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核危機,美國對其揮核棒,不停止軍事行動,我就要實施核打擊

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從1961年5月14日美國總統肯尼迪下令“特種作戰部隊”進入南越,到1975年4月30日西貢解放,歷時14年,是二戰後一場持續時間最長、最激烈的大規模局部戰爭。越戰期間,美軍耗資巨大,損失慘重。美國不僅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各種現代化武器裝備,還使用了核威脅。

1968年11月5日,尼克松利用美國人民對越戰的不滿和厭倦,提出了“結束越南戰爭的秘密計劃”,以和平候選人的身份贏得了總統選舉。1969年8月4日,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巴黎秘密會見越南代表時,私下傳達了“最後通牒”:“如果到11月1日,還沒有在解決問題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我們將被迫——儘管我們非常不情願這樣做,我們將採取有重大後果的措施。”所謂“有重大後果的措施”,就是尼克松手中的代號為“歪球”的核作戰計劃。其中心內容是:如果越南人到1969年11月1日仍拒不後退並停止在南方的所有軍事行動,就對其投擲戰術核武器,包括在海防港佈雷、空襲越南北部水壩、對連接越南和中國的鐵路線等關鍵目標實施核襲擊。

越南核危機,美國對其揮核棒,不停止軍事行動,我就要實施核打擊

越南戰爭


到10月份,越南人還是毫不為之所動。美國一方面下令攜帶核彈頭的B-52戰略轟炸機和“民兵”洲際導彈處於一級戒備狀態,一方面將準備對越實施核打擊的“歪球” 計劃洩露給了蘇聯。其目的是阻嚇蘇聯不要介入,又想借蘇聯之手向越南施壓。 越南人還是無動於衷,毫不退讓。這一下,輪到美國人坐不住了。隨著11月1日最後期限的臨近,隨著國內大規模反戰示威抗議活動的升級,美國既擔心B-52長期處於 “一級戒備”狀態下因使用過度頻繁而發生故障,又擔心國內會因戰爭升級而分裂,也為了與中國改善關係而增加與蘇聯爭霸的籌碼。這一次,美國自己為自己下了臺階,“一級戒備”在持續29天后被取消了。

越南核危機,美國對其揮核棒,不停止軍事行動,我就要實施核打擊

越南戰爭


越戰結束後,曾有人問越南外長阮維楨,當年美國精心設計的核威懾戰略對越南人究竟有無影響。阮維楨回答說“我當時對基辛格說,我已經讀過閣下《核武器與外交政策》這一成名作,並對基辛格強調,我們越南人並不在乎美國人的威脅是真的還是虛張聲勢。”

越南核危機,美國對其揮核棒,不停止軍事行動,我就要實施核打擊

尼克松總統


16年後的1985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說:“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我也不得不考慮怎樣結束在越南的那場戰爭。”選擇之一就是大規模的戰爭升級;或是轟炸水壩或是使用核武器;當然也有第三個選擇,就是撤退和脫身,把越戰的責任歸咎於民主黨人。”尼克松最終選擇了“第三個”,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你知道尼克松總統說的“為了達到個這些目的”,是什麼“目的”嗎?

(喜歡請加關注!國際間的核子危機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