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一小撮亞洲人將他們自己形容為印度獨立的鬥士,然後穿插遊弋於歐洲,宣稱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不久將崩潰。而我,作為一個德國血統的人,是樂見印度繼續在英國統治之下的”

——希特勒在其著作《我的奮鬥》一書中對印度獨立運動的嘲諷

2020年1月26日,恰逢印度的共和國日(即印度國慶),就在這一天,一部宣揚“愛國主義”的國產戰爭迷你劇《被遺忘的軍隊》(The Forgotten Army),開始登陸印度國內各大電視臺和視頻網站。

這部由卡比爾·汗(曾指導過《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導演的劇片上映伊始,就獲得了印度國內觀眾的廣泛好評,在亞馬遜視頻點播臺上熱度不斷。不過,這部迷你劇的主角和所反映的歷史背景,卻多少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印度國民軍,這支在劇中被卡比爾導演塑造成印度獨立先鋒和抗英志士的所謂“英雄部隊”,在真實的歷史中卻遠非影視劇表現得那樣高大。他們不但可悲得成為軸心國侵略戰爭的幫兇,甚至一度因為作戰能力低下,在軸心國內部淪為笑柄。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被遺忘的軍隊》劇照

​說起歷史上的印度國民軍,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建者,在印度歷史上頗具爭議的自由印度臨時機構領袖: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h Chandra Bose)。這位出生於英屬印度孟加拉轄區克拉克鎮的孟加拉族人,其背景簡直與印度獨立的主要領導人如出一轍。與甘地和尼赫魯一樣,他出身於中高級種姓家庭(鮑斯家族是卡雅斯特種姓,大部分屬於剎帝利種姓,少部分被歸為婆羅門),在印度本土接受英式教育,並留學英國,學成歸國後以律師身份服務於英國殖民當局。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這是印度本土貴族子弟最普遍的晉身之階。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20年在英國求學期間的錢德拉(左)

​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了大英帝國,其背後的殖民體系也越來越難以維繫。印度本土的獨立傾向愈加明顯。1921年,年僅24歲的錢德拉·鮑斯,加入了以甘地為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很快,他便憑藉過人的才華與卓越的演講能力,躋身於國大黨高層。1937年,他更是以40歲的年齡當選為主席。在當時精英大佬雲集的國大黨中能平步青雲,著實不易。

不過,正當他一路扶搖直上時,他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旨,特別是與甘地本人的理念,分歧越來越明顯。與甘地主張的非暴力不同,錢德拉·鮑斯是當年的激進派,以他為首的左翼勢力主張採取暴力鬥爭方式驅逐英國殖民者。在這一時期,他本人更是深受紅色思想的影響,尤其是看到中國風起雲湧的革命運動後深受啟發,希望讓更多的印度知識青年到基層中去發動群眾,進行印度式的土地革命,建立印度自己的人民軍隊,最終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

他曾經在拉合爾舉辦的一次學聯會上,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學生運動與革命的豔羨:“看看中國學生為祖國作了些什麼,我們印度的學生難道不也可以這樣做嗎?他們(中國學生)不僅進入鄉村,城鎮和工廠宣傳自由的理念,還將整個國家都組織起來,我們也必須在印度做同樣的事!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當選國大黨主席後的錢德拉與甘地出席活動

​正因為這一系列頗為激進的主張,錢德拉·鮑斯與甘地漸行漸遠,並在國大黨遭到排擠。不過他依然固執己見,在主席任上,錢德拉·鮑斯意識到爭取國際支持的重要性,開始頻繁向其他國家施加影響。此時正值中國抗戰爆發,時任八路軍總司令的朱德曾向印度方面求援,關注中國戰場的錢德拉·鮑斯很爽快地答應了八路軍方面的請求,迅速派出了援華醫療隊奔赴延安,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柯隸華醫生。

在醫療隊啟程之際,他曾感慨:“在中國抗戰生死存亡之際,我們所給予的援助十分微薄,但這份援助背後,卻是印度人民的精神!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1年訪德期間,錢德拉會見黨衛軍頭子希姆萊

​如果錢德拉·鮑斯本人的故事就此完結,那麼他大概會以反法西斯和國際主義人士,以及促進中印友誼的傑出人士的身份,載入史冊。但

很快,他就走上了一條棄明投暗的邪路。

早在1933年,錢德拉就遠赴歐洲訪問,在意大利訪問期間,受到了當時的獨裁者墨索里尼的熱情款待,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萌生了藉助法西斯勢力實現印度解放的念頭,並在旅歐期間完成了著作《印度的奮鬥》(Indian Struggle),詳細描述了自己的主張。在1939年卸任國大黨主席一職後,錢德拉·鮑斯很快宣佈與國大黨決裂,並單獨組建了更為激進的黨派“全印前進同盟”(All India Forward Bloc)。

不久,納粹德國憑藉閃擊戰橫掃歐陸,目睹德國強大軍事實力的錢德拉,開始身體力行地向軸心國靠近。1941年,他遠道赴歐洲訪問,在德國他受到了希特勒、希姆萊等一眾納粹高官的熱情接待。納粹方面的迷魂湯讓錢德拉神魂顛倒,居然真的將德意日三國視為救世主。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4年隆美爾在視察大西洋堡壘期間檢閱印度軍團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在法國海岸進行訓練的印度軍團錫克族士兵

​1941年,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在北非的沙漠上狂飆突進,並俘虜了大批英印軍隊,這些印度俘虜讓錢德拉看到了組建印度軍團的希望。同時,德國最高統帥部鑑於越來越嚴重的兵員短缺,希望能吸納更多的俘虜再利用。

雙方一拍即合,由德國出裝備出軍官,由錢德拉本人對戰俘發動號召。很快,由德國裝備武裝並由德國軍官指揮的“印度軍團”(Indian Legion)成立,並逐漸達到了3000多人的規模,協助德軍作戰,錢德拉任總指揮。不過他本人並沒有在這徒有虛名的位置上坐太久,因為在東南亞勢如破竹的日本,也開始對錢德拉拋出了繡球。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2年,在新加坡戰役中被日軍俘虜的印度士兵曾被日軍大規模屠殺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3年被日本戰俘營釋放的印度戰俘很快被召集到了錢德拉的麾下,成為印度國民軍的骨幹

1942年初,日軍橫掃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英軍,並俘虜了4萬多印度籍士兵。面對這些奇裝異服,滿身味道的士兵,日軍剛開始只是集中起來供士兵們練習刀法槍法,在屠殺了一批以後,錢德拉的到來瞬間改變了這些印度兵的待遇。

1943年,錢德拉搭乘日本潛艇伊-29抵達日本,並會見了東條英機,在得到東條“會無條件地支持印度獨立運動”的許諾後,錢德拉開始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自由印度傀儡機構,並將這批印度戰俘拉入麾下,還在馬來西亞當地徵兆了一批印度裔移民,組建了“印度國民軍”(Indian National Army),鼎盛之時擁有近5萬的兵力。有了這批生力軍,錢德拉似乎看到了依靠武裝力量“解放印度”的希望,他曾對他麾下的印度士兵慷慨激昂的說:“給我熱血,我將給你們以自由!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3年10月7日,東條英機會見遠道而來的錢德拉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1943年,錢德拉在新加坡視察印度國民軍的女兵部隊,旁邊陪同的是女兵部隊指揮拉克什米·薩加爾

​然而,事實卻證明錢德拉太過天真了,此時的軸心國已是日薄西山。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敗退,作為輔助力量的印度國民軍根本無力扭轉乾坤,他們“解放印度”的最大努力,就是跟隨牟田口廉也率領的第15軍發動英帕爾戰役,

結果卻在牟田的一系列騷操作下,被英軍重創,日軍損失慘重,尾隨的6000國民軍也瞬間崩潰。

可嘆的是,這時英軍中也有相當部分是印度本土兵,不知道這些印度人在戰場上遇見自己昔日的同胞時,會作何感想。此戰之後,日軍在東南亞的潰退開始了,在中國駐印軍與遠征軍的打擊下一路喪師失地,在追擊日軍的路上,中國軍隊還經常俘獲不少大鬍子裹頭巾的印度國民軍士兵。這些英勇善戰的中國遠征軍感慨:這些為日軍作戰的大鬍子兵,怎麼只會在路邊舉手投降?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英帕爾戰役前夕視察印度國民軍的錢德拉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被中國遠征軍俘虜的印度國民軍賈特族士兵

​而被錢德拉留在歐洲戰場的印度軍團,戰績更糟糕。這支印度軍團後來被希特勒編入黨衛軍,番號為950步兵團,總人數不過4000餘人。起初,希特勒還對這支外籍軍隊充滿希望,希望將其鍛造成一支外籍模範部隊,以瓦解動搖英國的殖民統治。

1944年,印度軍團被派到法國守衛大西洋壁壘,但這些士兵在當地卻開始打死搶劫民眾,甚至光天化日強姦民女,引起法國當地民眾的憤怒。這些印度兵的行徑,連一向殘暴的納粹軍官都看不下去了,而他們的作戰能力也實在堪憂,在面對法國游擊隊的進攻時都毫無鬥志,不是作鳥獸散就是舉手投降。很快,指揮這支印度軍團成為了黨衛軍中的笑柄。曾被任命為該團團長的黨衛隊大校海因茨·貝特林(Heinz Bertling)在上任不到半年後,因忍受不住同僚的恥笑,直接上書希特勒要求調往戰局兇險的東線,最終死在了蘇軍的鐵蹄之下。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在緬甸蒲甘山向中國駐印軍投降的印度國民軍士兵,他們身上穿的還是英式作戰制服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忍受不了屈辱的黨衛軍大校海因茨·貝特曼,在上任半年後請辭並請求調任東線

​德日先後投降後,這些印度僕從軍也隨之解散。而錢德拉本人則在日本投降後,乘飛機飛赴日本途中,遭遇空難身亡,骨灰埋在了東京蓮光寺。

作為一名頗具爭議的人物,錢德拉的一生譭譽參半,但在今日的印度,特別是莫迪上臺後頻頻藉助狹隘的民族情緒提振國民士氣的這幾年,錢德拉的人氣在印度迅速飆升,甚至有蓋過甘地的趨勢。在民間,這個日本曾經的傀儡,獲得了與其歷史地位完全不相符的榮譽,莫迪本人甚至在2014年為其授予國家高級勳章。似乎在印度人眼裡,錢德拉更符合一個民族解放者的形象。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印度總理莫迪向錢德拉的雕像敬獻花圈

印度曾加入軸心國,幫德日侵略,卻不以為恥,新拍電影紀念

【自上任以來,每逢錢德拉·鮑斯誕辰,印度總理莫迪都會戴上當年印度國民軍的軍帽,行軍禮以示紀念。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印度奇特的歷史觀】

不知印度人可曾想過,倘若日本在印度得手了,這些軍國分子會還給錢德拉和印度人一個獨立的印度嗎?參考日本在中國的暴行和汪氏、殷汝耕等漢奸的遭遇,我們就會明白:這不過是又一場殖民遊戲的開始。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