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幾歲最難帶?怎麼辦?

用戶9659612742335


帶男孩子,以下幾個階段困難:

1,勞力又勞心階段。

在孩子會走路之前,父母和爺爺奶奶等人,都把孩子當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看著舒服,聽著舒服,聞著舒服,摸著舒服,想一想都舒服。此時,抱孩子是必修功課,想抱,也常常必須抱。然而,抱幾分鐘不難,難的是抱幾十分鐘,幾個小時,幾天幾夜,一直抱到小傢伙會走,這簡直就是每個有男孩家庭的‘’新長征‘’。抱過孩子的都知道抱孩子累人。不僅如此,抱孩子時,孩子經常給我們‘’驚喜‘’:突然小便,突然大便,忽然哭了,往老爸胸口靠想吃奶,更有甚者,孩子夜裡醒了哭鬧,生病哭喊……不得不說,養兒(包括育女)的過程勞力勞心!

2,勞心階段。

從會走到學前階段,孩子進入犯錯的‘’黃金時期‘’。此時,孩子生活在童話世界中,所有物體他都好奇:電器他要摸,菜刀他要拿,溝渠他想下,樹木他想爬,小狗他想打……此時孩子由天使變成家中的‘’恐怖分子‘’,一時照看不到,危險就立馬而至。此階段,家長為孩子提心吊膽。

至於上學以後,有老師分擔,情況就好多了。

以上是帶男孩的艱難時期。比較一下,還是三歲以前男孩最難帶,畢竟這個階段老力又勞心。(女孩可能稍微好帶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家人,尤其是父母,付出巨大的體力精力智慧,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個人才應該孝敬父母長輩。有句歌詞唱得好: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願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曉曉微微


我兒子現在正是最難帶的時候,整天要抱著,不讓坐,還一會要這,一會要那,完全停不下來,累的精疲力盡,他還精力旺盛的很誰。吃飯,穿衣,換尿布等完全不配合,還有自己的小脾氣。

我認為從1歲半到3歲,都是比較難帶,這段時間,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而且最活躍,關鍵是還不太理解大人的話,或者說他們的表達能力還沒發育好,說不清他們想做什麼。反正就是大人說的他們不理解,完全就是想管他們還聽不明白,所以就只能折騰了。

過了三歲,他們就能理解大人的話了,就可以溝通,告訴他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了,對他有約束力就好了。


小福福工程師


我兒子兩歲半到三歲最難帶,第一個叛逆期。有了點自主意識,什麼都要自己來,還有秩序敏感。那段時間我都快要瘋了。只要一不小心忘了讓他關燈,關門,端飯或者牛奶灑了一點,東西亂了就大哭大鬧,說什麼都不管用。三歲剛過沒幾天突然有一天像變了個人,溫順,合作,我說什麼都可以。


我想我是一隻鳥


因人而異吧。有的人一生下來就磨人,黑白顛倒,睡不安穩,一放床上就哭。我兒子就是,從一出生開始,整整哭了一百天,當時鄉下流行貼黃紙,上面寫著: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行人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光……之類什麼的,我雖然沒有寫這東西,但還是想了很多方法,但沒用,照哭,直到孩子滿百日後才好轉。後來才知道,小兒夜哭不止,是因為有疝氣,不舒服,又不會說,只能哭。所以我認為小孩子最難帶的時間段是從出生到一歲半之前,因為不會說話,有什麼不舒服不知道表達,大人更應該要操多點心。等大點了,雖然貪玩,調皮,但總能溝通,只要好好管教,方法得當,還是能管教好的。



萬事如意福臨門


有時候我就問我老公,孩子是不是上帝派來折磨我們的啊?

可能因為我家人都是比較外向的性格,我家寶貝就特別愛說話,也很愛折騰,那真是用生命在鬧騰。


紹剛有次上節目,就說他家孩子有多能說話,每天睜眼睛和張嘴是同步的。

當時我聽完,真的是想給跪了,感嘆有學問的人形容的就是貼切啊!

其實,我特別想說,孩子到了幾歲都挺難帶的,最難的時候應該是三歲之前,三歲以後上了幼兒園,有了規矩還能好一點。

樊登曾說,他覺得教育孩子是最簡單的事情,他跟他兒子相處的特別融洽,而且,學習好,還各種的聽話。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特別想說,他是在刺激我們這些家長的嗎?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說孩子三歲前是最難帶的?

0—1歲這個階段孩子,總會粘著家長,怕生還害羞,還喜歡哭,動不動就一哭,然後,我們還不知道他是為了啥要哭啊!也不餓、也不渴、也不是拉了尿了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喜歡讓抱著,覺得抱著就是好。

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很缺乏安全感,我們要多抱著,哄著。

還有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寶寶自身能力的發展,使他對探索周圍的世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什麼都想看看、摸摸或把東西放入嘴裡嚐嚐。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要哄著、還要看好,什麼都喜歡往嘴裡放。

建議: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個好奇心,想去自己去探索,我們家長不要去阻止他,儘量扶著寶寶去走走、摸摸之類的,多帶著寶寶做一些抓、拿的遊戲,也可以讓寶寶學學簡單的字。

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出現逆反心理,凡事都想自己做,各種能力也在不斷的增長,會走、會跑、也會跳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了,凡事都想自己做,還做不好,我們往往會失去耐心。

這時候的孩子還會有依賴和焦慮的心理,父母剛離開一會,孩子早就已經鼻涕眼淚的塗了一臉。

這時候的孩子就想跟父母黏在一起,一刻也不想分開,否則就會哭鬧不停,每次媽媽上班都是伴隨著孩子的哭鬧聲離開的,這種依賴,讓家長們也很苦惱,這時候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的孩子太軟弱,太不立事了,會考慮把孩子送到託兒所,讓孩子能獨立一點。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這是正常的現象,我也不太建議家裡有人看著孩子,還讓孩子在三歲前送去託兒所,這樣孩子會從內心感到沒有安全感。

建議:這個階段我們就可以多跟孩子進行交流了,孩子也會有個基本的認知,而且,雖然孩子很依賴家長,但是當爸爸或媽媽去上班的時候或者要走的時候,要跟孩子打聲招呼,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就走一會,很快就會回來的,寶貝是最堅強的”。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了父母上班或不在身邊陪著自己,這樣孩子心理也有個過渡。

孩子到了三歲時,是成長期中的一個新里程。明顯地,這時的幼兒感情豐富了,感覺也敏銳了,對父母的情緒和表現特別敏感,父母的愛就是一切,不容他人分享。

這時若有弟妹出生,會令他們感到緊張。父母處理的方式,就是讓孩子的愛有一個全面的發洩對象。

例如教導他如何與嬰兒接觸,或養些小寵物,令孩子愛的對象不必過分集中在父母身上。除了感情,語言能力加強,聽和說的技巧也隨之進步了,會開始模仿大人的舉止,無論吃飯、上廁所、穿衣、睡覺都想自己處理。在這方面父母不宜過分緊張,過嚴的干涉或保護都不宜;也不要常拒絕他的要求,應正視幼兒的學習步驟,給予鍛鍊機會。當他做對時,應用語言或行動加以肯定,例如拍掌或親他一下說:“對了……真乖……”藉此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及辨別對錯能力。

最後,我想說,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家長儘量用更多的愛和陪伴守護著我們的天使成長,我們能在身邊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也就十幾年,也許,長大就沒有那個機會了。


桑晶晶說


0到3歲是個階段,孩子小什麼事都要父母來照顧,孩子吃東西時最難,很難有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吃東西,看到最多的是長輩拿著碗一口一口慢慢喂,孩子還要吃一下玩一會,食物都涼了。小時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父母必須懂得,最好是父母自己帶孩子。5到8歲又是個階段,孩子學習知識了,網絡對孩子影響很大,對什麼都很好奇,什麼都要去做幾次的,這時候父母就要慢慢引導孩子做,千萬不要暴躁,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記憶了,有的孩子就會和父母產生隔閡!我孩子才8歲,所以再大是什麼樣就不知道怎麼帶好了。


紫外線6


要說幾歲難帶會因人而異,我家兒子現在10歲最難帶了,會頂嘴會撒謊還不認真寫作業,他上幼兒園上學前班都還聽話,後來上了小學逐漸就不認真寫作業了,每次寫作業就跟打仗一樣他跟我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每次頭都大了。


襄陽小兵


我家兩個男孩,老大5歲,每天就是和我頂嘴,話多,真是氣的夠夠了,老二2歲,還不會說話,每天的任務就是把家裡搞的一團亂,和哥哥搶東西,個人覺得從2歲開始到3歲會是比較難熬的過程,從出生到快2歲,我都能接受


木木150607439


很多寶媽、寶爸在生完孩子以後,都會被問到幾歲的寶寶最難帶。特別是男孩調皮,而且現在有些年輕的父母,很多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從小沒吃過什麼苦,可是自家裡有個熊孩子,讓他們崩潰了;以下幾個階段的男寶寶比較難帶;

一、0--6個月:剛出生的寶寶確實很難帶,特別是男寶寶,經常一晚上需要喂很多次奶。經常你剛剛睡著,孩子就醒了,哭著鬧著要喝奶,這種折磨簡直讓人身心俱疲啊!有的孩子白天呼呼睡,到了晚上以後就開始哇哇哭,全家都因為他而折騰的雞飛狗跳。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還總是出現溢奶、消化不良的情況,真的會讓父母操碎了心。

二、7--24個月:寶寶從媽媽身上攜帶的抗體逐漸消失,他們很容易生病,經常帶孩子去醫院也成了這個階段的標配。而且這個時候是孩子學會走路的階段,男孩子又特別調皮,已經能很好地獨自行走的時候,反而不願意自己走了,整天嚷著要抱抱,不抱就哭給你看。有些孩子還愛吃地上的東西,哪怕是一個瓜子皮,他都會吃的津津有味。

三、24---30個月:孩子在這個階段安全意識和自我意識覺醒,離開爸媽的懷抱,會產生惶恐的感覺,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而且,這時候,孩子們也容易出現怕生、害羞等問題。所以,家長們要儘量明白孩子的意圖,能抱就抱,但不要一直抱,時不時地讓孩子下來走一走,畢竟是身體發育階段,不走的話,會影響發育。

四、30---36個月:孩子在這個階段對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特別強,而且還處於第一個叛逆階段。很多時候,莫名其妙地就亂髮脾氣,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跟父母對著幹。

寶寶出生以後,本來以為孩子大了就好了,事實是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煩惱。作為媽媽、爸爸來說,沒有哪個階段是最難帶,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難度係數也增大。可能養育孩子真的應了那句話: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農村雄哥


男孩幾歲最難帶?男孩的家長最有發言權。

【】0-1歲最難帶,尤其出生後的幾個月。因為小孩子還不會說話,經常哭鬧,生病;沒有經驗的父母,都要請個人幫帶,對時間精力、金錢、親情都是極大的考驗。前幾個月的孩子假如一直哭鬧個不停,可能是身體某個地方出了問題,家長一定不能大意。比如耳朵後面沒洗乾淨,導致醃裂開了傷口,去醫院都檢查不出來,做父母的一定要仔細檢查。又比如放在竹蓆睡,因為竹蓆有小刺,小孩動來動去,被小刺扎進去了,難找出來,他能做的就是哭訴。

【】1-10歲時,要言傳身教他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引導樹立正面的人生觀。小孩子這段時間是學習模仿的天才,教錯了,就輸在了後續競爭的基礎。

一般的摔倒,讓他自己爬起來,學會堅強;

能做的事情,訓練他獨自完成。比如吃飯,炒菜等,訓練獨立生活的技能;

哭鬧耍賴不能縱容,要挾性格養成,後患無窮;

尊老愛幼要做好榜樣,你粗口罵街,他學得很快;

學習上,多問問他是怎麼想,怎麼做的,然後針對性解答;不能一味指責,以免對學習失去興趣,適得其反。

【】養成良好習慣的小男孩,是大人們的驕傲和小幫手,不僅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父母也是心情舒暢,家庭喜慶連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