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的詩歌怎麼寫?用畫面和情感說話,讓孩子的詩歌打動人心


抗擊疫情的詩歌怎麼寫?用畫面和情感說話,讓孩子的詩歌打動人心


抗擊疫情,這是一場全國人民的戰爭,咱們每一個人都在場,包括孩子。


科研攻關、研發疫苗、救治病人;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家裡常通風......這些都是戰爭的一部分,而有一種方式卻很特別——那就是拿起筆,抒寫心中的信心、決心和願望。

的確,最近有不少學校和老師都在紛紛組織孩子們寫反應抗擊疫情的詩歌。

這件事還是很有意義的。

為啥這樣說呢?

首先,能讓孩子更深入更積極地面對這次疫情。病毒可怕嗎?當然可怕,可是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們對病毒的無知和盲目恐慌。

當全國人民都能正確認識疫情,瞭解病毒,並且樹立起戰勝病毒的信心和決心,最強大的防疫長城也就自然形成了。

我們相信,沒有什麼能比中華民族的自信、智慧和凝聚力更強大了!

其次,能讓孩子學習詩歌的基本創作手法。詩言志,歌詠言。詩歌,歷來都是咱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沒有理由讓它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

學寫詩歌,可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詩歌的魅力和寫作技巧,對於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和精煉表達,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來了,抗擊疫情的詩歌,該如何寫呢?


我們通過點評一首來自於四年級的孩子《抗疫之歌》,學習一些基本的詩歌寫作技法

抗擊疫情的詩歌怎麼寫?用畫面和情感說話,讓孩子的詩歌打動人心


通讀之後,首先為他這份抗擊疫情的決心點個贊。

說說這首歌的幾個優點


(1)有一定結構


詩歌講究想象,可這並不等於沒有合理的結構。

這首詩歌先寫這次病毒引發肺炎的嚴重後果,再寫鍾南山爺爺和最美逆行者的有力行動,最後表達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3個部分,3個層次,3種感情。第一種感情是痛心,第二種感情是讚美,第三種感情是自豪。


(2)注意到了押韻


詩歌,是一種韻文,有其獨特的韻律之美。很顯然,小作者注意到了這一點。比如,“炎”、“見”、“竄”等等,有一定的押韻。


抗擊疫情的詩歌怎麼寫?用畫面和情感說話,讓孩子的詩歌打動人心


(3)注意到了分行


詩歌的形式美,還在於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停頓、節奏,從而形成一種特有的形式結構美感。


小作者這首詩基本上是3句和2句一行,顯得比較短促有力,和整首詩要表達的情感比較吻合。

說說我個人的修改建議


(1)多用畫面來說話


第6和第7小節寫得比較好,因為描寫了一種畫面。為啥要強調用畫面說話?


詩歌要打動人,就要引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從而激起感動和共鳴。只有形象的畫面,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心理反應。


比如,詩歌中“鍾南山爺爺,指點江山,彈指間病毒灰飛煙滅!”就能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鍾院士鎮定自然指揮抗擊疫情的現場情形。


相比之下,第1、2、3小節的畫面感不夠,顯得比較抽象。可以考慮加以修改,從新聞視頻的某些場面去找一找可以反應你心中意思的鏡頭來寫。


抗擊疫情的詩歌怎麼寫?用畫面和情感說話,讓孩子的詩歌打動人心


(2)多用情感說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詩歌是情感表達的藝術。咱們舉個例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這兩句詩包含多少深情?


為什麼說花流眼淚?為什麼鳥兒會驚心?因為憂國憂民的杜甫在安史之亂後,真的是心痛呀!


飽含深情,又能以畫面傳達出來,這便是詩歌。



往期精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