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19世紀末,東亞局勢波譎雲詭,難以捉摸,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感。清廷因為開展“洋務運動”,逐漸擺脫了老舊帝國的遲暮感,而日本藉助“明治維新”的衝勁,成為了朝氣蓬勃的新帝國。

俗話說一山不能容二虎,東亞地區只能有一個規則制定者,清朝跟日本無可避免地成為了競爭對手,雙方虎視眈眈,處處較勁,暗地裡都想將對方徹底擊敗,但在完全攤牌之前,兩個帝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夾在兩國之間的朝鮮王國,就成了清日兩國積極拉攏的對象。1890年,“防谷令”事件爆發,清廷代表袁世凱與日本代表大石正己展開了一場暗戰,他們的博弈為甲午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民間繪製的清軍與日軍戰鬥圖

“防谷令”事件爆發

為了拉攏朝鮮王國,清帝國與日本施展了不同的外交手段。由於朝鮮王國一直是清廷的屬國,所以天然依賴清廷的支持,然而,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實力日盛,影響力輻射至整個朝鮮半島,進而控制了朝鮮的部分經濟,再加上清廷當時注意力在國內,放鬆了對朝鮮的關注,此消彼長之間,日本取得了一些外交優勢。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袁世凱

作為清廷在朝鮮的代表,袁世凱對於清廷的劣勢局面憂心忡忡,他積極拓展在朝鮮的人脈,獲得了閔妃(明成皇后)侄子閔泳駿的支持。閔泳駿追隨袁世凱,不斷為其打探日本對朝鮮的各種最新動向,終於在1889年年末,袁世凱找到了一個機會。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閔泳駿

1889年10月,咸鏡道發生災荒,當地官員順勢發佈了“防谷令”。

所謂“防谷令”是由朝鮮地方官發佈的行政決策,即暫時禁止本地穀物的外運及出口。本來這道命令並沒有其他深意,只是為了應對災荒年,保證本地糧食供應,打擊對糧食的囤積居奇行為。但是,很多日本商人長期藉著國家的威勢,不斷壓低收購朝鮮糧食的價格,導致朝鮮民怨沸騰。總被日本商人壓榨,朝鮮地方官早就忍無可忍,於是藉著災荒,發佈了禁止出口糧食的“防谷令”。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19世紀末,朝鮮經常發生災荒

然而,彼時日本與朝鮮簽署有《日朝通商章程》,這項協定規定,如果朝鮮實施“防谷令”,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日本。咸鏡道的“防谷令”本就是為了暫停與日本的“不平等貿易”,肯定不會依例在一個月前通告日方。對於朝鮮方面的行為,日本方面表達了強烈不滿。

袁世凱認為這是一個“投石問路”的好機會,於是通過閔泳駿的關係,增加了實施“防谷令”的地方,同時延長了“防谷令”的持續時間。袁世凱此舉,就是要試探日本方面對朝鮮的忍耐底限,並設法讓日本儘快撕破偽裝,露出對朝鮮的真實意圖。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日朝簽署《日朝通商章程》

袁世凱的計劃成功了。雖然3個月後,即1890年1月,朝鮮撤回了大部分“防谷令”,但日方不依不饒,要求朝鮮方面賠償日本的糧食進口商,聲稱這些商人因為“防谷令”而損失巨大,朝鮮方面必須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並向朝鮮派出公使,擺出誓不罷休的姿態。

所有人都明白,將貿易糾紛強行升級為外交問題,日本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通過“防谷令”事件向朝鮮施加經濟壓力,其實是想從政治上重新定位兩國關係,迫使朝鮮屈服於恐嚇,甘願受日本擺佈。作為清廷的代表,袁世凱敏銳察覺到了日本覬覦朝鮮的急迫之心,他選擇按兵不動,等待日本的下一步動作。

袁世凱與大石正己的博弈

1892年,日本政府挑選了大石正己作為公使,趕赴朝鮮處理“防谷令”事件。大石正己的出現,意味著日本方面不想息事寧人,而是想把問題複雜化、擴大化。當時大石正己37歲,毫無外交經驗,只是一名政論家,而他所持有的觀點又十分激進,是典型的

“鷹派”。他不斷抨擊日本當局對朝鮮的妥協政策,毫無遮掩地宣稱日本應當控制朝鮮,因此,日本任命大石正己為公使,全權處理“防谷令”事件,無疑釋放了一種充滿進攻性的信號。關注東亞局勢的各國無不感到錯愕,清廷與袁世凱也緊張起來,隨時準備應對大石正己的“越界行為”。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大石正己

大石正己一來到朝鮮,馬上表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他根本不顧及外交官的體面,不遵守國與國之間的禮儀與慣例,以“上對下”的姿態訓斥朝鮮方面,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記錄了當時大石正己的事蹟,他在文章中說:

“大石(正己)公使……採取更加強硬之手段……其(大石正己)氣焰甚盛,似要嚇死韓廷之臣僚。”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大石正己的初衷並不是解決“防谷令”造成的經濟糾紛,而是背靠日本逐漸強大的國力,採取威脅與恐嚇的方法,企圖逼迫朝鮮臣服於日本。面對困境,朝鮮王國無法做主,只能求助於袁世凱和清廷。收到求助信息,袁世凱果斷放棄了守勢,主動介入日朝之間的矛盾。袁世凱明白,大石正己雖然行事風格粗魯,在政治上“短視”,但作為一名政論家,他卻擁有“長策”。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福澤諭吉

大石正己的“長策”就是他寫成的《富強策》,在這篇政論文中,大石正己提出了一種觀點,日本應當“聯合”西方列強,迫使朝鮮脫離清廷勢力,從而將清廷的影響力壓縮進清帝國之內,取消清廷參加“國際遊戲”的資格。大石正己在《富強策》中寫道:

“朝鮮……應支持我國日本成為東洋盟主,與東洋最為相關的各強國,共同召開列國會議議定之……設朝鮮為保護國,任一國違約……其餘列國應舉兵問罪……。”

通過《富國策》的文字,我們能夠看出大石正己的最終目標,無非是將朝鮮王國的“定位問題”置入國際社會,希望藉助西方各國的力量,迫使朝鮮王國擺脫清廷的屬國身份,瓦解清廷事實上對朝鮮王國的保護,從而方便自己進一步對朝鮮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接管。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諷刺列強瓜分清帝國的漫畫

對日本來說,大石正己的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妙計,首先,西方各國本就缺少染指東亞的藉口,現在有了“保護朝鮮”的機會,所謂“師出有名”,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東亞事務了;其次,清廷因為開展洋務運動,與西方各國過從甚密,沒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它們進入東亞,只能坐視局勢惡化;最後,日本當時與清帝國相比,實力還處於弱勢,自己鬥不過,就“攪混水”,引入西方力量進入東亞,限制清廷的影響力。清廷投鼠忌器,束手束腳,日本就能渾水摸魚了。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從時局圖中可以看出朝鮮已經成為日本勢力範圍

對清廷來說,大石正己的計劃,通過“列國會議”讓朝鮮成為“保護國”,擺明針對朝鮮作為清廷屬國的身份,想要清廷放棄朝鮮,使後者成為日本可以染指的目標。日本引入西方各國,實際上是“驅虎吞狼”之計,讓清廷把注意力放在西方列國身上,疲於應付外來威脅,無暇關注日本的一舉一動。這個時候,對清廷和袁世凱來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朝鮮王國頂不住日本的壓力,最終服軟同意成為“列國會議”的“保護國”,如果這種情況成真,那麼清廷將在東亞局勢的博弈中陷入巨大被動。

袁世凱主動介入大石正己與朝鮮王國的談判,通過佈局和遙控指揮達成了兩個目的:第一、監督日朝討價還價的過程,穩住朝鮮陣腳,防止其內部出現臨陣倒戈的問題。

第二、給朝鮮王國提供建議,創造出對清廷和朝鮮都有利的局面,為日後的周旋留下足夠空間。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清日之間的平壤之戰

事實上,如果大石正己是個足夠睿智的政治家,他有可能獲得朝鮮上下的好感,或許他提出的“富國策”就有實現的可能了。然而,他性格乖張,不懂得尊敬之道,惹得朝鮮上下對他相當厭惡,根本不會接受日本的“誘降”。袁世凱兵不血刃,就在這場事關東亞局勢的博弈中獲得勝利,讓朝鮮王國繼續堅定地站在清廷一邊,此外,由於大石正己心高氣傲,第一次出訪就搞砸了任務,沒有達到既定目標,最終亂了方寸,索性破罐子破摔,將外交談判變成了武力恐嚇,甚至給朝鮮下了最後通牒,這樣一來,日朝關係降入了冰點。回顧整件“防谷令”事件的起點,可以說袁世凱比大石正己技高一籌,笑到了最後。

“防谷令”事件的意義

大石正己太過急躁,想畢其功於一役,通過“防谷令”事件一次解決東亞的主導權,然而大國博弈不是耍狠鬥勇的街頭打鬥,一味威逼恐嚇只能事與願違。袁世凱通過因勢利導的靈活手段,最終讓清廷在朝鮮的處境變得好轉,維護了清廷的最嚴。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19世紀末的朝鮮

最終,清帝國和日本政府在“防谷令”事件上達成了一致,由清廷北洋大臣李鴻章出面協調,朝鮮王國答應賠償日本損失。後來,日本召回大石正己,由駐北京公使大鳥圭介兼任駐朝鮮公使,清日雙方重新開始了在朝鮮的暗戰。

實事求是地說,“防谷令”事件,其實是清廷和日本為爭奪東亞主導權的一場角力,雙方都不清楚對方的真正實力,為了避免誤判,只能通過夾在兩國之間的朝鮮王國進行間接過招。

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清、日、朝三國的“防谷令”事件

民間幻想的劉永福大破日軍圖

從最終結果來看,袁世凱可謂大獲成功,首先,他當時赴任朝鮮時,清廷在朝鮮的處境岌岌可危,經此事後,他不僅站穩了腳跟,還與朝鮮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次,袁世凱迫使大石正己不光彩地離開朝鮮,並使朝鮮與日本關係惡化,加強了清朝關係,為清廷控制東亞局勢贏得了不小的施展空間。不過,“防谷令”事件並沒有喚起清廷的雄心,這個老邁的帝國沒有將優勢轉化為勝勢,仍舊陷於內部的紛爭無法自拔,無暇應對東亞局勢隱含的大危機,

反倒是日本因為此事吃了虧,無奈退後一步,蟄伏起來,產生了跟清廷一決雌雄的衝動。“防谷令”事件之後不久,清日就迎來了甲午戰爭。

《福澤諭吉全集》慶應義塾編纂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丸山真男

《近代朝鮮與日本》趙景達

《甲午戰爭史》戚其章

《現代日本關係研究》田保橋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