離不開人生智慧。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當發生最美國曆史上最激烈的罷工慘案時,小洛克菲勒幾乎遭千人所指,受萬人唾罵,但是在那場公關危機中,小洛克菲勒卻由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一舉變為聲震美國的大人物,並且贏得了罷工者的尊重和信服。這就是智慧的力量。

小洛克菲勒沒有盲目地和對工人實施鎮壓和威脅,他花了好幾個星期結交朋友,並向罷工者代表發表談話。他充滿感情的談話不但平息了眾怒,還為自己贏得了不少讚賞。

假如小洛克菲勒在那種非常的場景下缺乏智慧,與工人們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想想結果會如何?只會招惹更多的怨憤和暴行。只有冷靜的人,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才可以“終成正果”。

智慧是美麗的珍寶,它剋制了衝動,智慧讓小洛克菲勒冷靜,是一種成熟的經歷。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與其據理力爭,還不如另闢蹊徑、另謀良策,這樣既能避免正面衝突,讓事情不致陷入無可挽回的境地,又能打動對方的心,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這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做事的方法有時比事情本身更加重要,在哈佛人看來,只要調動智慧,就一定可以將事情做得完滿。

知識、經驗與智慧的關係就像是生活與藝術的關係一樣,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智慧來源於知識和經驗,卻又高出於它們。特賴因常常將知識和經驗比作我們儲存在銀行中的金錢,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來購買智慧,但金錢能夠買到的東西卻永遠填充不滿人的慾望。智慧卻像為你創造了無窮財富的神奇秘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被知識和經驗矇蔽了雙眼的卻大有人在,其中所受到的束縛尤其嚴重的,往往卻是那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一個真正想要一覽智慧真相的人,首先要學會的便是放棄心中一切成見,將所有的知識和經驗當做起步的基礎,而不是唯一的跳板。

他會像一個剛剛懂事的孩子一樣,好奇地觀望著世間的一切,用新鮮的目光打量,卻做出最單純的判斷,只有如此,才不會被沉甸甸的偏見砸了自己的腳。你是否已經被書本上和前輩們灌輸的那些條條框框所束縛了呢?如果你不確定,不妨看一看那些用智慧而非用知識思考的人怎樣解決問題。

生活中,劣勢與優勢常常是可以相互轉變的。如果找到巧妙的方法,劣勢就可以變成優勢。因此,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求取勢能,但只有那些勇於開拓思路、積極尋找方法、謀得有利於發展的資源的人,才能有美好的人生。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當你身處劣勢時,可以選擇兩種表現:

一是一味抱怨。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有才華卻毫無用武之地;抱怨天公不作美,陷自己於困頓之中。

二是積極行動。面對劣勢,積極思考,用靈活的思維、巧妙的辦法解決問題。與之相對應,兩種表現也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味抱怨的仍在抱怨,因為他仍舊身處劣勢而沒有絲毫變化;積極行動的則會開懷一笑,因為他已經用頭腦與行動化解了困難,甚至會將劣勢轉化為優勢。這就是智慧,它比國王還要偉大。

洛克菲勒:才華並不等於能力,知識並不等於智慧

無數社會精英都敗在自己對鐫刻在頭腦中的知識和經驗的無原則信任,他們過於相信知識和經驗的力量,結果卻不能從初心出發,而錯失了發現真相的時機。

追求真正的智慧,我們需要遵守這樣一條法則:無論何時,一個人如果過於執著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而將自我封閉,就會失去所有接受真相的來源而把真相拒之門外,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智慧為上。有時候,複雜的不是問題,而是看問題的眼睛。所以,面對問題時,要如抽絲剝繭般發揮智慧的能量,在找出真相的那一刻,你將會破繭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