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文丨勤小畫

圖丨網絡


導讀:兒媳孝敬婆婆是兒媳應盡的責任,婆婆尊重兒媳也是婆婆應該做的事情。婆媳和睦,才能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幸福美滿。

一個家庭發生婆媳矛盾,很多人都會將責任怪罪在兒媳身上,這是很沒有道理的。兒媳固然是晚輩,孝順婆婆是兒媳應該做的事情,可是總有些婆婆仗著自己是長輩,想要拿捏兒媳,增加自己的家庭地位。對於這樣的婆婆,作為兒媳最好還是敬而遠之,一個不想和兒媳處好關係的婆婆,無論你怎麼努力都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婆媳初見怨恨生

小莉和老公結婚的第二天,婆婆就和小莉分了家。小莉和老公都是農村的,結婚後也是和婆婆生活在一個院子,分家這種事情讓小莉非常不能理解。一般農村分家,都是有兩個兒子或者兩個以上兒子的家庭才需要做的事情,小莉的婆婆只有她老公一個兒子,這樣子還要分家,明顯是婆婆不想和小莉在一起生活,畢竟家裡就她一個是外人,她不得不這樣想。面對婆婆提出的分家,小莉並不反對,她雖然有心和婆婆好好相處,但是婆婆不願意她也是沒有辦法。

在結婚以前,小莉從未和廚房打過交道,面對鍋碗瓢盆這些常見的事物,頗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想要求助婆婆,又不願意低頭,無奈之下只能自己摸索。做飯對於會的人來說自然不難,對於不會的人來說,確實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小莉進了廚房不一會兒,廚房裡就傳來了乒乒乓乓的聲音,聲音很大,將小莉的婆婆吸引了過來。婆婆到了廚房門口,看了一下里面的情況,嘀咕了一句:真笨。然後扭頭就走開了。

小莉看到婆婆不僅不幫自己,反而嘲笑自己不會做飯,心裡頓時冒出了無限的委屈:要是你自己的閨女不會做飯,你也會說她笨嗎?照葫蘆畫瓢,小莉雖然沒做過飯,但是卻見過自己的母親做飯,炒菜不會,做個濃粥還是沒有問題的。小莉擔心老公工作辛苦,特意往粥里加了些肉絲和菜葉,頗有點青菜瘦肉粥的樣子。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婆媳矛盾再升級

時光荏苒,轉眼小莉和老公結婚已有一年光景,小莉也已經是身懷六甲。懷孕對每個女人來說都是一次提心吊膽的經歷,剛懷上時擔心孩子沒有胎心,有了胎心又怕孩子畸形,好容易做完了四維彩超,又開始害怕不能順產。小莉就是如此,每天都在那裡胡思亂想,為自己肚子裡的孩子擔心。這時的小莉完全放下了對婆婆的成見,想要請教婆婆這時候應該怎麼做,畢竟婆婆生過孩子,是過來人。

婆婆對於小莉的擔心嗤之以鼻:女人生孩子,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真嬌氣。小莉不僅沒有得到婆婆的安慰,反而被婆婆嘲諷惹來一肚子氣,自己本來就在胡思亂想,這下更加擔心了。婆婆再親不如娘,何況還是個不親的婆婆,小莉一氣之下就回了孃家。到底還是自己的母親關心自己,母親不僅向小莉傳授自己生孩子時的心得,還開導小莉不要胡思亂想,注意飲食休息。

有了母親的安慰,小莉果然很順利地生下了孩子,母子平安。農村坐月子大多都不會請月嫂,一般都是婆婆照顧,開始小莉非常擔心月子期間婆婆不會用心照顧自己,結果是小莉多心了,婆婆完全沒有要照顧小莉坐月子的意思。老公有工作,婆婆又不照顧,小莉只能求助自己的母親。小莉月子期間,母親和小莉同吃同睡一起照顧孩子,順順利利地度過了艱苦的一個月。

一次月子,讓小莉徹底地恨上了自己的婆婆,好在老公對小莉很上心,也知道婆婆不喜歡小莉。在小莉出月子一個月後,老公就帶著小莉搬去了縣城居住,房子是租的,不大,是個一居室,但是足夠一家三口住了。白天老公出去工作,小莉在家照顧孩子,晚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倒也不缺歡聲笑語。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婆媳矛盾難化解

小莉和老公搬到縣城住的第十個年頭,他們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而且是套三居室的大房子,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就在小莉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她和老公接到了婆婆生病住院的消息,消息是小莉的公公傳來的,說是婆婆已經在縣城醫院住了快半個月了,他們老兩口的積蓄也花得差不多了,想要兒子兒媳幫幫忙。

婆婆生病住院,作為兒媳即使和婆婆有再大的仇怨,也應該去看看。小莉收拾妥當,和老公一起出發往醫院的方向行去,到了醫院後,小莉看到了十年未曾謀面的婆婆。婆婆已經不復當年的威風,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那瘦弱的樣子,好像一隻弓著背的蝦米。婆婆見到小莉來了,眼睛突然一亮,用略顯懇求的語氣對小莉說:你能扶我去衛生間,幫我擦一下身子可以嗎?我已經快一個月沒有洗澡了,渾身都不舒服。

小莉的婆婆連生病再住院加起來確實有快一個月沒有洗澡了,公公年紀大了,攙扶不住搖搖欲墜的婆婆,小莉的老公雖說是婆婆親生的兒子,但到底男女有別,轉眼四周確實只有小莉合適。小莉看到婆婆那哀求的眼神,心裡一軟就要答應下來,可是她突然又想到了自己當初做飯時的狼狽,坐月子時的無助,頓時心一狠咬著牙對婆婆說:當初的事情我沒忘,您也應該沒忘,我來看您只是因為您是我老公的母親,我不欠您的。接著,扭頭衝著老公,用溫柔的語氣說:老公我去外面等你。說完後,不顧周圍人的眼光,踩著高跟鞋,噔噔噔地走出了病房。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婆婆哄兒媳,天經地義

很多婆婆仗著自己是長輩,就對後進門的兒媳不屑一顧,到頭來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小莉的婆婆就是如此,小莉三番兩次求助自己的婆婆,結果婆婆對小莉的態度始終不變,不是嘲諷就是不理不睬,到最後躺在病床上想要兒媳幫忙,那兒媳怎麼可能去幫忙呢?人都是有感情的,想要兒媳幫忙,那婆婆也要值得兒媳幫不是嗎?

婆婆哄兒媳天經地義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婆婆把兒媳哄好了絕對是好處多多,最少在你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可以給你端口飯吃。很多婆婆打從心底就討厭自己的兒媳,這是我非常不能理解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個習俗:男女舉行婚禮的時候,有下車禮的說法。大概意思是新郎將新娘接到家門口的時候,需要婆婆遞上紅包,同時舉著喜慶的紅傘迎接兒媳婦下車。

下車禮的主要人物就是婆婆和兒媳,婆婆遞上紅包迎接兒媳下車就表示了婆婆願意接納兒媳進門,兒媳接過婆婆的紅包同樣也表示了願意加入這個家庭,以後會孝順婆婆。我不知道各地的風俗是否相同,但是我想基本意思應該是相差不多的,既然在兒媳進門的時候婆婆就表示了願意接納,那麼作為長輩讓新進門的女兒有個家的感覺不過分吧?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婆婆如何討兒媳的尊重

一、親如一家,自降身份

兒媳進門後,在情感上婆婆一定要將兒媳當做自己的女兒看待,但是在行動和言語上要更加寬容和耐心,畢竟兒媳不是親生女兒,除了沒有血緣關係的羈絆,也少了很多真情實感。

婆婆自降身份並不是說要婆婆放低自己,而是要婆婆將兒媳放在自己同等的地位上去交流,把兒媳當做晚輩去愛護的同時重視兒媳看待事物的觀點和想法。比如婆婆愛吃肉餃子,而兒媳婦不愛吃肉餃子,那作為婆婆在飯前詢問兒媳的口味,將飯菜做到大家都認可的程度是不是更好呢?

二、家常話,多交流

女人或者瞭解女人的男人應該知道,一個女人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總是說一些和自己生活無關甚至有些可笑的話題。誰的鄰居生孩子,在哪裡生的,哪個明星演了什麼電視劇,這些話題她們總能說得津津有味,而且有來有往,接的很好,不會將話題掉在地上。由此就可以知道,閒話家常最能增進兩個女人的感情,婆媳都是女人,自然也適用。

三、言傳身教是法寶

生孩子坐月子是每個女人最重要的一段經歷,這段經歷是很難被忘記的,婆婆在這段時間要是可以給與兒媳細心的照顧,並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分享給兒媳,那兒媳肯定會在心裡認可自己的婆婆,否則兒媳真的會記恨婆婆一輩子,俗話說:月子仇,一輩子。上文故事中的小莉和婆婆就是最好的例子。

婆婆除了在兒媳生孩子期間言傳身教外,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則。我的老家流傳著一句俗語:嫁媳隨婆。意思就是婆媳相處時間久了,兒媳婦身上多少都會有婆婆的影子。婆婆溫柔和順,兒媳自然脾氣不差,婆婆雷厲風行,兒媳肯定也不會自甘墮落。

婆婆年輕不懂兒媳的好,年老躺上病床又想討兒媳的好

結束語

婆婆善待兒媳,不僅會讓家庭和睦,還會在將來獲得兒媳的幫助,同樣的道理,兒媳尊重婆婆,婆婆也肯定會投桃報李。有一首歌唱得好: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婆媳也是一家人,相親相愛才能共同走進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